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1页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2页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3页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4页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后练习一、单选题 1.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配戴的近视眼镜属于()A.凸透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变色镜2.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A.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中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B.声波-鼓室-内耳中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C.声波-鼓膜-听小骨-大脑的一定区域D.声波-鼓室-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3.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咽喉发炎,病菌可通过进人中耳,引起中耳炎B.长期用耳机会损伤,因其内含有听觉感受器C.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直接传到大脑形成听觉D.和外耳道起到收集声波并传导到鼓膜的作用4.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可能是( )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5.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6.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B.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D.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7.咽喉发炎,肿痛要及时治疗,目的是防止细菌通过图中的( ),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A.B.C.D.8.呼吸道感染时可能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下列哪个结构由呼吸道进入中耳() A.外耳B.内耳C.咽部D.咽鼓管9.预防近视要做到( )A.“三要”和“三不看” B.“四要”和“三不看”C.“四要”和“四不看” D.“三要”和“四不看”10. 若远处的物体经过眼睛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在大脑形成模糊不淸的视觉,这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造成的呢?应该如何矫正?( )A.近视眼、戴凹透镜 B.近视眼、戴凸透镜 C.远视眼、戴凹透镜 D.远视眼、戴凸透镜11.青少年时期若长时间不注 意用眼卫生,且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发生近视。关于近视眼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眼球内晶状体过度变凸 B.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看书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预防近视 D.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近视眼12.视物时,来自物体的光线在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 )A.巩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13. 小川对七(1)班同学患近视眼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全班50人,患近视眼的同学有40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七(1)班近视眼患病率为40%B.患近视眼的部分同学眼球的前后径过短C.患近视眼的同学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D.近视眼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是持续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过长二、填空题 14.根据图写出各个结构名称。 _ 15.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由_、_组成中耳:有鼓室、_组成外耳:有耳郭和外耳道组成 16.与相机比较,眼球结构中,相当于相机镜头的是_,相当于胶卷的是_,相当于暗箱壁的是眼球壁中的_ 三、解答题 17.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广场上放风筝,我们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风筝,主要是因为眼球中【_】的曲度可以调节(【】内填图中的序号)(2)小王放风筝时忘了戴近视眼镜他看远处的风筝时,物像成在【_】的前方,在【_】处产生的视觉是不清晰的(【】内填图中的序号)(3)当你中午奔向食堂,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_】_的折射,在【_】_上形成物象,并最终在【_】_形成了视觉(4)在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中,刚就出的伤员需要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因为伤员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突见光亮后【_】_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视网膜容易被灼伤四、综合题 18.根据人耳的示意图上的编号及所指部位回答问题:(1)1_的作用是_(2)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6_管张开,保持4_内外的气压平衡(3)8_和9_含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4)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经2_传到4_,引起其振动,再由三块10_传到内耳,刺激7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冲动,冲动沿着_传到_的_中枢,产生听觉19.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瞳孔、【】_、玻璃体、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获得的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的特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2)当我们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眼睛瞳孔的变化是_(变大/变小) (3)青少年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容易患近视眼,导致远处的物体在眼球内所形成的图象,落到视网膜的_(前方/后方),这样看到的物像就会模糊不清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矫正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方面来切入2.【答案】A 【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如图:【解答】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 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中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 区域故选:A3.【答案】C 【解析】【解答】A、咽喉发炎,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人中耳,引起中耳炎,A不符合题意;B、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中,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内耳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B不符合题意;C、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C符合题意;D、耳廓和外耳道起到收集声波并传导到鼓膜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答案】C 【解析】【解答】解: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的位置和作用方面来切入5.【答案】A 【解析】【解答】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气压变化剧烈,可能会损伤鼓膜,咀嚼口香糖有利于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起到保护鼓膜的作用。故答案为:A【分析】耳的结构与功能:6.【答案】B 【解析】【解答】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选B【分析】眼球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要记清,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形成的,而不是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7.【答案】D 【解析】【解答】A、外耳道能够传导声波A错误。B、鼓膜能够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B错误。C、听小骨能够将振动传到内耳C错误。D、咽鼓管与鼓室相通,口腔中的细菌能够通过此结构传到中耳,引起中耳炎D正确。故选:D【分析】图中的是耳郭,是外耳道,是半规管,是前庭,是耳蜗,是咽鼓管,是听小骨,是鼓室,是鼓膜。8.【答案】D 【解析】【解答】解: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故答案为:D【分析】咽鼓管是沟通鼓室和鼻咽腔的管道,为中耳传音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耳的结构中,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9.【答案】D 【解析】【解答】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一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二要: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三要: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一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二不看: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三不看:不躺卧看书四不看:不走路看书三个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总之,预防近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预防近视的要求解答时可以从预防近视眼的“三要、四不看、三个一”方面来切入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前方,远视眼形成的物像是视网膜后方,因此“若远处的物体经过眼睛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在大脑形成模糊不淸的视觉”,这是远视眼造成的;应该佩戴凸透镜矫正故选:D【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11.【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预防措施方面来切入【解答】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 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 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 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看书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预防近视;远视眼是由于眼轴较 短,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近处物体反射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折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因此远视 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远视眼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特点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故选:D【分析】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于眼球的前后经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因此BC不正确;通过计算七(1)班近视眼患病率为80%,因此A不正确;众所周知,我国青少年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相当高,造成的原因很多,持续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过长是造成近视的原因之一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近视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众所周知,我国青少年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相当高,其原因有很多,由于眼球的前后经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二、填空题14.【答案】晶状体;虹膜;瞳孔;角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巩膜 【解析】【解答】1、晶状体 2、虹膜3、瞳孔4、角膜5、睫状体6、玻璃体7、视网膜8、脉络膜9、视神经10、巩膜【分析】1、晶状体 2、虹膜3、瞳孔4、角膜5、睫状体6、玻璃体7、视网膜8、脉络膜9、视神经10、巩膜15.【答案】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鼓室和听小骨 【解析】【解答】解: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故答案为: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鼓室和听小骨【分析】耳的结构模式图16.【答案】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 【解析】【解答】解:如果把眼球比作照相机,则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虹膜上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底片;眼球的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故答案为: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分析】眼球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如图所示:三、解答题17.【答案】(1)(2) ;(3) ;晶状体 ; ;视网膜 ; ;大脑皮层(4) ;瞳孔【解析】【解答】解:(1)图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2)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通过佩戴凹透镜纠正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饭菜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作用,落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4)地震中获救的人员,长时间的被压在光线很弱,甚至是漆黑的环境里,瞳孔长期处于放大状态,无法及时变小,如果突然受到强光的刺激,会损伤眼睛的视网膜【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图中晶状体、瞳孔、角膜、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7大脑皮层,据此解答四、综合题18.【答案】(1)耳廓 ;收集声波(2)咽鼓 ;鼓膜(3)前庭 ;半规管(4)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解析】【解答】解:图中的1耳廓,2外耳道,3耳垂,4鼓膜,5鼓室,6咽鼓管,7耳蜗,8前庭,9半规管,10听小骨(1)1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2)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6咽鼓管张开,声波会从咽鼓管进入,这样与4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震破鼓膜(3)8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9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4)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2外耳道传到4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10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7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答案为:(1)耳廓;收集声波;(2)咽鼓;鼓膜(3)前庭;半规管(4)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分析】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廓,收集声波;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