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高保真音响及其心理效应》_第1页
《家用高保真音响及其心理效应》_第2页
《家用高保真音响及其心理效应》_第3页
《家用高保真音响及其心理效应》_第4页
《家用高保真音响及其心理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高保真音响的基本构成第一讲 高保真音响的基本构成 一 高保真音响系统一般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硬件 硬件 1 主动发声的音响器材 如扬声器系统 喇叭系统 功率放大器 音源和各种器材 之间的连接线等 2 建声用 被动或者辅助发声 的器材 如各种消音或者扩散音的装置和听音乐用的房间 等 一般人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主动发声的音响器材上 而忽视被动发生的器材 软件 软件 各种磁带 密纹唱片 LP 激光唱片 cd dvd vcd ld 等不同格式的数字音频 文件 2 传统音响向现代音响发展的简介 现代音响与传统音响之分 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这里我们以单声道和多声道 模拟音源与数码音源为线索 简单地说明现代与传统的音响 单声道 最早的音响 双声道 立体声 四声道 环绕立体声 五声道 环绕立体声加 中置 五加一声道 环绕立体声加中置加超重低音 第二讲音响爱好者特别关心的两个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第二讲音响爱好者特别关心的两个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对器材的改造 通常叫做 摸机 打摸过的机器 在声音的表现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器材一样 但是承放器材的架和材料不同 系统放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这点在一 般人的认识范围是不好理解的 但是 通过多次对比实验 发现有不少器材 特别是 CD PLAYER 有这种变化 例如 用三个特制的脚垫起 CD 机 声音就变得好听些 对于一般 的 CD 机都可以用这样的避震方法来得到声音的改善 第三讲第三讲 评价音响系统应考虑那些因素 评价音响系统应考虑那些因素 一 音色一 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 在英文里 音质 TONE QUALITY 与音色 TIMBRE 或 TONE COLOR 一看便知道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 但在中文里 音质与音 色经常被混用 误用 声音就像火线一样 是有颜色的 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 而是以耳朵听到 通常 音 色愈暖声音愈软 音色愈冷声音愈硬 太软或者太硬当然都不好 在音响器材评论里 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 是指它特有的颜色 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 有 些偏白 有些偏冷 甚至可以说它是带有忧愁或者忧郁的蓝色 总之 音响器材就如乐器 一般 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 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 其音色可能美得有 着黄金色的光泽 而一把五千块人民币的小提琴 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书 虽然每个 人观点各异 但是 美 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 共识 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 美的 化身 同样 也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 这就是我们对音色的共识 2 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各频段量感的分布是指高 中 低频各段的量感分布 我们都会说 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 低音太少 其实就是说喇叭的高低频段的量感分布不 平衡 极低频极低频 从 20Hz 40Hz 这个频段可称为极低频 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 大概只有低 音提琴 低音巴松管 土巴号 管风琴 钢琴等乐器能够大道那么低的音域 由于这段极 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 因此 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 除非是流行音乐 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 否则 极低频对于音乐迷而言是在用处不大 有些人误以为 虽 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 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乐器的 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 音只会以二倍 三倍 四倍 往上爬高 而不会有往下的音 这就像将一根弦绷紧 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 二分之一 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 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 基音与泛音的想家就是乐器的音色 换句话说 小提琴与 长笛即使基音 音高 相同 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低频低频 从 40Hz 80Hz 这段频率称为低频 这个频段的乐器有 大鼓 低音提琴 大提 琴 低音巴松管 巴松管 低音伸缩号 低音单簧管 土巴号 法国号等 这个频段就是 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 通常 一般人会将这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 因为它听起来是 在已经很低了 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 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 而且会导致中高频 高频突出 使声音失去平衡感 不耐听 中低频中低频 80Hz 160Hz 之间称为低频 这个频段是音乐迷最头痛的一段 因为它是造 成耳朵轰轰作响的元凶 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 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 关 大部分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 