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请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或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颔联、颈联(请写出题目)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孙叔敖埋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 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矣。”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选自新序)【注释】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治:治理,管理。(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B . 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C . 恐去而死也D . 忧而不食(2)解释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 母问其故 _归而泣 _为楚令尹_(3)翻译下面的句子。 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4)短文运用什么方法,刻画了幼时孙叔敖怎样的形象?读罢此文谈谈你对孙叔敖的认识。 四、 课外阅读 (共1题;共5分)4. (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节选)【乙】初至涧底,芳叔急于出峡,坐待峡口,不复入。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 , 崖石上覆如瓮口。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俯仰应接,不能舍去。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之穷。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 , 乱流而渡,可以攀跻。(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节选)【注】夭矫:层曲。危矶:水边突出之石。磴:石阶。(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水尤清冽 清冽:_往来翕忽 翕忽:_余独缘涧石而进 缘:_涧右之路已穷 穷:_(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B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C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D . 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坐待峡口,不复人。(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指出【甲】文侧面写水的句子,并说说它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找出【乙】文正面描写水的句子,并说说它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5.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悟空”探“妖”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它是一只非常勤奋的“猴子”,每天要绕地球飞行15圈,从不偷懒。“悟空”是我国第一颗主要用来探测暗物质的人造卫星。其实,它就是一台空间望远镜,担负着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任务。一般人听到“暗物质”会一脸茫然:这是什么“妖魔鬼怪”?为什么要寻找它?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不到的物质。天文学家在长期的观测研究中发现:许多星系中存在额外的、看不见的引力源,宇宙的总质量其实远远大于已知物质的总质量。他们据此推测,宇宙中应该还存在着一种“暗物质”。我们已知的各种物质基本上都要受电磁力的影响,要么吸收光,要么反射光,要么就自己发光;但暗物质不与光波发生作用,它对电磁力无动于衷,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暗物质的研究依然不明朗。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5倍以上。有这样隐形的庞然大物存在于宇宙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这的确让科学家心痒难耐。而且,暗物质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科学家发现,所有发光物质提供的引力无法抵消星系内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因此推测,是暗物质在提供额外引力,以阻止星系解体。也就是说,没有暗物质就没有星系,也就没有人类。而且,作为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粒子,暗物质很有可能开创前所未有的应用空间。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传说中的暗物质呢?“悟空”的任务,就是上天捕捉暗物质粒子碰撞湮灭时产生的高能电子。简单地说,“悟空”在观测中如果突然发现某一速度的电子射线数量变多了,但这又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那么这些电子射线很有可能是暗物质湮灭时产生的。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希望能够第一个观测到这部分电子射线,从而获取暗物质存在的证据。除“悟空”外,目前世界上用以探测暗物质的设备,还有国际空间站的阿尔法磁谱仪和美国宇航局的费米空间望远镜。