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南昌蓝天学院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1页
91.南昌蓝天学院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2页
91.南昌蓝天学院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南昌蓝天学院方案设计说明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占地1500亩,按15000人在校生和800名教职工规模规划设计 一期建筑面积: 166451m2一、总体规划(一)校园规划的指导思想 1、有的放矢地尊重场地与自然条件,并使其为我所用,首先保留利用丰富的池塘、湖面,并加以改造,与校园建筑有机结合,体现江南水乡中一个现代化校园的特有风范;其次针对基地内高压线穿行的约束条件,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尽量在其下布置运动区和道路系统,以使土地价值均得以体现。 2、依据现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趋势,对蓝天学院的功能区间进行整合。即打破规划中仅仅着眼于自身空间要素的均衡配置与布局,整合集中教学、研究及生活空间,同时对信息的传输、储存、管理系统也进行整合化。将校园内的建筑尽量集中接近,这必将产生最大程度的灵活性,提高资源和时间上的有效性,并且有利于节约用地。 3、与绿化景观相结合,营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咬合,这要求规划能注重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相互交流场所,与安静的思考环境。绿化和交往空间交互存在,使学院学员感受到新校区环境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4、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这有利于不同时期的学校整体形象相对较完善,并要求在扩建工程中不致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为将来新兴学科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二)校园规划1、功能分区: 与大多数现有的校园一样,这个校园也是由四个主要功能部分构成(用地北区独立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场地除外):教学设施,宿舍区、体育娱乐设施以及共享设施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礼堂等。但是不同点在于这些功能的组合方式和空间上的分配方式。由于这些功能本身所暗示,整个校园被分成两块主要建筑群体,即南面的教学体块和北面的生活体块,从而开放的场地在当中被“创造”出来,而共享设施作为一个个独特的点散布其间,这样通过两端密度的最大化,中间的场地达到了最大范围的开敞,这样的结果允许了未来校园更好的扩建可能。2、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组织 大学校园内交通组织的重点,应是确保步行系统和自行车流线的顺畅便捷。我们的做法是将道路分成四个等级的网络。第一个等级为校园的内环路主干道,沿着教学区、宿舍区与体育运动区的外侧行驶,避免了行人与机动车的交叉混乱。主干道宽21米,结构为“3米人行道3米绿化隔离带9米车行道3米绿化隔离带3米人行道”。建筑后退道路的距离教学区为15米、宿舍区为8米,道路的第二个等级为连通各功能空间及主干道的单车道,宽度为4-6米,第三个等级为建筑组群之间的人行道路网络,这些道路网络,平时机动车是不可以进入的,它是供步行的景观性道路。主要在教学楼群与实验楼群之间、教学区与生态共享区之间,学生宿舍群体之间的人行景观性道路。第四个等级为沿河2米宽的园路,另外,道路的设计在形态上注意曲线的流畅通顺,并与环境、建筑有机配合。3、景观设计与交往空间 丰富多层次的空间设计,是创造富于变化的独特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而大学校园设计的关键,就是如何营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实际上,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在教室外,庭院中,以及一切活动场所中均要相互交流,我们就非常注重采用多种手法创造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除了利用原有湖泊及采土场,在校区中部创造出一个有湖有岛,有树有林,有鸟有鱼,有建筑有园林的共享生态区外,还利用建筑围合出许多室外活动空间,就是在建筑群体中和每一幢楼的内部,也都刻意设计出一些公共休息、交流的地方,构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网络。 此外,交往空间与绿化景观系统的相结合,也是我们设计方案的一个特色。为了能使校园中的学习环境与生活密切结合,让人们感受到身边环境的自然宁静与平和,我们将景观设计和交往空间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中央共享生态公园与教学区西侧留作发展用地的植物园。共享生态公园利用原有地形加以改造,创造出一个以水为主题的自然环境,其湖面中建一个生态岛,在岛的至高点设一个标志性的构筑物,作为整个校区南北向与东西向轴线的对景,起到画龙点睛之笔,岛前湖面上偶有群鸟翻飞,喷泉阵阵,营造一个活泼生动的环境景观。校园中的一些共享设施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礼堂等如珍珠般散落在生态区中,为师生提供了休闲、娱乐、学习、交往的空间,通过景观与建筑的结合,蓝天学校的生态共享区将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亮点。第二个层次是建筑各功能分区之间的绿地,起着既分隔空间又提供交流空间的作用,如教学楼群与实验实训楼之间的绿化与铺地、学生宿舍楼群之间的两条步行街道等。第三个层次是建筑组团内的庭院,如教学区几栋建筑之间的庭院、学生宿舍楼群之间的组团绿地等,这也是利用率较高的地方。而第四个层次则是教学楼内部的中庭,这样绿化与公共活动空间的相互穿插渗透,可以使学生不论是晨练,晚自习,去学校图书馆还是在某一幢建筑的内部都能切身感受到绿化和交往空间的存在,同时也会使交往空间的环境质量大幅度上升。