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681289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64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06
上传人:简***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牛**(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工程
任务
规模
- 资源描述:
-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1 5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 5 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5 1 1 社会经济概况和近期发展规化社会经济概况和近期发展规化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 滨临渭河 北倚五陵塬 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其悠久的历史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 独有的 塬 城 河 是城市历史内涵 的重要元素 咸阳市在陕西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咸阳市的经济 有很大发展 现已成为以电子 纺织 精细化工 医药保健等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城 市 西宝高速公路桥 312 国道 陇海铁路 咸铜铁路等从市区穿过 西安 咸阳 国际机场邻近城区 据统计至 2002 年底 咸阳市人口 486 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 55 万人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 251 亿元 工业总产值 106 亿元 农业总产值 55 亿元 2002 年陕西省政府提出以陇海铁路沿线城市群与西安共同构成中心区 国家关 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星火科技产业带为核心区的 一线两带 发展战略 要求 西 咸经济一体化 协同发展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 为 西 咸 经济发展创造良 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咸阳市委 市政府适时制定了渭沣两河四岸生态环境景观规划 规划目标是尊重历史 复兴文化 改善生态 再铸辉煌 使之成为渭河上一颗明珠 西北最大的城市景观 拟建的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渭河中游的下段 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对治理段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营造城市生态景观 工 程建设将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及经济联动增值效益 5 1 2 防洪规划防洪规划 1 规划范围及设计标准 现状基准年 2000 年 设计水平年 2010 年 规划范围 渭河咸阳市区城防段分南 北 即右 左 两岸 左岸西起西宝高 速公路桥 东至陇海铁路大桥 长度 9 62km 其中新修 3 171km 右岸西起西宝 高速公路桥 东至陇海铁路大桥 全长 8 79km 设计标准 根据咸阳市城市发展规划 到 2010 年城区人口将达 55 万人 设防 区渭河南岸将是咸阳市的高新技术 商贸 旅游发展的重要基地 预计 2010 年人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2 口将达到 10 万人 根据南北两岸堤防保护区的重要性 依据 防洪标准 及 陕 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查意见 考虑到南岸现状开发建设 情况 确定南岸的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 北岸的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 2 堤防工程总体布置 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状况和利用已成防洪工程 经方案比较确定咸阳城区段设计 堤距不小于 600m 可充分利用部分稳定耐冲的天然岸坎 有利于稳定河势 咸阳城区河段左岸西起西宝高速公路桥 东至非金属研究所 规划新修护岸工 程 3 171km 右岸西起西宝高速公路桥 东至陇海铁路大桥 新修堤防工程达 8 79km 西兰公路桥 陇海铁路桥分别从目前的渭河行洪桥孔宽约 420m 和 338m 按 600m 堤距所要求的桥孔宽度进行扩孔 5 1 3 治理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治理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渭河自西向东从咸阳市城区穿过 将市区分为南北两个区 由于受自然条件和 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常年大部分时间 主槽较窄 滩面裸露 河道内乱采 乱 堆 乱种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 咸阳市及上游城市工业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河道内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中水河槽受滩面发展侵占 逐年缩窄 形成小流量高水 位的恶性循环 加之原有堤防工程标准低 质量差 使城市防洪压力增大 治理段 现状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要求很不适应 从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陇海铁路桥长约 9km 的城区河段 现状河床床面宽约 450 760m 其中西兰公路桥位处宽约 420m 铁路桥位处宽约 338m 对现行河道 行洪断面形成卡口 造成桥上游壅水 导致滩面出现淤积 咸阳城区渭河左岸自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陇海铁路桥之间岸线全长 9 62km 其中 