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198】相机壳注塑模设计【KT+FY+PPT+RW】[抽芯][点浇口]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67425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22
上传人:棒***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康**(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zm198
相机
注塑
设计
kt
fy
ppt
rw
抽芯
浇口
- 资源描述:
-
【ZM198】相机壳注塑模设计【KT+FY+PPT+RW】[抽芯][点浇口],zm198,相机,注塑,设计,kt,fy,ppt,rw,抽芯,浇口
- 内容简介:
-
二、注塑模和压缩模 尽管成型某些热固性材料的方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注塑模主要(还是)用来生产热塑性塑件(这主要是因为)热固性塑料熔体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问题一直非常难解决。住宿成型要换里和铸造十分相似。住宿成型的工艺过程包括:首先把料斗中的粉状或粒状的塑料混合物依次输送到定量去和熔化区,然后再注射到模具型腔中,经过短时冷却后,开模,推出成型塑件。注塑机分为手动,半自动及全自动操作。住宿模具有以下优点: ( i) 较高的成型速度使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 为成形具有不同使用性能的热塑性材料提供了较宽的选择; ( 可 成型带有螺纹的塑件、侧向凹陷的塑件、带有侧孔的塑件和较大的薄壁件。 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通常有几种方式。在大型注塑机上采用往复螺杆式的注入方式。螺杆同时具有注射和塑化的功能。树脂原料进入旋转的螺杆时,要经过三个区域:喂入区、压实区和塑化区经过喂入区后,为压实树脂原料,螺杆螺旋部分的深度逐渐降低,同时传递树脂原料间因剪切作用而产生的热量,使原料呈现半流动状态。在计量区,螺缸表面的加热装置对熔体进一步加热。当熔体充满螺杆前部区域时,螺杆在熔体压力的作用下后退,触动限位开关使液压缸工作,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螺杆向前 运动,将熔融塑料注射到闭合的模具型腔中。防倒流阀能够阻止受压熔体倒流进螺杆的螺旋区。 注塑机的锁磨系统所提供的锁模力由(塑件在分型面的投影)尺寸决定,锁模力以吨为单位。通常靠经验来决定塑件所需要的锁模力总吨数,一般在塑件投影面积上每平方英寸需要作用两吨锁模力。如果熔体流动困难或塑件较薄,锁模力应提高到三到四吨。 许多螺杆式注塑机能生产热固性塑料。以前,热固性塑料由挤出模具或传递模具生产。热固性塑料熔体在模具内固化或发生聚合反应,并在温度为 375410范围内推出热塑性塑料熔体必须在模具冷却成型,以保证推 出时不发生变形。这种热硬化性循环速度很快。当然,生产热塑性塑件时,模具必须被加热,而不是冷却。 注塑模重要性 有: 、 塑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比强度大、绝缘性好、介电损耗低、化学稳定性强、成型生产率高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塑料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的总和。在机电(如所谓的黑色家电)、仪表、化工、汽车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塑料已成为金属的良好代用材料,出现了金属材料塑料、 以汽车工业为例,由于汽车轻量化、低能耗的发 展要求,汽车零部件的材料构成发生了明显的以塑代钢的变化,目前我国汽车塑料占汽车自重的 5%至 6%,而国外已达 13%,根据专家预测,汽车塑料的单车用量还将会进一步增加。在现代车辆上,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还是功能与结构件,都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外装饰件有保险杠、挡泥板、车轮罩、导流板等;内装饰件有仪表板、车门内板、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后护板等;功能与结构件有油箱、散热器水室、空滤器罩、风扇叶片等。据统计,我国 2000 年汽车产量 200 多万辆,车用塑料达 138 万吨。从国内外汽车塑料应用的情况看,汽车塑料的用 量现已成为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 作为塑料制件最有效的成型方法之一的注塑成型由于可以一次成型各种结构复杂、尺寸精密和带有金属嵌件的制品,并且成型周期短,可以一模多腔,生产率高,大批生产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因此在塑料加工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塑料模具约占所有模具(包括金属模)的 塑料制品总重量的大约 32%是用于注射成型的, 80%以上的工程塑料制品都要采用注射成型方式生产。 、 根据海关统计,我国 2000 年共进口模具 美元,其中塑胶模具共 2001 年共进口模具 美元,其中塑胶模具共 美元,占 从品种上来说,进口量最大的是塑胶模具。 在压缩成型过程中,塑料原料是以粉状或锭料形式放置在加热的金属模具型腔中。因为分型面是水平面,上模就垂直下行。闭合模具后,预成型加压加热作用一段时间。在压力为 23t/温度为华氏温度 350 的作用下,是塑料呈半液态,充满模具型腔。虽然近年来开发的酚醛树脂可在 25S 内塑化,但塑料通常的塑化需要 115后开模取出塑件。如果零件中含有金属嵌件,应在注入塑料前,讲嵌件放入型腔定位孔中。锭料在装入模腔前预热出去气体,增强流动性,以便于充满模具和缩短塑化时间。电介质加热时加热锭料的便利方法。 因为塑料是直接加入模具型腔中的,所以压缩模比其他模塑料工艺的模具简单,不需要浇道和浇口,可以节省原料,因为清理浇道和浇口,对热固性塑料来说是极大的浪费。用于压缩模塑的压力机通常是垂直液压机。较大的压力机要求操作者全神贯注地操作;然而,一个操作者可以同时操作几台小型压力机,因此压力机要合理放置以便操作者能够方 便你从一台到另一台进行操作,操作者要保证当他再次绕道特定压力机前时,模具恰好准备开模。热固性塑料在加热和加压作用下固化,这个特性决定其适合压缩模和传递模。因为压缩模要交替的加热和冷却,所以热塑性塑料实际上不是用于压缩成型。为了使热塑性塑料之间硬化并从型腔中顶出,就需要将塑件冷却。 压缩模的类型。 用于压缩的模具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不溢式压缩模、挡环不溢式压缩模、溢式压缩模和半溢式压缩模。在不溢式压缩模中,柱塞式凸模随上模进入下模模腔成型,因为下模没有挡环或限位装置,柱塞式凸模继续下行以全部压力施加在 塑料上,这样就成产出具有良好电性能和物理性能的致密塑件。加入模腔的塑料剂量须精确计量,以为其影响零件的壁厚。挡环不溢式压缩模与不溢式压缩模类似,只是在预定点处增加了挡环,使柱塞式凸模在预定点停止运动,在这种模具中挡环吸收了原应作用在零件上的部分压力。这种压缩模可精确控制零件的壁厚,但是塑件密度的变化是相当大的。在溢式压缩模中,溢料会增加上下模的尺寸。当上模对塑料施压时,多余的塑料会从分型面处溢出。对溢料进一步施压,他就硬化最后在上模形成飞边。生产致密塑件通常需要使用的计算量稍多的原料来增加压力。这种类型的模 具之所以在生产中广泛采用,是因为它想对比较容易制造,并能够控制塑件的厚度和致密度,使其更接近要求。半溢式压缩模是溢式压缩模和不溢式压缩模的组合类型,除了飞边外,采用的挡环可限制上模的移动。 二、 si of in a of a a a of to a of is to of of a in or a it a a is be of (i) a is (is a of a of (it is to to or in is as a is to it as is to is to by it a In is by As in of it a a a is of is of is in A be to a It is on of of If is to go to or by or or in in 75410 be to in in to be be as 、 so on by in s as as in 990s, to so on 、 as , as a at % %, 3%, to be to of is to so in so so 000 00 ,380,000 of 、 of a as by of to a is by be to in 2% is in 80% 4. to 000 77,000,000 US in 50,000,000 2001 to ,112,000,000 US in 16,000,000 US is 、 to 000 77,000,000 US in 50,000,000 US 2001 to ,112,000,000 US in 616,000,000 In as or is a is in a of a of a at 50F