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历史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历史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历史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历史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课标必修人教课标必修 期中测试题期中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45 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 项中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初创阶段 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又 是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色 请回答 1 3 题 1 亲情是缘 相聚是缘 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 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 西周时期 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 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再娶了一个妾 为 他生了大儿子 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 妾为他生了三儿子 当该诸侯王 死后 继承他的王位的应是 A 女儿 B 二儿子 C 大儿子 D 三儿子 3 假设甲 乙 丙 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 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 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 带兵抵抗周部进攻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 才能 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 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 整日无所事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请回 答 4 7 题 4 秦始皇构建强大封建王朝时 曾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 但只是虚设其位 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 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皇帝通过控制郡守和县令任免权 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 使权力更加集中 C 缺乏优秀军事人才可以担此重任 D 秦朝短命而亡 未及任命 5 唐朝时 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的实施涉 及众多机构 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正确的是 A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部 B 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吏部 C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D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吏部 6 明史专家吴晗在 朱元璋 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 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 大臣上朝在皇 帝面前无坐处 一坐群站 到明朝 不但不许坐 站着都不行 得跪着说 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到跪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7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 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 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 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 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 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 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 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民主思想的发源地 对西方近现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 大影响 成为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的一朵奇葩 请回答 8 13 题 8 在希腊 山岭纵横 河流交错 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 境形成以 个体导向 为倾向的文化渊源 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 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9 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里克利曾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 当时 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权力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 陪审法庭 D 元老院 10 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下列哪个机构是与人民代表 大会的权力相似 A 公民大会 B 十将军委员会 C 陪审法庭 D 五百人会议 11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 即 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由此发展而成为审判原 则的是 A 一事不再理 原则 B 非经起诉 法官不得审判 原则 C 陪审制原则 D 证人制原则 12 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但也有一些 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 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A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 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B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D 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13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 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 一个奴隶为 他的主人工作了 20 年后 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 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某自由民 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老来从子 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 产的一部分 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一个拥有 100 个奴隶的罗马贵族 在急需劳 动力的收割季节 到市场上去卖了 20 个奴隶 赚取了一大笔钱 你判为合法的 是 A B C D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 制度 它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请回答 14 18 题 14 1689 年 英国议会制定并批准了一个著名的法律文件 它确定了国会拥有 最高权力的基本准则 严格限定了国王的权力 这个法律文献是 A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 Grand Remonstrance C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Manand the Citizen D Bill of Rights 15 2003 年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咨文 宣称已经掌握萨达姆政权隐藏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之后 国会授权总统在必要时采取一切措施 这体 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 联邦制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 C 民主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16 与英国 光荣革命 后的现代化进程特点相比较 法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呈现的特点则是 A 政局动荡 曲折复杂 B 政局稳定 和平斗争 C 捍卫统一 平定内乱 D 社会改革 王朝战争 17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英国 光荣革命 确立了议会的权威 并形成了两党制 B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 D 孟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 18 保罗 肯尼迪说 统一后的德国 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 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 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 A 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B 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C 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 D 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19 世纪中期以来 西方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 请回答题 19 22 题 19 竹枪一杆 打得妻离子散 未闻枪声震天 铜灯半盏 烧尽田地房廊 不 见烟火冲天 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后 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 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 东沟海战天如墨 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 万火丛中呼杀贼 根据所学知识 下列选项中与此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21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 这一现象最 早可能出现于 A 1840 年 B 1860 年 C 1895 年 D 1901 年 22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 曾任 泰晤士报 驻华首席记者 中华民国总统政 治顾问 他居住北京 20 余年 1887 1920 年 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 史事件 他的大量报道 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下 面这些资料里 你认为那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 B C D 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先进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请回答 23 30 题 23 下面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 对此 正确的表述是 A 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24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 但它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准备阶段 其主要依据是 A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 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C 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抗斗争 目标是清朝封建统治 25 从实力上讲 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 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 而偌大的清帝 国 不亡于洪 杨 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 何哉 最确切的回答是 A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B 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 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D 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26 孙中山先生说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他顺应的 世界潮流 是 A 民族主义 B 政治民主化 C 社会主义 D 经济全球化 27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 井冈山 两件宝 历 史红 山林好 说井冈山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 A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B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 开展土地革命 引导农民支持革命 28 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 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 一定胜利 A 学生含冤 属地三年不雨 同胞受辱 可兆六月风雪 B 民众雪耻心坚 全市罢工 本店金钱主义 独自开张 C 学生一日不释 本店一日不开 D 共争青岛归还 同看国贼罢黝 欢呼学生复课 庆贺商店开门 29 重走长征路 弘扬长征精神 对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 作用 伟大长征的拐点在云贵川 如图 表现为 突破四道封锁线 召开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A B C D 30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 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纠正军事上 组织上的 左 倾错误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第 21 题 12 分 第 22 题 14 分 第 23 题 12 分 第 24 题 12 分 共 50 分 31 2005 年 国民党 亲民党和新党领导人访问大陆时都不约而同地祭祖墓 祭黄帝陵 表达了一种 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 的情感 读下列两幅图让我 们也来寻根 请回答 1 你的祖藉在什么地方 在西周时期它属于哪个封国 2 分 2 西周建立这个封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分 3 西周分封制在当时为什么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 4 分 4 秦朝的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 分 32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 世界上并不存在惟一的 普遍适用的和绝对 的民主模式 其实自古以来 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 各具特色的 政治模式 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唐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内 阁形式任命君主 负 责 多数组阁 任 命 上院 贵族 组成议会 权力中心立法权 下院 选举 选民 法院 司法权 行政权 国家象征统治而不治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归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特点 4 分 2 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特点 本 质上相同吗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5 分 3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比较英 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3 分 4 综上所述 谈谈你对世界政治文明进程的认识 2 分 33 伴随着欧洲列强的野蛮侵略 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为了救亡图存 中国人 民前赴后继 不屈不挠地抗争 据此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下表中的三幅图片 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 请你依据图上 信息 完成下列表格 10 分 图号领导人反映的大事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 洪秀全 孙中山 总统 行政 国会 立法 法院 司法 公民大会 五百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 会会 执掌军政大权 行使司法 监察大权 选举选举 陪审法庭 陈独秀 李大钊 2 从上述大事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 分 34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 践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 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 燎原全国 正是这段 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 井 冈山精神 江泽民同志将这一精神内涵概括为六句二十四个字 坚定信念 艰苦 奋斗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 敢闯新路 依靠群 众 是如何体现的 6 分 2 根据材料二 诗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 导致这次 远征 发生的最主要原 因是什么 2 分 3 你认为长征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 B 5 C 6 C 7 C 8 A 9 A 10 A 11 B 12 D 13 C 14 D 15 B 16 A 17 C 18 B 19 A 20 D 21 C 22 D 23 A 24 B 25 B 26 B 27 B 28 D 29 D 30 A 31 1 根据学生实际作答 2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权 3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通过血缘关系和分封制度的规定 西周巩固了对 全国的统治 4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不得世袭 32 1 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 1 分 具有终身制 世袭制 君王主权 个人独 裁的特点 1 分 答出一点即给 1 分 希腊的民主政体 1 分 具有选举制 任期 制 人民主权 集体领导的特点 1 分 2 形式上的共性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 分 本质上不相同 1 分 美国三权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