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非金属研究所 以下简称非研所 段大多为自然岸坎 高程在百 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虽属河道老岸 但由于无护岸工程 稍遇洪水 便有崩塌现象 发生 非研所段为在建工程 建成后即可满足百年一遇洪水设防 1 级堤防标准 非研所至西排洪渠段长 674m 堤防 是上世纪 80 年代末修建的 基本满足设防要求 西排洪渠至渭河 2 号公路桥段 4 75km 为在建工程 建成后即可满足设防要求 渭 河 2 号公路桥至陇海铁路桥段长 700m 陕西省水利厅已批复建设 为在建工程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3 建成后即可满足设防要求 城区渭河右岸自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陇海铁路桥之间岸线全长 8 79km 属无堤段 洪水对该区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渭河城区段目前归属市水利局防汛办代管 既无专门管理机构也无管理经费的 来源 更无长年专职管护人员 管理状况急需改善 5 1 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 一线两带 和西安都市区 西安至咸阳一体化 发展战略实施步骤的 加快 咸阳市委 市政府提出把渭沣两河四岸生态环境景观建设作为促进城市发展 的重要突破口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 是渭沣两河四岸生态环境景观规划 中的重点工程 通过本工程建设 可以畅通中小洪水流路 稳定河势 有利于防洪 安全 改善沿河两岸及咸阳市的生态环境 改变冬春污水横流 黄沙满天及夏秋杂 草丛生 臭气熏天的状况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良好的 外部环境 促进两岸城市发展 完善城市功能 丰富城市内涵 提升城市品位 改 善投资环境 促进旅游发展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因此 进行渭河咸 阳城区段治理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5 2 工程任务工程任务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影响河道原有功能的前提下 疏浚整治河道 利用部分 河道蓄水 平整两侧滩地 为绿化 美化景观工程建设创造条件 通过本工程建设 加快咸阳城区段河道渭河堤防建设和河道治理 提高防洪能力和管理水平 增加城 市景观面积和绿地面积 改善人居环境 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品位 改善生态 环境和投资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5 3 工程治理范围工程治理范围 1 治理段上游起点位置确定 项目建议书阶段 根据设计委托书要求 治理范围为陇海铁路桥上游约 5 5km 治理段上游起点位于河道主槽由北岸拐到南岸拐点以下 50m 左右 距离一 号公路桥以上约 1480m 西防洪渠位于治理段北岸 距离上游起点约 672m 西防 洪渠位于治理段内 作为渭北干的退水渠 平时排泄城区污水 流量在 1 2 m3 s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4 汛期渲泄上游来的退水流量约 10 m3 s 年退水总量约为 500 万 1000 万 m3 但是 退水水质浑浊 泥沙含量较高 年退水量大 不宜直接进入蓄水渠 根据黄河水利 委员会专家咨询意见 不宜设置设排污暗涵将西防洪渠及北岸污雨水引至治理段下 游 因此 宜将治理段上游起点移至西防洪渠以下 以避免西防洪渠的退水对蓄水 水体的干扰 另外 从主槽河势分析 西宝高速公路桥至南安村段 主槽基本靠北岸 由南 安村向下游 450m 左右 主槽由北岸拐至南岸 主槽靠南岸 1600m 左右后拐至河床 中间 至陇海铁路桥长约 4500m 而项目建议书阶段上游起点位于河道主槽由北岸 拐到南岸拐点以下 50m 左右 模型试验表明 泄洪浑水渠进口水流不顺 1 橡胶 坝及中隔墙冲刷严重 因此 宜将上游起点下移 使治理段上游有足够的水流过渡 段 以保证水流平顺进入泄洪浑水渠 经过综合分析比较 将上游起点下移至咸通南路下游约 140m 模型试验表明 1 坝前水流比较平顺 坝前及中隔墙前端河床冲刷大大减少 该位置是合适的 2 治理段下游终点位置确定 项目建议书阶段 下游终点距离陇海铁路桥较近 约 435m 为减少治理段出 流对铁路桥的影响及铁路桥对泄洪浑水渠出流的影响 并考虑二号公路桥的位置制 约 拟将下游终点上移 120m 左右 同时取消泄洪浑水渠末端橡胶坝 模型试验表 明 泄洪浑水渠出流明显改善 对铁路桥的冲刷影响也相应减轻 鉴于治理段上游起点下移和终点上移 治理段长度由 5 5km 左右缩短为 4 6km 左右 因此橡胶坝梯级由三级优化为两级 5 4 泄洪浑水渠和泄洪蓄水渠宽度泄洪浑水渠和泄洪蓄水渠宽度 1 泄洪浑水渠和泄洪蓄水渠布置 将河道设计成复式河槽 主河槽疏浚拓宽形成泄洪蓄水渠和泄洪浑水渠 两岸 依据天然地形分设一 二级平台 泄洪浑水渠和泄洪蓄水渠布置主要根据中常洪水 河势兼顾咸阳市主城区确定 从中常洪水河势演变试验可以发现 尽管主流经常发 生变化 河床具有一定的游荡性 但是该河段主槽位置相对稳定 中小洪水涨落水 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大幅度摆动的现象 说明该河段河势变化不大 特别是主流受 D12 断面附近北岸大堤顶托 整治段上游主流基本靠南岸 入流条件比较稳定 而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5 且目前咸阳主市区在北岸 因此 将泄洪蓄水渠布置在河床北岸 泄洪浑水渠布置 在河床南岸 2 泄洪浑水渠过流能力确定 造床流量对塑造河床所起的作用最大 为避免造床流量对泄洪蓄水渠的干扰 泄洪浑水渠的过流能力应大于造床流量 该段河床造床流量约 1900 m3 s 因此 泄 洪浑水渠的过流能力应大于 1900 m3 s 根据咸阳水文站 1982 2002 年洪水资料统 计 21 年间流量大于 3000 m3 s 的洪水仅有两次 1983 年的 3440 m3 s 1990 年 4030 m3 s 流量在 2000 m3 s 与 3000 m3 s 之间的洪水只有 6 次 1984 年 1988 年 1992 年 1993 年 其余 15 年均在 2000 m3 s 以下 且大部分在 1500 m3 s 以 下 说明近 20 年来河道淤积主要是大于 3000 m3 s 洪水出现较少造成的 多年资料 表明 由于中水河槽受滩面发展侵占影响 河槽过水断面逐年缩窄 形成小流量高 水位的恶性循环 理顺中小洪水流路是减缓河道淤积 保证防洪安全的重要措施 因此 3000 m3 s 以下的中小洪水宜由泄洪浑水渠排泄 根据黄委会专家咨询意见 并经过泥沙模型试验检验 泄洪蓄水渠塌坝限制流量定为 