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论文_第1页
中医护理学论文_第2页
中医护理学论文_第3页
中医护理学论文_第4页
中医护理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情志疗法文 献 综 述题目 中医情志疗法 姓名朱宇涵 学号 120401247 学 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专业护理学 指导教师 秦慷 2014年5月29日前言:在传统中医文化中,“情志”二字并称,“情”有思想感情之意,而“志”则是指志向,意志等。合一而言,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情志疗法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由来已久。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情志疗法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在西医学的领域里,有一门医学心理学,这门学科研究了心理因素对于人类疾病的影响。实践已经证明了,心理因素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本质上,情志疗法和心理治疗法是相同的。在新的时代里,在各门学科交叉融会的背景下,中医情志疗法仍然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作为中医文化的继承者以及发展者,我们要继续发扬传统中医文化。正文:情志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疗法之一。它源远流长,有极其深邃的医疗哲理和科学基础,并且应用范围广泛,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情志疗法的由来,治疗机理,特点及应用原则。一:情志疗法的由来与发展人类有发达的大脑,复杂的心理现象,以及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也就有了许多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进而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医疗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积累了防治情志疾病的经验,逐渐地形成了对情志疾病及其他有关疾病进行治疗的情志疗法。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许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疗法产生于中国。比如,J.corille等在变态心理学纲要一书中指出:“中国人首先创信仰治疗,转移兴趣,改变环境。”医学博大精深,许多关于情志治病的方法皆可在古代医学,民族医学以及民间医学中找到源头。最早的情志疗法可能与远古人类的原始文化有一定联系。那个时代的“巫”,不同于后来的神汉巫婆,而是拥有一定知识,技能和从事一些精神调节活动的人,他们可以给人以心理疏导,安慰等。比如说。黄帝内经中说:“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这是由于“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祝由”作为远古时期的情志疗法之一,基本是被公认的。但是“祝由”有其历史的治疗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在黄帝内经成书的那个年代,该书的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后世的“祝由”虽然继承了上古祝由术的全部内容,终究因为历史与自身文化的局限性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成为骗术,走向其原本的反面。二:情志疗法的治疗机理情志疗法之所以传承数千年而不断发展,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生机勃勃,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的接受。正是由于它有其深邃的科学道理,值得挖掘和探讨。情志极其两重性。人与其他的动物相比,有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在影响人。人生天地之间,既是自然地造化,同时又收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对于人而言,自身的内因和外在的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相互作用,既可致病,又可治病。正性情志和负性情志,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好的心情和坏的心情。心情的好与坏,认知的常与邑,影响人的心身健康,所以情志治疗旨在调控,抑制,接触和矫正负性情志,建立,培养,扶持的塑造正性情志,从而使良好心理主宰大脑,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以维护和实现个体的心身健康。在情志疗法中发挥作用的机理主要有情志相胜,精神的良性导向对机体的反作用原理,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原理等等。总之,情志疗法的种类无论怎样多,其主要治疗,保健的机理不外乎于内因的变化和通过外因的条件而引发的心理,生理,病理方面的良性循环,这不仅仅从医理上可以解释,也被临床实践所验证。三:情志疗法的特点情志疗法有其鲜明的特点,与现代心理疗法有许多共性,但毕竟属于传统医学范畴,具有浓郁的民族医学特色和人文色彩。情志疗法的特点主要有传统医学的特点,简便廉验的特点,体现人道主义的特点,接受治疗的群众性特点等等。情志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治疗的重要分支,属于中医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一整套学科理论,受中医整体观的辩证思维的指导,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精气形神,七情等等理论贯穿其间,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科学内涵。简便廉验的特点,情志疗法历久不衰,证明其确实有效,操作简便,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可治病,甚至还能起到药疗,针灸等疗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除此之外,情志疗法在医理上提倡尊重人,关爱生命,善待患者的思想,情志疗法的适应病症,治疗范围涉及临床各科病种的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从初生的婴儿,青少年,中年,老年的治疗,到弥留之际危重病人的临终关怀,都可以采用情志疗法。四:情志疗法的应用原则辨病辨证论治的原则,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有些疾患有证可辨,在这方面历代医家已经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而有些病则无证可辨,有些综合征并非单一某种传统病名可以涵盖,还有些仅仅是症候,是“亚健康状态”,所以应该更具不同的病症而采取相适宜的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因人制宜的原则。人群中有个体差异,由于先天禀赋,性别,后天发展,年龄,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人的身心状况也有其明显特点。那么采用情志疗法时,即使同一种疾病,在治疗时都要从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可做千篇一律的处理。身心兼顾的原则。精神与身体是统一的整体,古代哲学家把形神比作灯光与灯身的关系,机体衰弱,精神也会衰弱。所以,在治心的同时,也要治身。同样,在治疗躯体疾患的同时,也要兼顾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些躯体疾患的根源往往在心理,故传统医学有关照人的心灵世界的人文精神倾向。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情志疗法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尤重于“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医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明察秋毫,掌握疾病的早期反应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小结:随着社会与医药科技的发展,人类疾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身心疾病,“文明病”,社会病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小,令人担忧。近些年,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法在全世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各种疗法对于临床治疗,养生保健确有其独特的功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