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 七律 长征 教学目标 1 认识 礴 丸 岷 3 个生字 会写 丸 崖 岷 三个生字 能正确 读写 五岭 磅礴 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意 感受工农红军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 领略毛泽东博大胸怀和伟大诗人的豪情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 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 1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了解长征的相关资料 搜集有关长征和毛主席的诗词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引导 同学们 今年的国庆大阅兵看了吗 感受怎样 阅兵中出现了四位伟大领袖的巨幅画像 是那四位 出现的第一位是谁 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他是第一幅 自由说说 初步感受毛主席 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师小结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是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他是 伟大的政治家 军事家 战略家 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今天我们将学习由毛主席撰写的一首古体诗 学完这首诗你们将会了解 毛主席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一 揭题长征 1 揭题 读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这一首 一齐读 教师 请同学们注意 题目中有一个间隔号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 再读 二 读准长征 教师 长征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篇章 江泽 民 让我们随着七律长征走进那一段历史 1 自读长征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翻到 25 课 自由地朗读这首诗 课件全诗出现 重要的生字变红 预设学生齐读 打断 每个人的 朗读节奏不一样 请你用自己的节奏朗读 学生自读 2 交流 指名学生读全诗 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学生读 正音 解决读音难点 五岭 1 学生读错 A 直接正音 请注意这个词 两个都是第三声的字组成的词语 前一个字 要变调 读成第二声 请大家跟我读 读词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B 这句中也有一个这样的词语 铁索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2 学生读对 A 真能干 读的非常准确 连五岭这个难读的词语都读对了 这是一个由 两个第三声的字组成的词语 前一个字要变调 读成第二声 我们一起来读读 这一句 B 这句中也有一个这样的词语 铁索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知道押韵 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首诗 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课件中押韵的字变红 2 4 6 8 句 交流 A 他们都是那个前鼻韵母 这样叫押 AN 韵 B 押的是那个韵母呢 C 这就叫押韵 押的是 AN 韵 这首诗中不仅 2 4 6 8 句 连第一和第五句也一起押了韵 课件另两 个字也变红 小结 押韵的诗歌 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读 出诗的韵味 3 学生齐读 三 质疑长征 1 读的有点诗的味道了 声音响亮 读得也非常准确 接下来 请同 学们拿起笔 默读诗文 把自己的问题或疑惑之处在书上标注出来 开始 2 学生默读质疑 教师巡视 查看学生的质疑情况 3 交流 当堂解疑或板书存疑 预设 当堂解决的问题 红军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当时的称呼 就叫红军 只等闲 等 闲是什么意思 只等闲就是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中我们知道等 闲的意思是很容易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 很平常 金沙 就是金沙江 大渡 两者出其一 就带出另一个 相对的大 渡就是大渡河 岷山 是一座大雪山 尽开颜 有同学知道尽开颜的意思吗 让学生 解答 存疑 1 说句子 理解诗句先得从词入手 这句话中 那一个词特别不理解 我们要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 还有这样的词吗 2 走泥丸 腾细浪 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两个问号 3 说到寒和暖 真不错 你不仅关注了重点词 还会上下联系 关注 诗的语言特色 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 待会我们要好好研究 4 说到作者情感等 读诗不仅要理解意思 还要体会他表达了一种怎样 的思想感情 真会学习 在学生质疑的同时 教师结合黑板上的诗词进行问题标注 四 品读诗词 解疑长征 1 了解学习方法 同学们很会读文章 这么多的问题 我们可用方法来解决呢 让学生自由说 1 看注解 是的 这是一种最简便的方法 2 工具书 利用工具书 能帮我们准确地了解意思 3 多读课文 读书百遍 其意自现 好办法 4 联系上下文 好 5 了解背景资料 是啊 了解的背景资料 能让我们了解更透彻 感受更深入 6 2 引入学习诗文 下面就请同学们去读读课文下面的注解 看看你了解了什么 解决了什 么问题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看注解 教师引导 我们还有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 可以看看课文下面的注解 接下来 就请同学们去读读注解 看看你了解了什 么 第一回环 1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 根据注释 想象一下 绵延千里 跨越四省边境的五座大山脉 在你的脑 海中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让学生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 简笔画 小结 老师试着用几笔来表现了一下 险峻 陡峭的山脉 一座连一座 绵延数千里 这就叫逶迤 这两个字都是什么部首 走字底 逶迤 这 两个字的偏旁也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点 磅礴 还从注解中了解了什么 出示图片 这就是乌蒙山 手势 看着这样的山 你的脑海中跳出了哪 些词儿 学生自由说 毛主席却用了一个词儿来概括了乌蒙山这种雄伟的气势 就是 磅礴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五岭的逶迤 乌蒙山的磅礴 读 腾细浪 走泥丸 在这两句诗中什么是腾细浪走泥丸呢 学生说 看到过细浪吗 请你们拿起笔在诗句的旁边来画一画 一人板画 这样的细浪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什么是走泥丸呢 走在古文中是跑的意思 在毛主席的这首诗中可以理 解为是滚动的意思 事物出示 看 这就是一个小泥丸 小结 这微小的细浪能和逶迤的五岭相提并论吗 不能 这小小的泥丸能和磅礴的乌蒙相提并论吗 不能 那么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 自己读 学生自语读 这如此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 预设 勇敢 乐观 不怕困难 根据学生回答 适当小结 毛主席用强烈夸张 对比的手法 表现了红 军大无畏的气概 这首诗中 有两句很集中清楚的表达了我们刚才的这份感受 就是 齐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第二回环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样强烈对比的诗句还有吗 也可以学生的质疑入手 刚才有同学提到 