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化学论文“细微之处见真章” 例谈“微识”在笔记整理中的应用象山二中 杨汝良做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做笔记过程要求个体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定向,从而具体地操作知识信息;做笔记可以引导注意,使学习者注意力集中;做笔记可以从不同程度上促进知识的获得、贮存以及利用;学习者借助笔记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认知过程和材料加工过程,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基于做笔记上述的重要功能,因此许多教师都要求学生做笔记,一段时间下来就积累了厚厚的几本。尽管多数学生认真做了笔记,但很有学生回去主动翻阅笔记。究其原因主要是笔记太厚,内容太零碎,学生不愿花时间去阅读,从而导致笔记本被束之高阁。因此,如何让学生主动去翻阅笔记,充分发挥笔记应有的教育价值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一、“微识”的由来当前,各种带“微”的如微博、微信、微课等风靡全球。这些“微事物”具有内容简洁、重点突出、传播快捷的优点,充分符合当前的时代特点。由此笔者想的,能不能把这种“微理念”引入到学生的笔记当中呢?为此,经过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微识”的概念,具体操作如下:两个礼拜为一周期,将这期间记录的笔记以及做过的练习,针对特别重要的或者容易错的知识点,整理出20句话,这样刚好一页纸的量,一学期下来也就10页纸左右。那样到了期末考试或以后的大考,只需一个小时左右就可将所整理的内容熟悉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其要点突出,有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适合在高三第二学期,该学期正是提升阶段,由高三第一学期时全面细致的复习转为知识融合、能力提升阶段,相当于由原来的将书读厚,使其知识体系丰富起来转为开始提炼,将书由厚转薄,总结要点,达到厚积薄发。这样总结出来的内容称之为“微识”。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抓住核心内容或是易错点,这是其关键之所在。“微识”强调的是短小精悍,,要点突出,特征鲜明。它节约大量的时间,特别适合在考试前,可大幅提高效率。因为在高三第二学期时,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每个学生不可能对复习过的每个知识点都能面面俱到,毫无遗漏地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可是试题往往针对学生的知识漏洞或是思维漏洞设计,这样不少学生就经常掉入解题陷阱而导致失分不少,在考后懊悔不已。“微识”可以在这方面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它特别适合成绩处于中游偏上点的学生,因为成绩处于中游偏上点的学生,你若问他知识是否掌握,实际上对于 知识点他是知道的,但在实际应用时,往往存在考虑不全面,或者丢三落四的现象很普遍,结果一道题目下来,做也基本上都做完了,但改改分数没得多少,究其原因,他往往掉入了题目设计的陷阱中去。或者他一时抓不住解题要点,要解出来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结果整张试卷往往来不及完成,考试成绩自然也就不理想了。而微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二、“微识”在笔记整理中的运用那么如何总结微识?它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下面结合例子分析几种典型的方式。1对于辨析型的知识,分析该知识的内涵或是易混点,形成微识,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判断的正确率和解题速率。例如盖斯定律,其内涵是“殊途同归”而非循环,若形成微识“盖斯定律是殊途同归”,那么遇到下列题目:例1(2013福建理综1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H2(g)+1/2O2(g)H1H2O(g)H2O(l)H2H3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右图中H1=H2+H3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O+4OH2e=CO32+2H2O扫一眼选项,只需几秒即可选出所需答案“C”。若是按常规分析下来,对于不少成绩中游的学生需要花费3-4分钟时间,还未必能选出正确答案。还有诸如涉及气体体积换算须有“标况”,Mn2O7是酸性氧化物可轻松判断金属、非金属氧化物与酸性、碱性氧化物之间易混的关系等等。2.对于存在相互联系的知识,可采取寻根溯源,将其联系的纽带形成微识。导线中e-负极正极溶液中阴离子例如针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当中存在很多内容:如判断正负极,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离子的移动方面,正负极上是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写出的电极反应判断正误等等,不少学生很容易混淆,导致应用错误。若是分析上述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可发现通过带负电荷的微粒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故可形成如下微识:那么遇到原电池的题目如:例2(2013江苏化学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利用上面的微识,只需判断出Mg失电子,可轻轻松松排除A、B、D项,就能选出正确的C项。实际上该微识还可解决电解池的内容,负极电子流出,与之相连的因负电荷聚集,故称为阴极,发生的是得电子反应;而要得电子,必然是吸引缺电子的阳离子过来。这样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也就完全理解到位了。3对于扩散性的知识,可采取寻找共同特征,将其共性形成微识。例如对于平衡标志的判断,由于展开涉及的物理量很多,而且不同情况下结论又不一样,历来是学生的难点。就拿密度来说,存在下列四种常见情况:可逆反应:2NO2(g) 2NO(g) + 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密度保持不变能否判断是平衡状态;可逆反应:2NO2(g) 2NO(g) + O2(g),在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密度保持不变能否判断是平衡状态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中,恒定压强下密度保持不变能否判断是平衡状态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恒定体积下发生反应,某时刻发现密度保持不变能否判断达到平衡状态。对于这四种情况,不少学生很容易混淆。若是引导学生经过详细分析发现:上述情况中有的密度是一直不会改变的,而有的刚开始是要变的,只有达到平衡时才不会改变。从而形成微识“变量不再变”可用在相关物理量不变来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理解其中的关键是“不再变”即反应刚开始是要变的,到达平衡才不变的,那么对于以上问题将容易分析清楚。因为气体密度等于气体总质量(m)除以气体总体积(V):中m、V均不变,中m不变、V要变,中m、V均不变,中m要变、V不变,故开始阶段就不会变,不吻合“不再变”,而开始要变,后来不变,吻合“不再变”,则不能判断,而能判断。对于以上四种情况,若换成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又如何呢?同理分析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等于气体质量(m)除以气体的物质的量(n):中m不变、n要变,中m不变、n要变,中m、n均不变,中m要变、n不变,故开始阶段就不会变,不吻合“不再变”,而开始要变,后来不变,吻合“不再变”,则不能判断,而能判断。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以后判断平衡标志就不需要去记那么多的不同情况的判断依据了,只需熟悉该物理量跟哪几个因素有关,分析随着反应进行是否要变即可。甚至也可让学生小结出对于气体密度可看反应中是否有非气态物质或容器体积是否要变即可,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可看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是否相等或反应中是否有非气态物质即可,其他也类似。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都有了充分训练,经过对知识的反复锤炼,浓缩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遇到平衡状态标志判断的题目就可轻松搞定了,如例3:(2012海南化学卷15节选)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 7009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回答下列问题: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利用“变量不再变”,由物质状态及反应前后系数可知,有关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总体积均不会变。故a、b、d项均错,c项正确。三、结语当然,还有其它方式,可自己摸索形成相应微识,只要简洁有效即可。另外,总结微识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建构的过程。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所说的,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建构的对象做出解释。而平时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内容就是学生进行建构很好的素材,毕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容易引起新旧知识的冲突碰撞,进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发挥微识的作用,“微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文化交际技术赋能-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课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压操作电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四调语文试题及答案
- 粮食烘干塔管理办法
- 贷款提前还款管理办法
- 个人目标考核管理办法
- 专职兼职人员管理办法
- 贵金属车间管理办法
- 金属材丝拉拔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天翼云从业认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带状疱疹疑难病例讨论
- 法律谈判教学课件
-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件
- 2025年陕西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2025安徽社区《网格员》模拟训练题(含答案)
- 大学摄影教学课件
- 燃气锅炉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 DB13T 5252-2020 HDPE内衬修复供水管道技术规程
- 2025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