to a to of 5 is a in 5 is in be in on or in is be to is a of is be in a in be a of of be by so to he to a be to is to by to be to be of a on no or on on is of in be it of A is to a to of at of be on of be a ti on is it is of of is to to a of is it is to it is a od to a is to of 相机壳注塑模设计 姓 名:潘 涛 指导老师:林 伟 件成型工艺分析 该制品是相机外壳 ,如图,材料为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 模具温度、注射压力、成型时间等 力学强度、耐腐蚀性、尺寸稳定性好等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型腔 型芯 模具总结构 双分型面注射模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量的计算 按体积算 按质量算 锁模力的计算 选择注射机:根据注射量、锁模力、模具闭合时的厚度等用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衬套 分流道的设计半圆形流道 浇口的设计 采用点浇口 经 析最佳浇口位置 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冷料穴为半球形形式 作用:收集熔体前锋的冷料 ,防止冷料进入模具型腔而影响制品质量。 拉料杆的设计 拉料杆: 作用: 将主流道凝料拉出浇口套,主要是选好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用标准模架 315 L,其中 00符合要求。 模具各个板料尺寸的确定 定模座板 定模板(型腔板) 动模板 推件板 垫块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推件板推出机构的形式 复位机构设计 抽芯机构设计 斜导柱 楔紧块 斜滑块 侧型芯 挡块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凹模的结构设计 : 整体式凹模 凸模的结构设计 : 整体装配式凸模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成型零件强度计算:型腔侧壁、底部的厚度计算 模具总体结构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江苏财经 学院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 专业 设 计 题 目 相机壳注塑模设计 学 生 姓 名 潘 涛 班 级 10 模具(本) 起 止 日 期 指 导 教 师 林 伟 教研室主任 赫英岐 发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2 月 6 日 (1)产品图及其技术要求; (2)生产批量: 中批量。 论文 )的内容和要求 (包括技术要求、图表要求以及工作要求等 ): (1)绘制产品零件图; (2)查阅资料并就自己承当的课题方向写出开题报告(严格按统一格式); (3)完成产品的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并绘制模具及模具零件的工程图; (4)按规定格式和要求用 印设计说明书一份; (5)用 其它软件制作答辩提纲一份。 (1)产品零件图; (2)开题报告(格式见校园网); (3)模具装配图及各零件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 (5)上述所有文档的刻录光盘一张。 ( 1)李秦蕊主编 塑料模具设计 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 2)申开智主编 塑料成型模具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 3)廖念钊主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8 ( 4)王鹏驹主编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 5)吴宗泽主编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 6)罗和生主编 塑料材料手册 广东出版社 2004 ( 7)张国强主编 塑料模设计与生产应用 应用出版社 2005 (10) 王永主编 注塑模具经验点评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论文 )进度计划 (以周为单位 ): 起 止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备 注 第 1 ( 1、熟悉课题,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为写开题报告做准备; 2、绘制产品零件图; 3完成工艺性分析,提 出设计方案; 检查零件图 和方案 第 3 ( 1、写出开题报告初稿。 2、完成工艺计算; 3、完成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及设计,选择设备。 检查开题报告 第 5 ( 1、第 8 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最后定稿; 2、绘制模具草图 检查开题报告与模具结构草图 第 7 ( 绘制模具装配图及各设计件零件图 检查图(电子版) 第 10 ( 编写设计说明书 检查设计说明书 第 12 周 ( 打印毕业设计资料并准备答辩 检查答辩研室审查意见: 室主任 2012 年 2 月 8 日 学院审查意见: 教学院长 2012 年 2 月 12 日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 相机壳注塑模设计 学 生 姓 名: 潘 涛 指 导 教 师: 林 伟 所 在 学 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 2012 年 2 月 28 日 说 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由 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 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 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 4 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潘涛 学 号 088810202018 专 业 数控加工与模具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林伟 职 称 讲师 所在系部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相机壳注塑模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1主要内容 : ( 1)编写模具技术要求、订料表; ( 2)使用 件进行模具型芯和型腔的分模,完成模具的 2D 总装图和若干零件图 的绘制。掌握流道平衡设计。 ( 3)掌握塑料的使用性能和用途。完成与模具相关资料的外文翻译。 ( 4)掌握模具钢的使用情况,了解企业的模具设计流程和制造情况。掌握新软件使用和模具加工的新工艺。 ( 5)利用模具分析进行熔体模拟流动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结构。 2毕业设计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 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学的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学会分析和解决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 是对我们 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同时也是对我们 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以后 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行 毕业 设计 是 对我们进行 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 我们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 进行 毕业 设计 的第一个目的。 