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的声音 使耳朵不至于 轰轰作响 可惜 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轰轰作响时 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经随 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 而使得声音变瘦 缺乏丰润感 更不幸的是 大部分人会 因为峰值消失而认为是对的 这就是许多人音响的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 这个频段中 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 对了 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频中频 从 160Hz 1280Hz 横跨三个八度 320 640 1280 之间的频率称为中频 这 个频段几乎包含了多有的乐器和人声 所以 是最重要的频段 我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 解也发生在这一频段 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 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 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 一般而言 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 综上所述 中频在音响中很重要 只要这段频率凹陷 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 注意 有事 这种瘦很容易被解析为 凝聚 其实是假的凝聚 而且 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 陷的情况而不自知 这个频段的重要性 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 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在 2500Hz 或 3000Hz 左右 也就是说 2500Hz 以上有高音单体负责 2500 以下有中低音单 体负责 这 2500Hz 大约是 1280Hz 的二倍 即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 频点失真 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线的二倍处 如此一来 嘴完美的中频就 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 这样一来 高音单体干什么恩 我们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 听到一片 嘶嘶 声 那就是 大部分泛音所在 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的嘶嘶音 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播音乐 那必 然是晦暗不堪的 当然 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 这段中频绝大部分会被中音单体承包 中高频中高频 从 1280Hz 2560Hz 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在此 中提琴的上限 长笛 单簧管 双簧管的高音域 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 钹 三角铁等 但是 小号并不 在此段频段中 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 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在中高频段 这个频段很多人会误以为是高频 因此 要特别留意 高频高频 从 2560Hz 5120Hz 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 已经很少有机会涉入了 因 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 钢琴 短笛高音域以外 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 从喇叭的分频点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段频域的全部声音都由高音单体发出 正如前面所言 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 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 而是一片嘶嘶声 从高音大体的表现 中 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的基音 它只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 极高频极高频 从 5120Hz 20000Hz 从高频已经很少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 了解到极高频 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 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能量愈小 换句话说 高音 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 能够清楚地再生非常细微的音 就这一点 有一件困扰喇叭单体制 造的事情 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 为何 两全 即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 微的泛音 不顾一切地设计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 这样一来 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 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 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 极高频大太多了 这也是目前市面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 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 控制力控制力 了解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以后 讨论这个问题 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少 即 高音比较多 低音比较少等 而控制力通常多指 对低频段与高频段 的控制力 有些器 材低频松散 有些则具有弹性 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 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 