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一)A卷.doc_第1页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一)A卷.doc_第2页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一)A卷.doc_第3页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一)A卷.doc_第4页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一)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一)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30分) (共7题;共30分)1.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小园香径独徘徊 货哉,回也B . 直挂云帆济沧海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C .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 .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 去以六月息者2. (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辰牌 分晓 候车室 絮絮聒聒B . 劈手 畜生 添加剂 喏喏连声C . 寻思 颠倒 蒙汗药 面面撕觑D . 尴尬 歇息 朱砂记 死心踏地3. (3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的事迹如此感人,值得可歌可泣。B .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 .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D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4. (3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匠、瓦匠、油漆匠、水暖、房屋维修等应有尽有,做各种小生意的人更是不可胜数。B . 面对这个问题,他感到非常为难,因为他担心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被拒之门外?C . 参加庆祝建军80周年纪念升旗仪式的有解放军、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D . 王老师走进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5. (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B . 林徽因的诗多数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C . 论教养这篇文章主要论述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会有优雅风度。D . 穆旦,原名查良镛,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6. (10分)名篇名句默写。 (1)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一曲新词酒一杯,_。(晏殊浣溪沙) (5)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6)四面歌残终破楚,_。(秋瑾满江红)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十则) (8)野芳发而幽香,_。(欧阳修醉翁亭记) (9)花和草都是常见之物,但在钱塘湖春行中被诗人刻画得十分精致和生动,不单纯是对景物作客观描述,也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这两句诗是:_,_。 (10)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是:_,_。 7. (5.0分)根据名著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完成以下读书卡片。 【原文节选】话说A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A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六回)【情节概括】A死前,将小妾赵氏扶正做了正妻,A死后,B因为了霸占A的家产,不承认赵氏的身份,只肯承认她是A的妾,还要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A,好继承A的家产。赵氏无奈,只能到县衡状告B。后来的结果是:B将A的家产1/3给了赵氏,自己得了2/3。(根据儒林外史第六,七,十四回内容概括)读书卡片书名儒林外史作者_人物代号书中人物主要性格特点A_B_二、 阅读理解(共50分) (共4题;共50分)8. (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2)从情最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四联。 9.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童趣(清)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注】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物外:超越有形物体之外,也指世俗之外。强:僵硬。唳:鸟类高声地鸣叫。(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徐喷以烟_怡然自得_(2)翻译下列句子。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3)本文记述了几件童年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的两件。 10. (13.0分)(2014无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乡情周同宾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没画山绣水,没茂林修竹。地薄,人也憨。据说五百年前,家乡出产的红高粱曾被征去给皇帝做过御酒,此外,别无稀罕物儿。据说五十年前,出了一个补锅匠,曾以他的技艺誉满乡里,此外,别无能人儿。家乡用红薯干儿养活我长大成人。前些年当学生,常嫌家乡穷,离家千里不想家。这些年工作了,总觉家乡美 , 隔一段儿,总想回去看看。去年,燕子归来时候,我把刚满四岁的儿子苗苗儿送回家乡,让他跟着爷爷奶奶。