我们 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 学校 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 我们 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 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 设计 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 我们 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 我们 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 , 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让我们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并加深了我们掌握知识的深度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文献综述 我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具体说是 相机壳塑料件注射模设计,相机壳具有复杂的曲面,要求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因此,分型面,浇口的位置要选择适当,需要借助 件进行分模设计,并 完成模具的 2D 总装图和若干零件图的绘制 。这些实践将对我今后的工作益处甚多。 在大学期间, 我 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并能坚持很好地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阅读了较多的自选资料和较多的外文资料,积极开展调研论证 ,此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系统学习过 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毕业设计,才能更深切的理解,更灵活的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至于那些软件,也只有通过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运用,才能熟练运用。 通过本次设计,应使我在下述基本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 塑料制品的设计及成型工艺的选择; 一般塑料制品成型模具的设计能力; 塑料制品的质量分析及工艺改进、塑料模具结构改进设计的能力; 了解模具设计的常用商业软件以及同实际设计的结合。 由于模具成型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可节约材料及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发展模 具工业已成为当代促进塑料制品及机电产品优质廉价生产的重要手段。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模具使用的日益广泛,模具工业己成为现代工业的基础,被称为“工业之母”。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决定着产品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工业发达国家对模具工业极为重视,早在 50 年代就已使模具摆脱了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工业产值对比来看,经济发达国家的模具总产值早己超过了机床的总产值。如日本, 1987 年模具总产值为 124 亿美元,而机床总产值为 102 亿美元 :1991 年前者 为 131 亿美元,后者为 120 亿美元。我 国模 具 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德、美、日、法、意等发达国家落后许多。 其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我国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大多数仍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工艺人员的技巧,先进的模具 件的应用不够广泛,技术不成熟 ;而在欧美,模具 成为模具企业普遍采用的技术,该技术已较成熟 ;另一方面,我国塑料模具的标准化程度和应用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塑料模具零件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和商品化水平亦较低。 塑料制品的使用越来越泛,在 很多方面,它己成为金属制品的替代物。塑料模具 文献综述 作为成型方式中的一种,是家用电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塑料制品的重要生产工具。并且随着 塑 料 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外形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产品品种多、更新快、价格低,市场竞争剧烈。据统计, 日本一万多家模具企业中,生产塑料模具的就占 40%;韩国模具专业厂中生产塑料模的占 43%。塑料模具是塑料产品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批量产品得以投放市场的先决条件。在塑料模具中,由于注塑模具能够一次 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适用于高效率、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方式,使其在塑料模中的占用量超过了 50%以上,是塑料制品成型的主要方法。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对塑料模具的交货期短、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模具制造行业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高的质量生产出塑料模具来。 在今天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客户对缩短注塑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的要求日益迫切。缩短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成了模具企业间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模具成型零件变化多样相比,模具基本结构和常用零部件的变化要少得多。设计中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结构类似 的零部件设计和绘图上。可见,缩短这些常用零部件的设计时间,能极大地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和缩短模具的交货期。因此,对引进 统,进行本地化、用户化的二次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建立必要的标准模架库,充分地发挥计算机和 件的功能,才能达到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提高模具设计水平的目的,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模具 术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塑料模 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塑料模 术的重要性正逐渐被模具界所认识,其中注塑模具应用软件的发展引人注目。据统计,在国外,注射模采用 术的比例约占所有不同模具 术的 75% ,在我国,注射模 术也在不断地应用和推广中。 国外注射模 术发展很快,从 70 年代起,注射模 术就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注塑流动模拟和冷却分析软件中比较突出的有美国 司的件、澳大利亚 司的 件 :三维模具 比较突出的有美国 司的 软件、美国 司的 件、法国达索公司的 件等等。我国在开发注射模 术上起步较晚,但经过不断的努力,一些 大学和研究所已有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 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消化吸收与进一步的二次开发,实践证明是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 以明显提高模具设计效率 文献综述 研究内容 率和质量,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能尽快缩小国内模具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据统计一,采用模具 术进行模具设计、制造,设计时间缩短了 50%,制造时间缩短了 30%,模具成本下降了 10%。