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 我们说它高频控制力佳 请注意 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 材真正的好坏 器材之间量感多寡的相互配合才是重要的 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 材本身的优劣 3 音场的形状和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音场的形状和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 由于收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 以及喇叭 指向性 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 有些音场是凹形的 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 有些是 深度大于宽度的 有些音场形状是四四方方 有些内凹的 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 就称音场的形状 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 这里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 之处 现场演奏时的录音 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 但在录音室中 往往为了音 响效果 乐团的排列方式会改变 通常纵深会拉长 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 如 此一来 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里所见到的排列 这就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四 音场位置四 音场位置 除了形状之外 音场里还有位置的问题 治理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 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 有些则后退 有些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 有些 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 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 但喇叭的摆位与频率 响应的均应与否是中大的影响因素 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是怎样的呢 低音提琴 大 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 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 及大提琴高 如果录音时乐 团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 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 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 音场高度音场高度 常与我们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就是音场的略低高度 换句话说 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 大提琴 低音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下 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者更高 至于音场的前后 位置一昂该在哪里 应该在 喇叭前沿一线 开始往后延伸 当然 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 置不容易求得 因为它与聆听软件也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 从喇叭后沿一线往后延伸比较 容易求得 不过 不能 后缩 太多 音场宽度音场宽度 许多音响迷都有这种经验 一般而言 音场的宽度可以款抵侧墙 至于破墙而出 那恐怕 就要靠一点想象力了 一般而言 要 用眼睛能够看得到 音场在那里才算数 墙外的东 西看不见 不能肯定它存在 多以 音场宽度其实只在墙壁之内而已 音场深度音场深度 平常所说的深度感 可以归于音场的深度 与 音场宽度 一样 许多人会说他家的音场 深度早已破墙而出 深到对街 这当然也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而已 真正的 音场深度 指 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 换句话说 它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 定音鼓之间的距离 宽到咯邻 深过对街 这应该包含在后面说的空间感 有些器材或环 境由于中的频或者低频过多 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 此时 音场的深度当然很 差 另外一例 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 结果被误以为音场深度很好 那是错误的 我们 认为 只要把握住 小提琴到定音鼓 大鼓之间的距离 就不会错了 五 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五 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 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 因此虽然 二者重量相同 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要大得多 声音密度打听起来是什么感受呢 弦 乐有粘稠感 管乐厚而饱满 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 所有的乐器与人声 都应具有重量感 不过 大部分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 这种感觉可 能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 低频段的饱满有关 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处呢 让 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 更扎实 更像真 6 透明感透明感 有些器材听起来清切无比 透明 有些则像蒙上一层雾一样 只要是有换机经验的人一定 就会有这种感觉 透明感是音响评价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如果透明感不佳 会连带 影响对其余各项的判定 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 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 