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印刷机传墨系统结构设计
34页 14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9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三维整体爆炸图.dwg
中间辊轴.dwg
任务书.doc
出墨辊装配体.dwg
墨辊箱.dwg
大墨辊.dwg
大墨辊轴装配体.dwg
工序卡9张.doc
工艺过程卡.doc
曲面印刷机传墨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doc
曲面印刷机传墨系统结构设计论文.doc
轴端支套.dwg
齿轮.dwg
齿轮轴.dwg
曲面印刷机传墨系统结构设计
摘要:曲面印刷的主要产品为食品、化妆品、洗涤用品、油脂油料的外包装物。同时,也应用于一些饮用杯具和广告礼品的印刷中。曲面承印物的组成材料主要有金属、玻璃、陶瓷及Pp、PC等高分子材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制作工艺的日益完善,多种造型独特、圆正兼优的曲面体承印物随处可见, 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并且美化着我们的视觉空间。其中包含的零部件有:手轮、墨斗、出墨钢辊、给墨辊、中间辊、上匀墨辊、下匀墨辊、大墨辊。墨辊箱内有给墨辊作往复摆动,把出墨钢辊上的油墨带至中间辊上,上下匀墨辊作轴向串动并回转。使传至大墨辊的油墨均匀,随后大墨辊将墨传至版辊。随着社会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的进步与更新,对商业和包装印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下,包装印刷技术以及包装印刷机械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设计时主要运用了Solidworks软件对印刷机传墨系统三维建模、装配、仿真,并且用Solidworks导出零件图与二维装配图。
关键词:曲面印刷; 传墨系统; Solidworks; 齿轮传动
Surface Transfer Printer Ink System Design
Abstract: Flexography's main products for the food, cosmetics, cleaning products, fuel oil packaging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used in some drinking cups and advertising gifts prin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surface of substrates mainly metal, glass, ceramics and Pp, PC and other polymer material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 variety of unique, curved body is round Jianyou substrates everywhere visible, it gives us life has to offer a lot of convenience and beautify our visual space. Wherein the components included are: hand wheel, the fountain, the Mexican steel roller to roller, the intermediate roller, the inking roller, ink roller under the uniform, large ink roller. Roller box has to swing back and forth as the ink roller, the ink on the ink roller steel belt onto the intermediate rolls, the upper and lower inking roller axially moving string and swing. So large ink roller ink spread evenly, then spread to a large ink fountain roller Roll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aesthetic ideas of the people continue to progress and updating of commercial and packaging printe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and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 In the huge market demand driven and under the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packaging and printing technology as well as packaging and printing machinery are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Design, full use of the software design content Solidworks 3D solid modeling, assembly, simulation, and export by Solidworks 2-dimensional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 drawings
Key words: surface printing; ink transfer systems; Solidworks; gear drive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1 绪论 1
1.1 凸版曲面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 1
1.2 曲面印刷简介 1
1.3 曲面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 2
1.4 印刷工艺过程简述 3
1.5 Solidworks软件简介 3
2 墨辊箱的设计与结构分析 5
2.1 墨辊箱材料的选择 6
2.2 墨辊箱 7
2.3 设计技术要求 10
2.4 墨辊箱箱体的设计 10
3 墨辊箱内部零部件的设计 12
3.1 轴的设计 12
3.2 齿轮的选择与设计 14
3.2.1 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 14
3.2.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4
3.2.3 设计准则 14
3.2.4 部分齿轮外观图及其相关参数 15
3.3 墨辊结构分析 21
3.4 轴承的选择 23
3.5 螺钉的选择 26
3.6 键的选择 26
4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附录A 31
1 绪论
1.1 凸版曲面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而印刷机则首创于欧洲。按印版分类印刷机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三种印刷机。其中的一种凸版印刷,是诞生最早的一种印刷方法,诞生于公元600年左右中国的木刻雕印。而活字凸版,照相腐蚀凸版,复制凸版,今已逐渐式微。继之兴起者,其中文字电脑排版和感光性树脂 ( Photopolymer ) 版都有很大发展前途[1]。就整体而言,凸版印刷已由主体地位下降,而被平版印刷所超越。但凸版印刷还是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凸版包括复制版和照相凸版都代之以感光树脂凸版(PS版)。随着社会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的进步与更新,对商业和包装印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下,外包成品印刷技术以及外包装印刷机器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2]。
1.2 曲面印刷简介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极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快速提高,对包装印刷的需求不断增长,包装印刷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3]。
曲面印刷主要对食品、化妆品、日常洗涤用品、油脂油料的外包装物进行作业。同时,也常用于一些杯具和广告礼品的表面印刷。曲面被加工物的组成材料可以为金属、陶瓷、玻璃、及Pp、PC等高分子材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制作工艺的日益完善,各色各样的曲面体承印物随处可见,它在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且美化着我们的视觉空间[4]。
曲面印刷机顾名思义是对外形呈曲面的承印物进行印刷的机器。
这一主题研究一种应用于圆柱,圆形,或锥形物品全自动多色印刷机,它包括滚筒印花机构、料盘机构、原料输送机理和传导机制。由plc程序控制器协调上下料和各部件的同步联动。轮转印刷机构是利用将图案先套色在大胶辊表面上,然后再与料盘上模把接触对滚,将图案印在被印刷物体的表面上的原理操作的。轮转印刷机最多可套印六种颜色,但其速度飞快可达到每分钟300件,轮转印刷机套印准确,图案显示清晰、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高效率的印刷塑料、金属、纸质成型后的包装容器,而且方便更换其凸版和模把,由此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高速彩色印刷。机械印刷不仅印速快,套印的精度高, 而且能减轻工人的劳动量[5]。
