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本文初步总结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和演变,简单的介绍了古代园林建筑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近五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艺术珍品,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所有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讲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审美旨趣,融合了传统的美学元素。而园林建筑的等级制度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关键词:园林建筑,发展,制度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宏然天成的建筑作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作为指导,从天的角度来说,要师法自然,融入自然,顺应自然,从人的角度来说,园林建筑必须以景有尽而意无穷为诉求。现代园林建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健康宜居的环境,正是由此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汲取营养, 博采众长,关注园林文化内涵;开阔眼界,研究园林发展趋势;才能与时俱进,拓展园林设计领域来发展现代园林。此外园林建筑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现代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制度则主要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因而受到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和思想意识的制约,有着明显的社会特点和社会影响。这对于今天的意义也是重大的。(二)园林建筑简介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宫廷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造园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中国园林建筑包括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巧的私家园林,这些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中国儒学中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政治意义的思想反映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这一境界多见于皇家园林,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约一半的景点体现了这种境界。二、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一)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1、萌芽、生成篇(殷周秦汉)当一个民族的历史足够悠久的时候,最早期的那部分便往往和神话传说连成一体。提到殷商很多人会想起封神演义。穷奢极欲的商纣王为建造鹿台不惜耗费大量金钱和劳力,“广兴土木苦黎庶,天下荒芜怨声齐”的后果是天下人神共愤奋起伐纣,最后牧野兵败的纣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至此结束。在可见的历史记载中,纣王鹿台是最早由王室建造的园林。由此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萌芽产生,中国古典园林的序幕亦缓缓拉开。“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而成。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这是诗经大雅灵台篇中的记述。简洁的诗句将一幅周文王与民同乐的美好画面勾勒出来。与鹿台相比,灵台体量很小,“高二丈,周围二十步”,由池沼开挖出得土方堆积而成;灵囿的面积则十分广阔,“方七十里”,囿内草木繁多、走兽成群。周天子建苑囿,各地的诸侯也竞相效仿,“高台榭,美宫室”逐渐蔚为风气。在春秋时期不仅诸侯建造大型苑囿,内设台榭宫室,竞相媲美,卿大夫们也争先恐后地筑台建榭,园林建筑的建设进入一个高峰期。形成了以“宫”和“苑”结合的宫苑形式,著名的有楚章华台和吴姑苏台。受时代氛围的影响,秦皇汉武时期的园林风格以恢弘磅礴为主要特征,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在此时出现。有名的就是秦汉上林苑。园林建筑形式主要由两种。一种是园林建筑以大型宫殿为主体,苑在宫内,为从属地位。如秦咸阳宫、西汉未央宫。另一种是以苑为主体,这种形式多见于离宫别馆。同时私家园林出现,建筑上出现了楼阁,汉画像石的出现丰富了建筑构件的种类。2、转折篇(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建筑的新变源于汉末的社会动乱和社会思潮的变化。两汉经学的核心是董仲舒奠定的天人感应思想,但随着汉政权的的衰落而失效。科学的发展使两汉时期的宗教目的论和“天人感应”说不断受到冲击。魏晋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降低了对神灵的祈求。两汉哲学分家,名、法、道家思想又得以传播。对外界的怀疑和否定,引起了内在人格的觉醒。空前的山林隐逸带来了人们对山水自然理解的深化,使得私人园林勃兴,此时的建筑比较自由,园林内“观”和“楼阁”大量运用,有着恬适宜人的风貌。