由于模具设计质量提高,可靠性增强,零件加工精度得到保证,模具装配与返修时间能大幅度地缩短 参考文献 1 王刚,单岩 具分析应用实例 M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 陈立亮 术基础 M.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 2007 3王刚,单岩 具分析应用基础 M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屈华昌 M 版 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马文琦,孙红镱 M国铁道出版社, 2006 6黄虹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7李志刚 一卷) M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8of to of on 1995, 34(5):793 9of on J1996, 35(l):147 10of on of 1996, 35(2):253 11 of to of 1997, 36(5):791 1设计、研究思路: 本毕业设计分以下步骤进行; ( a)认真跟老师沟通,了解所要设计的产品; (b)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理顺设计的大概思路; (c)查阅大量资 料,细致化自己的思路; (d)查阅网上最新资料,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 (e)跟老师沟通,看有无出错; ( f)熟悉各类软件,如 , ; (g)完成毕业设计的一系列任务;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图 相机壳零件图,零件虽小,但有着复杂的外形和光滑的外表,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从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模具的制造加工工艺出发尽量简化模具的结构。 研究内容 相机壳厚度为 2 大长度、宽度、高度分别为 180, 100, 126要求塑件表面美观、光洁、无明显 熔接痕、银丝和流痕,同时不产生明 显的翘曲变形。该塑件材料为 缩率为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故采用一模两腔成型。为避免分模的接合痕迹留在塑件的表面而影响外观,模具的分型面设置在顶面的下曲面。对于孔的截面与 分模方向相垂直的,一般采取碰穿的方式。由于塑件的下部的侧面存在侧孔,必须采 用侧向抽芯机构来实现。 3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塑件主要有两个曲面结构,一个加强筋,及带有侧孔的中空四棱柱组成。且相应部位有倒角。有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 1)确定型腔的数目; 2)确定浇注系统; 3)型腔的布置; 4)选择分型面; 5)侧孔的成型; 6)确定脱模方式; 7)确定开模方向; 8)塑料充模的流动分析。 这些问题都是设计该模具的关键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将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来解决。 4预期成果 ( 1)该塑料件模具 技术要求一份、订料表文件一份; ( 2)开题报告一份、外文翻译资料一份; ( 3) 3D 开模图一份; ( 4) 2D 装配图一份和零件图若干份(不少于 3 张 纸); ( 5)毕业论文一份; ( 6)熔体模拟流动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结构报告; 研究计划 第一周 调研、图书馆查找与毕业设计有关资料; 第二周 熟悉模具设计方法和现代模具加工技术; 第 三 周 撰写开题报告; 第四周 英文文献资料的翻译; 第五周 熟悉 软件的使用; 第六周 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和设计; 第七周 开模 3D 图完成; 第 八周 模具技术要求、订料表的完成; 第九周 2D 总装图的绘制及修改; 第十周 若干零件图的绘制及修改; 第十一周 完成 熔体模拟流动分析,优化模具设计结构; 第十二周 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十三周 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十四周 修改论文,制作论文 备答辩; 第十五周 毕业答辩 特色与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具 术及其应用日趋成熟,模具术日益深入人心,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大型复杂的模具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技术。 在本次毕业设计, 本人将全部应用 模具设计方面,应用 完成三维模具总装图;使用 而优化了模具结构。由于学习该软件需要一定的塑件成型实践知识,在使用上要多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08 年 3 月 21 日 教研室意见 主任签名: 2008 年 3 月 21 日 学院意见 教学主任签名: 2008 年 3 月 21 日 第 I 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 60% 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的生产。因此,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相机外壳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注射模设计流程,设计了带侧抽芯的塑料模具,并利用 塑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塑件的尺寸及结构。在模具的设计中详细介绍了斜导柱、型芯、 型腔 等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注射机和模架的选择。 关键词 相机外壳 注射模 侧抽芯 第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G is of in 60% 90% of to of of on of to of a of on of G to in at of of in as as is 3 页 目 录 前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塑料模的功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定制品成型工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塑性塑料 注射成型工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综合性能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型面位置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定型 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射量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择注射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关参数的校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注系统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流道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流道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口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口设计的技术要求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口尺寸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穴的 