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溪沸小学 汪冻兵教学目标 1、读正确本诗中的“鹤、孟、唯”等生字的读音,正确书写“孟、浩”等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3、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材简析:诗,永远是美妙的代名词,古诗更是以其深邃古朴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华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的那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更是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其中送别诗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于江湖。诗中离别依依之情跃然纸上,怎不叫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正是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名篇,诗人李白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原本送别之中必然会有互诉衷肠,互致珍重的话语,但诗人却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叫“相见时难别亦难”,只是一句诗,说的是,在古代由于通讯不便,交通不便,人们朋友之间相会、离别之际,难分难舍,叫“相见时难别亦难”。正因为通讯不便、交通不便,人们难得相聚,相聚之后的离别是如此的难分难舍,所以就留下了许多的送别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其中的一首。(出示幻灯片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诗题请哪位同学将题目读一读。(生读,师评析,注意节奏。)然后齐读。那些是生字?(生说师出示生字幻灯片2)这首诗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在哪儿呢?(出示幻灯片3人物、事件、地点)诗题中有一个词是表示“去、到”的意思,是哪个词?广陵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之广陵”就是“去广陵”、“到广陵”。广陵指现在的扬州。谁来说一说诗题是什么意思?三、明诗意。这首诗中有一个“送”字,所以很明显可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当中,我们已经获得了一部分信息,但还不够完整,比如说,什么时间,在哪送,怎么送等,我们还不完全清楚。请大家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然后结合下面的题目“-,-在-送-去-。”(出示幻灯片4)从诗句当中去获取信息,然后请同学说一说,好吗?(生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刚才我们读了古诗,这首诗里还有哪些生字,请说出来。(幻灯片5)读一读、写一写,并组词。出示全诗(幻灯片6)。齐读古诗,这首诗的第一个词是“故人”,是什么意思?指的是谁?说起老朋友,我就想起刚才的一个题目。谁来说一说。“西辞”是什么意思?我么首先看幻灯片(幻灯片7、8)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是“西辞”。读了这首诗,老师就有点奇怪,“三月”前面加了一个“烟花”,什么意思?放烟花吗?是节日到了吗?或者是像我们家来了稀客,客人要走了放烟花、鞭炮吗?当然不是,这里是指花开繁茂。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说来说一说。(生说后出示幻灯片8)老朋友向西边告辞了我,离开了黄鹤楼。 在花开如烟的三月,去了扬州。那位同学将这两句诗句读一遍,注意刚才说的“花开繁茂”,再读一遍,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再听一遍并想象。生读后,师问:你们看到了花吗?如果看到了,那说明你的想象力非常强,我们再闭上眼睛好好去看看。(师配乐朗读第一、二句.幻灯片9)闭上眼睛后,你的眼前看见了那开的繁茂的话吗?那是一副怎样的景象?你看到了哪些花?除了看见花,你还看见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请睁开眼睛,跟大家说说,你刚才去过的长江岸边,看到的花是什么样的?(引出描写花的成语)刚才大家说了许多有关花的成语,现在就请大家把我们的花带进朗诵之中。(生读)慢一点,花儿是如此美好,我们更深情一点再读一遍。(生读)在黄鹤楼下,在鲜花繁茂的三月,一切都令人陶醉,让人感到很舒服,但是在这样的地方,我们的诗人却要分别自己的老朋友,送别自己的老朋友,他是怎么送的呢?我们往下看。齐读下两句诗。这里有一个词“孤帆”,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江面上船来船往,川流不息,怎么会只有一条船呢?看来李白写错了?对此,你有什么意见?“尽”、“唯”、“天际”又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又是什么意思?(幻灯片10)(一片孤帆远去,影子消失 在天空的尽头。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四、悟诗情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一直这么站在江边,看着孟浩然的小船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然后消失在天的尽头。同学们想想,长江江面非常辽阔,从小船离开江岸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是几分钟的事吗?是一二十分钟的事吗?当然不是,那恐怕要有好几个钟头。既然如此,同学们想想,你平时送别你的老朋友,是这么站着一直望着吗?我们一般是把他们送出门,看着他们走了,就转身回去了,是吧,可是李白为什么站在那里看的这么久呢?(依依惜别、恋恋不舍)(幻灯片11)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吗?同学们课后可以去看一看这方面的书,老师在这里给大家说一小段: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孟浩然出名要比李白早十几年,李白非常崇拜他,敬仰他。于是就想,什么时候能与孟浩然见上一面啊,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有一次,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来到了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迎接。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十几天行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苏扬州去办事,李白有事不能同行,特地在黄鹤楼前为孟浩然送行。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多么难受啊。所以请同学们将后两句读一遍,读出那种不舍。(生读,师点评,语速放慢)出示全诗(幻灯片12),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全诗的情景,然后师生一起想象送别场景,是配乐口述:李白和孟浩然紧紧地抓住对方的手,一起来到了黄鹤楼下,转眼就到了长江岸边,眼看着老朋友孟浩然慢慢登上了小船,那小船离开江岸,慢慢地由江西离去,船走了好远,孟浩然还在频频挥手。可是,船渐渐地小了,渐渐地小了,小了,看不见了,消失了,李白的心里(请同学们一起将古诗朗读一遍)李白就这儿望着,望着,一直望着,这目光就好像长江水一样,它有尽头吗?(生:没有)没有尽头哇。没有尽头那是因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谊太深太深呐。(请闭上眼睛再读一遍)李白就这样用他不舍的目光送别了他的老朋友孟浩然,却送不走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幻灯片13:深情厚谊)五、结语:名楼,雅士,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读出这对好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读出离别时的不舍:全班配乐诵读。(幻灯片14)六、课堂练习1、回顾课文内容 。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诗出自 ,“故人”是指 ,送别的地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