出现了从事生产的水碓、土窟等功用建筑和辅助用房。但仍残留着汉代的遗风。这时的园林建筑大都顺应自然的情趣,建筑形象相当的多样化,或依山,或临水,或映衬于花木,或与园外借景,均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发挥点景和观景的作用。南朝开始,造园活动普及民间,园林建筑已从神秘富丽、高不可及走向了普通朴素,关注的焦点逐渐由物质享受转向精神的愉悦。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一种新型园林形式寺观园林应运而生,并迅速兴盛起来。佛寺建造也逐渐参照中国“祠庙”的形态和宫殿建筑格局,加入印度伽蓝的佛塔、佛堂、佛像、僧房等建筑,以佛塔为中心,周围绕以僧房,中留庭院,完成了中国佛教寺院的原始形式“塔寺”。出现了僧寺、尼寺、山寺。佛教建筑强调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和平,在建筑的选址上,讲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建筑场地。在总的布局上,有供奉佛像的殿宇和附属的园林部分,这和私家园林居住与园林部分类似。佛寺园林建筑起初都是由本土的一种建筑按照宗教的需要进行改造,同时与当地建筑传统结合,这样就发展出新的宗教建筑形式,为渲染气氛,佛堂内壁常绘满宗教题材的彩画,有些更以立体感强烈的悬塑为装饰。有些寺庙内,在殿内上下紧密排列有上千上万尊佛像。随时代的不同,佛教寺院园林建筑布局出现廊院式寺院、廊院式向佛殿中心过渡式寺院、纵轴式寺院,如宝光寺、景林寺。和佛教不同的是,道教园林建筑主要是宫观。尊神宫观的建筑格局一般由山门、灵官殿、正殿、配殿、后罩楼等建筑组成。自然神庙与其他宗教建筑的风格迥然不同,皆是前为朝殿,后为寝宫的形制,前朝后寝构成了寺庙的主体。它的建筑规格高,殿宇宏敞,装饰华丽。在佛教和道教建筑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曾发生过两教争山抢地、争雄斗胜的情况,但最终走向了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道路,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和而不同”的大格局。3、 成熟、繁盛篇(隋唐五代、宋辽金)隋唐时期,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统治者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并重,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共同创造了多元包容而辉煌灿烂的文化,园林建筑也进入了成熟繁盛期,建筑物种类丰富多变。亭、台、楼、阁交相辉映,舫、榭、廊、桥错落有致,园林建筑往往以气宇轩昂、雄浑壮阔的建筑群著称。亭的建筑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平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八角形、正六角形、十字形、扇形、梅花形等;立面为攒尖顶,单檐、双檐和三重檐。有时考虑使园林显得幽深,在亭中设洞门。阁也逐步发展为巨型建筑,作为储物、藏书、供佛及登高游览之用。建筑形式上,有长方形、方形、八角形及圆形等;建筑结构上,不仅有木结构的,还有砖石发券的;建筑材料上还有琉璃的、铜铁铸造的,等等。唐大明宫太液池南岸曾建筑廊数百间,宋朝时,廊成为园林中独立的观赏建筑。北宋御苑建筑风格迥异,既有华丽的宫廷建筑风格的轩、馆、楼、台,又有简朴的乡野风格的茅舍村屋,建筑造型各异。这一时期的佛教园林建筑雄伟壮观,布局庄严。佛寺建筑有了新的发展,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中轴线。由三门开始,纵列几重殿阁。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主体与附属建筑的回廊常绘壁画,成为画廊。塔的位置也由寺中心逐渐变得独立,还出现了许多石窟寺。宋代的建筑艺术也发生了变化,不似汉唐的雄浑质朴,而是俏丽飞扬,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文人园林却有简约、疏朗、雅致的特点。辽金时期的园林建筑大都依山傍水,宛似江南的感觉。辽代建筑风格与宋不同,较多的继承了唐风。金的建筑特点讲究宫城居中。增设了许多礼制建筑,如祭祀天、地、风、雨、日、月的天坛等。4、 集大成篇(元明清)进入元明清时期,国家统一,各民族交流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活动活跃也起来,思想文化的新变,世俗文化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直接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园林建筑活动。皇家园林建筑从布局到造型都尽一切可能使其体现出端正与威严。园林建筑有厅、堂、楼、台、亭、阁、榭、廊、桥等,形式多样,装修彩绘雕饰都很富丽堂皇。私家园林独具个性,因地制宜,以水见长。园林建筑疏朗雅致,天然成趣,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建筑明显增加。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独具特色。园林建筑的设计原则讲求“立基”,以厅堂为主,其余亭台可以“格式随宜”。到清时期,园林建筑出现了西洋楼建筑,这些建筑的体形及柱面上的柱式、檐口基座、门窗细部具为欧式建筑作法,但细部雕饰也掺杂了中国式的纹样。建筑前还配有人工喷泉。西洋楼是欧洲建筑文化第一次传入中国的完整作品,也是欧洲与中国两大园林建筑体系首次结合的创造性尝试。由于文化艺术的发展,宅院建筑中大量引入相关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花街铺地、嵌贴壁饰、门窗装修、屋面翼角、家具陈设、联匾字画、桥廊小品、花台石凳等项艺术形式,为充分表达建筑意匠开辟了更广泛的途径。使园林建筑审美和居游功能达到高度和谐与极致完美。由于清代对宗教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寺观园林建筑得以快速发展,形式多样。