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_第1页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_第2页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 09 级制药工程一班 李楠 摘要 该文研究了用浸出法从油料作物花生中提取粗脂肪 浸出法是一种较先 进的制油方法 它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 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 经 过对油料的接触 浸泡或喷淋 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1 其仪器 主要为索氏提取器 然后通过皂化反应 酸碱反应等鉴定出油脂的性质 关键词 粗脂肪 提取 油脂 鉴定 Extraction of crude fat in oil crop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oil 09 Class1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eaching method used to extract fat from the peanut oil crops Leaching method is a more advanced oil method whi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olid liquid extraction the choice of some organic solvent to dissolve oil after the contact of oil soak or spray so that fuel oil is extracted in the A method 1 The mainly instrument is the Sechelt extractor Then we can identify the nature of oil by specification acid base reaction Key words Crude fat Extraction Grease Identification 正文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品种有 普通型 蜂腰型 多粒型 珍珠型等四类 花生种子有长圆 长卵 短圆等形 淡红色 2 花生滋养补益 有助于延年益寿 所以民间又称 长生果 并且和黄豆一样被 誉为 植物肉 素中之荤 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 可与鸡蛋 牛奶 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品媲美 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其脂肪含量为 45 55 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 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3 本 文对花生中粗脂肪的提取和油脂鉴定进行分析 讨论 1 实验目的 学习从油料作物中提取粗脂肪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熟练掌握索氏提取器的操作方法 了解油脂的一般性质 2 实验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 学生能更加熟练的操作索氏提取器 并了解其工 作原理 由学生动手实践对本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步骤都会牢牢掌握 同时对固 液萃取的原理由更生层次的理解 同时也会定性学习油脂的性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 国内 传统提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4 压榨或浸出之前需 要对油料进行破碎 粉碎 榨胚或烘烤等处理 以机械和热力等方法破坏油料细 胞结构 达到有利的出油条件 这两种传统工艺都是着重于对油脂的提取 虽然 出油率高 但设备复杂 更主要的是造成蛋白质变性 使提油后饼粕不能有效利用 蛋 白质资源严重浪费 且熔剂浸出后需要脱溶过程 设备多 投资大 污染重 5 为克服传统制油工艺的弊端 考虑到经济 环境和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些可 以同时分离蛋白质和油脂的各种新型方法提取植物油技术应运而生 例如水剂 法 以水为溶剂 利用油和蛋白质的溶解性质 将处理后的原料中的油脂和蛋 白质浸提出来 并在适宜条件下离心分离成乳油相 固相 液相 再经过加工处 理 分别从乳油相和液相中得到油和蛋白质 6 水剂法提油的优点因采用水作 为溶剂 没有燃爆的危险 不会污染环境 提取的油脂品质好 并且同时分离油和 蛋白质 7 再有超临界 CO2 萃取法 利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的优良溶解性及 这种溶解性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变化的原理 通过调整流体密度来提取不同物质 8 3 2 国外 目前超临界 CO2 萃取法是国内外竞相研究开发的新一代高效分离 及分析技术 水酶法提油是一种新兴的油脂与蛋白质分离的方法 也是国内外研 究的热门 9 4 实验方法 4 1 实验仪器 电烘箱 植物粉碎机 索氏提取器 电热套 圆底烧瓶 150ml 50ml 直形冷凝管 尾接管 温度计 量筒 球形冷凝管 烧杯 100ml 抽滤装置 搅拌棒 4 2 实验原理 油脂的种类很多 他们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 难溶 于水 易溶于苯 乙醚 石油醚 汽油 二硫化碳等脂溶性有机溶剂 因此工 业上人们在从诸如花生 黄豆等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时常以汽油作为溶剂 本 实验我们以石油醚作为溶剂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油料作物中的油脂 提取过程 中 一些脂溶性色素 游离脂肪酸等液和油脂仪器被浸提出来 所以提取物为 粗脂肪 油脂在酸碱或脂酶的存在下易被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在碱作 用下的水解即为皂化反应 由于肥皂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中 可以被盐析 由此 分离肥皂盒甘油 甘油可用 CuSO4的 NaOH 溶液鉴别 结果为蓝色溶液 不饱和 脂肪酸可用溴或碘的加成反应滴定 10 4 3 实验步骤 4 3 1 油脂的提取 将花生置于电烘箱中 烘干 3 4h 冷却至室温 用植物粉 碎机进行粉碎 后称取 5g 样品装入烘干的滤纸筒中包好 放入抽提筒中 准确 称量处理好的烧瓶和沸石的质量 然后再其中加入 120ml 的石油醚和沸石 安 装好索氏提取器 通冷凝水后加热提取 1h 加热速度控制在每秒 2 3 滴 待抽 提筒中的液体刚刚虹吸下去时 停止加热 冷却后改成蒸馏装置 加热回收石 油醚 当无馏分出时 烧瓶中的剩余浓缩物就是粗脂肪 称重 4 3 2 油脂的化学性质 4 3 2 1 油脂皂化 将粗脂肪 6ml95 的乙醇 10ml30 的氢氧化钠和沸石与 50ml 烧瓶中回流 30min 检验皂化 将皂化完全的溶液于 30ml 饱和食盐水中盐 析 冷却后抽滤 得到肥皂 滤液 4 3 2 2 肥皂性质 溶解肥皂 第一组取一支试管加 3ml 肥皂水 10 滴 10 HCl 观察现象 第二组取两支试管都加入 3ml 肥皂水 分别加入 10 滴 CaCl2和 MgSO4溶液 观察现象 4 3 2 3 油脂中甘油的检查 取两只试管 一支内加入滤液 1ml 另一支加 1ml 水 分别加 5 滴 5 NaOH 和 3 滴 CuSO4观察现象 4 3 2 4 实验装置 提取装置 皂化装置 5 结果与讨论 5 1 结果 石油醚所提取得到油脂为 1 59 克 油脂含量为 31 55 而乙醇提取 得到油脂为 1 06 克 油脂含量为 21 03 5 2 肥皂的性质 第一组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 适宜浓度的盐酸可使肥皂析出 以致溶液分层 第二组中两支试管的溶液均分层 是因为高级脂肪酸根离子与 钙离子 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故而溶液分层 在甘油的检查中加蒸馏水的那 支试管中溶液分层 上层为油 而另一支试管也分层上层为油 下层为乳白色 肥皂液 空白试验的试管显浅蓝色 而加硫酸铜溶液的试管显深蓝色 5 3 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 我们通过实验证明用石油醚提取油脂优于用乙醇 在本次实验中 我们通过实践学习本次的操作 同时也了解到花生中油脂提取 的量与提取器的虹吸时间有关 也与花生的品质有关 同时和溶剂的回收率有 关 6 参考文献 1 刘军海 米糠油浸出和精炼技术研究新进展 J 中国油脂 2001 26 3 17 20 2 廖伯涛 花生优质高产新品种 新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6 3 申杰 胡鹏飞 田玉收 花生和豆让你健康一辈子 中国农民出版社 2001 1 4 雕鸿荪 油料预处理及压榨工艺学 M 江西科学出版社 1990 5 刘玉兰 植物油脂生产与综合利用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6 6 杨潞芳 郝利平 植物蛋白和植物油脂分离技术进展 J 食品研究 与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