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doc_第1页
浅谈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doc_第2页
浅谈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doc_第3页
浅谈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doc_第4页
浅谈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论文关键词月季;病虫害;发生;防治 论文摘要针对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蚜虫、金龟子、介壳虫、月季茎蜂等月季主要病虫害的特点,提出防治方法。 月季花容俊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季常开,特别是品种繁多,易于繁殖和栽培,被人们誉为“花中皇后”,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但月季病虫害常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以供借鉴。 1月季黑斑病 1.1危害症状 叶片、嫩叶、花梗都可受害。病斑通常出现在叶片的表面,为直径1.5mm左右的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纤毛状、黑色或深褐色,常有黄色晕圈包围。菌丝在角质层下呈放射状分枝,黑紫色。病斑上可见黑色凸起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往往几个连在一起。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叶柄及嫩枝上病斑呈长条状,边缘无明显放射状。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叶背卷曲,嫩枝向下弯曲或枯死,花蕾不能正常展开。 1.2病原 致病病原为放线孢属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葫芦形,双细胞,略有缢束。上部细胞小,有喙状突起偏向一侧,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枝枯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传播。 1.3发生规律 潮湿、多雾而且闷热、多雨,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露水重时或在傍晚后浇水,入夜时叶丛仍有积水时,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会导致病害加重。叶片上有水时,孢子6h内可萌芽侵入。植株生长不良,尤其是刚移栽的苗木发病重。露地栽培密度大,或花盆摆放太挤,以及采用喷灌的方式浇水,都会加重病害发生。 1.4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源。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条,以清除病枝上越冬病菌。 (2)发病季节勤检查,及时摘去病叶并销毁,可防止病害蔓延。 (3)改善环境条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控制病害发生。浇水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缘浇水,切忌喷灌,以免水滴灌溅使病菌传播到邻近的叶片上,灌水时间最好是晴天的上午,以便使叶片保持干燥。栽植密度、花盆摆放密度要适宜,以利于通风透气;选用当地抗病性强的月季品种栽培;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氮肥要适量,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4)夏季新叶刚刚展叶时,即应开始杀菌保护,直到冬季。雨季每周喷药12次,平时715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发展及药剂品种而定。可选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其中以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最为显著。为了防止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药剂必须交替使用。 2月季白粉病 2.1危害症状 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后,叶片皱缩、弯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粉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 2.2病原 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菌丝体在寄主表面发育,以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短,直立,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桶形,510个串生,主要以菌丝在感病植株的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一展开便布满白粉,这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为害。 2.3发生规律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钙、钾肥时易发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病害发生。 2.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度,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2)药剂防治。早春发芽前喷34b石硫合剂,生长期发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d,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变消失。笔者曾用120的石灰水喷洒,几分钟后,再用清水喷洒洗净,也能有效防治白粉病。 3蚜虫 主要为月季管蚜、桃蚜等。蚜虫聚集在芽、嫩叶、花蕾上吮吸汁液。大量发生时有蜜油状黑色分泌物。春夏季为孤雌生殖,秋季为两性生殖产卵越冬。露地栽培时以早春和初夏为多发期。 防治方法:虫量不多时,可喷洒清水冲洗。必要时可喷2.5%溴氰菊酯乳液40005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时加入1/中性洗衣粉,以提高防效。注意保护瓢虫、草铃、食蚜蝇等天敌。 4金龟子 主要为铜绿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白星花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等。常以成虫啃食新叶、嫩梢和花苞,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傍晚振落捕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在成虫取食危害时,用50%的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5介壳虫 主要有白轮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绵蚧等,其为害特点是刺吸月季嫩茎、幼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线欠佳所诱发。 防治方法:在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 6月季茎蜂 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过冬,翌年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外出,喜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嫩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