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市场调查教案_第1页
it市场调查教案_第2页
it市场调查教案_第3页
it市场调查教案_第4页
it市场调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市场调查教案 第一章it市场概述第一节什么是IT 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 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传感技术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 2、通信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 3、计算机技术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第二节社会信息化所谓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其他产业与行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承担了一个得力工具的角色。 1、IT产业的分类 (1)IT基础技术的提供IC研发、软件编写如INTEL、MS等 (2)IT技术产品化元器件、部件、组件制造如精英、大众等 (3)IT产品集成化计算机及外设制造商如联想、IBM (4)IT产品系统化解决方案、信息系统如华为、HP (5)IT产品流通渠道、销售如神州数码 (6)IT产品服务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如蓝色快车 (7)IT产业舆论支持IT类媒体如CCW、CCID (8)IT产业第三方服务各种需要配套的服务如法律咨询、PR服务 (9)IT后备人员培养各种院校如计算机专业 (10)IT产业合作组织各种协会、集会 2、IT产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全行业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上半年累计生产增长27.2%,虽然与一季度相比增幅有所回落,但比去年同期提高10多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幅水平11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9%,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6.2个百分点中的2.4个百分点,仍是拉动全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经济类型构成来看,外商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生产增幅达到27.8%,股份制企业生产增速达到36%。 (2)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子产品产销衔接较好,全行业产销率为96.6%。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重点产品监测情况,大部分产品产销两旺,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手机、台式及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打印机等,彩电、显示器、集成电路等产品也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 (3)在产销快速增长的同时,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333.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全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0多个百分点。 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 第三节IT产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1.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计算机产品成为拉动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以来,计算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生产增速达到4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41.4%,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11.3个百分点,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计算机类产品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民经济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子政务及互联网蓬勃发展,带动了全社会对计算机硬件产品的需求;二是外资企业及台资企业纷纷将生产能力转移至我国生产,导致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出口增长很快,上半年微机产品产、销、出口增幅分别为117.1%、151.6%、95.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三是随着产品价格下降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计算机产品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在全部微机产销量当中的比重均已超过25%。 由于今年通信运营业投资增幅减缓,因此通信制造业对全行业的拉动作用有所下降。 上半年通信制造业增长速度为23.8%,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0.6%,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27.2个百分点中的5.6个百分点,比去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 电子消费类产品由于国外市场销售不畅,产销增幅有所回落,上半年生产增长1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对全行业生产增长贡献率为12.9%,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 上半年电子消费类产品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背投彩电、PDP等产品依然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二是美国对我国彩电企业提出的反倾销诉讼,已经对我国彩电出口造成负面影响,长虹、海尔等企业的出口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电子元器件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上半年生产增长22.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5.1%,拉动行业增长6.8个百分点。 受计算机等整机产品快速增长的拉动,上半年电子元器件产销量、出口均保持较大增幅,其中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2.