较差的透明感像 是伤眼的阳光 虽然看得清楚 但很伤神 大部分的音响器材无法大道既清楚又柔和的透 明程度 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 如果能大道 清楚又柔和 那么改建器材的价值恐怕 也不低了 七 层次感七 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理解 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 以电视而言 深灰 与黑能够分辨出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 音响亦然 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层 次感 更甚者 我们能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 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层次感 八 定位感八 定位感 即将位置 定在那里 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 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 器材的相位失真 也会导致定位的漂移 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 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 也 会导致定位不佳 举一例子 夏天很热时 柏油路上会冒气 透过路上冒出来的气看物体 会觉得物体的影在飘 这就像音场内乐器的位置在漂移的情形 如果眼睛有散光的人忘了 戴眼镜 看物体时也会有定位感不好的感觉 总之 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许多原因造成 不 管它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要求的是乐器或人声要浮凸而清楚地 定 在那里 不该动的时 候就不要动 不该乱时就不能乱 特别是在整个乐队都在演奏时 各个乐器的位置还是巍 然不动 九 活生感九 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暂态反应 速度感 强弱对比的另一方面 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泼 不会死气沉沉的 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音乐指 挥得充满生气 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死气沉沉 之就是音乐的活生感 十 结像力与形体感十 结像力与形体感 结像力就是将虚无缥缈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 换句话说 就是让人声或乐器的形体展 现出立体感的能力 结像力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凸 更具有立体感 正如常言所说 的音像轮廊的阴影更清楚 十一 解析力十一 解析力 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镜头解析力好坏的差距 看电视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电视能把一片黑色 的头发解析得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 好的音响器材 即使在细微 在复杂的东西 都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这就是解析力 解析力不等同于层次感和细节再生解析力不等同于层次感和细节再生 其实 细节多与暗部层次清楚也是解析力产生的结果 就像空间感也可合并音场来讲一样 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 例如 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就不是 全由解析力形成的 再者 如果真的将层次感并入解析力 那就无法对单项的名词做明确 的解析 因此 我们在此都尽可能分开来说明 高低电平的解析力高低电平的解析力 一般而言 如果细微的变化 低电平时 都能表现得很清楚 那么这件器材的解析力当然 很好 既然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 那么没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呢 当然有 在极端爆棚时 能将所有的东西解析得很清楚 那就是高电平的解析力 十二 速度感与暂态反应十二 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其实 速度感就是暂态反应的结果 也是器材上升时间与回转率的具体表现 外国人通常 会将这项说成是暂态反应而不说速度感 不过 我们习惯的用语是速度感 对于我们而言 速度感要比暂态反应更易理解 从实质讲 这两个名词都是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 功率放大器和喇叭的这项指标对音乐的播放能力影响较大 十三 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十三 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强弱对比其实就是动态对比 是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 一般而言 强弱对比也可以分为 对比强大 的强弱对比与 对比极小 的强弱对比 我们常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很大就是 指它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 而摇滚乐虽然大声 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 所以 我们说它虽然大声 但是动态对比并不大 动态不同的强弱对比动态不同的强弱对比 即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 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 远远看好像不懂 近 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地在波动 不同的强弱对比可以这样比喻 极大的强弱对比是拍打 沿岸上的海浪 极小的强弱对比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 十四 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十四 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到底乐器的线条 形体多大才算合适 到底人声要一缕如链 还是要丰润有肉 这个问题 一直在困扰着音响迷 理想主义者认为 应该按世纪乐团的大小比例缩小放入我们的聆听 室 事实上 这是不可能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当钢琴与小提琴在演奏奏鸣曲时 钢琴 的形体不知道要超过小提琴多少倍 音量亦然 如果在录音时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 