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B . 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辞,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C .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D . 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受雾霾天气影响,远处的高楼大厦模糊不清,简直就是海市蜃楼。B . 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并通过了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 . 从2015年12月起,微信发假消息最高大约获7年左右有期徒刑。D . 各校要将“大阅读”工作纳入学校的课程,努力增强“大阅读”活动的课程化水平。二、 书写 (共1题;共2分)3. (2分)改正错别字按捺不住 奄奄一息 如怨如诉 万籁具寂_改为 _。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名句默写。 (1)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_,_。 (4)不忘初心,整装出发,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追求。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说:“_,_。”这是一种誓死效忠的勇毅;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说:“_,_”这是一种以死相谏的坚守。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5. (4分) 名著导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有倔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毅力,对生活积极乐观。并且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理想。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部分描写国内战争。C . 保尔柯察金很早就离开了学校。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筑路”这一章节中,写秋雨泥泞,既营造了恶劣的劳动环境,又反衬出筑路者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下面这段文字出自_(作者)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中“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什么事?这件事完成了吗?请简要作答。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4分)6. (14分)阅读下面刊登在2018年5月18日嘉兴日报上的文本,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 A . 公共自行车网点公告B . 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招租C .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海报D .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2)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招标成功的公司只能使用53个服务亭。B . 三年租金共计209400元,再加履约保证金2万元。C . 租金可每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前10日内支付。D . 小标题“竞租对象”表意不明,应为“竞租对象条件”。(3)仔细阅读文本,你觉得文中还遗漏哪些必备的信息?请补写出来。 (4)某公司竞标成功,如果你是该公司经办人,签约前一天需做好哪些工作?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7. (2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注释】酒旆(p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是近景。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是近景。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8分)8. (28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左右有窗共八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舟长曾不盈寸,人、窗、炉、文,钩画了了,众妙皆备。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学洢核舟记)乙恽寿平,号南田,明末常州武进人。少敏慧,八岁咏莲,惊其师长。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其父恽日初为国子监生,曾上守御十策以谋救国。明末丧乱,十余岁而随父兄抗清。多与奇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南田意气如常。二兄继死,明亡,与父归故里。天下渐定,誓不应科举,卖画以赡父。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隽之致,松柳夹岸,游鱼喋水,风烟俱净,寄情悠远。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天机物趣,毕集毫端。其“没骨法”花卉,空灵妍妙 , 着纸欲飞,笔简意丰,获誉“神品”。名动天下,创“常州画派”。崇尚气节,临富贵而不失其本心,叶售画度日,然非其人不与也。遇知己,累日点染;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康煕时,尚思复明,与复社遗士唱和,有瓯香馆集传世。(选自瓯香馆集序言,有删改)注恍惚:捉摸不定。幽隽:幽静美丽。喋:吸。天机:自然界的秘密。妍妙:精妙。点染:点缀景物和着色。(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清风徐来 _(2)舟长曾不盈寸_(3)卖画以赡父_ (4)毕集毫端_(5)临富贵而失其本心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清风徐来 _(2)舟长曾不盈寸_(3)卖画以赡父_ (4)毕集毫端_(5)临富贵而失其本心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_(2)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_(2)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_(5)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和王叔远相比,恽寿平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依据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和王叔远相比,恽寿平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依据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简桃核修狭者”“笔简意丰”的“简”意思不相同,“众妙毕备”的“毕”和“风烟俱净”的“俱”意思相同。B . 咏莲、学艺、与侠士游的叙述,为下文彰显主人公的崇高气节作了很好的铺垫。C . “冷淡幽隽”的绘画风格是由画家的个性和家学渊源决定的,寄托了恽寿平对悠远深厚的中华绘画文化的深刻理解。D . “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是恽寿平取得艺术成功的重要原因。(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简桃核修狭者”“笔简意丰”的“简”意思不相同,“众妙毕备”的“毕”和“风烟俱净”的“俱”意思相同。B . 咏莲、学艺、与侠士游的叙述,为下文彰显主人公的崇高气节作了很好的铺垫。C . “冷淡幽隽”的绘画风格是由画家的个性和家学渊源决定的,寄托了恽寿平对悠远深厚的中华绘画文化的深刻理解。D . “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是恽寿平取得艺术成功的重要原因。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9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求甚解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 (2)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3)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 10. (19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选择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挼了挼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1)第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_描写,表现了父亲的_心理。 (2)揣摩第、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3)第段中作者把_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_。 (4)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5)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 11.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厨师的哲学尤今我点了三道菜:姜丝鱼片、咸鱼煎蛋、冬菇芥蓝。在柬埔寨中部这个人口寥寥,又落后得好似一百年都不曾发展的小城磅清扬,居然能够在这间唤作“湄公餐馆”的小店的菜单上看到如此“纯中式”的菜肴,既欢喜,又迷惑;而等那三道菜一一被端上来时,我的欢喜和迷惑,全部变成了因难以置信而生发的惊叹。宛如霏霏细雨的姜丝,密密地罩在嫩白如初降雪花的鱼片上,恍若一场牵动人心的艳遇。掺和着咸鱼的蛋液,被煎成一个金黄澄亮的大月亮,毫无机心地仰视众生。饱满的冬菇和修长的芥蓝,亲密地依偎着,有长相厮守的温馨。道道菜肴,色泽鲜丽,卖相绝佳,味道呢,更是一等一的好,每一口都让人舍不得吞咽。这名出色的掌勺人,姓丁,是老板兼厨师。过去,他向一位香港厨师学艺,时间长达十年。这晚,客人不多,我们闲聊。他一丝不苟地说道:“学烹饪,如果一板一眼地死记烹饪的步骤,是于事无补的;最重要的是,学艺者必须下足功夫去钻研烹饪的原理。炒菜,多几滴水或少几滴水,味道完全不同;切肉,必须顺着肉的纹理,否则,那肉一定作怪,不管你下什么料去调弄,都煮不出好味道来。把原理一搞通,厨艺肯定差不到哪儿去。不过呢,话说回来,厨师一定要对所有的肉啊、菜啊有一分强烈的感情,菜和肉才会乖乖地听话。”我看着那张菜式不多的菜单,冒昧地问道:“你天天煮着同样的几道菜,反复练习、千锤百炼,才能煮得这样精彩吧?”他睃了我一眼,不答,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了一本厚厚的菜谱,递给我。我只翻了几下,便眼花缭乱,哇,那菜式数不胜数,单单鸭,便有八宝鸭、香酥鸭、北京烤鸭、卤鸭、辣熏鸭,等等。他一脸自豪地说:“我曾在首都金边一家豪华大饭店当主厨,菜式千变万化,不管客人点什么,都难不倒我。现在,到这小城开餐馆,客人喜欢的菜肴,来来去去都是这几样,我只好把这本菜谱收起来了。”“空有一身武艺而无用武之地,不是很可惜吗?”我又问。他轻轻地耸了耸肩,答道:“不必听人使唤而事事自己做主的这种自由,比什么都重要。”说毕,他的脸上浮起淡若浮云的微笑。这位厨师,不但精通厨艺,而且深谙生活的艺术。其实他自己就是一朵云。云不肯守着一成不变的形状,它不受天空的囿限。(选自2017年第7期读者,有删节)(1)生活处处有哲学,阅读全文,用简短的文字概述文中厨师的哲学有哪些。 (2)文中有多处写丁厨师的句子,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厨师。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对这位厨师做出评价。 (3)说出文中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