2800 m3 s 超过该流量的 洪水全坝段塌坝运行 根据洪水频率计算成果 咸阳站三年一遇洪水流量为 3010 m3 s 如果仅从防洪 角度考虑 泄洪蓄水渠三年左右有一次塌坝过洪几率 这对景观效果 调度运用都 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 泄洪浑水渠的过流流量控制为 2800 m3 s 3 泄洪浑水渠和泄洪蓄水渠宽度的确定 泄洪蓄水渠为平时的蓄水水面 泄洪浑水渠为平时主要的泄洪通道 泄洪浑水 渠和泄洪蓄水渠宽度确定的原则为 主要根据造床流量 洪水资料分析及景观效 果确定 为保证防洪安全及减少工程建设对该河段冲淤的影响 同时为减少泄洪 蓄水渠的过洪次数和橡胶坝塌坝次数 从而减少挟沙水流对泄洪蓄水渠的冲淤影响 泄洪浑水渠应尽可能宽些 泄洪浑水渠不能过宽 否则影响蓄水景观 同时不利 于高含沙小洪水时的 束水攻沙 治理段现状河床宽度为 450m 760m 根据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 行性研究报告 渭河咸阳城区段堤防间距不小于 600m 本工程在不小于 600m 的 堤防之间进行枢纽布置 项目建议书阶段 主河槽宽度为 500m 其中泄洪蓄水渠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6 宽度为 300m 泄洪浑水渠宽度为 200m 两侧一 二级平台平均宽度为 100m 左右 本阶段根据黄委会专家咨询意见和泥沙模型试验成果 进行了优化调整 主河槽宽 度仍为 500m 将泄洪浑水渠加宽至 230m 泄洪蓄水渠相应减少至 270m 既保证 了小于 2800 m3 s 中小洪水由泄洪浑水渠安全下泄 蓄水渠蓄水水面宽度又不致太 小而影响景观效果 5 5 过洪能力影响分析过洪能力影响分析 5 5 1 洪水水面线复核洪水水面线复核 目前咸阳城区河段两岸堤防正按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 确定的防洪标准和技术指标进行建设 咸阳城区河段北岸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 遇 设计洪峰流量为 9170m3 s 南岸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 设计洪峰流量为 8160m3 s 根据河道现状情况及汛期工程运行原则和方式 进行水面线复核及工程 治理后设计洪水水面线推算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实测的 202 个断面 含 水文站断面 以林家村 魏家堡 咸阳 3 个水文站断面和三门峡库区渭淤 35 断 面作为推求起始控制断面 结合沿线调查水位 对 1954 年型洪水进行拟合计算 率定河床糙率 按相邻断面建立伯努力方程式 进行不同流量的水位推求 咸阳市 城区段堤距为 600m 并考虑公路桥和铁路桥扩孔工况 1 复核原则 a 河道断面采用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推算水面 线时的实测断面 并按可研报告提出的堤距原则 堤距为 600m 对断面进行适当 修正 b 河道糙率采用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率定的咸 阳市城区段糙率 主槽为 0 018 0 0203 滩地为 0 022 0 021 c 以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咸阳水文站水面线 设计成果作为复核时的控制点 d 复核长度大于本工程范围 本工程在断面 B171 B177 之间 复核长度上游 延长 4 3km 下游延长 3 2km 总长约 12km 即断面 B167 B180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7 e 鉴于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已确定咸阳老西 兰公路桥及陇海铁路桥组必须扩孔改造 本次按两桥扩孔计算 2 采用公式 本次复核采用的是河渠恒定流公式 计算公式为 SJ g v ZSJ g v Z 1 2 1 1112 2 2 222 2 1 2 2 1 2 3 2 3 2 i i i k A k A A Q v 2 2 2 2 i k Q K Q J 3 2 3 5 3 2 3 2 nX A n X A A n AR K X A R 复核时以 可研报告 中下游断面 B180 设计水位为起推水位 并考虑了局部 水头损失 3 成果比较 根据河道现状情况 水面线计算复核成果比较见表 5 1 从表中可以看出 本次复核结果与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出的水面线成果差值范围为 0 0 08m 即最大差值仅有 8cm 两成果基本 一致 因此复核成果可作为防洪影响分析的依据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8 表表 5 1 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复核成果比较表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复核成果比较表 m 洪水频率 P 1 2 断面号 可研本次复核差值可研本次复核差值 B180382 43382 430381 89381 900 B179383 52383 560 04383 28383 330 05 B178384 53384 570 04384 38384 380 B177385 36385 390 03385 09385 110 02 B176 1385 45385 460 01385 15385 14 0 01 B176386 08386 05 0 03385 8385 72 0 08 B175386 27386 270385 98385 94 0 04 B174387 25387 280 03386 9386 910 01 B173387 84387 900 06387 49387 510 02 B172388 37388 370387 85387 850 B171389 66389 59 0 07388 91388 83 0 08 B170389 85389 81 0 04388 94388 90 0 04 B169390 23390 270 04389 47389 550 08 B168390 73390 780 05390 14390 200 06 B167391 30391 370 07390 77390 830 06 注 表中高程系统为黄海高程 5 5 2 对过洪能力的影响分析对过洪能力的影响分析 1 城区河段 修建本工程后 河道内建有南 北侧护坡和中隔墙三座顺堤建筑物及三座拦河 橡胶坝 根据行洪时橡胶坝塌坝运行 坝袋泄空后紧贴在底板上泄洪排沙 不影响 河道行洪断面的特点和运行原则 推算设计洪水水面线时 河道断面的改变考虑了 三座顺堤建筑物 采用河渠恒定流公式及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 