小提 琴往往被钢琴淹没 现场音乐往往如此 所以在录音时 录音师都会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 的音量 乐器与人声的合理比例乐器与人声的合理比例 对于整个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做协奏演出时 如果完全按比例缩小 那么小提琴的音应该要 细小得不能再细小 而不是我们在 CD 上所听到的那么清楚 强劲 所以 正确的 乐器 与人声大小比例 不是一味的照章缩小 而是按照相应的音乐成合理大小的比例 乐器才 如此 人声亦然 对乐器与人声比例的误解对乐器与人声比例的误解 其实 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缩小与否 而是因为频率响应曲线扭 曲所造成的误解 例如您的房间在 100Hz 左右有严重峰值的话 定音鼓敲起来一定会变得 特别大 特别有劲 大提琴 低音提琴也有相同的表现 这才是真正错误的比例 若以 在评写 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时 应该特别注意频率相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影响 十五 声音的质感和空气感十五 声音的质感和空气感 质感这个名词相当抽象 我们常说这家具的木头质感很好 这套真皮沙发的质感很好 或 者这块大理石的质感很好等等 从这些例子中 我们可以已逝到 所谓质感就是指该物体 材质的本性 不过 我们这里讲的并不是音质的那个质感 而是乐器演奏 打击接触那 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 因此 当我们说 小提琴擦弦质感不够好 就是 它不像真的 由此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 所谓质感也就是指 传真度 镭射唱盘刚推出时 大家 都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像 就是指它的擦弦质感不够好 形体感和空气感形体感和空气感 而 形体感 则更容易理解 当我们听单簧管吹奏时 我们说它的形体感真好 那也是 传真度 的一种 总之 质感与形体感皆是 传真与否 的代名词 至于 空气感 又是什么呢 是指乐器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刻画出的一个空间的感觉 更 清楚地说 空气感 是指声波振动的感觉 而质感更多是指 瞬间 的感觉 当然 弦乐 群除了拉奏时的擦弦质感外 它同时还有弦乐声在空气中产生的 空气感 十六 细节再生十六 细节再生 细节是指乐器声音非常细腻和微弱的部分 如细微的堂音与录音空间中的杂音 一件音响 器材细节再生的多寡很容易通过 AB Test 比较出来 为什么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细节较多呢 这可能与低失真 高讯噪比 高灵敏度 解析力 透明感等都有关 细节少的器材听起来 平板乏味 细节多的器材听起来趣味盎然 一件优秀的音响器材 其细节的再生当然是丰 富无比的 十七 空间感十七 空间感 如果一套音响系统 包括器材与空间 如果能够使 音场 浮现出来 那它一定也可以使 你 看到 而非 听到 真正表现好的音场与空间感绝对是可以 看到 的 而非仅 听 到 而已 什么是空间感 那就是录音场所的三位空间实体大小 要能够将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 绝 佳的细节再生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 his 堂音 的再生 可以这样说 如果听不到完整得 堂音 那么 空间感 也无法完整地再生出来 什么是什么是 堂音堂音 堂音与 残响 其实 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 堂音的因为是 Ambience 残响的英文是 Reverberation Ambience 原意是指周围 环境或者气氛 后来被引申为音乐厅中的堂音 从 气氛 二字 我们就可以了解它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音乐细节 除了感性的意义之 外 Ambience 另外有一个理性的解析 即狭义的意思 指传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 换句 话说通过第一次反射音与真接音的时间延迟 我们可以 感受到 音乐厅空间的大小 因 此 如果我们无法在软体中听到堂音的话 我们便无法 看到 音乐的空间 残响残响 与与 堂音堂音 残响 在一般的解析中 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射音 但是 残响有一个更严格的时间定义 那就是指一个猝发音发生之后 声音的能量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 60dB 的时间长度 据此 通常我们不应该说 这个音乐厅的残响真丰富 真美 而应该说残响较长或者较 短 反过来 我们也不应该说 这个音乐厅的堂音太短 而应该说 这个音乐厅的堂 音真丰富 真自然 十八 整体平衡性十八 整体平衡性 每件音响器材都和指挥在控制乐团一样 应该求得一个整体的平衡性 这就好比一个乐团 中 人人皆是独奏的高手 但是每一个人都想出风头 不听指挥的诠释 如此一来瑞然个 别演奏水准高 但是乐团的整体平衡性很差 这样的乐团当然不是一个好乐团 同理 一 件音响器材的前述十七项要素都非常好 但是如果无法把这十七项要素做一个精妙的平衡 结果就一定不耐听 这样 不管解析力再高 再强 对比再好也没用 关于这项 我们无 法用尺度去度量出来 要分辨整体平衡性就像多听音乐会才能分辨乐团好坏一样 只有靠 自己 丰富的聆听经验来判断了 高 中 低频段的适当量感与整体平衡高 中 低频段的适当量感与整体平衡 除此之外 整体平衡性还有高 中 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 例如 低频基础要好就是其 中 所谓低频段基础就是低频段在整个音乐里营造成一个稳固 坚定的状态 大部分的音 乐迷都希望音乐是很厚实 丰润的 而不希望高频过多 中频 低频太少 造成头重脚轻 的情况 这种合理的高 中 低频段量感也是这里所说的整体平衡性 整体平衡性好的器 材听起来耐听 这也是通常所说的音乐性 因此 在进行喇叭摆位时 首先要得到的就是 整体的平衡性 千万不要为了音场表现 而牺牲了雄厚的中 低频 即如果您的喇叭离墙 太远时低频不足 那么就应该让喇叭靠谱一些 以保证有足够的中 低音 十九 器材个性十九 器材个性 每件音响器材和人一般 有着自己的个性 有些器材听起来像绅士 有些像火爆浪子 有 些温柔得像淑女 有些有热情得像卡门 由于个性不同 因此 在搭配上就必须如婚姻大 事一样 慎重其事 二件火爆脾气的器材搭配在一起一定让您难以消受 反之 二件温吞 水 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你 所以 器材个性的认知绝对是必要的 器材个性的差异与搭配 根据长期试听音响器材的经验 器材本身个性上的差异要大于各器材之间真正品质的差异 也就是说 一般人所以认为的器材好坏往往可能是不同个性搭配下产生的个人好恶而已 真正器材的好坏往往被个性所掩盖 因此 深入地了解器材的个性有其绝对的必要性 如 果您不了解器材个性 当然也就无法做合适的搭配 这样一来 声音要好听就难了 二十 器材搭配的推荐二十 器材搭配的推荐 器材搭配的推荐是特别针对音响评论而言的 一篇负责任的音响器材评论 应该就自己丰 富的经验 向读者推荐适合的搭配组合 否则 读者会因自己缺乏其他器材的个性资料或 者搭配经验 到头来仍然不知被评论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边器材 