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 测试题测试题 1 6 分 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物体的 加速度逐渐减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 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2 6 分 子弹以 900m s 的速度从枪筒射出 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使 时快时慢 20min 行使了 18k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54km h 则 A 900m s 是平均速度 B 900m s 是瞬时 速度 C 54km h 是平均速度 D 54km s 瞬时速度 3 6 分 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 B 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C 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 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 但方向不变 4 6 分 甲 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 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t 0 时 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 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 移图象应是 5 6 分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 象 关于这个物体在 4s 内运动的情况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加速度 大小不变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4s 内 通过的路程为 4m 位移为零 6 6 分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 0 5m s2 的匀加速运动 那么在任意 1s 内 A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0 5 倍 B 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 1s 内的末速度大 0 5m s C 汽车的末速度比前 1s 内的初速度大 0 5m s D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0 5m s 7 6 分 匀速直线运动的 s t 图象中的 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 越大 质点运动 的速度也越大 8 6 分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 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 1 物体在 OA 段作 运动 加速度为 m s2 在 AB 段作 运动 加速度是 m s2 2 物体在 2s 末的速度是 m s 3 物体的最大位移是 m 9 6 分 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一条纸带 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 已 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 50HZ 的电源 则 ab 段的 平均速度为 m s ae 段的平均速度为 m s 10 15 分 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 8m s 的 速度跑了 80m 然后又以 2m s 的速度走了 20m 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1 15 分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 以 速度v1 25m s 匀速通过前 1 3 路程 以速度 v2 50m s 通过其余 2 3 路程 则汽车在全程中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2 16 分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 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 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 用了 0 1s 时间后 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 度 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 加速度为 2m s2 经过 10s 达到起飞的速度 50m s 的要求 则 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弹射系 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D 2 BC 3 CD 4 C 5 D 6 D 7 斜率 斜率 8 1 匀加速 1 匀减速 2 2 2 3 12 9 0 84 2 19 10 解 跑前 80m 的时间为 10ss 8 80 v s t 1 1 1 跑后 20m 的时间为 10ss 2 20 v s t 2 2 2 则总平均速度为 5m ss m 1010 2080 tt ss t s 21 21 11 解 设总路程为 s 则 s 5m 37s m 50252 50253 2 3 3 2s3 s s tt s 21 21 21 21 12 解 设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 0 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为 以的方向为 1 a 0 正方向 则由得 at 0t s 30ms m 10250 at t0 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为 2 1 0 1 s 300m 1 0 030 t 0 a 3 单元测试题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选全对得一 选择题 选全对得 4 4 分 选不全得分 选不全得 2 2 分 分 错选不得分 共计错选不得分 共计 4040 分 分 1 1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的是 A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 成正比成正比 D D 匀加速运动 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 匀减 匀加速运动 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 匀减 速运动 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速运动 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 2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有关物体加速度 速度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有关物体加速度 速度 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 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 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 值值 C C 在直线线运动中 物体的速度变大时 其加 在直线线运动中 物体的速度变大时 其加 速度也可能为负值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 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 3 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最后停 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最后停 下来 在此过程中 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下来 在此过程中 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 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 A 1 1 11 1 1 B B 5 3 15 3 1 C C 9 4 19 4 1 D D 3 2 13 2 1 4 4 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其加速度 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其加速度 逐渐减小到零 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逐渐减小到零 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A A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B B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C C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D D 先增大后减 先增大后减 小小 5 5 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 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 20m s20m s 的速度竖直的速度竖直 向上抛出 位移大小等于向上抛出 位移大小等于 5m5m 的时间有几个 的时间有几个 A A 一个解 一个解B B 两个解 两个解 C C 三个解 三个解D D 四个解 四个解 6 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 它是竖直向下 它是竖直向下 v v0 0 0 0 a a g g的匀加速直线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运动 B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 3 51 3 5 C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 2 31 2 3 D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 4 9cm4 9cm 9 8cm9 8cm 14 7cm14 7c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 1 23 7 7 甲 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 甲 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 始做直线运动 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 得始做直线运动 