究报告 中的其它设计参数 并考虑陇海铁路桥扩孔 推算修建本工程后的咸阳城 区段设计洪水水面线 为使比较基础一致 工程治理前设计洪水水面线采用本次复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9 核成果 工程治理前后设计洪水水面线成果 见表 5 2 表表 5 2 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成果比较表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成果比较表 m 洪水频率 P 1 2 断面号 治理前治理后差值治理前治理后差值 B180382 43382 430381 90381 890 B179383 56383 560383 33383 330 B178384 57384 570384 38384 380 B177385 39385 390385 11385 110 B176386 05385 99 0 06385 72385 69 0 03 B175386 27386 26 0 01385 94385 93 0 01 B174387 28387 25 0 03386 91386 90 0 01 B173387 90387 88 0 02387 51387 46 0 05 B172388 37388 33 0 04387 85387 80 0 05 B171389 59389 34 0 25388 83388 62 0 21 B170389 81389 68 0 13388 90388 81 0 09 B169390 27390 17 0 10389 55389 53 0 02 B168390 78390 72 0 06390 20390 14 0 06 B167391 37391 370390 83390 830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修建本工程后 河道下泄设计标准洪水时 城区段水面 线基本与治理前吻合 治理段内各断面的水位比治理前降低 0 01 0 25m 治理段 下游水位基本不变 分析主要原因是 本工程的建筑物主要为顺河势建筑物 基本 没有占用堤距间的行洪断面 橡胶坝虽是拦河挡水建筑物 塌坝行洪时坝袋紧贴底 板 不阻水碍洪 同时为了满足蓄水和平时排泄中小洪水的需要 扩挖了治理段内 主河槽 主河槽由原来的上口宽 163 405m 的 V 字型断面 扩挖成宽约 500m 左右的复式梯形断面 扩大了主河槽行洪断面 大部分洪水由此下泄 计算中糙率 采用治理前原河床糙率 实际上通过河道整治 对滩地中的垃圾 弃渣和其它阻水 物进行了平整清障 减小了水流阻挡 糙率减小了 水面线应比计算值降低更大 模型试验验证了这一点 因此 本工程修建后对咸阳城区段过洪能力没有产生不利 影响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10 从 1 坝上游 B171 断面以上治理前后设计洪水水面线推算成果来看 本工程修 建后对河道过洪能力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 在设计标准洪水情况下 全断面行洪 根据分析计算 本工程修建后 对咸阳城区河段防洪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渭河咸阳城区段水面线比较见图 5 1 和图 5 2 2 对上游农防河段的影响 根据本工程的运行原则 按泄洪浑水渠下泄 2800 m3 s 流量推算水面线 水面 线计算成果见表 5 3 表表 5 3 不同断面下泄不同断面下泄 2800m3 s 洪水时水面线成果比较表洪水时水面线成果比较表 m 断面 全断面泄流 1 浑水渠泄流 2 坝上游壅水高 2 1 1954 年型 3 差值 3 2 B180380 78380 78 B179382 37382 37 B178383 09383 09 B177383 43383 43 B176383 69383 740 05 B175383 89384 320 43 B174384 47385 390 92 B173384 97386 11 04 B172385 23386 601 37387 400 8 B171385 85387 351 50388 501 15 1 号坝385 90387 431 53388 511 08 B170386 31387 811 50388 540 73 B169387 17388 070 90389 081 01 B168388 24388 410 17389 791 38 B167388 69388 800 11390 411 6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当泄洪浑水渠下泄 2800m3 s 洪水时 上游 1 橡胶坝断 面壅水高虽达 1 53m 但比 1954 年型设计洪水位仍低 1 08m B170 断面壅水高 1 5m 比 1954 年型设计洪水低 0 73m B169 断面壅水高 0 9m 比 1954 年型设计 洪水位低 1 01m B168 断面壅水高 0 17m 比 1954 年型设计洪水位低 1 38m 到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11 B167 断面壅水仅 0 11m 比 1954 年型设计洪水位低 1 61m B167 以后的各断面基 本无壅水 通过计算可知 当泄洪浑水渠下泄 2800m3 s 洪水时 1 号橡胶坝上游约 4 3km 范围内的各断面壅水高度为 1 53 0 11m 但各断面水位均低于上游农防 1954 年型洪水 图 5 1 渭河咸阳城区段水面线比较图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12 图 5 2 渭河咸阳城区段水面线比较图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13 设计洪水位 其值为 1 61 0 73m 因此 本工程泄洪浑水渠在 2800m3 s 以内泄洪 时 对上游农区堤防的安全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5 5 3 典型洪水泥沙漠型试验洪水水位典型洪水泥沙漠型试验洪水水位 对推荐布置方案进行了 1954 年典型洪水泥沙模型试验 试验实测水面线见图 5 3 实测水位流量关系见图 5 4 由于治理河段内河槽过流断面面积较自然状况 明显增大 因此在同级流量下水位有较大下降 治理河段以外则与自然河段水位接 近 6 6 6 6 6 46 6 6 06 6 臧 臧 B x B B B 图图 5 3 1954 年年 型洪水洪峰水面线型洪水洪峰水面线 0 L L L L L L L L 2L 3L 4L 5L 6L 7L m h m 3 壪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14 图图 5 4 1954 年年 型洪水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型洪水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 