那你的评论就是白费 了 器材搭配要注意的问题器材搭配要注意的问题 在此强调 不当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好坏影响更大 不仅是一般音响迷 就是音响 评论员或专家也经常会因为不当的搭配而误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 这是很遗憾的事 其实 任何以为评论员只要听得愈多 就愈不敢为一件器材做黑与白 好与坏的二极化评 价 因为在这二极之间往往还存在着许多可能性 所以 听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极化的答 案 这就好像小孩看电影时喜欢问大人 哪些是好人 哪些是坏人一样 为了减少犯错的 机会 评论员在聆听器材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多方面的搭配 然后再将自己的搭配推荐给读 者 第四讲第四讲 家用高保真音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家用高保真音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这方面的问题很多 我们不可能全部涉及到 所以 这里只对最基本的问题进行讨论 针对有音响的人来讲 最基本的问题可能是 我的音响放出来的声音为什么不好听 我的音响为什么没有音场 造成音响不好听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您买到的器材品质不如你意 可能是你的搭档 不当 当然更可能是喇叭摆位不对 所以不好听 总之 不好听是事实 也一定有其 不好听的原因 这些诸多原因归纳起来 最为常见的可能有 音响的音量控制器没有调好 如何正确使用音量控制器如何正确使用音量控制器 有人可能会这样认为 音量控制器不就是用来控制音量的大小而已 还有正确与否可言 所以 一般人很容易忽略 而且不会去仔细考虑这一因素 但是 也许您的音响不好听的 原因就是这个简单 而且 每当你听音响时却视而不见 使你拼命钻牛角尖 去寻找其他 问题 其实就是您的音量不是开得太大了 就是太小了 1 音响观念中的一个误解音响观念中的一个误解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音响器材设计有的音量 我喜欢开多大就可以开得多大声 音响器材无 论大小声都应该可以唱得很好 事实上 音响器材在最大声与最小声时都有其天限存在 不是您爱唱多大 多小声都能唱得很好 对于唱小声 我们一般来讲声音过于小 这就导致声压不足 很多音乐的细节就会听不见 音乐的场面也不够大 所以就不好听了 因此 很多人就会把声音开得大大的 但是 音 量开大了 细节听到了 可是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 下面我们重点谈这一问题 2 为什么音量不能开得太大 为什么音量不能开得太大 原因有二 一是扩音机与喇叭可能受不了那么大声而产生严重失真 扩音机的失真很容易理解 那是因为它本身没有那么大的功率 你却要它连吃奶的力量都 用尽 结果就只能勉为其难了 声音当然就不如意 至于喇叭 那是我们要了解的重点问 题 通常 每个喇叭所能承受的功率 或者说发出的音量 都是有限的 如果在其能力范 围内 它就可以发出失真很低 很悦耳的声音 但是 一旦音量超过了它的负荷 它就会 产生严重的失真 其发出的声音就会刺耳难听 二是聆听的空间无法承受那么大声 3 喇叭有失真天限 不能开太大声的例证喇叭有失真天限 不能开太大声的例证 要证明喇叭失真 第一个例子就是 如果你觉得声音难听刺耳时 将音量关小 声音就不 难听了 第二个例子就是 如果你有一小一大的两套音响 如一般迷你床头音响 如果你在一定的 音量下听 经常会发现竟然比自己的大套音响还好听 然而 当你开大声来听时 就完全 走样了 第三个例子就是 如果汽车的隔音不错的话 在汽车里以适度的音量听音乐时 往往也有 很好的声音表现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充分验证 适当音量 的重要性 可惜 一般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音 响 以为那么贵价钱买来的小喇叭 说什么也要能够发出很膨大的音量才对 其实 无论 您是花了多少钱买的喇叭 小喇叭就是小喇叭 它所能发出的音量有其很大的限制 即使 您的喇叭比一般的好 也只是增加一点音量的承受能力而已 4 怎样确定你音响系统的天限怎样确定你音响系统的天限 音响的音量到底开多大 才是正确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你的耳朵去听 一般可以用二 种声音来试听 一是人声 二是小提琴的声因 人声测试 音响最难还原的人声就是男高音与女高音 所以 用这些因来考研你的系统 也是对喇叭 的最大考验 拿一张男高音的唱片来听 最好是帕华洛帝的 他的声音能量最具摧毁性 将音量开到男高音唱到很强听起来还不会难听的地方为止 女高音用崔岩光的就行了 小提琴测试 人声测完之后 再用小提琴来试 不必用协奏曲 只要用小提琴奏鸣曲就可以了 通过一 支小提琴与一座钢琴的声音 你可以听得比较清楚 要注意 当你觉得小提琴的声音开始 绷紧 刮耳 变尖锐时 那就是极限了 此时你应该将音量调低一点 知道小提琴的声音 听起来不绷紧 且甜美为止 那就是最适当的音量 5 为什么要大喇叭 为什么要大喇叭 依照上述要领调好音量之后 你可能会很失望 因为那么小的音量无法满足你的听觉 没 错 现实是很残酷的 否则为什么会有多单体四件式的大喇叭或大口径的单体出现 喇叭 设计工程师们深知单体的天限 所以 为了不失真地呈现庞大的音量 他们必须使用几十 个小单体或几只大口径单体 让每个单体仅发出最适当的音量 想想看 几十个不失真的 单体所呈现的轻松自然庞大的声音 岂是你一个高音一个中低音单体的小喇叭所能及的 由此可见 无论你使用的是什么喇叭 了解喇叭的天限 将它的音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里 就是让你的音响声音不难听的最大秘诀 同时 深夜时除了电源充足是可能的原因之外 外界的噪音降低 你在小音量的情况下就已获得足够声压了 所以 在一般情况下 要大 的音量就必须有大的喇叭单体或喇叭群 用大声量去覆盖噪音 满足你的听音要求 6 听音空间不能容纳太大的音量听音空间不能容纳太大的音量 可能有不少人理解不了聆听空间容纳不了太大音量的问题 聆听空间又不是喇叭或扩音器 怎么也有负荷的问题呢 有的 这也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问题 其实 聆听空间的音量负 荷就是空间内六面墙的声音发射负荷 如果在木板 石膏板隔成的房间听音乐 由于板与 板时间有夹层 形成标准的软调空间 这样的空间可以吸收很多的声音能量 即可以容纳 较大的声音负荷 无论是高 中 低频段的声音 这样的空间都能够吸收 如果在都是砖墙或水泥的房间 坚硬的墙面所能吸收的声音能量无法与软调空间相比 后 者是吸收为主 前者是反射为主 虽然 软调空间可能会使低频量感不足 但是大部分都 能使高频顺耳 而硬调空间的低频不会逸失 可能还会增强 但却也容易因高频反射太强 而刺耳 权衡得失 软调空间比较适合听音响 因为这样的空间对于音量的负荷比较大 不易让你觉得声音嘈杂刺耳 7 调整喇叭的摆位 适应硬调空间调整喇叭的摆位 适应硬调空间 正三角形摆法很好用 如果你不想改变硬调空间 又没有办法解决空间内反射音太多太强 空间负荷超载的问题 最简单又不必花力气的方法 就只能降低音量 这一方法我们已说明 除此之外 还有第 二个方法 就是利用喇叭 正三角形摆法 有些空间可能要用 长边摆法 加上 正三角 形摆法 为什么要用正三角形摆法呢 因为这种摆法 喇叭离四面较远 它所产生的反 射音也较弱 我们所听到的乱七八糟反射音就减少了 8 为什么要用正三角摆法加上长边摆法呢 为什么要用正三角摆法加上长边摆法呢 正三角形摆法加上长边摆法的妙用 