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家庭教育的调查分析--个人对内容部分检索_第1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家庭教育的调查分析--个人对内容部分检索_第2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家庭教育的调查分析--个人对内容部分检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家庭教育的调查分析 个人对内容部分检索 近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引发社会热议。现将部分调研及学习结果与各位分享,请为人父母者鉴行。首先,调查当中明确问及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和“成才”的问题,家长现阶段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显而易见家长更关心子女“成才”,而忽视“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同时调查将家庭教育中的因素划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显性因素主要包括物质上有行经济上有形的、可量化的投入,隐性因素包括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和家庭文化娱乐行为等无形的、不易量化的因素,可见在后者的建设上,理性认识和重要性认识都不足。其次,对孩子学前教育和课外教育家庭投入的调查,主要落脚点放在各类学习班的教育投入上,其一,明确课外学习班的投入对孩子的课业成绩没有较为积极的影响或提升,明确课外班及课外作业是一项性价比很低的家庭教育投入,不仅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反而存在让孩子身心俱疲、减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的负面效应,给以后的学习带来难以预估的消极影响。更大的弊端是,很多父母以这种花了很多钱送孩子上各种班的方式,来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作为找借口,逃避责任,将教育的责任向外推,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多年来,面向广大家长的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传播、教育行为的引领、教育能力训练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不靠谱的家庭教育指导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迎合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做了许多与科学规律相悖的传播,以至于家长们关心的和热衷投入的,往往偏离了家庭教育科学的轨道。再次,在反应的问题中以男孩为焦点的内容有30。隐形爸爸的存在,家庭关爱的不足,现行教育结构和教学方式的弊端(已言语教学为主),再加上男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使得我们未来的“男子汉”在童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这样如何企盼其成年后独挡一面,挑起社会和家庭的重担,要更加关注男孩气质性格的形成,大胆朝着“生龙活虎”的方向努力。家庭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对孩子教育发挥作用的,不仅有家长的言教、身教,还有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报告指出,“融洽的亲子关系是情感支持”、丰富的家庭活动是智力支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即所谓“境教”。那些通常不被重视的“爸爸经常和孩子做的事”,乃至“家人共进晚餐”成为明显的积极影响的因素,正是这种“境教”的作用。 不能否认的现实是,一些老师更喜欢那些上过学前班更加规矩的孩子,一些学校依然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一些父母依然把学业成绩和技能提升作为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