5 6 铁路桥不扩孔对本工程的影响铁路桥不扩孔对本工程的影响 5 6 1 陇海铁路桥碍洪问题陇海铁路桥碍洪问题 陇海铁路桥位于本工程治理段下游约 554m 是渭河干流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由于历史原因 陇海铁路桥在该河段形成卡口 两岸桥墩 台 间距为 338m 较 该段规划堤距 600m 小了 262m 遭遇洪水时其上游壅水十分明显 早在 1987 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就将该铁路桥列为碍洪建筑物 要求予以扩孔 2000 年 陕西省院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别采用了能量守恒法和宽顶堰 法对其分析计算 计算结果见表 5 4 并就铁路桥扩孔宽度及扩孔方式进行了专题 研究 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发 1999 47 号文明确规定 碍洪桥梁 由交通 铁 路等主管部门负责 尽快制定改建方案 3 年内完成改建任务 但是 至今铁路 桥扩孔仍未实施 铁路桥碍洪问题 实质是同渭河中游防洪工程的总体规划相关的问题 关于铁 路桥扩孔问题 最近从铁路部门获得的初步信息 一是现状线路有可能进行大的调 整 从根本上解决了现状铁路桥与防洪规划之间的问题 二是对现状铁路桥 保持 和水利部门协商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 若确实存在壅水问题 则按需要进行扩孔 以上两方案正在进行论证之中 表表 5 4 陇海铁路桥壅水计算表陇海铁路桥壅水计算表 计算方法洪峰流量 m3 s 桥前最大壅水高度 m 100002 35 能量守恒法 78601 79 100002 17 宽顶堰法 78601 69 5 6 2 本工程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原则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位于陇海铁路桥以上约 554m 的渭河两岸防洪大 堤内 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不影响原河道的过流能力 目前 咸阳城区段防洪大堤正 按照铁路桥扩孔前提下所要求的防洪堤距 堤高 防浪墙以及左右岸防洪标准进行 建设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15 本工程位于咸阳城区段两岸防洪大堤内 设计依据为渭河中游防洪规划 水利 部批复的 陕西省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等 在对待陇海铁路桥 的问题上 本工程设计应与两岸大堤设计条件相一致 因此 本工程枢纽布置及主 要建筑物设计均按铁路桥扩孔进行设计 这也是业主委托的设计边界条件 但是 本工程施工前 铁路桥扩孔有可能还没有实施 因此 需要分析铁路桥未扩孔对本 工程的影响 5 6 3 铁路桥不扩孔对本工程的影响及措施铁路桥不扩孔对本工程的影响及措施 泄洪浑水渠及一 二级平台过流能力以及调度运用原则等均是基于铁路桥扩孔 的前提下确定的 在目前铁路桥扩孔尚未实施的条件下 上述状况均会受到一定影 响 根据动床模型试验 如图 5 5 及图 5 6 所示 及水沙数学模型计算成果 铁 路桥扩孔后 水位有所降低 未扩孔前对泄洪浑水渠的过洪能力有一定影响 若以 出口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为基础进行分析 铁路桥扩孔前泄洪浑水渠过洪能力仅达到 2550m3 s 左右 因此 若在铁路桥扩孔之前实施本工程 尚需要通过调整工程调度 运用原则等措施 尽量使铁路桥不扩孔对本工程的影响降低 此外 工程布置时已 兼顾了铁路桥不扩孔的影响 例如 首先泄洪浑水渠出口段尽量向北布置 使上下 游河势尽量顺畅 其次 2 橡胶坝位置比项目建议书阶段上移 120m 左右 尽可能 加大泄洪浑水渠出流的调整空间 再者 取消了泄洪浑水渠末端橡胶坝 使水流在 泄洪浑水渠出口前就得以调整 泥沙模型试验表明 经过布置优化调整 泄洪浑水 渠出口流态明显改善 不仅减少了工程对下游河势的影响 而且还有效地减少了铁 路桥不扩孔对工程的影响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16 381 5 382 382 5 383 383 5 384 384 5 385 385 5 386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 流量 m3 s 水位 m 不扩孔 扩孔 图图 5 5 铁路桥扩孔前后铁路桥扩孔前后 2 号公路桥下游右侧水位流量关系号公路桥下游右侧水位流量关系 382 382 5 383 383 5 384 384 5 385 385 5 386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 流量 m3 s 水位 m 不扩孔 扩孔 图图 5 6 铁路桥扩孔前后出口断面右侧水位流量关系铁路桥扩孔前后出口断面右侧水位流量关系 5 7 水源分析论证水源分析论证 本工程建成后 稳定可靠的水源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 水源分析详细内 容见 水源分析专题报告 本节仅简述主要结论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17 5 7 1 可能蓄水水源分析可能蓄水水源分析 5 7 1 1工程需水量工程需水量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蓄起一池观赏水 造就一处景观 工程建成后有初次蓄水问题 汛期为保证咸阳市防洪安全 需坍坝行洪 汛后有重 新蓄水问题 运行期间 因蒸发 渗漏引起水量损失 有补水水源问题 橡胶坝立 坝需要充水水源 绿化浇灌也需要水源 不纳入本工程中 其中泄洪蓄水渠蓄水 量约为 263 万 m3 坝袋冲水量 1 40 万 m3 蒸发 渗漏补水 20 万 m3 月 具体见图 5 7 5 7 1 2蓄水水源分析蓄水水源分析 根据咸阳水文站多年观测资料 咸阳站多年平均过境径流为 46 7 亿 m3 年平 均流量 151 m3 s 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30kg m3 年均输沙量 1 68 亿 t 而且 70 的水 量和沙量集中在 7 8 9 三个月 目前 咸阳市对渭河的开发利用率仅为 7 2 根据咸阳段兴平 南营和铁路桥三个水质监测断面多年监测资料来看 除氨氮外丰 图图 5 7 咸阳综合治理工程需水状况图咸阳综合治理工程需水状况图 平 枯三个水期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好 平水期次之 枯水期水质最差 另外 根据 工程规划 治理段内污水将不直接进入治理河段 汇入城市集污管线进入污水处理 厂 而是汇入城市集污管线 再经东郊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至下游河段 