就是将空间干扰因素降低到最低 你可以将整个正三 角形 二支喇叭与人 在房间内移动 慢慢找出最佳的正三角形位置 为什么要长边摆法加上正三角摆法 这是针对而侧墙反射太强或二侧墙距离较窄的空间 在这样的空间里 从二侧墙传来的反射音严重干扰直接引 这时 你可以尝试将喇叭摆在 长边 是二支喇叭距离侧墙远些 从二侧墙传来的反射音就会减弱 当房间长宽比例不好 时 就不要强求喇叭按照传统的短边摆法 当用 三一七比例法 或 三三一比例法 都 得不到良好的声音时 发挥你的想象力 运用其他的 喇叭摆法 试试 或许你会得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 9 降低音量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降低音量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当你将音量降低之后 通常有一个问题可能会随之而来 那就是低频量感不够 低频量感 不够要如何解决 其实很简单 再加一点低频就好了 说倒容易 怎么加呢 大低频的方 法 每个高手可能会有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不是高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一个超低音 千万不要以为加个超低音就是要震耳欲聋的低频 超低音真正为我们服务的地方就是 加 那么恰恰好的一点 请注意只是 一点点 为什么我的音响为什么我的音响 看看 不到音场不到音场 这里的 看 是为了强调 一个再生得够水准的音场 其音场内的各种乐器声音的 实体 感 非常好 好到声音似乎都可以 凝聚成形 再者 音场内的 空间感 也清楚地被 描绘 出来 一 一 两组需要解释的名词 两组需要解释的名词 1 凝聚成形与具实体感凝聚成形与具实体感 通常我们在听音乐时 一定会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漂浮在空气中 没有形体 可是在某些条件的撮合下 这些原本没有形体的漂浮声音会凝聚起来 让人听得很清楚 清楚得好像可以用眼睛看到演奏的乐器 这就是声音被凝聚成形之后产生的实体感 2 空间感与描绘空间感与描绘 在音乐厅或者录音室里 我们会因为听到从各个反射墙面传来的反射音 或录音器材做出 来的反射音 在脑海中产生空间大小的感觉 这就是空间感 空间感像绘画那样描绘出来 吗 要是你的音响所再生的空间感够真实 它就可以清楚得像绘画一样 反之 就是虚无 缥缈 似有若无了 二 二 音场无法凝聚成形的原因 音场无法凝聚成形的原因 音场虚无缥缈 缺乏实体感 是音场无法凝聚成形所致 原因大概有 聆听位置与喇叭的距离不恰当 音量不够大 环境噪音太多 整套音响系统的细节再生不够 这些原因中 除了第一项之外 其余三项其实都与这些原因中 除了第一项之外 其余三项其实都与 细节细节 有关 音量太小可能会听不到有关 音量太小可能会听不到 足够的细节 环境噪音太多会把原本的细节掩盖 整套系统的细节不够当然就是源头上细足够的细节 环境噪音太多会把原本的细节掩盖 整套系统的细节不够当然就是源头上细 节就不足 节就不足 看上去导致我们看上去导致我们 看看 不到音场的原因有不少 但最基本的有两个 不到音场的原因有不少 但最基本的有两个 一是聆听位置与喇叭的距离不恰当 二是耳朵听到的细节不够 一般的音响摆位 只能得到一个隐隐约约的音场 如果你想得到具有实体感 凝聚成形的 音场 那就要更进一步地仔细摆位 如果只做喇叭粗摆位 我们只能得到不够实体感的音 场 这种音场是这种音场是 看看 不到的 只能不到的 只能 听听 到而已到而已 为何必须经过仔细的微调喇叭与聆听者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才能看得到音场 为何必须经过仔细的微调喇叭与聆听者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才能看得到音场 因为音场是由 喇叭发出的声波在房间的四面墙与天花板 地板反射之后 产生的直接音与间接音的混合 音 这种混合音包括了不用的时间差 直接音与间接音的时间差以及六面墙反射音的时间 差 就是这些东西传到耳朵之后 在脑中产生一种声音的幻想 这种幻想越清楚 脑中自 然就产生由听觉影响而产生的视觉效果 于是 我们便 看 到音场 但是 能够让我们产生视觉感受的混合音并不是随手可得 它只会在某个精妙结合上才会 产生 如果你的聆听位置与喇叭位置没有刚好在空间的某个点上 这种因声波反射而产生 的幻想不会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喇叭摆位上多下功夫的原因 那么 如何为喇叭 聆听位置的相互关系做最恰当的微调 这种微调有没有什么规则可循 基本没有 唯一的规则就是耐心 细心的重复喇叭摆位以及变换聆听位置 把最恰当的点 找出来 音场的细节不够 音场还是音场的细节不够 音场还是 看看 不见不见 找到最恰当的点 喇叭与座位的相关位置 之后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细节 音场还是 看 不到的 只能听到而已 何故呢 因为乐器的实体感与空间感就好像整幅拼图 它原本是 空白的 就靠那数百数千个小块 细节 慢慢把完整的图拼出来的 细节如果不够 就等 于拼图的小块不完整 这样的音场当然只能 听 到而 看 不到了 例如 我们在听小提琴演奏时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琴板震动细节 琴弓与琴弦的摩擦细节 小提琴的质感就出不来 声音就不像小提琴 同理 听钢琴时 如果触键之后琴弦振动的 细节不够多 就会觉得钢琴的声音不够真实 这些 像与不像 真与不真 其实都与细节 有密切关系 真正的细节不只存在于中高频中 如何增加细节 如何增加细节 首先要尽量降低环境的噪音 再就是将音量开到适当的大声 最后当然是选择能发出够多 细节的音响器材 在此要注意的是 细节的多寡与中高频或高频的白热与否是没有关系 有些人误以为中高频与高频段的凸出就是细节多 其实这是不对的 真正丰富的细节是存 在每一个频段中 而非只存在于中高频或高频段 再者 阴柔稍暗的声音特色并不会减损 细节 只要环境够好 器材够好 阴柔而多细节的表现会更接近音乐厅的表现 对于一个 对音响有经验 对音乐有修养的音响迷而言 阴柔而丰富细节的音乐表现是必须的 第五讲 音响播放效果与聆听者的心理效应 一 音响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无时不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作为被人主动接受的音响 其播放的音乐 更可以有效地引起人的心理的变化 而且 音响播放的音乐越富有感染力 就越能打动听 者 课件 除了音乐本身的内容之外 音响的播放效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1 1 音响的播放效果越好 听者就越易被感染音响的播放效果越好 听者就越易被感染 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验 同样一张唱片 放在不同的系统里播放 你会以为不是同一张唱 片 这就足以证明 音响的播放效果在影响着人的心理 因为 你通过不同的系统听同样 的唱片 使你感知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引起了不同的心理活动 这就证明例如我们前面的命题 音响的播放效果与聆听着的心理效应有关 2 2 相应医学研究的发现相应医学研究的发现 我们听音响 其实是在听音乐 因此 音乐对人有何作用 音响也同样对人有相应的作用 当然 我们所听的音响必须有相应的播放效果 否则 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那么 音乐对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 