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8).doc_第1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8).doc_第2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8).doc_第3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8).doc_第4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8)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滞碍(zh ) 抽噎(y) 拮据(j) 层累(li)B . 扶掖( y ) 亵渎(xi) 脚踝(hui) 相契(qi)C . 佝偻(gu) 骈进(pin) 煞白sh 别墅(sh)D . 恣睢(su) 睿智(ru) 咀嚼(jio) 庸碌(yng)2.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近来,小明同学喜爱上了写作,他写了一篇著作等身的文章发表在江南晚报上。B . 每年络绎不绝的外国游客来这里参观购物,他们在这里的消费占牛津街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二十。C .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的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D . 那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奶奶一直默默的把它记在心里。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刚结束的校秋季运动会上,我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是因为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B . 期中考试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取决于自己平时勤奋的程度。C . 金秋十月,某校初中开展了捐书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募集到图书4000余册。D . 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4. (2分)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只要热爱生命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既然钟情于玫瑰 既然选择了远方A . B . C . D . 5. (2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A . 马说岳阳楼记水调歌头小石潭记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B .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C . 浪之歌是选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泪与笑。D . 云南的歌会是沈从文散文选的一篇,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风儿吹过,商朝的雨轻轻地敲打着窗棂。血色黄昏,苍凉大漠,孤烟袅绕,冰雪初rng_。从爬满青藤的栅栏望去,红叶烂mn_,层林尽rn_,暗香浮动。江淮之滨,西湖散人静静地倾听1987的xun_律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 (3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旅游天地【材料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材料三】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行走峨眉山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漫步世界看山川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中华传统文化(1)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B . 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C .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D .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2)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上联: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下联:_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 (1)草树知春不久归,_。晚春韩愈 (2)弹琴复长啸。_。竹里馆王维 (3)_,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马山相逢无纸笔,_。逢入京使岑参 (5)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著的句子:_,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项为之强 方出神 鞭数十 (2)下列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B . 不觉呀/然惊恐C .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D . 使之/冲烟而飞鸣(3)翻译下列句子。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温暖心窝的话语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4)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12. (2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古人云,“ , ”。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论据填在选文第段空格上。( ) A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D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所炼就的古诗文“童子功”对你的影响。 13.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地铁无锡腾飞的强力引擎 地铁1号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无锡市轨道办有关人士3月31日确认,年初上马的2号线22个站点目前均已开工,两条地铁线46座车站同时展开建设的宏大场景开始上演。在已经不太遥远的大后年,无锡市民将收获1、2号线相继竣工通车的喜悦和便利。“十二五”期间,无锡步入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连起了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2号线串起了蠡湖新城和锡东新城,明年有望开工的3号线连接惠山城铁站和无锡机场 , 后年计划启动的4号线则将3条地铁线串成一个网络,更利于发挥地铁运行功能。其中,3号线将在无锡机场站完成与苏州地铁3号线的对接。地铁延伸之处,城市空间大大拓展,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层级。 因为地铁的出现,城市腾飞装上了强力引擎。一条条地铁线在缩短区域时空距离、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迅速集聚了产业、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市轨道办的规划图上,围绕地铁车站建设,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不久后将次第亮相。如在1号线南端的雪浪站,一个城市综合体即将破土动工,这个集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将形成与地铁、公交、社会车辆换乘的无缝对接,掀起雪浪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新浪潮。(1)从第段划线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说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