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实验带数据处理_第1页
雷诺实验带数据处理_第2页
雷诺实验带数据处理_第3页
雷诺实验带数据处理_第4页
雷诺实验带数据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诺实验雷诺实验 一一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 观察层流和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征 2 通过临界雷诺数 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3 掌握误差分析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二 实验原理二 实验原理 1 实际流体的流动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 层流和紊流 它们的区别在 于 流动过程中流体层之间是否发生混掺现象 在紊流流动中存在随机变化的 脉动量 而在层流流动中则没有 如图 1 所示 2 圆管中恒定流动的流态转化取决于雷诺数 雷诺根据大量实验资料 将 影响流体流动状态的因素归纳成一个无因次数 称为雷诺数 Re 作为判别流体 流动状态的准则 4 Re Q D 式中 流体断面平均流量 QL s 圆管直径 Dmm 流体的运动粘度 2 ms 在本实验中 流体是水 水的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用泊肃叶和斯托克 斯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 36 0 585 10 T 12 0 03361 T 12 1 2350 10 式中 水在时的运动粘度 tC 2 ms 水的温度 TC 3 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关键因素是临界速度 临界速度随流体的粘度 密 度以及流道的尺寸不同而改变 流体从层流到紊流的过渡时的速度称为上临界 流速 从紊流到层流的过渡时的速度为下临界流速 4 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流态发生转化时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 对应 于上 下临界速度的雷诺数 称为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界雷诺数 上临界雷诺 数表示超过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紊流 它很不确定 跨越一个较大的取值范围 而且极不稳定 只要稍有干扰 流态即发生变化 上临界雷诺数常随实验环境 流动的起始状态不同有所不同 因此 上临界雷诺数在工程技术中没有实用意 义 有实际意义的是下临界雷诺数 它表示低于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层流 有 确定的取值 通常均以它作为判别流动状态的准则 即 Re 2320 时 紊流 该值是圆形光滑管或近于光滑管的数值 工程实际中一般取 Re 2000 5 实际流体的流动之所以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是扰动因素与粘性稳定 作用之间对比和抗衡的结果 针对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情况 容易理解 减小 D 减小 加大 v 三种途径都是有利于流动稳定的 综合起来看 小雷诺数 流动趋于稳定 而大雷诺数流动稳定性差 容易发生紊流现象 6 由于两种流态的流场结构和动力特性存在很大的区别 对它们加以判别 并分别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圆管中恒定流动的流态为层流时 沿程水头损失与 平均流速成正比 而紊流时则与平均流速的 1 75 2 0 次方成正比 如图 2 所示 7 通过对相同流量下圆管层流和紊流流动的断面流速分布作一比较 可以 看出层流流速分布呈旋转抛物面 而紊流流速分布则比较均匀 壁面流速梯度 和切应力都比层流时大 如图 3 所示 紊流流速分布 层流流速分布 图 1 三种流态示意 图 2 三种流态曲线 图 3 圆管断面流速分布 三 实验装置三 实验装置 四 实验数据分析四 实验数据分析 有关常数 管径 d 30 水温 T 27 mm 运动粘性系数 v m2 s 7 8 62475 10 表 1 数据记录表格 项目 测 次 流量 L h 温度 雷诺数 Re 误差颜色水形态 上临界雷诺数 127726 8378639 26 完全散开 上临界雷诺数 226827366337 22 完全散开 上临界雷诺数 327727378639 26 完全散开 下临界雷诺数 115326 82092 9 98 稳定直线 下临界雷诺数 217426 923783 30 直线摆动 下临界雷诺数 3156272132 7 86 稳定直线 注 颜色水形态指 稳定直线 稳定略弯曲 直线摆动 直线抖动 断续 完全散开等 三次测量取平均值 可得下临界雷诺数为 与公认值相Re2200 Re2300 比 可得误差为 23002200 100 4 348 2300 五 误差分析五 误差分析 运动粘度偏差公式 TTT T 6 10 03361 0 3 10 585 0 242 求得水流的运动粘度的偏差为 62 2 2724 0 585 10 3 0 03361 10 6 00 0014 10 1ms 即 662 0 8625 100 0014 10 ms 由流量公式 Q Qt t 由流量公式 Q A v 可求得 流速公式为 v Q A 4Q D2 雷诺数公式为 Re 4Q D 雷诺数的偏差公式为 Re Re Re Q Q 4 4 2 D Q Q D 根据以上公式 可分别求得三组数据所对应的未知量 1 对于第一组数据 0 11 153 16 83 QL h 1 153 16 83 L hQ 2 0 1890 021 ms 141209 2ReQD 1230Re 雷诺数的相对误差为 1 ReRe 100 9 98 Re 2 对于第二组数据 0 11 174 19 14 QL h 1 174 19 14 L hQ 2 0 2150 022 ms 141237 8ReQD 1262Re 雷诺数的相对误差为 2 ReRe 100 3 30 Re 3 对于第三组数据 0 11 156 17 16 QL h 1 156 17 16 L hQ 2 0 1930 021 ms 141213 2ReQD 1235Re 雷诺数的相对误差为 1 ReRe 100 7 86 Re 以上三组数据所求得的雷诺数的相对误差均处于误差允许范围内 所以可认为 实验测得数据合理有效 误差来源 1 仪器误差 使用 2L 量筒以及秒表测量出水口处流量 约为 此时仪器显示240L h 计算误差 有270L h 30 Q11 270 Q Q Q161 17 71 hQQL T 270 1 C o TT Re2200234 仪器误差是主要误差 2 人为误差 由于上下临界雷诺数的判定是由人眼观察管中红墨水线的形态判断 所以 在判断过程中会有些许误差 这些误差体现在流量中 即 对于临界状态的判 断会影响最后对流量值得记录 导致雷诺数产生误差 这是不可避免的误差 3 外部环境影响 受到桌面振动等影响会对实验造成一定的误差 在实验过程中已经力求避 免这样的误差 六 六 分析思考问题分析思考问题 1 层流 紊流两种水流流态的外观表现是怎样的 答 层流 质点有规律地作分层流动 管内颜色水成一股细直的流束 运动要 素无脉动现象 紊流 质点互相混渗作无规则运动 管内颜色水成直线抖动 断续或是完 全散开 最终与周围清水迅速相混 运动要素发生不规则的脉动现象 2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雷诺数可以用来判别流态 答 雷诺数物理意义 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是表征流动状态的一个无因次数 层流 流体质点一直沿流线运动 彼此平行 不发生相互混杂的流动 紊流 流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互相混杂 穿插的流动 紊流包含 主体 流动 各种大小强弱不同的旋涡 因层流与紊流所处的状态不同 故数值大小也 不同 所以可以用雷诺数来差别流态 数值大于临界值的为紊流 小于临界值 的为层流 3 临界雷诺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什么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雷诺数不一样 答 临界雷诺数与流速 管径 流体的动力粘度及流体的密度有关 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雷诺数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混乱无章的流动所具有的 惯性力大于层流的粘性力 当从层流变成紊流时 粘性力逐渐减小 惯性力逐 渐增大 因为不同的力所主导的作用不一样 所以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雷诺数 不一样 4 流态判据为何采用无量纲参数 而不采用临界流速 答 流速只能代表惯性力 雷诺数是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判断一个流态是层 流还是湍流要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