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杆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注系统的平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流道平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口平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具各个板料尺寸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座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板(型腔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4 页 模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垫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座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向结构的总体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柱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套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品推出的基本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的推出机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件板推出机构设计要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位机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抽芯机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导柱抽芯机构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导柱的倾斜角的确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向抽心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导柱的弯曲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导柱直径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导柱的长度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紧楔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的结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模的结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响工作尺寸的因素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 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型零件强度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腔侧壁厚度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排气系统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气设计的要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5 页 气系统的几种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却水道开设的技术要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却回路的布置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热系统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却系统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芯的冷却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却系统的有关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南 京 工 程 学 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作 者: 潘涛 学 号: 088810202018 学 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数控加工 与模具设计 题 目: 相机壳注塑模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2012 年 4 月 淮安 第 I 页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 60% 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的生产。因此,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相机外壳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通过一系列的注射模设计流程,设计了带侧抽芯的塑料模具,并利用 塑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塑件的尺寸及结构。在模具的设计中详细介绍了斜导柱、型芯、 型腔 等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注射机和模架的选择。 关键词 相机外壳 注射模 侧抽芯 第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G is of in 60% 90% of to of of on of to of a of on of G to in at of of in as as is 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目 录 前言 . 1 第一章 塑料模的功能 . 2 第二章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 3 定制品成型工艺 . 3 塑性塑料 注射成型工艺 . 3 . 3 . 4 第三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 6 型面位置的确定 . 6 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 7 第四章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 8 射量的计算 . 8 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 8 择注射机 . 9 关参数的校核 . 10 第五章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 12 注系统的设计 . 12 流道设计 . 12 流道的设计 . 15 口的设计 . 17 口设计的技术要求 . 17 . 20 料穴的设计 . 21 料杆的设计 . 22 注系统的平衡 . 22 流道平衡 . 23 口平衡 . 23 第六章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 24 具各个板料尺寸的确定 . 25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模座板 . 25 模板(型腔板) . 25 模板 . 25 件板 . 25 模垫板 . 25 块 . 26 模座板 . 26 第七章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 27 向结构的总体设计 . 27 柱的设计 . 27 套的设计 . 28 第八章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 30 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 30 品推出的基本方式 . 30 件的推出机构 . 30 . 31 位机构设计 . 33 第九章 抽芯机构设计 . 34 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 34 导柱抽芯机构的设计 . 34 导柱的倾斜角的确定 . 35 向抽心力的计算 . 35 导柱的弯曲力的计算 . 36 导柱直径的计算 . 36 导柱的长度计算 . 38 紧楔的设计 . 