全行业总体经济效益情况良好,通信行业利润大幅减少今年上半年全行业总体经济效益情况良好,累计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计算机行业实现利润IT产业62.8亿元,同比增长33.4%,对全行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为45.9%,居行业之首,家电行业实现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2.4%,且保持销售、利润同步增长的态势。 通信行业实现利润为55亿元,同比减少35.4%,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今年大部分通信运营商投资增幅减少,一些投资计划延期实施,对通信设备供应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手机产品内销比例提高,因此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价格不断下滑,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与此同时,手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缩短,一款手机的旺销期往往只有36个月,过后只好通过降价收回资金,企业普遍加大了宣传、销售力度,广告费及销售费用增长过快。 联通公司CDMA手机用户发展计划发生调整,上半年新增CDMA用户不足300万户(全年计划发展1300万用户左右),致使一些CDMA手机生产企业形成大量库存。 一些通信企业由于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造成产成品占用资金过高,影响企业正常的再生产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电子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123.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增幅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3.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9.9%,对全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37.7%,拉动全国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中的12.8个百分点。 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口总额达到55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6%,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 当前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通信设备、计算机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其中计算机类产品出口额达到258.3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45.4%,居行业出口之冠;二是进料加工及来料加工仍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三是三资企业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达到54.2%,高出全行业出口增速7.1个百分点,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82.7%;四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对全行业出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五是美国、日本、香港仍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对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保持较快的增速。 第二章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 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 第一节计算机技术简介计算机领域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 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很快。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以当时雷达脉冲技术、核物理电子计数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 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二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 应用物理方面的成就,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真空电子技术、磁记录技术、光学和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光导纤维技术、热敏和光敏技术等,均在计算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工程技术,尤其是精密机械及其工艺和计量技术,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技术支柱。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各自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于将计算机结成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也已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成为社会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离散数学、算法论、语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自动机论等,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技术在许多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又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所运用的技术。 主要有系统结构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系统维护技术和系统应用技术等。 (1)系统结构技术它的作用是使计算机系统获得良好的解题效率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电子器件的进步,微程序设计和固体工程技术的进步,虚拟存储器技术以及操作系统和程序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均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它已成为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紧密结合,并涉及电气工程、微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的技术。 