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三章 辛亥革命 课堂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D)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 B、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进一步壮大C、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D、清政府的投降实质被认清2、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A、强学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3、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D)A、保国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一部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宪法C、一部仍然带有封建色彩的宪法 D、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C)A、新民丛报 B、苏报 C、民报 D、国民报6、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D) A、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 B、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7、1911年底,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D)A、缺乏威望较高的革命领袖 B、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破坏革命C、清政府起用狡诈的袁世凯 D、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8、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最大愿望是:(B) A、恢复孙中山总统职位 B、实行议会政治C、使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D、进行二次革命9、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0、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是:( D )A、林觉民 B、胡汉民 C、徐锡麟 D、黄兴11、护国运动开始时,回云南发动反袁战争的是:( C )A、孙中山 B、唐继尧 C、蔡锷 D、黄兴12、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B)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共和党 D、民主党13、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C)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3、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C)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14、辛亥革命的性质是:(D)A、全民革命 B、民族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多项选择题1、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参加并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有:(A、B、D)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拒英运动 D、抵制美货运动2、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有:(A、B、C)A、章炳麟 B、陈天华 C、邹容 D、蔡元培3、19051907年年进行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论战双方的主要阵地是:(B、D)A、时务报 B、民报 C、苏报 D、新民丛报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A、B、D)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 D、要不要社会革命5、在武昌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两个革命团体是:(B、C)A、日知会 B、文学社 C、共进会 D、科学补习所6、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同以前有较大不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 B、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C、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抗争都是在“瓜分豆剖,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发生的7、孙中山对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政府新总统是有警惕的,曾经提出防范条件有:(A、B、C、D)A、袁世凯必须宣布拥护共和 B、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C、定都南京 D、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8、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有:(A、B、C、D)A、帝国主义的干涉 B、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C、袁世凯阴谋篡权 D、革命党人没有广泛地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斗争9、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B、D) 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B、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C、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 D、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 C、 D)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D、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11、191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C、 D、F、G)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清帝退位 D、中华民国成立 E、袁世凯称帝F、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G、国民党成立12、袁世凯独裁政权是代表:(B、 C)A、清朝贵族利益 B、中国地主买办利益C、帝国主义利益 D、立宪派利益13、辛亥革命前,中国留学生陈天华在东京为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控诉清政府卖国罪行奋笔撰写的白话文著作是:(B D)A、革命军 B、猛回头 C、敬告同乡书 D、警世钟三、辨析题1、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错误。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所谓“新政”,主要内容是改革军制、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目的是讨好帝国主义,应付日益严重的国内危机,维护其反动统治。虽然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出国留学的热潮,但却加重了人民负担,使清政府更带有买办性。1906年清政府又宣布“预备立宪”,这完全是抵制革命的骗局。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权不可侵犯。1910年5月又正式成立“内阁”,13个阁员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5人,被称为“皇族内阁”。2、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其直接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 错误。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其直接目标是推翻满族封建王朝的统治。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政府势必是对帝国主义的打击,但毕竟没有直接地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帮助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对外主张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才具有了鲜明的反帝内容。3、三民主义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错误。它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但由于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和实现民族独立,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彻底反封和不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是一个不彻底的纲领。4、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正确。它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而不再是限于海外或某个地区的革命团体。它有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组织系统、领导机构、机关刊物等。5、武昌起义和中国同盟会的领导无关错误。直接领导起义的文学社、共进会,在组织上和同盟会有密切关系;起义的发动者许多是同盟会员,运用同盟会的纲领、政策、宣言;尊奉同盟会的创办者孙中山为领袖,又是在该会中部支部推动下起义的,是同盟会领导革命运动长期发展的结果。6、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给帝国主义以打击。错误。帝国主义是以清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势力的主要支持者,清王朝是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及其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和掠夺工具。推翻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共同镇压中国革命的反动联盟的另一方,即帝国主义。7、南京临时政府不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错误。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仅三个月,但它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作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反映资产阶级愿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从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组成人员看,也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故它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但是南京临时政府没有提出解决封建土地制度的措施,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8、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中国革命全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9、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错误。