38 第十章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 39 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39 模的结构设计 . 39 模的结构设计 . 40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41 响工作尺寸的因素 . 41 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41 型零件强度计算 . 44 腔侧壁厚度计 算 . 44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V 页 第十一章 排气系统的设计 . 47 气设计的要点 . 47 气系统的几种方式 . 47 却水道开设的技术要点 . 48 却回路的布置 : . 48 第十二章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 49 热系统设计 . 49 却系统设计 . 49 芯的冷却 . 50 却系统的有关计算: . 50 结束语 . 52 致 谢 . 53 参考文献 . 54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 页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我们以前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重要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及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成本低廉,保证质量等一系列优点,模具生产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发展方向。 本设计的课题是相机外壳注塑模模具设计,在此次设计中,主要用到所学的注塑模设计、机械设计、 软件应用的相关知识。需要对注射模设 计的一般流程进行分析,即注射成型的分析、注射机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校核、模具的结构设计、注射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全面审核投产制造等。其中模具结构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主要包括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型腔的排列布局、流道布局以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侧向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拉料杆的形式选择、排气方式设计等。要教好的完成毕业设计,必须要掌握模具设计的过程,学习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怎样解决在 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之,这次毕业设计能够为我们以后从事模具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 页 第一章 塑料模的功能 近年来,中国塑料模具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 30%。随着中国汽车、家电、电子通讯、各种建材迅速发展,预计在未来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仍将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快于其他模具。以汽车工业为例,随着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汽车模具潜在市场十分巨大。据介绍,在生产汽车时,各种功能性零部件都要靠模具成型,仅制造一款普通轿车约需 200 多件内 饰件模具,而制造保险杠、仪表盘、油箱、方向盘等所需的大中型塑料模具,从模具行业生产能力看,目前满足率仅约 50%。在建筑领域,塑料建材大量替代传统材料也是大势所趋,预计 2010 年全国塑料门窗和塑管普及率将达到 30%50%,塑料排水管市场占有率将超过 50%,都会大大增加对模具的需求量。应该说,塑料模具的应用潜力是不可低估的。专家预测,大型、精密、设计合理的注塑模具将受到市场普遍欢迎。 与全国塑料加工业区域分布相类似,珠三角、长三角的塑料制品加工业位居前列,浙江、江苏和广东塑料模具产值在全国模具总产值中的比例也 占到 70。现在,这 3 个省份的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塑模业的无限商机,正积极组织模具产品的开发制造。最近,由杭州娃哈哈集团精密机械制造公司研制的多腔防盗瓶盖注塑模具通过浙江省省级鉴定。该模具采用的三次顶出强制脱模技术、平衡式热流道系统、瓶盖模通用模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模具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然而,塑料模具尽管成为时下最为诱人的“奶酪”,但樱桃好吃树难栽。由于塑料零配件形状复杂、设计灵活,对模具材料、设计水平及加工设备均有较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易涉足的。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与国外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眼前需尽快突破制约模具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一是加大塑料材料与注塑工艺的研发力度;二是塑模企业应向园区发展,加快资源整合;三是模具试模结果检验等工装水平必须尽快跟上,否则塑料模具发展将受到制约。 专家指出,面对国外先进技术与高质量制品的挑战,中国塑模企业不仅要加快产业集群化,发挥规模效应,还要注重模具产业链的前端研发、人才建设和产业链后端的检测以及信息服务,尽快缩短技术、管理、工装水平与国际水准的差距。这是塑料模具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 页 第二章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定制品成型工艺 该制品 是相机外壳,如图 2示,生产批量大。材料为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成型工艺性能好,可以注射成型。 工 艺性与结构分析 : 精度等级:采用一般精度 3 级 (塑件内孔以型芯小端为准,塑件外形以型腔大端为准 ) 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的公差范围内,当要求开模后塑件留在型芯上时,塑件内表面的脱模斜度应不大于塑件外表面的脱模斜度。 图 2 1 塑件 塑性塑料 注射成型工艺 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 ( 1)预烘干装入料斗预塑化 注射装置准备注射 注射 保压 冷却 脱模 塑件送下工序 ( 2)预热、清理模具 涂脱模剂 合模 注射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 1)注射机:螺杆式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 页 ( 2)螺杆转速( r/ 20 40 ( 3)预热和干燥:温度( C) 80 85 时间( h ) 2 3 ( 4)料筒温度( C) 后段 150 170 中段 165 180 前段 180 200 ( 5)喷嘴温度( C) 170 180; 喷嘴形式 自锁式 ( 6)模具温度( C) 50 80 ( 7)注射压力( 60 100 ( 8)成型时间( s ) 注射 0 5 保压 20 50 成型周期 30 50 冷却 20 40 ( 9)后处理 : 方法 红外线、灯烘箱 温度( C) 70 100 时间( h ) 1 料综合性能分析 ( 1) 于热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一定的耐腐蚀性; ( 2)相容性、吸湿性、流动性良好,对温度敏感,宜采用点浇口,有效的增大塑料熔体的剪切速率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流动性增加,利于充填; ( 3)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热变形温度较高 ,尺寸稳定性好易于成型加工; ( 4)成型的压力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 ( 5) 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 ( 6)易产生熔接痕 ,设计时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 页 表 2 1 合性能 性能名称 数 值 性能名称 数 值 密度 g/性模量 比容 g 曲强度 0 吸水率 %( 24h) 度 121 收缩率 % 积电阻率 610*熔点 C 130 160 击穿电压 Kv/变形温度 C 70 107 冲击强度 kJ/m 无缺口 不断 缺口 48 抗拉屈服强度 00 介电系数 60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 页 第三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型面位置的确定 分型面即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凝料的面,分型面的位置影响着成型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型腔的排气情况也与分型面的开设密切相关。 