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辅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第五章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辅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第五章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辅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第五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前复习重点(第五章)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常用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各种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下的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转化和清除等物理、化学机制。 2、大气预测步骤(9项):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污染源基础资料)、气象条件计算清单(气象条件基础资料)、地形数据计算清单(地形条件基础资料);设定预测情景;选择预测模式;确定相关的计算参数(其他参数基础资料);进行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3、计算区域浓度场时,计算点设在网络节点上,网格距一般为500m500m,还可根据距源距离的远近,调整网格距的疏密。在计算关心或环境敏感区时,选择关心点或敏感区代表点的坐标为计算点,在计算污染源对下风向的影响时,计算点的间距可以是0-00m不等,可视计算点离污染源距离而定。考试大环评工程师站点值得您收藏的好站点! 4、预测模式中,污染源统计类型(2种):按几何形状分为点源、面源、体源和线源;按污染源存在形态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5、颗粒物粒径mm时,可以不考虑沉降作用,使用气态污染物模式; 颗粒物粒径mm时,需考虑沉降作用,使用颗粒物模式; 颗粒物粒径0mm以上时,则认为此种颗粒物很快沉降,不参与传输和扩散,在模式中不考虑该污染物。 6、预测情景设定考虑4个方面:污染源类别(新增、削减和被取代)、预测因子(小时、日均、年均浓度)、气象条件、计算受体即计算点(预测范围内的各网格点、关心点或敏感区、下风向轴线落地浓度点)。下风向轴线落地浓度点只针对新增污染源的小时浓度; 关心点或敏感区,需要预测各类污染源小时、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 网格点,需要预测各类污染源的日均浓度场和年均浓度场。 7、预测模式选择根据:污染源的几何形态和污染物存在形态、气象条件、地形条件。 8、模型计算相关参数:地理经纬度,常年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大气压等,有些模式还需要提供土地使用类型、地表粗糙度等参数。 9、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基本步骤(6个):分析新增污染源落地浓度出现的位置和发生的概率,环境上是否可以接受;分析各类污染源对关心点或敏感区的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分析各类污染源在网格点上的日均浓度场和年均浓度场;和现状监测值进行叠加分析(同一点位、同一气象条件下进行叠加);对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评价,给出最终推荐方案和建设项目或规划项目可行性等结论。 、高斯扩散模式:适合模拟平坦地区定场情况下连续排放的污染源的浓度分布。 、常见的扩散模式:有风,小风和静风扩散模式;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污染物扩散模式;短期(小时均和日均)浓度和长期(年均)浓度扩散模式;点源、面源、线源和体源等扩散模式。 、有风点源扩散模式,即高斯烟羽扩散模式。适用条件 调查资料 地面m高处的平均风速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粒径mm的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段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 污染源资料 污染源的位置、源强以及排放方式 气象资料 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小风和静风点源扩散模式,一种化简的烟团模式。适用条件 调查资料 地面m高处的平均风速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粒径mm的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段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 污染源资料 污染源的位置、源强以及排放方式 气象资料 风向、风速、稳定度、颗粒物扩散模式,也称倾斜烟羽扩散模式适用条件 调查资料 地面m高处的平均风速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粒径mm的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段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 污染源资料 污染源的位置、源强以及排放方式,颗粒物直径和密度分布 气象资料 风向、风速、稳定度、薰烟污染:晴朗夜间,由于下垫面的辐射冷却形成贴地逆温层,日出后,地面受太阳照射增温,逆温层自下而上逐渐消失,转变为中性或不稳定层结,原滞留在逆温层内的污染物内的污染物向下蔓延,地面形成高浓度。 、面源扩散模式:后退点源模式(虚点源模式)、窄烟云模式(ATDL模式)、箱模式等。后退点源模式主要用于计算小面源,其适用条件同点源各种模式,后两者主要用于较大面源。修正系数 y 4.3 z 2. 、体源排放模式:同面源扩散模式,也用后退点源模式,使用条件同点源各种模式。修正系数 y 4.3 z 4.3 、线源扩散模式:通常采用点源求和法求取。、日平均浓度方法:保证率法、典型日法、换算法等。 20、典型气象条件是指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已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的组合条件。 21、长期平均浓度模式:预测包括计算年、季、月平均浓度值,可利用联合频率的权重法或用长期气象资料逐次计算求平均。 22、烟气抬升高度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 Qh20kJ/s,且DT35K 00kJ/sQh20kJ/s Qh00kJ/s或者DT35K 有风时,稳定 静风和小风23、卫生防护距离级差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0m以内时,级差50m;超过0m,但小于00m时,级差0m;超过00m时,级差为200m。 24、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按值计算; 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若卫生防护距离同一级别,则级别提高一级。 25、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成三类: 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者; 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