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 得 到两车的到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xt 的是 的是 A A 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1 t B B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1 t C C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1 t D D 0 0 到到时间内 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时间内 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 1 t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8 8 在同一地点 甲 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 在同一地点 甲 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 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 则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 则 A 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 2 2S S和和 6 6S S B B 乙物体先在前运动 乙物体先在前运动 2 2S S 随后作向后运动 随后作向后运动 C 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 4 4S S末 末 D D 4 4S S后甲在乙前面后甲在乙前面 9 9 物体甲的物体甲的x x t t图象和物体乙的图象和物体乙的v v t t图象分图象分 别别 如如 下下 图图 所所 示 示 则则 这这 两两 个个 物物 体体 的的 运运 第第 7 题图题图 4 动动 情情 况是 况是 A A 甲在整个 甲在整个t t 6s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它通过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它通过 的总位移为零的总位移为零 B B 甲在整个 甲在整个t t 6s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 4 4 m m C C 乙在整个 乙在整个t t 6s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它通过时间内有来回运动 它通过 的总位移为零的总位移为零 D D 乙在整个 乙在整个t t 6s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 4 4 m m 10 10 一个以初速度一个以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的物体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 t t 秒末秒末 0 v 速度为速度为 如图 如图 2 22 2 所示 则关于所示 则关于 t t 秒内物体秒内物体 t v 运动的平均速度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和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法中正确的是va A A B B 0 2 t vv v 0 2 t vv v C C 恒定恒定 D D 随时间随时间aa 逐渐减小逐渐减小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1111 1212 每题每题 5 5 分 分 1313 题前题前 3 3 空空 每空每空 2 2 分 后分 后 2 2 空每空空每空 3 3 分 计分 计 2222 分 分 11 11 某市规定 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某市规定 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4040 km h km h 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 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 经经 1 51 5 s s 停止 量得刹车痕迹停止 量得刹车痕迹s s 9 9 m m 问这车 问这车 是否违章 是否违章 12 12 竖直悬挂一根长竖直悬挂一根长 15m15m 的杆 在杆的正下方的杆 在杆的正下方 5 5 m m 处有一观察点处有一观察点A A 当杆自由下落时 杆全部通当杆自由下落时 杆全部通 过过A A点需要点需要 s s g g取取 1010 m sm s2 2 1313 在 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的 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 5050 Hz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 在纸带上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 在纸带上 选择选择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的的 6 6 个计数点 相邻两个计数点 相邻两 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纸带旁并排放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纸带旁并排放 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零点跟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零点跟 0 0 计数点对齐 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计数点对齐 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 1 1 3 3 5 5 跟跟 0 0 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距离 d d1 1d d2 2d d3 3 测量值测量值 cm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 2 2 的瞬时速度为的瞬时速度为v v2 2 m s m s 小车的加速度是小车的加速度是a a m sm s2 2 三 计算题 三 计算题 8 8 10 12 388 8 10 12 38 分 分 1414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30m s30m s 的速度匀速的速度匀速 行驶 开始刹车以后又以行驶 开始刹车以后又以 5m s5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的加速度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 求 速直线运动 求 1 1 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 汽车又前进了 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 汽车又前进了 多少米 多少米 2 2 从开始刹车计时 第 从开始刹车计时 第 8 8S S末汽车的瞬末汽车的瞬 时速度多大 时速度多大 1515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 0 50 5 m sm s 第 第 7 7 s s 内的位移比第内的位移比第 5 5 s s 内的位移多内的位移多 4 4 m m 求 求 1 1 物体的加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 2 2 物体在 物体在 5 5 s s 内的位移内的位移 5 1616 火车正以速率 火车正以速率 v v1 1向前行驶向前行驶 司机突然发现司机突然发现 正前方同一轨道上距离为正前方同一轨道上距离为 s s 处有另一火车处有另一火车 正正 以较小的速率以较小的速率 v v2 2沿同方向做匀速运动沿同方向做匀速运动 于是司于是司 机立刻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机立刻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 要使两列火车不要使两列火车不 相撞相撞 加速度加速度 a a 的大小至少应是多少的大小至少应是多少 1717 从离地从离地 500m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 取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 取 g g 10m s10m s2 2 求 求 1 1 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 2 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 在第 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 在第 1s1s 内的内的 位移 最后位移 最后 1s1s 内的位移 内的位移 3 3 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1 1 C C2 2 ACDACD 3 3 B B4 4 C C5 5 C C 6 6 ABCABC 7 7 A8A8 ACAC 9 9 BC BC 10 B10 B 二 实验题 二 实验题 11 11 违章违章 解析 由于做匀减速运动 则平均速度解析 由于做匀减速运动 则平均速度 又因为 又因为s s t t所以所以 9 9 1 5 1 5 2 0t vv v v 2 0 0 v 解得解得v v0 0 12 12 m s 43 2m s 43 2 km hkm h 4040 km hkm h 此车违 此车违 章章 12 12 1 1 13 13 1 201 20 5 405 40 12 0012 00 0 210 21 0 600 60 三 计算题 三 计算题 1414 解析 解析 vm s vam s vvaS Sm vvattS t t t 0 2 2 0 2 0 3005 2 90 6 又 得知汽车得知汽车 6 6S S就停下来了 所以就停下来了 所以 8 8S S末瞬时末瞬时 速度为零 速度为零 15 15 1 1 a 2a 2 m sm s2 2 2 2 x 27 5mx 27 5m 1616 v v1 1 v v2 2 2 2 2s 2s 17 17 分析分析 由 h 500m 和运动时间 根据位移公式 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 第 1s 内位移和落下一半 时间的位移 最后 1s 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 前 n 1 s 下落位移之差 2 第 1s 内的位移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 9s 内的位移为 所以最后 1s 内的位移为 h10 h h9 500m 405m 95m 3 落下一半时间即 t 5s 其位移为 6 第三单元 一 选择题 1 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产生 形变的原因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 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 简称 牛 符号为 N A B C D 2 关于重力的叙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越大 