1.3 曲面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
曲面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先把油墨放入到写有文字或图案的凹版内,然后通过出墨辊、中间辊、窜墨辊、大胶辊的转动将文字或图案复印到曲面上,经过多次曲面传递将文字或图案印刷到物体表面,然后通过紫外线固化、红外线加热等方法使油墨硬化。在原理上曲面印刷与平面印刷差异不是很明显,只是曲面工艺难度较大[6]。全自动曲面印刷机整体布局如图1-1,包括有印刷机构和一系列传动机构等,主机座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组成说明如下。
A:轮转印刷机构包括有墨辊箱(2),大胶辊(4),版辊(1).版辊和墨辊箱排布在大胶辊四周,一共装有六组,墨辊箱内有一套包含大墨辊(23)的传墨辊组;
B:轮转机构边缘垂直处设置有料盘机构,料盘(6)上装着六个模把(5)6个模把等间距的分布在料盘上,料盘(6)装在蜗形凸轮间歇传动箱(7)上并由其驱动作分度运动。传动箱(7)经万向轴(11)与轮转印刷机构联动,全系统由一台主电机驱动成主传动链;
C:轮转机构上的大胶辊(4)
D:主传动链上还装有光电编码器(8)[7] 。
4 总结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我设计的主要步骤为:
1. 收集资料。了解有关曲面印刷机的发展史及其详细结构
2. 熟悉传墨系统结构。了解掌握磨辊箱内结构及传动链及工作时原理
3. 选择材料。根据各部分结构特点选择适合的材料
4. 对各部分进行分析计算。
5. 完善装配图。
在这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多,在经过遇到问题,思索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是最多的。以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在这一次的毕业设计中得以体现,这培养了我的细心,耐心和专心。
参 考 文 献
[1] 夏自由,袁水芳.中国印刷教育的今天与明天[J].印刷杂志,2006,27(10):3.
[2] 张春凯.浅谈现代印刷技术发展[N].天津院校联合学报,2006,8(5):66~67.
[3] 金银河.特种印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0,9:8.
[4] 罗志雄.中国印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印刷经理人,2006,15(8):73~74.
[5] Christoph Beyer,Gerhard Schroth.Network printing in a Heteregenous Environment[M].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ing in high energe and nuclear physics,2001,1:380~382.
[6] 余鸿健.中国印刷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网印工业,2006,7(8):42~45.
[7] 王茂德.快速发展的中国印刷工业[J].网印工业,2006,(11):49~53.
[8] 李文学.实用印刷机知识问答[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3:55.
[9] 王奇珍.伫立在信息化前沿的印刷巨人—日本凸版印刷公司速写[J].印刷经理人,2004,10(10):
44.
[10] Christophe Pierre, Dongying Jiang, Steven Shaw. Nonlinear normal mo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tructural dynamics[A].
[11] D. Tomasi; T. Ernst. A simple theory for vibration of MRI gradient coils[A].2006
[12] James Rise . Solid-ink technology may make color output as common as laser prints[P]. MACHINE
DESIGN,2003-8-5
[13] 肖黎明.PRO/ENGINEER野火版零件设计完全解析[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11.
[14] 住润华,张江华. PRO/E中文版机械设计与实例讲解[M].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5] 卢红,冯保发.基于PRO/E的渐开线齿轮参数化设计[M].组合机床与自动化技术,2006,38(8):
38~39.
[16] 马维金,李凤兰.全自动曲面印刷机[P].中国专利:93248040.3,1994-10-19
[17] J. Awrejcewicz, V. A. Krysko, and I. V. Kravtsova. Dynamics and statics of flexible axially
symmetric shallow shell[J].2006
[18] 武秋敏.胶印机输墨系统仿真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5,3:3~6.
[19] 廖敏三.全自动曲面印刷机[P].中国专利:2133442,1993-05-19.
[20] 许音,马仙,杨晶.机械制造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10~25.
[21] 丁黎光.机械创新设计的研究[N].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37(3):6~8.
[22] WANG Xiao-hua and XIU Xiao-jie. Color control of the multi-color printing device[D].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2006,7(7):1187.
[23] 纪名刚.机械设计[M].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15.
[24] 陈亚娣.CAD支持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途径[M].机械管理开发,2006,39(8):8~9.
[25] Boothroyd GS Alting L. Design for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Z]. Annals of the CIRP, 1992,41(2):
625-635.
[26] 林江,楼建勇.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Z].机电工程,1999,1.
[27] 孙月海,张策等.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N] .机械工程学报2000.8.
[28] 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9] 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1.
[30] 廖念钊,莫雨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中国计量出版社.1985.
致 谢
本次毕业设计用时三个月,在此期间我按预期的安排有条不紊的完成每一步设计,记录了我这段时间的生活,也见证了我大学的最后时光。
在设计过程中马维金老师对我们的精心指导,马老师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我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问题,马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作风、博大的胸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给予了我无上的精神和智力上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多是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的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马老师的教诲我将铭记于心。马老师耐心的帮助我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及时地纠正我的错误,批评指正了我的缺点,帮助我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在此,我向马老师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每一个曾经教育过我和指导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这次设计,感谢他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他们给予我的教诲!
第一次设计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帮助指正,以帮助我不断提高。在此,感谢大学这四年给我批评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因为你们的指正和辅导,使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并激励着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