不对 蓄水区域构成影响 随着 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 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逐步 蒸发 渗漏补水 20 万 m3 月 泄洪蓄水渠 263 万 m3 坝袋 1 40 万 m3 1 坝 4202m3 1 副坝 3722m3 2 坝 6073m3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18 实施 上游渭河水质将逐渐好转 可以说渭河水是最方便最经济的水源 应是蓄水 和补水首先考虑的水源 咸阳市城区现状地下水开采率大于 95 部分地区已超采 咸阳市规划关闭超 采区地下水源井和部分污染严重的潜水井共 179 眼 城区不再新增地下水供水规模 因此地下水不宜作为本工程蓄水水源 在咸阳市的境外调水规划中 只有引石补渭工程为咸阳市城区供水 如初次蓄 水以引石补渭工程来水为蓄水水源 蓄满泄洪蓄水渠需 9 天 按目前已明确的引石 补渭工程任务 则咸阳市的正常供水将破坏 9 天 咸阳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这 9 天咸阳市城市 48 45 城市用水量的正常供水 如作为补水水源 每次补水 时也应采取措施 保证咸阳市城市的正常供水 从经济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考虑 引 石补渭工程不宜作为本工程初次蓄水和补水水源 咸阳市在建的东郊污水处理厂为城镇二级处理 近期日处理能力为 10 万 t d 其中深度处理中水 3 万 t d 到 2010 年 其日处理能力为 20 万 t d 其中深度处理 中水 6 万 t d 城镇二级出水的主要指标 COD60mg l BOD20mg l 氨氮 12mg l 其质和量均能满足景观娱乐用水的要求 因此 咸阳污水处理厂其处理后的中水可 以作为非汛期泄洪蓄水渠除冰封期外的补水和应急的少量补充水源 西防洪渠位于渭河北岸治理段内 平时排泄咸阳市北岸的城市污水 流量在 1 2 m3 s 汛期渲泄上游来的退水流量约 10 m3 s 年退水总量约为 500 万 1000 万 m3 是个难得的水源 但经初步调查发现西防洪渠上游两侧垃圾污物堆积并有多 条污水管排污入 平时全是污水 退水时水质浑浊 泥沙含量较高 不宜作为蓄水 或补水水源 5 7 2 渭河水源蓄水分析渭河水源蓄水分析 5 7 2 1蓄水保证率分析蓄水保证率分析 目前 渭河洪水期含沙量大 但是非汛期水质现状较差 常年为 类 劣 类 因此 蓄水必须选择水质 泥沙含量都比较适宜的来水条件和时段 经分析选择汛 期洪水退水过程蓄水比较适宜 根据水质分析 当上游来水流量大于 152m3 s 时 水质才能满足蓄水要求 氨氮除外 因此终止蓄水流量不应小于 152m3 s 初始 蓄水流量由含沙量控制 经对咸阳水文站 1980 2000 年的水文资料统计分析 当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19 洪峰流量小于 2800m3 s 大于 152m3 s 及含沙量小于 45kg m3 或日平均含沙量小 于 15kg m3 时 即可蓄水 本工程建成后 泄洪蓄水渠蓄水量为 263 万 m3 根据 1980 2000 年水文资料 统计分析 汛期利用渭河干流来水蓄水 当洪峰流量小于 2800 m3 s 泄洪蓄水渠橡 胶坝坍坝运行流量 大于 152m3 s 洪峰含沙量小于 45kg m3 或日平均含沙量小 于 30kg m3 为控制条件时 当遇 P 50 的平水年 汛期来水基本可满足将泄洪蓄 水渠蓄满的要求 当遇 P 75 的枯水年 泄洪蓄水渠蓄满水的机率较小 且 6 7 两月无水可蓄 特别是遇 1994 1995 1996 和 1997 年等特枯年型 汛期没有满足 控制条件的蓄水时段或时间很短 非汛期利用渭河干流来水蓄水的可操作性较差 应考虑利用污水处理二级排入渭河水临时过度 或利用城市生态用水 地下水等可 靠性较高 但费用也较高的水源 按照工程运行原则 当预报咸阳水文站将发生大 于 2800m3 s 的洪峰时 泄洪蓄水渠将坍坝运行 咸阳水文站洪水特点为一次洪水过 程一般历时较长 洪水过程多为单峰型洪水 涨洪历时较短 退水过程较长 涨峰 时含沙量大 退峰时含沙量小 统计结果表明 坍坝后泄洪蓄水渠可蓄满保证率为 100 将渭河水作为首选水源的同时应考虑其它应急水源 目前石头河水库向咸阳市 供水已签订供水协议 计划到 2005 年将供水 6000 万 m3 2010 年达到 13000 万 m3 用于工业 生活 生态和农灌 可考虑作为蓄水 补水的水源 5 7 2 2 渭河水质预测渭河水质预测 1 现状水质评价 目前 渭河干流宝鸡峡以下河段水体污染严重 本次利用渭河干流林家村 咸 阳铁路桥河段林家村 卧龙寺桥 虢镇桥 常兴桥 兴平 南营 咸阳铁路桥和天 江人渡等 8 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 根据地表水评价标准 GH3838 2002 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评价因子主要选择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CODCr BOD5 挥发酚 石油类和氨氮等 对渭河干流林家村 咸阳铁路桥河段水质监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 评价结果见表 5 5 表表 5 5 渭河干流林家村 咸阳铁路桥河段水质现状一览表渭河干流林家村 咸阳铁路桥河段水质现状一览表 编号断面名称现状水质类别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20 1林家村 2卧龙寺桥劣 3虢镇桥 劣 4常兴桥 劣 5兴平 劣 6南营 劣 7铁路桥 劣 据 2000 年陕西省水利厅水情公报资料 宝鸡 咸阳两市通过排污口 支流口 汇入渭河干流 COD 约 10 42 万 t 氨氮约 631t 分别占渭河陕西段的 55 4 和 59 0 2 水质分析预测 根据 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和 水污染防治规划 渭河干流林家村以下 至咸阳铁桥段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结果及其控制标准见表 5 6 表表 5 6 渭河林家村以下至咸阳段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及其控制标准渭河林家村以下至咸阳段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及其控制标准 编号水域范围 起止距离 km 主要功能 适用国家环 境标准类别 1林家村至千河入渭口0 26 8市饮用水源地 类 2千河入渭口至蔡家坡26 8 60 2工业用水 类 3蔡家坡至咸阳行政区界60 2 104 5工业用水 类 4区界至咸阳兴平监测断面104 5 150农灌 类 5兴平至南营150 175 水源二级保护 区 