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貌.doc_第1页
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貌.doc_第2页
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貌.doc_第3页
第二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貌一、 基础梳理 见创新设计P45二、 疑难突破(一)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地区(例:西北地区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 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 (出山口)、 (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例1】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回答(1)(2)题。(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 B C D【例2】(2010江苏启东中学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A图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2) B图是_地貌,往往形成于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判断理由是_;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该图地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二)、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请举例说明)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 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三)图解各种外力的关系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画图所示【例3】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上游至下游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理论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 一般情况下,“V”形谷在哪条曲线代表的河段上最典型 () Aab Bcd Cde Ddf (2) df线最可能代表下列哪条河流的河段 () A鄂毕河 B圣劳伦斯河 C黄河 D莱茵河(四)地质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1看图例、比例尺:了解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知道其缩小的程度。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地质构造特征: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是否含有化石;有无断层;有无侵入岩,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等。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发生强烈褶皱。 (3)若地层出现缺失:一是地壳隆起,终止了沉积;二是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形成时代。 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山脉的走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例4.读下图,回答1920题。(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2)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水平挤压水平拉伸地壳上升地壳下降 外力侵蚀外力沉积A B C D巩固练习(2010安徽卷)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0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含量分布。完成下列问题。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3.(2010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 A. 侵蚀一搬运作用 B. 搬运一堆积作用 C. 风化一侵蚀作用 D. 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2011年高考上海卷)(八)右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资颗粒大小不同。4.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0/s B.200/sC.300/s D.400/s5.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流速低于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6.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