而中国的“悟空”,是迄今为止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7年末,“悟空”工程团队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该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接下来的2018年,我们希望“悟空”不负众望,用火眼金睛找到更多线索,早日探到“妖”的真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悟空”主要用来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物质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B . 暗物质不受电磁力的影响,所以不能通过人眼和其他设备看到。C . “悟空”可以通过捕捉到的宇宙中的高能电子来探寻暗物质的踪迹。D . 与其他探测器相比,“悟空”性能更加杰出,已率先发现暗物质。(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悟空”的任务、暗物质的特性、“悟空”探寻暗物质的方 式及成果。B . “悟空”是一颗人造卫星,“妖”指暗物质,以“悟空探妖”为题,生动形象, 吸引读者。C . 选文第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加强语气,引出对“悟空”探“妖”方式的具体说明。D . 选文第段中划线词语“很有可能”表明探寻暗物质前景不容乐观,语言表达既准确 又含蓄。(3)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宇宙总能量的268%由暗物质贡献,普通物质只占49%,暗物质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5倍以上。6. (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孤独的树席慕蓉在我二十岁那年的夏天,我看见过一棵美丽的树。那年夏天,在瑞士,我和诺拉玩得实在痛快。她是从爱尔兰来的金发女孩,我们一起在福莱堡大学的暑期法文班上课,到周末假日,两个人就去租辆脚踏车漫山造野地乱跑,附近的小城差不多都去过了。最喜欢的是把车子骑上城顶之后,再顺着陡峭弯曲的公路往下滑行,我好喜欢那样一种令人屏息眩目的速度,两旁的树木直逼我们而来,迎面的风带者一种呼啸的声音,使我心里有一种要呼啸的欲望。夏日的山野清新而又迷人,每一个转角都会出现一种无法预料的美丽。那一棵树就是在那种时刻里出现的。刚转过一个急弯,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座不算太深的山谷,在对面的斜放上,种了一大片的林木。大概是一种有计划的裁种,整片斜坡上种满了一样的树,也许是日照很好,所以每一根都长得枝叶青葱,亭亭如华盖,而在整片倾斜下去一直延伸到河谷草原上的绿色里面,唯独有一棵树和别的不同。站在行列的前面,长满了一树金黄的叶片,一树绚烂的圆,在圆里又有着一层比一层还璀璨的光晕。它一定(存在/坚持)了很久了,因为在树下的草地上,也已圆圆地铺满了一圈金黄色的落叶,我虽然站在山坡的对面,也仍然能够看到刚刚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后者已经逐渐干枯褪色了。天已近傍晚,四野的阴影逐渐加深,可是那一棵金黄色的树却好象反而更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和它后面好几百棵同样形状、同样大小,但是却青翠逼人的树木比较起来,这一棵金色的树似乎更适合生长在这片山坡上,可是,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使它觉得很困窘,只好披着一身温暖细致而又有光泽的叶子,孤独地站在那里,带着一种不被了解的忧伤。诺拉说:“很晚了,我们回去吧。”“可是,天还亮着呢”我一面说,一面想走下河谷,我只要再走近一点,再仔细看一看那棵不一样的树。但是,诺拉坚持要回去。在平日,她一直是很随和的游伴,但是,在那个夏天的午后,她的口气却毫无商量的余地。于是,我终于没有走下河谷。也许诺拉是对的,隔了这么多年,我再想起来,觉得也许她是对的。所有值得珍惜的美丽,都需要保持一种距离。如果那天我走近了那棵树,也许我会发现叶的破裂,树干的斑驳,因而减低了那第一眼的激赏,可是,我永远没走下河谷,(我这一生再无法回头,再无法在同一天,同一刹那,走下那个河谷再爬上那座山坡了。)于是,那棵树才能永远长在那里,虽然孤独,却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来自天上的金黄。又有哪一种来自天上的宠遇,不会这在人世间觉得孤独呢?拓展链接: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学爱真情。(1)第段中,加下划线的“那一棵树”是怎样的一棵树?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其特点。 (2)根据上下文语意,你觉得括号里哪一个词语更合适,说说你选这个词语的理由。 它一定(存在/坚持)了很久了,因为在树下的草地上,也已圆圆地铺满了一圈金黄色的落叶,我虽然站在山坡的对面,也仍然能够看到刚刚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后者已经逐渐干枯褪色了。我选择_,理由:_(3)席慕蓉曾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作者在见到那棵树的当时和离开那棵树时的心理状态分别是怎么样的?而多年后她的心态又是如何的呢? (4)万物有灵,善思之人往往能从这些有灵之物身上得到启示。在这个树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7. (8分)仿句和缩句。 (1)仿照下列句式,以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名著为例再续写两个句子。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我们可以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_;_。(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 作为乌江的二级支流河流,发源于绥阳县,全长881公里,向南流经遵义县新舟、虾子二镇,穿越绿塘、禹门、保和等山间田坝,下八节滩后折向东南,下游河段流入群山峡谷,在雄水滩一带,流经端公寨、雄水滩、雌猪塘,直奔鱼剑坝,穿过云门囤数十丈高的乐安江,与湄江交汇,造就了著名的云门囤天生桥的地理奇观。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请以“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提示:“朋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