类 6南营至铁桥175 185景观娱乐用水 类 依据规划 规划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 具体见表 5 7 表表 5 7 水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 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序 号 水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 效益 1 产业结构 调整 禁止新建并坚决关闭 十五小 和 新十五小 企业 加大执 法力度 防止关闭的 十五小 企业死灰复燃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21 序 号 水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 效益 2 2003 年 12 月 31 日前淘汰年设计能力 1 万 t 以下的化学 制浆造纸企业 年设计生产能力 0 5 万 t 以下的利用废纸 造纸企业及外排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企业 3 2004 年 12 月 31 日前淘汰年设计能力 1 7 万 t 以下的化 学制浆造纸企业 年设计生产能力 1 万 t 以下的利用废 纸和浆纸板造纸企业 4 2002 2005 年 5 月 31 日前淘汰连续三年实际生产能力 1 7 万 t 年及其以下的化学制浆造纸企业 实际生产能力 1 万 t 年及其以下的利用废纸和浆纸板造纸企业 5 不再审批年设计生产能力 3 4 万 t 及其以下的化学制浆造 纸企业 不再审批年设计生产能力 2 万 t 及其以下的利 用废纸和浆纸板造纸企业 6 1 3 年内实现年产 3 4 万 t 以上的化学制浆生产文化纸 的企业 1 3 年内实现年产 2 万 t 以上的利用废纸和浆 纸板造纸企业 7 造纸 企业 治理 其他 2005 年 以前可减 少废水 6079 万 t 减少 COD4 5 万 t 2010 年 以前可减 少废水 3285 万 t 减少 COD2 5 万 t 8 工业污染 防治 十五 期间 关中地区将有 15 家企业被列为限期治理项目 总计治理废污水约 2000 万 t 9 十五 期间沿渭 6 市 区 拟增加 80 万 t 二级处理 和 28 万 t 一级处理 污水处理能力 包括建设宝鸡市十里铺污水处 理厂 咸阳东郊污水处理厂 杨陵示范区污水处理厂 10 城镇基础 设施建设2010 年陕西省主要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 以上 包括 建设建设宝鸡陵塬垃圾处理厂 咸阳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杨 陵示范区垃圾处理厂 兴平市垃圾处理厂等项目 根据陕西省关中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镇发展规划 考虑到可行性 以及拟采 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规划提出了逐步实现渭河水质达标的计划 具体实施计划见表 5 8 表表 5 8 渭河水质达标计划一览表渭河水质达标计划一览表 编号时段目标 1近期2000 2005 年消灭 类水质 渭河入黄段面达 类水质 2中期2006 2010 年 消灭 类水质 渭河干流基本按功能区划达 标 3远期2011 2020 年全流域按功能区划达标 依据规划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以及渭河水质达标的计划 2005 年前渭河干 流基本上能够消灭 类水质 基本上能够满足一般景观水域对水体水质的要求 因 此 在 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和 水污染防治规划 逐步实施后 利用渭河水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22 作为工程蓄水水源是完全能够满足水质要求的 5 7 2 3对区域水资源配置影响对区域水资源配置影响 本工程主要目的是拦蓄观赏水 蓄水水源主要是渭河汛期洪水退水过程水 总 蓄水约为 263 万 m3 蓄水量相对于渭河的径流量来说很小 而且目前咸阳市用水基 本不直接取用渭河干流水 因此 工程蓄水基本上对渭河干流水量不会构成影响 反而加大了工程水域水面面积和渭河干流咸阳河段的生态用水 极大的改善了该区 域环境状况 5 7 3 补水水源补水水源 根据咸阳水文站的观测资料统计 咸阳市多年平均降雨量 540mm 多年平均水 面蒸发量 873mm 每年渗漏量约 220 万 m3 多年平均需补水总量约 303 万 m3 补 水水源在 4 11 月可利用渭河干流来水 集水井收集的渗漏水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 的水相机补水 其它月份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 集水井收集的地下渗漏水补 水 特殊情况时只能利用费用很高的其它水源 或抽取地下水补水 5 8 工程运行原则及方式工程运行原则及方式 5 8 1 运行原则运行原则 由于该工程属城市蓄水美化工程 处于旅游开发景区 因此 运行时应避免一 定量级的洪水干扰蓄水水体 同时 运行时应尽量减少泥沙淤积 并利用洪水过程 有效地冲淤排沙 工程运行的原则为 小于 10 年一遇标准的洪水 Q 5100m3 s 由主河槽 泄洪蓄水渠和泄洪浑水渠 下泄 中小洪水 Q 2800m3 s 由泄洪浑 水渠直接下泄 当流量 Q 2800m3 s 时 橡胶坝及时塌坝行洪 在确保防洪要求的 同时 利用洪水冲淤排沙 尽量减少治理段内的泥沙淤积 渭河洪水含沙量大 咸阳水文站断面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 1 52 亿 t 多年 均含沙量 30kg m3 水质现状较差 常年为 类 劣 类 蓄水必须选择水质 泥 沙含量都比较适宜的来水条件和时段 5 8 2 运行方式运行方式 根据上游来水流量及含沙量大小 水质状况等 综合确定调度运用方式 项目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23 建议书阶段拟订的运行原则为 上游流量小于 3200m3 s 时仅从泄洪浑水渠过流 大 于 3200m3 s 后泄洪蓄水渠塌坝过流 为保证泄洪蓄水渠蓄水时间 根据上游来洪大 小 仅塌落中间坝段 但从 1981 年 1983 年两场典型洪水模型试验结果看 由于 采用部分塌坝方式运行 造成局部明显壅水 泥沙淤积较多 且口门处水流过分集 中 造成强烈的局部冲刷 本阶段除对布置进行优化调整外 运行方式也进行了优 化 泄洪浑水渠过流流量按 2800m3 s 控制 超过 2800m3 s 泄洪蓄水渠橡胶坝全塌 全河槽过洪 避免仅塌落局部坝段 经过模型试验检验 橡胶坝附近河床冲刷和泄 洪蓄水渠淤积状况有很大改善 详见模型试验报告 1 汛期运行方式 汛期运行应适时掌握泄洪蓄水渠塌坝 立坝运行的时间和时段 