藏传佛教建筑艺术与传统佛寺有所不同,其表现力更为强烈神秘。寺庙选址结合山势,主体建筑群皆甚庞大,以其多变的形象反映了宗教构思,也促进了建筑结构的形式创造。汉传佛教在藏传佛教的冲击下日渐衰微,但其建筑规模亦然庞大,结构雄伟异常。清代道教宫观则向市镇城内发展,但建筑仍能继承道教崇尚自然的传统,布局比较自由,没有固定格式。 (二)古代园林的建筑艺术发展对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论述,前文已经说的很多了,这儿只做粗略的介绍。在园林建筑史的发展上,出现了亭、台、楼、阁、舫、榭、廊、桥、塔、厅、堂、轩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物,园林把建筑艺术变相的应用于自然环境,实现了壮美与秀美的结合;建筑面对山水,既突出了山水景观,又获得了良好的观赏条件。建筑集中布置,即使自然空间开放、明朗。宜动中观;又使建筑空间封闭、曲折,宜静中观。有动有静,形成对比。在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以大化小”、虚实相生的艺术形式,有了“主与从”结合的规律,园林建筑还有中西兼容的文化特征。三、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等级制度的探索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等级制度也留下了其特有的印记。无论是园林空间的组织原则,还是园林建筑形式的发展演变,或是在园林建筑材料和装饰及建筑某些特征的形成过程中,都可以找到建筑等级制度参与作用的痕迹。 (一)园林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根据考古发掘,在殷商社会早期,服务对象不同的建筑就有了差别,不仅在规模上有差别,还有诸如使用夯土起台,石灰抹面装饰等区别。这种差别昭示了日后园林建筑等级制度的发生。到了周代,等级制度已经成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之一,并且以“礼”的形态表现出来。建筑则大致在类型、尺寸、数量和色彩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规定,是按照最高统治者的要求确定的,不遵守这些规定,就是挑战天子的权威。由于园林尚处在萌芽阶段,对于园林建筑的等级制度也就刚刚开始。唐代的园林建筑等级制度的文献典章保存的比较完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与周代不同的是,唐代要求宫室之制自天子至庶人各有等差,与周的“礼不下庶人”有很大不同。唐代的园林建筑等级制度中,宗教意味减弱,开始了向世俗的转变,更加关注建筑体量及其相关方面,更多地注意了对园林建筑群组的控制,显示出对建筑之间的形态和邻里关系的重视。宋元基本沿袭唐制,而明代朱姓皇帝,以汉族正统自居,强调儒家礼制,因此甫立国便指定出一套更详细严密的建筑等级制度,并不断修订、补充。明代的园林建筑等级制度有意加大了皇族与一般人之间的区别,明代园林建筑更倾向于世俗化,尽管明初也曾规定不准在一般建筑上使用龙凤、日月等图案,但若是仔细研究这些图案会发现,即使是这些图案,也逐渐由神妙惊奇转为平易近人,由粗放转为秀气,由伟岸转为婉约,失去了叱咤风云的气概。从许多文人隐士的私家园林建筑便可以看出。可以认为,这时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这些图案的美术价值而非其原本具有的神秘的宗教含义。清代的园林建筑等级制度可以认为是对明代园林制度的补充。它对园林建筑群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更加关心和确定,园林建筑群体形象更为定形。北京故宫就在这方面达到了艺术的顶峰,体量、空间关系推敲十分深入。总体说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较粗疏到缜密,从重宗教到偏世俗,从多象征到更注重美术效果的诸多转变,其间极大地影响了园林建筑的形态、空间的发展变化。(二)园林建筑等级制度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文献的记载,还是对实物的考证都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内容、形制和标准,都是由“礼”这个基本规范衍生出来的。清代朝庙宫室考中说:“学礼而不知古人宫室之制,则其位次与夫升降出入,皆不可得而明,故宫室不可不考。”可见二者之间的联系。那么,何谓“礼”呢?礼记坊记说:“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仿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宗法礼制左右着人们在园林住居中的行为和住居空间的营造,是等级居住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伦理思想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它一直是中国文化总体取向的依据,其仁义礼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倚重和利用,成为指导国家社会生活和行为的准则。这一点在园林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明显的表现在园林建筑的礼制化上。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以建立的礼制为规矩准绳,当然园林建筑也不例外。等级森严,一丝不苟,这样以礼制等级为依据,就不难明白紫禁城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的布局是如何产生的了。(三)园林建筑等级制度对其建筑形式演变的影响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又为儒家所推崇,园林建筑等级制度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