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所以 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 B 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 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 垂直向下的 D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3 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 如 右图所示 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 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 正确 的是 G为重力 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 Ff为空 气阻力 4 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 他身子侧倾 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 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 C 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 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5 下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图 俯视图 若从安全牢固的角度考虑 应该选 择的一种方案是 7 6 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 若气球 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 气球在运动过程中 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 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 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 则需从气球吊 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 2 M B M F g 2F g C 2M D 0 F g 7 汽车刹车时如果车轮停止转动 技术上叫刹 车抱死 车轮与地面发生滑动 此时地面的侧 向附着性能很差 汽车在种种干扰外力的作用 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 容易发生交通事 故 安装了防抱死系统 ABS系统 后的汽车 紧急刹车时车轮处在一种将要停止滚动又仍在 滚动的临界状态 但刹车距离 以相同速度开始 刹车到完全停下来行驶的距离 却比车轮抱死时 更小 这两种刹车过程相比较 A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 而车轮转 动时是滚动摩擦力 B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 而车轮转 动时是静摩擦力 C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变滑动摩擦力为 滚动摩擦力 D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 于滑动摩擦力 8 甲 乙两位同学做 拔河 游戏 两人分别 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 保持凳子的水 平 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 如下图所示 若凳 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 且在乙端的凳 面上放四块砖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凳子向甲方移动 B 凳 子向乙方移动 C 凳子在原处 不会被移动 D 凳子向体重 大的一方移动 9 一根长为L的易断的均匀细绳 两端固定在 天花板上的A B两点 若在细绳的C处悬一重 物 已知AC CB 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应是 A 增加重物的重力 BC段先断 B 增加重物的重力 AC段先断 C 将A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 D 将A端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 10 木块A B分别重 50N 和 60N 它们与水平 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25 夹在A B之 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N 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 F 1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 如图所示 力F作用后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2 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1 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7N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 填空题 11 在探究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的实 8 验中 需要的器材有 方木块 白纸 细绳套 两个 三角板 刻度尺 图钉几个 还需要 在做上述实验中 在水平放置的木 板上垫上一张白纸 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 上 另一端结两个细绳套 通过细绳套用两个 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 使结点移到某一 位置O 此时需记下 然 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 使结点到达 再记下 和 12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 探 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下表是该同学的 实验数据 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 砝码质量m 10 3 kg 0306090120150 弹簧总长度 l 10 2 m 6 07 28 39 510 611 8 1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 伸长量x关系的图象 2 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 m 13 如图所示 在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 和B 两物体在F1 F2 F1 F2 的水平拉力作用 下 处于静止状态 试分别画出A物体 B物 体和整体的受力图 三 论述 计算题 14 9 分 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 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 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 如图所 示 挺拔高耸的 208 米主塔似一把 利剑直刺穹苍 塔的两侧 32 对钢 索连接主梁 呈扇面展开 如巨型 琴弦 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 假设斜拉 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 30 每 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 3 104N 那么它们对塔柱 形成的合力有多大 方向如何 15 10 分 甲 乙两人用绳子拉船 使船沿 OO 方向航行 甲用 1000 N 的力拉绳子 方向 如图 a 所示 要使船沿OO 方向行驶 乙的 拉力至少应多大 方向如何 16 11 分 如图所示 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 三段轻绳悬挂 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 轻绳OB 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 体乙相连 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9 37 物体甲 乙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 sin37 0 6 cos37 0 8 tan37 0 75 g取 10m s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 求 1 轻绳OA 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 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方向如何 3 若物体乙的质量m2 4kg 物体乙与水平面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3 则欲使物体乙 在水平面上不滑动 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 超过多少 17 12 分 出门旅行时 在车站 机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综合体特色小吃街租赁及经营管理合同
- 2025年智能金融风控AI助手系统定制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星级酒店客房环保装饰材料采购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公务员财务面试题及答案
- 高级中医儿科试题及答案
- 同码头场地租赁合同
- 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手车转让合同
- 广东省广州市初三语文真题汇编《名句名篇默写》及答案
- 4万亩核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康复科护理金点子
- 工地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 全球治理转型-洞察及研究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高清版)DB32∕T 4001-2025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电力物资打包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一位校长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深度思考建议收藏
-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课件
- 屠宰场入股合同协议书
- 台球合同保密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