泄洪浑水渠作为平时过洪输沙的通道 控制最大过流流量为 2800m3 s 根据洪 水预报 当上游来水流量小于该流量时 泄洪蓄水渠处于立坝蓄水状态 上游来水 由泄洪浑水渠下泄 不影响整个工程的防洪渡汛 当上游来水超过该流量时 泄洪 蓄水渠橡胶坝塌坝 全河槽过洪 在退水过程中 当流量小于泄洪浑水渠的过流能 力 2800m3 s 且含沙量 水质均符合蓄水要求时 1 副坝及 2 坝开始立坝 泄洪 蓄水渠蓄水 直至泄洪蓄水渠蓄满或含沙量 水质不符合要求时 1 坝立坝 1 副 坝塌坝 停止蓄水 上游来水由泄洪浑水渠下泄 根据咸阳站 1982 2002 年洪水资料统计 21 年间大于 3000m3 s 的流量仅为两 年 大于 2000m3 s 小于 3000m3 s 流量以上的只有 4 年 其余 15 年均在 2000m3 s 以 下 且大部分在 1500m3 s 以下 根据洪峰频率计算成果 咸阳站 3 年一遇洪峰流量 为 3010m3 s 2 年一遇洪水流量为 2300m3 s 如果仅从防洪角度考虑 泄洪蓄水渠 3 年左右有一次塌坝过洪几率 若遇枯水年份 其塌坝几率将进一步减少 2 非汛期运行方式 非汛期泄洪蓄水渠处于立坝蓄水状态 上游来水均由泄洪浑水渠下泄 由于蒸 发 渗漏等原因 导致蓄水量减少 需要进行补水 同时 经常补水也可以改善蓄 水水体水质状态 经初步分析计算 除冰封期外 每月均需补水 20 万 m3左右 补 水水源主要为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上游来水 目前在建的东郊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 日处理能力为 10 万t 日 其中深度处理中水为 3 万t 日 二期将扩大为 20 万t 日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 5 24 其中深度处理中水 6 万t 日 其质 其量均满足要求 渭河咸阳城区段地处渭河干流中游的下段 在该河段上修建蓄水工程 由于形 成的景观水深较浅 蓄水量相对于渭河的径流量甚小 由于多泥沙河流的特点 工 程运行方式极为重要 必须按照合理的运行预案调度 以确保防洪安全和延长蓄水 区寿命 即使这样 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工程 除了严格按照上述运行方式外 每 年非汛期还应进行冲淤地形测量 观测泥沙淤积情况 在运行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分析研究 逐步完善其运行方式 5 8 3 排沙防淤措施排沙防淤措施 排沙防淤措施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种 在 1 坝上游约 700m 左岸设置导 流潜坝 将中小洪水导入泄洪浑水渠 减少 1 坝前泥沙淤积 此外 主河槽采用深 浅槽布置 泄洪蓄水渠 1 坝斜向水流方向布置 泄洪浑水渠设计成以冲为主的断面 等 这些工程措施都有利于排沙防淤 模型试验表明 通过这些工程措施 有效地 减少了泄洪蓄水渠 泄洪浑水渠及 1 坝前的泥沙淤积 1981 年型及 1983 年型洪水 泥沙淤积量分别减少约 45 3 39 4 淤积比分别为 6 3 13 非工程措施主要指合理的调度运行方式 通过调度运行排沙防淤 主要指泄洪 蓄水渠坝前及渠内因立坝蓄水产生的泥沙淤积 需通过工程运行进行排除 减少泥 沙淤积 根据水流特点 坝前泥沙淤积部位靠北岸及坝前 渠内泥沙淤积成三角形 分布 最大淤积厚度在 2 坝前 对这两处的泥沙淤积 除利用汛期大洪水全断面行 洪过程冲走淤积泥沙外 还可以利用 1 坝 2 坝前的壅水水头 通过坝袋的迅速塌 落 增大流速 加大水流的挟沙能力 冲刷淤积的泥沙 根据淤积情况 必要的时 候采取人工清淤 5 8 4 蓄水水体富营养化分析蓄水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5 8 4 1蓄水水质要求蓄水水质要求 工程蓄水为一般景观用水 水源水质执行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V 类标准 水质指标主要选择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或 CODcr BOD5 挥发 酚 石油类 氨氮 这六种指标 既是渭河现状污染的主要超标物质 又是控制景 观用水的主要水质因子 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5 章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5 25 根据水质分析 当上游来水流量大于 152m3 s 时 水质才能满足蓄水要求 氨 氮除外 分析结果见表 5 9 BOD5已接近标准指数 说明水质虽然满足地表水 V 类要求 氨氮除外 但水质已较差 而蓄水水质优劣直接影响蓄水后的水质变 化 表表 5 9 蓄水水源水质评价蓄水水源水质评价 项目DOCODMnBOD5挥发酚石油类氨氮 监测值 mg L 8 047 067 35未检出未检出3 177 标准值 mg L 215100 112 标准指数0 290 470 74 1 59 5 8 4 2蓄水水体富营养化分析蓄水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湖泊 水库等水域的植物营养成分 氮 磷等 不断补给 过量积聚 致使水 体营养过剩的现象称为 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大量的鱼类 死亡 另外对工业 生活 灌溉用水都有不利的影响 对于本工程而言 水体富营 养化最终将导致蓄水变黑发臭 严重影响蓄水的景观效果 富营养化发生所需的必 要条件基本上是一样的 最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总磷 总氮等营养盐相对比较充足 2 缓慢的水流流态 3 适宜的温度条件 泄洪蓄水渠蓄水后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形成静止水体 存在着富营养化的倾向和 威胁 蓄水水质 水量 水流形态 补水水源水质 运行管理措施等直接影响蓄水水 质 进而影响泄洪蓄水渠的正常运行 本工程治理段上游有大量生活及工业污水进入渭河干流 工程蓄水水质较差 蓄水水量大 水面又较开阔 水体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 使蓄水水体具备了营养盐 水平和水流流态这两个富营养化发生的必要条件 加上咸阳市适宜的温度条件 蓄 水水体极易发生富营养化 5 8 4 3减缓蓄水富营养化措施减缓蓄水富营养化措施 由于温度要素是大气候形成的自然结果 目前尚无力通过人工措施调节局部水 域的气候条件 工程的目的决定了蓄水水体一般处于静止状态 因此 应主要通过 降低水体营养盐水平来控制或减缓蓄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蓄水富营养化的防治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