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因为革命的果实被买办和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窃取,中华民国只是一个空招牌,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系较少,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压迫较深,因而具有较强的革命性,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错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分为上层和中下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较多的联系,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妥协性和动摇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虽然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也有联系,具有妥协性和动摇性,但与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相比,则联系比较少,它们本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也较深,所以具有较强的革命性,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四、简答题1、何谓保路运动?清末人民反抗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出卖筑路权的爱国运动,又称“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将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又将筑路权卖给帝国主义,激起粤湘鄂川四省人民的强烈反抗,在资产阶级上层影响下掀起保路运动。其中最激烈的省份是四川,波及全省140余县,参加保路同志会的群众达数十万人。四川总督赵尔丰枪杀请愿群众,造成“成都血案”,更激起全川人民的义愤。各地群众冲破资产阶级限制,组成保路同志军,开展武装暴动,同盟会员还建立了革命政权。清政府从湖北调兵去镇压,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极好机会。2、简析清政府的“新政”措施。从1901年起,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其主要内容有:在政治机构方面,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列6部之首。 在经济方面,颁布商业注册和筑路开矿等法令,提倡和奖励私人兴办工商业。 在军事方面,“练兵筹饷”,裁汰绿营,编练新军,设立巡警部。 在文化教育方面,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评价: “新政”,中具有改革性质的某些措施,如设商部、奖励工商业、废科举、兴学堂以及派遣留学生等,虽然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新学的传播,但这绝不是它推行“新政”的目的。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具体地说是为了:讨好帝国主义;欺骗人民,抵制革命;收买拉拢买办势力和资产阶级上层。由于清政府已根本腐朽,所谓“新政”并不能挽救其崩溃的命运。3、简述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及其意义。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感到不能照旧生活下,清政府也感到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全国已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 辛亥革命前,震撼清王朝统治基础的人民反抗斗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地举行武装起义;一方面是席卷全国的人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在各地群众的自发斗争中,居于突出地位的,一是遍布各地的收回利权的群众爱国运动;一是饥饿的农民抗租抗税,向地主大户抢米以至进城抢米的风潮连年不断地在各地发生。 意义: 上述斗争成为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起了推动作用。 预示着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革命形势已经日趋成熟。4、1905年到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康梁为代表的立宪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立宪派在思想领域展开大论战,革命派以民报为主阵地,立宪派以新民丛报为主阵地。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三个问题;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论战中,革命派虽然也有弱点,如反帝态度不鲜明等,但是通过论战,广泛传播了革命主张和民主主义思想,使大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开站到革命旗帜之下,壮大了革命力量,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5、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胜利了,又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占主导地位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推行民主政治及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法令。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阶级势力所篡夺,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中国依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这个角度上讲,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6、何谓“二次革命”?袁世凯上台后实行独裁,刺杀宋教仁,擅自与帝国主义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因此在孙中山督促下,1913年7月,革命党人李烈钧在江西湖口通电反袁,宣布独立,“二次革命”爆发。接着江苏等江南数省也宣布独立。因为国民党内十分涣散,有的人主张妥协,“静待法律解决”,所以不到两个月就失败了。“二次革命”表现了革命党人为保卫民主共和英勇奋斗的精神。 7、何谓护国运动?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和卖国活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人在云南昆明联名通电,宣布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护国战争爆发。护国军和各地反袁军击败北洋军,西南各省相继独立,反袁怒潮遍及全国。在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被迫改变支持袁世凯的态度,袁世凯也众叛亲离,宣布取消帝制,恢复民国,暴病而亡。护国运动顺应历史潮流,挫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打倒袁世凯,代之而起的仍然是封建军阀统治。8、何谓护法运动?段祺瑞重掌北京政权后,实行独裁,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联合西南滇桂系小军阀发起护法运动,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推选孙中山为大元帅,出师北伐段祺瑞。西南军阀与北洋军阀暗中勾结,排挤孙中山。1918年5月,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离粤赴沪,护法运动失败。护法运动反对专制,维护共和,有进步意义。但是仅仅局限于护法,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具体内容,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依靠军阀势力,失败是必然的。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陷入绝境,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9、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虽然还未能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但它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因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的侵略势力和它在亚洲的殖民统治,鼓舞和促进了亚洲人民族解放斗争。辛亥革命在中国人民中播下了民主革命的种子,使民主主义想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些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派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造了一定的条件。10、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确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以不经内阁总理副署而发出总统命令的手迫使唐绍仪和同盟会几个阁员辞职。接着使用武力威胁,强迫参议院通过他提名的内阁补充名单刺杀宋教仁,与英、法、德、俄、日5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镇压“二次革命”,推行武力统一政策,除川、滇、黔、桂外,全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 以卑鄙手段威逼国会选他为正式总统,旋即下令解散国会。 召集约法会议,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根据袁记约法,实行总统制,废除责任内阁制,总统的权力扩大到和皇帝一样,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废除国务院。 成立参政院代替国会,在国家立法机关未产生前代行其职权,参政院通过约法会议重新修订的大总统选举法,袁世凯成了终身总统,儿子世袭总统职位。 成立“陆海军统率办事处”,掌管全国兵权,并在“办事处”下设立培训军官的“模范团”和训练新军的“新建陆军督练处,筹建袁家军“拱卫军”。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前,统治中国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尽管这种政体后来名存实亡,但这毕竟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体现在:(1)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所以,尽管其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但在革命斗争中,却时常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敢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只限于会党和新军这个狭小的范围,而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中去。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面对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此时却站到了农民的对立面,他们解散农民武装,制止农民斗争。因此,他们在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3)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未能胜任其历史使命。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3、试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他在辛亥革命时期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出了指导革命的理论和纲领。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进一步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接着又把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阐述。辛亥革命的胜利,就是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经过革命志士的长期奋斗取得的。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中国同盟会,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发动与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活动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武昌起义之后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及以巩固革命成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毅然就任第一任大总统,在同袁世凯篡夺革命政权的斗争中,他始终坚持民主共和的原则,在让位之前,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袁世凯篡权后,又发动了反袁的。