4、组团的集合,前期与远景的结合 考虑到学院分期实施的原则,总体规划布局设计充分考虑一期工程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又避免出现后续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前期校园环境的干扰,反映在规划设计中,就是引进了“组团设计”的概念。各功能区的集散反映在空间组织形式上,形成以分期组团的集合布局,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充分适应了大学发展所特有的不确定性,能根据未来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据学校要求,一期工程主要完成教学楼群和两幢实验实训楼,这样正好在规划中形成一个教学楼群的组团和正对校前区的门面建筑,使一期工程完工后,学院就有一个完美的建筑形象展示于众人面前。学生宿舍区也是以组团形式布置,根据男女生比例及管理模式以及发展需求作适当的调整和发展。三、一期建筑设计方案1、校前区及教学区 校前区建筑,包括教学楼、实训楼、行政楼以及校园主入口大门作为校园的主要建筑,它的平面布局及立面造型将对人形成对校园的第一印象,所以校前区建筑的建筑设计是整个学校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 蓝天学校教学区分成几个教学分部,把使用率最高的120多人的中教室布置在离宿舍区最近的区域,同时底层架空,方便停车,并在此设置共享的中庭空间,以便于交流、沟通。在校门口最近的两栋布置外语教室和美术教室;底层架空可停汽车和自行车,沿着广场左侧第二排为小教室和中教室,在每栋教学楼里,都布置了一定数量的教师办公用房,并在两排普通教学楼间设置一栋教学办公用房,满足教师就近分系分类办公需求。沿教学区东侧端头布置200人的大教室,便于集散,同时使其它教学楼免受干扰。沿广场右侧中心部位设置一造型独特的报告厅和350人特大教室,活跃了整个教学实训楼气氛。在广场右侧设置实训楼群,一期工程为语音听力机房和计算机用房,为便于一期建成了形成校前区一个较为完整的校园空间,把这两栋实训楼布置在实训楼第一排,并且底层架空便于停车,同时语音听力机房和外语楼就近的布置,便于联系。所有教学楼群和实训楼群都通过连联相连,它提供了学生安静的思考环境,又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同时方便了学生课间更换教室的速度,而又使师生免受热晒雨淋之不便。在教学楼群和实训楼群靠近广场一侧,两栋楼宇连廊间各设置一无障碍设计的坡道,可直达二楼。 本次教学楼群设置共有70个129人中教室,30个80座位小教室,24个80座美术教室,40个60座外语教室,10个200座位公共教室,2个350座阶梯大教室和1个600座报告厅。在蓝天学院校区建筑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简洁明快,富高科技感的设计构思,体现在单体立面造型上,就是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以及一些富时代气息的建筑材料的运用。生动丰富的山墙面设计 以往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山墙面设计往往容易被设计者所忽略,而在蓝天学院校前区设计中,因为教学楼的实训楼的山墙面正好成为校园主入口生态绿色走廊的周边景观,所以山墙面的立面造型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整个绿色走廊里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我们运用挺拔向上的楼梯间、弧形休息室、色彩明快的体块,重复运用的建筑构架等元素组合成既有强烈节奏感,又不断变化着的建筑风景。造型独特的报告厅 大报告厅是整个校前区中的一颗明珠,也是绿色走廊里的核心和聚焦点,我们运用现代建筑技术采用一个椭圆的屋盖把功能相近的三个报告厅集中在一处,并用一条玻璃走廊把报告厅贯穿起来,而且椭圆形的屋盖也成为建筑的第五立面,使附近楼上的师生都能看到这个独特的风景。在立面造型上,运用透明的玻璃光廊,强劲的建筑构架,鲜艳的点缀色彩,精致的拉结钢索,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集中体现建筑的技术美和雕塑感。简洁明快的教学主楼设计 在教学主楼和实训楼立面设计中,由于两者体量较大且功能适用占主导地位,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学楼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带形窗而采用落地玻璃窗和色块组合,加以构架点缀的设计手法,既完美地满足了教室的采光要求,又丰富了立面造型,而且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为了丰富建筑的天际线,又采取了挑空的屋板和独立柱,体现建筑的技术美。纯净典雅的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以几体形体45度角拼接构图,不同功能的办公单体用三角形中庭围合,立面造型简洁大方,干净纯粹,并考虑了办公楼的通风以及采光因素。2、学生宿舍区 根据校方要求,学生宿舍以封闭式管理模式为宜,约1000人左右一个管理单位,一期入住学生约7500人左右,建筑单体建议使用单廊式布置,4人一间,配备卫生间,在设计中我们根据男女生比例,将女生分成三个组团共人,男生分成4个组团,共人,根据总体布局及场地情况,设计了三个结构模式,分别由两栋、三栋、四栋建筑形成一个建筑群体。每个组团设一个集中出入口,进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的交往空间安排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建筑楼群之间的步行街,结合铺地,绿化、花坛、广场、座椅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穿行的空间;第二层次为楼群之间的底层庭院,运用局部架空的建筑手法,形成视觉连廊,使庭院空间相互渗透,第三层次为公共的活动空间,包括活动室、计算机房等。 建筑共六层,设上人屋面以供学生晒被褥之用。房间单元布局采用下部为学习及储藏空间,上部为床铺的布置方法,创造经济适用的空间,卫生间布置采用盥洗、淋浴、厕所空间独立布置的方式,以方便多人使用。设小阳台以解决洗衣晒衣的问题。总之,建筑设计从细部着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经济、实用、高效的生活空间。 建筑立面上,采用简洁、大气的现代建筑风格,色彩处理采用蓝灰色涂料与白色涂料相间的手法,通过阳台栏板与栏杆的设置,形成虚实对比,并通过栏板的错位与局部曲线的应用,使整个立面富于节奏感和韵律,形成活泼生动的氛围,并与教学区建筑风格遥相呼应。 在室内停车的问题上,通过综合分析就采用了局部架空,结合专门自行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