分型面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A不影响塑件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 B有利于 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C有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D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E便于制件的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 1)多型腔单分型面模具:塑件外观质量要求不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小型塑件,可采用此结构。 ( 2)多型腔多分型面模具:塑件外观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小型塑件,可采用此结构。 该塑件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并可以看出:分型面的位置、塑件推出机构的痕迹、浇口为点浇口。可初步拟定两型腔双分型面的结构。 根据塑件的结构形式,分型面选为双分型面,如图 3示。 图 3 1 分型面位置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 页 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一般来说,精度要求高的小型塑件和中大型塑件优先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小型塑件,形状简单,又是大批量生产时,若采用多型腔模具可提供独特的优越条件,使生产效率 大为提高。 塑料相机外壳塑件属于小型塑件,大批量生产。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又是大批大量生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低一点,设备运转费用小一点,根据塑件的形状,以及塑件材料 综合性能,本设计采用一模两腔的形式。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 页 第四章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件的大小及型腔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在确定模具结构型式及初步估算外形尺寸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对模具所需的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拉杆间距、最大、最小模具厚度、推出型 式、推出位置、推出行程、开模距离等进行计算。根据这些参数选择一台和模具相匹配的注塑机,倘若用户已提供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校核,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必须自己调整或与用户取得商量调整。 射量的计算 通过 得出塑件质量为 115 克,塑件体积 流道凝料 按塑件质量的 来计算。从上述分析中确定型腔为一模两腔,所以注射量为: 按体积算 : Q=4 1) =2 按质量算: M= ( 4 2) =2 115 =368g 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流道凝料(包括浇口 )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A 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数,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大概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的 。因此可以采用 进行估算。所以 A= ( 4 3) =(其中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 页 F= ( 4 4) = 95 =中,型腔压力 P 取 95 择注射机 塑件成型所需要的注射量应小于所选注射机的注射容量,可按注射容量、锁模力、模具闭合时的厚度等来确定注射机的型号。 根据每一生产周期的注射量和锁模力的计算值,确定选用 式注射机,其参数如表 4示: 表 4 1 名 称 单 位 数 值 名 称 单 位 数 值 公称注射量 3250 模板尺寸 98*520 螺杆(柱塞)直径 0 拉杆空间 48*370 注射压力 30 合模方式 增压式 注射行程 60 油泵流量 L/80, 12 注射时间 s 2 油泵压力 N/50 螺杆转数 R/5,31,39, 58,32,89 机器外形 尺寸 m 射方式 螺杆式 螺杆驱动 功率 模力 800 加热功率 大成型面积 3500 机器重量 t 板最大行程 00 电动机功率 具最大厚度 50 资料提供单位 上海塑机厂 模具最小厚度 00 喷嘴球半径 8 喷嘴孔直径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 页 21F 关参数的校核 1. 型腔数量的校核 ( 1)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模具的型腔数 n 21/ 3 6 0 0 ( 4 5) = 0 . 8 1 8 4 0 3 6 0 0 / 3 6 0 0 - 0 . 6 2 1 2 . 5 51 1 8 . 3 3 = 2 所以,所设定的型腔数符合要求,合格。 上式中,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 注射机的额定塑化量,取 18g/s t 成型周期,取 40s 其它的安装尺寸的校核要待模架选定,结构尺寸确定之后方可进行。 ( 2)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量 n: 12m n = ( 4 6) 上式右边 =2 (符合要求) 式中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 g或 ( 3) 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校核型腔数量 n: ( 4 7) 上 式右边 =2 (符合要求) 式中 F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 N) 单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浇注系统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P 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 般是注射压力的 80% 2. 注射机的校核 ( 1)注射压力的校核:该注射机的注射压力为 130注射压力为 70 100,所以能够满足要求。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 页 ( 2)注射量以及锁模力在上面已经校核,符合要求。 模具厚度的校核:模具厚度 H 必须满足: ( 4 8) 该模具厚度为 H=30+20+35+30+30+110+90 =345合要求) 式中 注射机允许的最小模厚,即动、定模板之间的最小开距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模厚 ( 3)开模行程的校核: S=2+a+5 10 ( 4 9) 上式右边 S=100+100+20+6 =226合要求) 式中 注射机最大 开模行程( 推出距离(脱模距离)( 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件高度(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 页 第五章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射出后达到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它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无流道凝料(热流道)浇注系统。 