了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 强烈对比在那儿 理解 暖和寒的字面意思 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 从字面上很好理解 暖就是 温暖 寒就是 寒冷 知道他们的意思是什么 自由说 温暖 寒冷 但诗句中是不是仅这个意思呢 在金沙江和大渡河 红军经历了两场重要 的战斗 那么为什么渡金沙江毛主席用了暖 渡大渡河却用了寒呢 要深入理 解 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 联系有关历史资料 课前我们班就有很多同学 搜集到了这两场战斗故事 打开资料 同学一起阅读 可以相互交流感受 学生阅读资料 交流 深入理解 暖 和 寒 的意思 你现在知道诗句中暖和寒是什么含义吗 暖 学生自由说 追问 在资料中你看到了一场怎样的战斗 点评 这是长征途中最智慧 最成功的一次战斗 小结 智慧 聪明的红军 不费一枪一弹 不伤一兵一卒 取得了胜利 心里暖啊 谁来读读红军内心的这份胜利的喜悦 请四五个学生有节奏的朗读 寒 那么寒在这里又是什么含义呢 学生说 你了解到的又是怎样的一场战斗 让学生说 教师点评 环境是多么的恶劣 战斗是多么的激烈 小结 一个寒字高度概括了这是一场多么激烈 悲壮 惊心动魄的战斗啊 一起读 指导朗读 让我们用朗读来读出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和胜利的无比喜悦 请我们的女生 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请我们的男生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开始 让我们一齐读 照应总起 这样的天险金沙江 这样惊心动魄的战斗 我们的红军都取得了胜利 因 为红军不怕 齐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整首诗读完 学生阅读资料 巧渡金沙江 1935 年 3 月下旬 红军北上四川 主力逼近贵阳 吓坏了在贵阳督战的蒋 介石 急调各路国民党军来贵阳 保驾 当敌军纷纷向贵阳集中时 红军主 力却声东击西 向金沙江挺进 金沙江在深山狭谷间 江面宽阔 水急浪大 敌人用飞机炸毁了江上桥梁 把船只都掠到北岸 如果红军过不去 就会被敌 人压进深山狭谷 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5 月 3 日红军日夜兼程 180 里 到达 金沙江 在渡口 他们找到了敌人送探子的一条船 又在老百姓的协助下 从 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 进行了修补 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突然 袭击 控制皎平渡两岸渡口 并缴获五条船 从 5 月 3 日至 9 日 红军主力靠 这 7 只小船不费一枪一弹 不伤一兵一卒 从容地过了江 同时 担任后卫的 9 军团却与敌人绕圈子 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红军过江两天以后 敌人的追兵 才赶到南岸 可红军早已远走高飞 无影无踪 强渡大渡河 1935 年 5 月 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 两岸都是高山峻 岭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 是由 1313 根铁链组成 的 铺上木板 就是桥面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 向桥下一看 心惊胆 寒 河水倾泻下来 溅起 3 米多高的浪花 桥对岸的敌人早已筑好工事 凭着 天险 疯狂地向红军喊叫 来吧 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没有被吓倒 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指挥战斗 红军英雄拿着短枪 背着马刀 带着手榴 弹 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跟在他们后面的战士们除了 武器 每人带一块木板 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许多勇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们硬是用血肉之躯和大无畏的精神 打开了胜利的大门 取得了大渡河战役 的胜利 第三回环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 如果学生这里有质疑的 直接问 更喜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红军在翻越 终年积雪 延绵千里的岷山时 更喜呢 小结 战胜这样的大山 能不喜吗 带着这份喜 去读读这两句 学生 读 补充朗读 补充 岷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翻过了岷山 也就意味着长 征即将取得胜利 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 能不尽开颜吗 让我们再去读读这两 句 齐读 四 资料补充 加深感受 两万五千里的征程 我们红军战胜和征服的仅仅是这些吗 让学生说一 说 让我们再次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去回顾那一段历史 课件大屏幕 课件出示 资料袋 1934 年 10 月 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被迫实行 战略大转移 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经过 11 个省 翻越 18 座大山 跨过 24 条大河 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 北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教师解说 1934 年 10 月 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其间经过湖南 江西 贵州 云南 四川 甘肃等 11 个省 翻越五岭 乌蒙 岷山 横断山 六盘山 终南 山等 18 座大山 跨过湘江 金沙江 大渡河 乌江 渭河等 24 条大河 走过 荒无人烟的草地 大小战斗 300 余次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于 1935 年 10 月到 达陕北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如前面有人质疑 万水千山 远征 此处可回应 指画面 这就是红军征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放射科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准确度评价答案及解析
- 农发行怀化市溆浦县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2025年燃气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 监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家禽生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农发行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求是杂志社招聘高校毕业生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然气环保治理规程
- 矿产堆场整治方案(3篇)
- 2025年互联网营销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木板企业板材加工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2024-2024新标准实施)
- DB64∕680-2025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程
-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低因咖啡豆行业营销策略及销售规模预测报告
- 情感计算伦理边界-洞察及研究
- 《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导论》全套教学课件
- 器械UDI码管理制度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 网络工程师的网络取证与证据收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