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预习目标 1、掌握“闻、振、实”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以、而、则”的不同用法,区别文中“根本”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2、翻译,归纳成语典故。3、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预习内容:课文一二两段预习指导 一、题解1作者情况: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 (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人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2背景资料: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2、谏:规劝、劝戒;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二、诵读 1、字音 (1)臣闻求木之长者:课文注为“音zhng 生长”。 (2)塞源而欲流长也:此字有“sissi”三种读音,应该查字典弄清楚。根据意义及用法,文中应读做“si”。2、断句: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三、问题1、翻译第一段,回答:本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运用什么方法提出的?2、翻译第二段, 回答:本段中作者概括了一条什么普遍规律?阐述了什么观点?从哪个角度论证的?3、文中“根本”的古今义是什么?4、“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和“载舟覆舟”三个成语的含义各是什么?5、“居安思危”对你有什么启发?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步、带着预习要求中的五个问题自学(10分钟) 第二步:互动点拨一、完成第一段1、学生翻译、补充,老师订正2、本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运用什么方法提出的?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以“固本思源”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点拨: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德不厚则不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正反对比后,作者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反面来说,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结尾处,不但照应前面(“积德义”和“德不厚”),提出了文章主旨,而且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二、完成第2段。 1、学生翻译、补充,老师订正2、提问:本段中作者概括了一条什么普遍规律?阐述了什么观点?从哪个角度论证的?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几句,简要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从人类历史的长远发展来看,这虽是历史的必然,但要“思国之安”,就势必调动人为的因素去理智地克服它。因此作者发出疑问:“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接着从取守天下的不同心态上(“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进行论证,说明是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最后阐明“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民本”观点。课堂作业(一)1、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有()A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善始者实繁 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C振之以威怒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D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克终者盖寡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则思知止以安人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 勇者竭其力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必竭诚以待下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下列对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这里的三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里“以”和“而”在相对位置出现,意思是接近的,“却”,都表示意思的转折。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这里的三个“则”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这里的两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5、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日:“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汝离间我兄弟 魏征为太子洗马 喜逢知己之主 往事息隐 但其尽心所事 从容对曰 征慷慨自若 臣所以敢言 A B C D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B 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 C 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象仇敌一样 D 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的冶金的高手。3“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4.斗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国航安全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维修技术高级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外贸销售合同4篇
- 农产品电商溯源体系构建-洞察及研究
- 跨界竞争壁垒突破-洞察及研究
- 安全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 高利合同模板(3篇)
- 安徽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居间代理合同范本
- 公路建设项目终止及赔偿责任协议范本
- DL∕T 1785-2017 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导则
- 不交社保劳动合同模板
- DL-T5493-2014电力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 大冶市大垴山金矿千家湾矿区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 试运行专项方案模板
- 高考日语应用文写作失物招领寻物启事课件
- 3d打印实训小结
- 产值计算方案
-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
- 冬季抢工措施方案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 第7章 假设检验(Python-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