这样,几乎每月,我总回家一次。每次,都像掉进了酒窖里,老是觉得有一种醇美的香呋甜味扑面而来,心里麻酥酥的。我还没进院,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得了消息,纷纷跑来,边跑边顺德:“苗苗儿他爸回来啦!”“苗苗儿他爸回来了哟!”我进屋,孩子们堵了门,都不想离远点儿,又都不敢过门槛儿,只有东邻老二奶奶的孙子小坠儿胆大,从人缝里挤进来,凑到我面前,看我的玳瑁边儿眼镜。我拿出糖果,让苗苗儿分给他们吃。他们的大多数,我叫不出名字,更分不清辈份儿。母亲总在一旁调教苗苗:“给你小五爷一块儿。”“给你二毛爷一块儿。”“给你四姑奶一块儿。”当然,那些当爷和姑奶的不是光着屁股,就是拖着鼻涕,接到糖块儿,立即塞进嘴里,同时流下长长的口水。分罢糖果,孩子们格格笑着,领苗苗去林中粘知了,或者去村头捉蚱蜢。苗苗儿也是全村的宝贝。东家蒸了碗豆糕,总给他送一块;西家熬了绿豆汤,总给他端一碗。老二奶奶给孙子过生日,苗苗也跟着过;聋子四爷为儿子说媳妇招待媒人,给苗苗送一个鸡大腿。小坠儿在沟里摸了两条泥鳅,总要送苗苗一条,用面糊儿糊着放灶膛烧吃;二毛用狗尾草做了两只毛茸茸的小狗儿,总要把最肥胖的一只送给苗苗儿。过五月端阳节,苗苗儿得到十几个香布袋儿,有菱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腰形的,鸡心形的,还有的做成红毛绿尾巴的小公鸡,扳脚胖娃娃我坐院里的石桌旁喝着白桑叶茶。四外很清幽。枝头,蝉在鸣。偶尔,东邻的鸡下了蛋,一阵鸡叫,顿时,全村的鸡都“咯嗒咯嗒”叫,给它助兴;小路上走过陌生人,西邻传来一阵狗吠,顿时,全村的狗都“汪汪 汪汪”咬,为它助威。我家中庭,一棵百年古槐,入春,一树新绿,如翠盖,罩半个院子;秋后,飘半空黄叶,翩翩然,似彩蝶儿。院墙边,一架瓜豆,密密实实,青叶凝碧。墙头,两盆凤仙花,绿肥红艳。这花,故乡叫指甲草,也叫女儿红,除观赏外,可供女孩家染指甲。左邻右舍的姑娘们,常来采,掺入明矾,捣碎,临睡前用麻叶或瓜叶包在指端,一觉醒来,指甲就变成了玛瑙色。纤纤的素手,红红的指甲,确也美丽。那些成人的姑奶奶们,特别喜欢苗苗儿,每包指甲,常把他拉去,甚至连脚趾甲也染了颜色。晚饭后,槐荫下,爹编席,妈织麻;苗苗儿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仰望着满天繁星,一梳半月,奶声奶气地唱着:月姥姥,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大哥去种豆,二哥去种瓜刚回乡时,苗苗儿只会唱“火车头,冒白烟,路边一排电线杆”不久,村里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苗苗儿也学会了“月姥姥,黄巴巴”;每在一起玩,总是新旧儿歌交替着唱,一个个摇头晃脑,有字有韵儿的。一会儿,苗苗儿急了,要我领他出去玩。村街上,很静,只有树丛中的昆虫拉着腔儿长吟。乡亲们都建了新居,我已经找不到谁家在哪儿住,苗苗儿倒清楚。先拉我进了杠二爷爷家,说杠二爷爷答应给他捉一只蝈蝈儿。一进门,老人家果然笑呵呵地从葫芦架上取下一个高粱篾儿编的小笼儿,里面一只豆青色的蝈蝈儿,正支杈着长须看我们;笼里,还有块辣椒皮。杠二爷爷说,那虫儿吃了辣椒叫得格外凶。又拉我进了魁五奶奶家,说要找魁五奶奶的儿子小棒儿玩“过星星”。可小棒儿已躺在蒲团儿上睡着了,他娘喊他,只翻了个身儿,嘟囔句梦话,又打起了呼噜。我抱着苗苗儿,提着蝈蝈笼儿,踏着夜色回家。月儿落了,星星更稠了。一朵流星,带着长长的尾巴,滑过碧空,树上的什么鸟儿被惊得叫了两声。只有池塘里的蛙声,却一阵响似一阵;那些小动物儿,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劲儿?我将蝈蝈笼儿挂在院里的豆架上;少顷,它有气无力地叫了一阵儿,便息了声儿,许是倦了,吃了辣椒也不行。带露的草木发出青气,经雨的柴火发出霉味,湿润的泥土发出腥气,成熟的庄稼发出香味。这些气味,混在一起,浓浓的,倒很好闻。在这种醇酒似的气味中,我瞅着了。我做了梦,梦中我已年老退休,归园田居,在故乡的村头,地边,场院里,柴门前,继续寻觅着人生的乐趣(1)文章第自然段连用“没”和“别无”写家乡是个穷乡僻壤,第自然段又说“总觉家乡美”,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深意?(2)本文主要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写了他的那几件事?这样专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3)第自然段画线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4)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梦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期待和思想?11. (16.0分)课外现代文阅读。 幽幽七里香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1)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2)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阅读书籍抄写诗经A珍藏礼物内心感受B愉悦猜疑C(3)语言品味。 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下划线词语)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4)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三、 综合应用(10分) (共2题;共10分)12. (7.0分)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阅读对于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越来越重要。因此,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1)【拟写标语】为营造浓厚的“全民阅读”宣传氛围,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2)【出谋划策】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出谋划策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阅读之间的故事”交流会;活动形式二:_;活动形式三:_。(3)【社会调查】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读书计划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有计划101%有时有计划313%没有计划586%表二:读书笔记情况: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每读必做0凭兴趣做246%从不做754%我的结论:_。13. (3分)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