该模具采用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其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浇口。 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指从注射机的喷嘴到模具型腔的浇口这一段塑料流动的信道称为浇注系统。浇注 系统由主浇道、分流道、冷料穴、浇口等组成。 ( 1)了解塑料的成型能和塑料熔体的流动特性。 ( 2)热量及压力损失要小,为此浇注系统流程应尽可能短,截面尺寸应尽可能大,弯折尽量少,表面粗糙度要低。 ( 3)浇注系统应结合型腔布局同时考虑均衡进料,。 ( 4)塑料耗量要少,满足各型腔充满的前提下,浇注系统容积尽量小,以减少塑料耗量。 ( 5)消除冷料,浇注系统应能收集温度较低的“冷料”。 ( 6)浇注系统设计应有利于良好的排气。 ( 7) 防止塑件出现缺陷,避免熔体出现充填不足或塑件出现气孔、缩孔、残余应力。 ( 8)便于修整浇口,保证塑件外观质量。 ( 9)较高的生产效率。 ( 10)流动距离比和流动面积比的校核,避免充填不足现象的发生。 流道设计 1主流道是喷嘴熔融状态的塑料进入模具型腔时的首段信道,它的形状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3 页 和尺寸直接影响塑料的流动速度及填充时间。主流道一般呈圆锥形,锥度一般为 2 4 度,其小端直径应大于喷嘴直径 1便补偿与喷嘴对中的误差。主流道的最佳长度一般为 20 40 根据所选注射机,小端尺寸直径应为: d=注射机喷嘴尺寸 +( 1) ( 5 1) = 4 + ( 1) = 5.5 流道球面半径应为: R=喷嘴球面半径 +( 1 2) ( 5 2) = 18 + 2 = 20 面配合高度 h=3 5 取 h=3( 2主流道衬套的设计 主流道小端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属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严,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形式即浇口套,以便有效的选用优质钢材单独进行加工和热处理,一般采 用碳素工具钢,如: 10A 等,热处理硬度为 53 57流道衬套和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用于中小型模具,大型模具设计成分体式,该模具采用整体式。 为了便于加工和缩短主流道长度,衬套和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主流道长度取 35,约等于定模板(型腔板)的厚度。(见模架的确定和装配图)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4 页 图 5 1 主流道衬套 3. 主流道凝料有关计算 主流道凝料体积为: Q =4dL ( 5 3) =4(682) 35 =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 由经验公式 : = =s 在 500 1s s 之间。 式中,塑件浇道 +主q=195+=(6+8) / 22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5 页 =3.5 产实践表明,当注射模具主流道的剪切速率在 500 1s s 之间,所成型的塑件的质量较好。所以本设计的主流道剪切速率符合要求。 流道的设计 1. 分流道布置形式 分流道为主流道和浇口之间的流动通道。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起分流和转 向作用,分流道的长度取决于模具型腔的总体布置和浇口位置,分流道的设计应尽可能短,以减少压力损失,热量损失和流道凝料。 常用的分流道截面有圆形、梯形、 图 5 5用流道截面形状 要减少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希望流道的截面积大,表面积小,以减小传热损失,因此,可以用流道的截面积与周长的比值来表示流道的 效率,其中圆形和正方形的效率最高,但正方形的流道凝料脱模困难,所以一般是制成 半圆 形流道。 2分流道的截面尺寸 为了便于机械加工及凝料脱模,本设计的分流道设置在 A 分型面上,截面形状采用加工工艺比较好的半圆形截面。半圆形截面对塑料熔体流动阻力不大。本设计有三级分流道: 第一级:半径为 6半圆形流道; 第二级:半径为 4半圆形流道; 第三级 : 始端直径为 5端直径为 2锥形流道。 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如图 5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6 页 图 5 3 流道截面图 从理论上第二级分流道的截面尺寸要比第一级分流道截面尺寸小 10%。 3分流道的有关计算: 分流道凝料体积 分流道长度第一级1L=72,第二级2L=26,第三级3L=12 分流道截面积1S=S=分流道凝料体积1q=72 2q=26=3q= 252()42 12 2 =1 2 3q q q q =分流道剪切速率校核: 根据经验公 式: = S ( 5 4) 在 500 1S S ,剪切速率校核合理 其中, q= 式中 q 分流道的体积流量( s) ,工程中常采用经验公式来计算; 分流道截面的当量半径( ; ( 5 5) 式中 假想圆形流道的当量半径( A 实际流道的截面面积( 2 L 实际流道截面积的周边长度( 22332 2 0 . 0 6 4 0 . 1 9 9 22 . 5 1n AR c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7 页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低,一般取 可,因此,本设计取 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的布置与前面所述型腔排列密切相关,有多种不同的布置形式,但应遵循两方面原则:即一方面排列紧凑、缩小模具板面尺寸;另一方面流程尽量短、锁模力力求平衡。 本模具的流道布置形 式采用平衡式。 口的设计 浇口,又称进料口,是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狭窄部分,也是浇注系统中最小部分。它使塑料熔体的流速产生加速度,以利于迅速充满型腔,同时还起封闭型腔防止熔体倒流的作用,并在成型后使浇口凝料与塑件易于分离。 根据塑件的外部特征,外观表面质量要求比较高,要求看不到浇口的痕迹,塑件的外表面是光滑的,因此本设计采用点浇口。 点浇口的优点:这类浇口由于前后两端存在较大压力差,能有效的增大塑料熔体的剪切速率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从而导致熔体的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利于充填,因而对于薄壁塑件成 型有利,且去除浇口后残留痕迹小,已取得浇注系统平衡,利于自动化操作,模具结够简单。 点浇口的缺点:点浇口成型塑件压力损失大,收缩大,塑件易变形,不利于成型流动性差及热敏材料,不利于成型平薄易变形及形状复杂的塑件,同时在定模部分需另加一个分型面,以便浇口凝料脱模。 口设计的技术要求 1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1)避免制件上产生喷射等缺陷(避免喷射有两种方法: a 加大浇口截面尺寸,降低熔体流速; b 采用冲击型浇口,改善塑料熔体流动状况。)该模具采用方法 a; ( 2)浇口应开设在 塑件截面最厚处;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8 页 ( 3)有利于塑件熔体流动; ( 4)有利于型腔排气; ( 5)考虑塑件使用时的载荷状况; ( 6)减少或避免塑件的熔接痕; ( 7)考虑分子取向对塑件性能的影响; ( 8)考虑浇口位置和数目对塑件成型尺寸的影响; ( 9)防止将型芯或嵌件挤歪变形。 ( 1)尽量缩短流动距离 浇口位置的安排应保证塑料熔体迅速和均匀地充填模具型腔,尽量缩短熔体的流动距离,减少压力损失,有利于排除模具型腔中的气体,这对大型塑件更为重要。 ( 2)浇口应设在塑件制品断面较厚的部位 当塑件的壁厚相差 较大时,若将浇口开设在塑件的薄壁处,这时塑料熔体进入型腔后,不但流动阻力大,而且还易冷却,以致影响了熔体的流动距离,难以保证其充满整个型腔。另外从补缩的角度考虑,塑件截面最厚的部位经常是塑料熔体最晚固化的地方,若浇口开设在薄壁处,则厚壁处极易因液态体积收缩得不到收缩而形成表面凹陷或真空泡。因此为保证塑料熔体的充分流动性,也为了有利于压力有效地传递和比较容易进行因液态体积收缩时所需的补料,一般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壁最厚处。 ( 3)必须尽量减少或避免熔接痕 由于成型零件或浇口位置的原因,有时塑料充填型腔时造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