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粮食生产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_第1页
加强粮食生产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_第2页
加强粮食生产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_第3页
加强粮食生产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_第4页
加强粮食生产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粮食生产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近年,驻马店市努力加强粮食生产在全市的基础性地位,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辖9县1区,18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2651个行政村,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53万,其中农业人口614万。驻马店市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优质粮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耕地总面积1240万亩,占全省的11.5%,居全省第2位,人均耕地1.5亩,居全省第1位。常年播种面积2400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700万亩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120亿斤,占全省的1/8,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和“芝麻王国”的美称。全市9县1区均被列为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上蔡、西平、正阳3县为全国粮食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4县为全国油料百强县。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0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6元。该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实施一大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粮食产量连续六年获得丰收。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1708.55万亩、总产65.1亿公斤、单产380.78公斤,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1731.62万亩、总产66.2亿公斤、单产382.11亿公斤,2010年夏粮播种面积1023.54万亩、总产47.11亿公斤、单产460.27公斤(2010年夏粮数据为农业部门预计),粮食生产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近年来,全市累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50多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360多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国家和省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40项,选育农业新品种25个,引进示范农作物新品种73个,推广农业高产栽培技术模式32项,自主培育了“驻麦”、“驻大麦”、“驻玉”、“驻豆”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目前,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 开展了“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开通了农业技术服务热线(农技110),启动了“9112”工程,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突破。二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组织达到342个,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71.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1%,粮食机播面积达到98.8%以上,夏粮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三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依托主导产业基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拉长小麦、玉米等作物产业链条,大程面粉、丰盛粮油、河南众品、台湾徐福记等著名企业落户入住,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50%以上的原料面粉来自我市。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546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8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2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小麦378万吨,玉米195万吨。近年来,为了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该市的领导对此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他们认识到,作为农业大市,粮食生产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且关系着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着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对粮食生产非常重视,把粮食生产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来抓。特别是近几年来,他们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依靠科技,提高总产”为目标,努力挖掘农业内部的增产潜力,保持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每年的粮食生产中,全市均下发了510个紧急通知,召开了5次以上的大型电视电话会议和多次专题会议、专家座谈会议,针对不同时期发生的情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粮食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都要带领有关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督促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各项生产措施的落实。落实惠农政策。该市始终把农业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各项扶持政策资金183.6亿元,仅2009年“三农”资金投入就达到57.4亿元,为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他们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各项关键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进了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一是推广粮食新品种。结合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高度重视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加快小麦、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大力推广“郑麦9023”、“郑麦366”、“郑单958”、“浚单20”等农作物新品种,品种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小麦、玉米优质率达到98%以上。二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针对我市小麦病虫害多发、重发的特点,着力加强了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随时掌握灾害发生的动态,制定防治对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目前,全市共设立10个植保植检站、97个测报基点、109名测报人员,建立87个专业防治组织(其中43个在工商部门注册),开展统防统治。三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全市组织实施了“种子工程”、“优质粮食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转化,基本实现了良种、良法相配套。抓好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是该市粮食生产的成功经验。2005年开始,该市组织科技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始“891”工程,即通过科技人员下乡承包示范田,示范带动全市粮食生产均衡提高,通过努力使全市夏粮平均亩产达到800斤、乡镇争创900斤、村级达到1000斤,2007年全市夏粮基本达到了“891”的水平。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了“9112”工程(力争全市小麦生产水平达到900斤、县级达到1000斤、高产创建示范点达到1200斤),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活动。2009年落实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30个,平均亩产均在550公斤以上,一些地方达到600公斤以上。落实秋季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5个,面积57.8万亩,平均亩产604公斤,为全市粮食生产树立了样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不断扩大,在西平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项目示范区的基础上,该市正阳、上蔡、新蔡、泌阳4县又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项目辐射区,共争取国家、省科技攻关经费300多万元,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益。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