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226400 如东县掘港镇宾山小学 孙旭娟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走,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磁带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以前,作者总认为(出示)“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有什么好看的? 2、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盘录相带却改变了徐秀娟的看法,让她忍不住地想亲自去看一看灰椋鸟。 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随着徐秀娟姐姐的脚步,走进那片林子,去等候灰椋鸟的归来。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落)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周围静得出奇, 2、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把关键的词句划出来,再仔细地品一品,在文中适当地地方写下你的感受。(板书:读、划、品、写) 3、交流: 指名学生回答,并相机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 师引导 文中具体写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句子是哪句? “大部队”指什么?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读出壮观。 5、师引读:灰椋鸟都飞回来了,先到的鸟 同学们,是谁在呼唤,是谁在应和呢?它们又是怎样呼唤,怎样应和的? 出示:先回来的鸟妈妈在呼唤:, 后到鸟孩子在应和: 。 先回来的鸟()在呼唤: , 后到的鸟()在应和:。 师生互唤,生生互唤。 再读读这几句话,此时,你的感受仅仅是壮观,气势磅礴吗? 指名回答。 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过渡):夕阳渐渐西沉,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它们在林中嬉戏,他们在干什么呢?用刚才的方法读读第五自然段。 2、学生自读自悟 3、交流 相机出示:“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翩翩起舞哇!” “树林内外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此时,整个刺槐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俱乐部里的彩灯便是,音乐便是,舞池中的人儿便是。 指导朗读 4、师:作者已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竞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她会欢呼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师(过渡):是啊,作者由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在林了中嬉戏的热闹想到了许多许多,出示“鸟是人类的朋友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2、这是一句什么句?作者为什么不用陈述句? 3、齐读。 五、总结升华 1、此时,你还会觉得这种鸟没什么看的吗?学了课文,你觉得徐秀娟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爱鸟) 2、师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音乐中讲述徐秀娟的故事。 3、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相机板书: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4、师总结:徐秀娟走了,但我们不会忘记她,让我们牢记徐秀娟的话:“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牢记“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六、作业 1、阅读徐秀娟的故事。 2、读读、品品、巴金的鸟的天堂 附:板书:灰椋鸟 爱鸟 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人人有责反思: 1、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同时也为了能够轻松地带领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同时又能用富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把文章中传达的讯息表现出来。2、实实在在地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读、划、品、写,科学合理指导学生运用方法,掌握语文知识,接受情感熏陶。教师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循着方法,自主地阅读感悟。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自己感悟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趣,才会真正被课文所感染。3、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看法的变化,又用作者产生爱鸟,为鸟而献身的壮举来教导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鸟、爱树森、爱一切生命、爱大自然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4、教师能凭借已有的语言材料,拓宽学生思路,加强语言积累。能合理利用文章的空白处,启发学生想象,进一步加深对课语文内容的感悟、理解,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配乐朗读,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护鸟意识。5、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读、想、议等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阅读之后的师生交流又体现了“从文本到感受,又从感受回归文本的 ”的情感流动方式,唤醒了学生久违的激情,以及在心中珍藏已久的真情。6、对于灰椋鸟,学生心中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此时,老师充分给予学生这个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