就目前在医学研究中发现 经常接触音乐节奏 律 动会对人体的脑波 心跳 肠胃蠕动 神经感应等产生某些作用 进而促进人身心健康 如可以让人消除工作紧张 减轻生活压力 避免各类慢性疾病等等 其实 音乐对人的作 用远远不止这些 他们无形的力量对人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今天做能的认识和想象 3 3 音乐让人的心灵产生共鸣音乐让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所以聆听和鉴赏音乐 越来越受现代人普遍接受和重视 因为 音乐时一种语言 通过 7 个音符的巧妙编织和组合 集喜 怒 哀 乐 悲 欢与其中 寄托着真 善 美的意境 在听音乐时我们会随之产心灵上的共鸣和相应的情感 使我们的生理过程发生变化 因此 听音乐引发了不少的相关研究 4 4 实验结果的证明实验结果的证明 曾有医生在一些病人中 组织一支乐队练习吹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 命运 结果一段时 间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得到改善 有研究还证明 人聆听优美音乐 可降低血压 推迟衰老 唤起某些失去的记忆 和谐的 音乐不仅能使大脑得到休息 还能锻炼人的大脑 因为 我们倾听优美歌曲时 首先感知 是音乐和曲调 这是由右脑分管的 至于歌词的理解 则由左脑分管的 所以 欣赏歌曲 是在锻炼左右脑的协作能力 5 5 脑不同部位血流量的变化脑不同部位血流量的变化 美国一所大学利用 RET 拍摄的大脑横断面的照片 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了音乐家和非音乐 工作者在欣赏莫扎特的乐曲时的大脑活动变化 通过显示大脑某个部位血液流量的多少 反映不同对象在欣赏音乐时的大脑活动情况 照片显示出非音乐工作者的大脑右侧变红 而音乐家的大脑右侧和左侧都变红 这证明 音乐家由于经常听音乐 不断进行着对乐曲 意义理解的抽象思维 他不仅在欣赏音乐 而且还在理解和思考音乐 所以音乐家的艺术 创作使左右大脑都得到锻炼 非音乐工作者欣赏音乐时一般只使用右脑 6 听音乐 大脑活动的协调训练如果经常听音乐 并且逐渐理解乐曲涵义 这样 不仅 使右脑得到锻炼 在充分挖掘右脑潜力的同时 还锻炼了左脑甚至整个大脑 7 7 听音乐 为延缓大脑老化创造条件听音乐 为延缓大脑老化创造条件 经常通过音响听音乐 随着对音乐细节表现的捕捉和理解 人的听力得到不断的锻炼 延 缓听力随人的年龄增长而衰退的速度 保持敏感的听力 不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感知 保证 有足够的信息传入大脑 维持大脑足够的活动量 为延缓大脑老化创造条件 归纳目前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听音乐有一下心理效应 归纳目前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听音乐有一下心理效应 1 让身体放轻松 舒缓压力 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 2 敲开封闭的心灵 舒缓忧郁苦闷的心情 甚至可以做到某种程度的心灵治疗 音乐是 一种相对开放的 语言 常常与封闭心灵有许多不谋而合的约会 3 刺激脑部 活化脑细胞 对脑部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甚至达到防止老化的功效 4 提升创造力 策划力以及刺激右脑 尤其是听古典乐曲 对右脑的训练与发展有很好 的帮助 5 帮助入眠 提高免疫力 增加神经传导速率 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 让人的身心都得 到适度的发展 解放 6 使婴儿的呼吸平静 心跳减缓 让婴儿不再哭闹不安 也可以刺激婴儿的大脑思维能 力 让他更聪明 总的来说 对于一般人 欣赏音乐的心理效应主要是表现在健脑益智和调节神经过程方面 是开发右脑和调节不良情绪的良策之一 二 二 人的心理活动对音响效果的判断产生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对音响效果的判断产生影响 1 放大音响效果的心理效应放大音响效果的心理效应 当音响欣赏者坚信某一音响器材或者配件具有某种效果时 他在感受这种效果 会放大这 种效果 或者说对这种效果的感觉会变得很敏感 效果 或者说对这种效果的感觉会变得很敏感 2 减小音响效果的心理效应减小音响效果的心理效应 当音响欣赏着坚信某一音响器材或者配件没有某种效果时 他在感受这种效果的同时 会 减小对这种效果感受 或者说对这种效果的感觉变的更迟钝 3 语言的引导可提高对音响播放效果的感觉语言的引导可提高对音响播放效果的感觉 俗称 忽悠 语言的诱导 让听者集中注意力于某一对象 提高相应感知觉的敏感性 从而提高对相应事件的感知效果 思考题 1 我们为何要听音乐 2 根据现在的相关研究成果 你认为如何让听音乐才能达到训练左右脑协同工作的效果 第六讲第六讲 如何布置听音响的房间如何布置听音响的房间 用于听音响房间的选择用于听音响房间的选择 1 选个大房间来听音乐选个大房间来听音乐 一般来讲 四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最好 这样的房间在响度 混响时间和隔音的改造都比 较容易做到较好的效果 而小于 10 平方米的房间 要把这些因素都搞好就相对较困难了 因此 应选一个尽可能大的房间来听音乐 2 选一个远离噪音的房间来听音乐 选一个远离噪音的房间来听音乐 房间的位置要远离噪音较多的交通要道 因为 本来打开的窗户是较好的吸音调整手段 若为马路一面 不但要关上窗户 还要用双层窗隔音 里面又需要吸音材料 音响房不要紧邻他人卧室 那样会使你在别人要休息的时候 无法纵情娱乐了 如果家在路边 是在没有办法躲开噪音源 只好隔音了 怎样隔音好 实心墙有较强的隔 音能力 10cm 后的混凝土墙可提供 50DbB 的声音衰减能力 两层墙当中留一点空间 就 有 100dB 的隔音能力 室内无论有多大的音响 外面可以说已完全听不见了 不过 20cm 厚的混凝土墙就是有 55dB 的衰减能力 对外面还是有点影响 如果你想装修你的房间 选什么材料最好呢 如果你想装修你的房间 选什么材料最好呢 材料的隔音特性负荷所谓的质量法则 透过损耗 即材料隔音的能力与单位面积的重量成 比例 越重 隔音能力越好 用砖块和水泥混凝土比用石膏之类的板材隔音更好 如果用 铅的话 0 3 0 5cm 厚有较好的隔音能力 隔音材料都是高音的透过损耗比低音的高 5kHz 与 100kHz 的声音可相差 30dB 左右 中空石膏板相差达 50dB 选材的时候要十分注意 使用隔音材料最终的目的是使房间的本底噪音减小 外面的车水龙马声音进不来 用户内 部惊天动地的声音也出不去 这样无论是什么样的音乐和音效 你都可以尽情的享受 3 找一个与其他房间有两扇以上门相隔的房间里听音乐 找一个与其他房间有两扇以上门相隔的房间里听音乐 如果与其他房间有二扇以上的门相连的房间 隔音就会困难 这样的房间应尽量避免用来 听音乐 如果有通过一条走廊通到其他房间的客厅就较好 所以 是一个较好的听音室 听音室的两侧墙应尽量做到一致听音室的两侧墙应尽量做到一致 这里讲的一致 包括构成墙的材料质地 墙的尺寸 墙面的形状 墙上摆设的物品和所挂 的字画等都尽量一样 目的是保证立体音场的正确 墙面尽可能吸音墙面尽可能吸音 这样做可以减少第一次反射音 突出直接音 提高声音的定位感和质量 做吸音用的板材 石膏板比木心板好 为什么不用一般木心板或薄夹板来钉夹层 而要用石膏板或夹板 因为薄夹板或木心板容 易吸收中频段 而听音乐是中频段的饱满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要避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