现代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从程序设计者所见的系统结构,它是系统的概念性结构与功能,关系到软件设计的特性;其二为从硬件设计者所见的系统结构,实际上是计算机的组成或实现,主要着眼于性能价格比的合理化。 但50年代以来,程序设计者所见的系统结构变化不大,传统计算机的计算机技术硬件组成与高级语言之间的严重脱节,给软件的可靠性、源程序编译效率,以及系统的解题效率等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以提高系统运算速度为主要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并行处理技术,是70年代以来系统组成技术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见并行处理计算机系统)。 70年代出现的数据流计算机系统结构思想,把传统计算机的指令控制流控制方法改变为数据控制流的控制方法。 从而有可能自动免除运算相关性的障碍,达到高度平行的目的。 由于器件价格大幅度下降,为某种特殊用途专门设计的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性能价格比,如数据库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等。 (2)系统管理技术计算机系统管理自动化是由操作系统实现的。 操作系统的基本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资源,以提高机器的吞吐能力、解题时效,便利操作使用,改善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算题费用等。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以至用户程序施行有效的管理、调度和指挥,主要为作业管理、文件管理、数据管理、处理器管理、输入输出管理、存储空间管理、人机通信管理、终端网络管理、系统故障管理、系统再组合以及对其他软件的管理等。 此外还负责对诸用户的数据和程序实施保护和保密,以及收费计算等。 操作系统技术正向提高通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及工作效率、降低辅助时间等方面改进。 (3)系统维护技术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维护和诊断的技术。 实施维护诊断自动化的主要软件为功能检查程序和自动诊断程序。 功能检查程序针对计算机系统各种部件各自的全部微观功能,以严格的数据图形或动作重试进行考查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正误,确定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自动诊断根据部件的具体逻辑,以特定的算法生成大量的测试数据和故障字典,利用诊断机或其他特设硬件作为“硬核”,对故障部件有关的测试路径进行布数启动,并回收测试结果。 对有故障者查询故障字典以确定故障部位。 自动诊断目前尚只能解决单个坏死故障。 由于受到电路本身和测试算法等的限制,诊断的覆盖面一般在90%左右,故障定位范围约在13个插件之内(见特征分析仪)。 (4)系统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 程序设计自动化和软件工程技术是与应用有普遍关系的两个方面。 程序设计自动化,即用计算机自动设计程序,是使计算机得以推广的必要条件。 早期的计算机靠人工以机器指令编写程序,费时费力,容易出错,阅读和调试修改均十分困难。 5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的汇编语言,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以记忆码和符号地址替代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和地址码,再通过翻译器产生机器指令,有效地改善了程序设计的条件,虽然它是低级语言,但因可人工编写出高质量的程序而仍保有其生命力。 50年代中期出现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根据课题算法的规律与特点,定义严格的语言和描述方法,使设计者可以用语言形式编制出课题的源程序,然后通过编译程序,自动编出以机器指令形式表达的目的程序,大大提高了程序设计的劳动生产率。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已多达数百种,其中主要者有BASIC、FORTRAN、ALGOL、COBOL、PASCAL等。 由于语言繁多又互不相通,程序移植困难,造成很大浪费。 因此,人们对创造统一语言的问题相当重视,美国ADA语言就是一例。 接近自然语言的算法语言也在探索之中。 软件生产工程化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软件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以人工为主,自动化程度较差。 设计、修改、维护费用昂贵,产品错误率较高,以致发生所谓“软件危机”。 因此,在60年代末提出了“软件工程”,即将软件生产视为一种工程或工业,使软件生产采取与硬件相类似的形式,创立软件设计、调试、维护、生产组织管理等的科学方法,制定软件标准,研制软件生产的工具等。 软件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方法论和软件开发的支援系统。 方法论研究程序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技术,借以生产出价格合理、可靠和易读的程序。 支援系统则主要对软件生产过程各阶段提出支持工具,以提高软件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软件工程已受到很大重视并获得较普遍的推广。 第三节计算机器件技术电子器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计算机复杂逻辑的最基层线路为“与门”、“或门”和“反相器”。 由此组成的高一层线路有“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两类。 这些逻辑由电子器件来实现,通常以电子器件在技术上的变革作为计算机划代的标志。 计算机器件技术,从50年代的真空电子器件到80年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经历了几个重大发展阶段,使机器组装密度提高约4个数量级,速度约提高56个数量级,可靠性提高约4个数量级(以器件失效率为比较单位),功耗降低约34个数量级(以单个“门”为比较单位),价格降低约45个数量级(以单个“门”为比较单位)。 器件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运算与控制技术计算机的运算和逻辑功能主要是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通道或I/O处理器以及各种外部设备控制器部件实现的。 中央处理器处于核心地位。 运算算法的研究成果对加速四则运算,特别是乘除运算有重要作用,随着器件价格的降低,从逻辑方法上大大缩短进位与移位的时间。 指令重叠、指令并行、流水线作业以及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等技术的应用,可提高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 微程序技术的应用,使原来比较杂乱和难以更动的随机控制逻辑变得灵活和规整,它把程序设计的概念运用于机器指令的实现过程,是控制逻辑设计方法上的一大改进,但因受到速度的限制,多用于中、小型计算机、通道和外部设备部件控制器中。 早期计算机的各种控制,均集中于处理器,使系统效率很低。 