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2).doc_第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2).doc_第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2).doc_第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2).doc_第4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2)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 . 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C . 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D . 西瓜榨成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2. (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滴管的使用B . 氧气的验满C . 过滤D . 称量氢氧化钠3. (2分)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 . 金刚石B . 干冰C . 氯酸钾D . 食盐水4. (2分)如图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B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D . 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5. (2分)日本福岛核事故引起世界关注,而“加碘食盐可防核辐射”的谬说则引起中国的抢盐风波。加碘食盐中所含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B . +5C . +3D . +76. (2分)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钾溶液A . AB . BC . CD . D7. (2分)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实验事实的是( ) A . 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B . 等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C . 常温下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D . 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8. (2分)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CO通入氧气点燃BCu粉C在空气中灼烧CCuSO4溶液FeSO4加足量铜粉,过滤D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简答 (共4题;共27分)9. (10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_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2)汽车车体多用钢材制造。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接触而生锈。 (3)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西汉时期中国古老的冶铜方法是“湿法冶铜”主要的反应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填一种即可) (5)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下图是铁锅的示意图。铁锅所含金属单质_(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填写名称)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铜也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共同作用的结果将5.6克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_(写出解题过程)。10. (11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和天然气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 (填序号) A .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B . 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C .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3)氯化钠(NaCl) 和硝酸钾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1: 温度()1020406080KNO320.931.663.9110169NaCl35.83636.637.338.4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甲”或“乙”)t1oC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二种物质分别加水制成相应的饱和溶液,得到溶液质量较大的是_(填“甲”或“乙”)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2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_(填字母编号)A烧杯中溶解的是KNO3 , 烧杯中溶解的是NaClB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D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4)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结合图3“小资料”回答问题: 根据资料,小明设计如图的实验: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B观察到溶液最终变为_色亚硝酸钠加热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填字母)ANO2 BNH3 CN2 DSO2 11. (2分)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_B(填“”、“”或“=”,下同) (2)将t3C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B 12. (4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D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三、 实验题 (共1题;共9分)13. (9分)如图是利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纯净氢气,并用以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1)装置B的作用是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 (2)装置D中的现象是_化学方程式为_ (3)装置E中放有无水CaCl2 , 用来吸收生成的水,若反应后D的质量减少1.32g,E的质量增加1.485g,试通过计算求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14. (7分)(2016孝感)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g,消耗锌粒质量为_g(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