二次革命”,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斗争。4、如何理解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而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对三民主义纲领的评价,要根据它的内容和所处的时代进行科学的分析。 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从它的内容来看;民族主义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主要内容,其目标是推翻满族统治,实行民族革命,民权主义以“创立民国”为主要内容,其目标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实行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为主要内容,其目标是用核定地价的方案,实现土地国有,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两极分化,实行社会革命。 2)从它所处的时代来看:三民主义要求独立、民主、富强(发展资本主义),基本上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虽然它集中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但是,由于它和当时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要求是相一致的,这使得资产阶级能够把自身的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的利益。因此,三民主义就成了革命党人响亮的战斗口号,对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民主义又是一个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从它的内容来看。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向帝国主义国家寻求友谊,呼吁援助,它主张民权主义,却又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直接民权”,它主张民生主义,却又不愿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题。2)从它所处的时代来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是近代中国民族不独立,政治不民主,贫困落后的总根源。如果不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统治,则不能根本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而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正表现了这种革命的不彻底性。5、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在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进行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是辛亥革命不同于以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大革命,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农民阶级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它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中,代表当时中国社会新生产力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且组成了统一的政党,在革命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 辛亥革命有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辛亥革命不同予以往革命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纲领,是农民革命战争的最高成果,但它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为农民群众指出一条获得真正解放的道路。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锋芒直指外国侵略者,表达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但它没有认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本质,也没有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新政权的目标。辛亥革命中,同盟会制定了三民主义纲领,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目标。它虽然有不彻底的缺陷,但从主要方面看,这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为动员广大群众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的思想武器。 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果较以往革命远为深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6、概述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维护辛亥革命成果,进行了哪些斗争,教训何在?辛亥革命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多次奋斗为什么均告失败? 1913年领导了第一次反袁武装斗争即“二次革命”。其失败除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早有准备,力量强大及民族资产阶级醉心实业,不支持革命外,还在于:一是国民党本身。“人心涣散”,无战斗力;二是独立各省仓促应战,缺乏统一指挥和部署;三是未形成群众性革命运动,仅属一次单纯军事冒险行动。 191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最早开展反袁独裁、复辟斗争由于该党类似狭隘秘密团体,没有发动群众,未能领导已爆发的各地反袁势力,以致到1916年护国运动高涨时,使进步党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去掉了袁世凯而在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依旧存在。 1917至1922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护法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尾声由于未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革命所维护的约法本身缺乏群众基础,难以充分发动群众,加之革命没有自己的武装,孙中山依靠军阀打军阀反被利用,终究不能推翻军阀反动统治。 但以上斗争表现了孙中山“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它用事实证明了旧民主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领导任务,历史地落到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上。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一个帝国主义,一个封建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主要对象,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但是,孙中山没有勇气提出反帝纲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他即宣告民族民权两主义均已实 现,只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重举民权主义旗帜,宣布中华革命党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还是不提民族主义。不敢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如何着手解决民生问题?辛亥革命以后,他提上日程并且一度付诸行动的是要在10年之内修筑铁路20万里。 谁是我们的朋友?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以后的多次奋斗,都没有发动广大工农群众,走的或者是辛亥革命以前单纯军事冒险的老路,或者是依靠军阀打军阀。他曾和奉张、皖段结成孙、段、张反直三角同盟,后来,为了反段,又和直吴结成联盟,形成“孙吴合作”。革谁的命(谁是我们的敌人,即战略目标问题)?谁来革命? (谁是我们的朋友,即策略手段问题)?孙中山没有能够解决这两个革命的根本问题,这就是他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多次奋斗均告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7、试论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历史必然性 (1)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王朝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的侵略多通过清政府残虐暴政及卖国政策而实现,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默契和深入使中国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并显示出国内斗争的特别尖锐性 (2)维新改良运动的失败,促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爱国志士决心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并且认识到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3)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形成一个阶级整体,下层实力有了增强,从根本上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力量,一批新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进程中首先觉悟起来,逐渐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力量。 (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作为中国最先进、最有远大前途的无产阶级的斗争以自发性的经济斗争为主由于人数少,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低,受封建小生产者的影响较深,还未摆脱资产阶级追随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3年1月国开电大专科《办公室管理》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6年中国铝管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真空泵油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大号真空压缩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自治区人民医院水磨沟医院(水磨沟区人民医院)招聘编制外人员(62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吉安市吉州区两山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昭通市政协大关县委员会办公室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咨询合同
- 2026年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六安市叶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GB/T 119.1-2000圆柱销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
- 校园监控维护记录表
- 英语A级词汇表
- 骨科品管圈提高住院患者对耳穴贴压的依从性
- T-SDDA 0002-202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 合并财务报表模板案例含抵消分录公式及数据-直接生成报表
- 高填方路基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 蛙心起搏点分析医学PPT课件
- 污泥运输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