多道程序和分时系统技术的产生和各种存储器和输入输出部件在功能和技术上的发展,使计算机系统内部信息的管理方法与传输成为重要问题,计算机的控制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出现了存储器控制技术与通道、外部设备部件控制技术等。 信息存储技术存储技术使计算机能将极其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存放于系统之中,以实现高速处理。 由于存储手段在容量、速度、价格三者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存储器不得不采取分级的体系,形成存储器的层次结构,自上至下可分为超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和大容量外存储器等。 主存储器是存储体系的核心,直接参与处理器的内部操作,因此它应具有与处理器相适应的工作速度和足够大的容量。 50年代以来虽出现多种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存储方法,但均未获得理想的结果。 50年代中期,铁氧体磁心存储器问世,沿用达20年之久,直到70年代中期,MOS存储器技术兴起后才逐步被淘汰。 MOS存储器在速度、价格、功耗、可靠性及工艺性能等方面均有很大优越性,是主存储器比较理想的手段。 主存储器的工作速度,一直未能跟上处理器,一般慢510倍。 为充分发挥处理器潜力,出现了超高速缓冲存储器。 超高速缓冲存储器通常以与处理器同类的双极型器件构成,使二者速度相匹配,但由于价格较高,容量一般只有主存储器的几百分之一。 计算机巨量的数据,存储于速度较慢价格较低的外存储器中,外存储器主要有磁盘机和磁带机。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相对缓和了速度、容量、价格三者之间的矛盾,但给用户带来存储空间调度的困难。 为此,一般以硬件自动调度缓存空间,使之透明于用户;以虚拟存储方法(见虚拟存储器),在操作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实施主存与外存之间的自动调度。 信息输入输出技术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送入数据和程序、送出处理结果的手段。 输入的基本方法是以穿孔卡片或纸带为载体,经卡片或纸带输入机将数据和程序送入计算机,70年代初期出现的键控软盘数据输入方法(即数据输入站)已逐渐普及。 将文字、数据的印刷(或手写)体直接读入计算机的光文字阅读机已经实现,语音图像直接输入计算机的技术也已取得一定成果。 在输出方面,最普通的是建立在击打技术基础上的各类打印机,但速度受到机械运动的限制。 非击打技术的输出设备能显著提高速度,主要有将电压直接加在电介质涂覆纸张以取得静电潜像的静电式打印机;靠激光在光导鼓上扫描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激光静电式打印机;利用喷墨雾点带电荷后受电极偏转而形成文字的喷墨式打印机等。 作为轻便输出手段,则以利用热敏纸张遇热变色原理的热敏打印机比较流行。 人机对话输出多采用以显像管进行图像文字显示的终端设备。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技术正向智能化发展。 第四章计算机组装技术第一节计算机的组成1.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图1-1中是从外部看到的典型微机系统的实例,它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设备等组成,包括主机、键盘、显示器、音箱、鼠标等部分组成。 1-1主机是安装在一个主机箱内所有部件的统一体,其中除了功能意义上的主机以外,还包括电源和若干构成系统所必不可少的外部设备和接口部件,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机从硬件系统看,可以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而从软件系统角度考虑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从上页的图示可以看到,主机内有主机板、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硬盘、键盘和鼠标、显示器、光盘驱动器等组成。 机箱内的所有部件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工作,一起完成微机的正常的作业。 2.微机外部线缆的连接对微机用户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微机外部线缆的连接。 主机箱与显示器、键盘、鼠标之间通过线缆连接起来,从后部看,电源线、信号线的连接图。 2.主板简要概述从表面看,主板是一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印刷电路板,在电路板上分布着各类元器件,包括BIOS芯片、I/O控制芯片、各类扩展插槽、键盘接口、面板控制开关接口、电源接口、CPU插槽等,现在市场上的许多集成的主板还把声卡芯片、网卡芯片和显卡芯片集成在主板上,方便低端用户的购买使用。 1.处理器插座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器架构,即Socket和Slot。 一种是在处理器芯片底部四周分布许多插针,通过这些针来与处理器插座接触;另一种处理器架构就是Slot架构,它是属于单边接触型,通过金手指与主板处理器插槽接触,就像PCI板卡一样,在早期的P、P处理器中曾用到,Intel把它称之为“Slot1”。 说到处理器,就不能不说处理器的两个基本参数 (1)处理器主频(Frequency),也俗称“处理器速度”(Speed); (2)前端系统总线(Front SystemBus,FSB)。 前者是指处理器的实际工作频率,也即运行速度,就是指处理器的主频,如我们常说的2.6G3.0G3.06G等都是指处理器的主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处理器的主频决定了处理器的性能,所以Intel在近两年利用它的处理器架构优势拼命拉开与AMD差距就是这个原因。 但也不是绝对的,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还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缓存大小、总线频率等。 后者是指处理器总线的工作频率,它与处理器的核心频率相关。 因自Intel P4处理器以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器可以在一个周期内的上升、下降沿各执行2次操作指令,所以它的总线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4倍。 目前最快的核心频率为200MHz,对应的总线频率就为800MHz。 533MH z和400MHz总线的核心频率对应为“166MHz”和“100MHz”。 2.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它对主板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正因如此,所以在新规格处理器推出之时必定会相应的主板芯片组同步推出,它是与处理器保持同步的。 主板芯片组主要分两部分,分别由一块单独的芯片负责,这两块芯片就是通常所说的南桥和北桥了。 南桥芯片离处理器比较远,因为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而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内存了控制器、AGP图形卡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因为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而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别。 有的芯片组只有一个单芯片,即只有南桥芯片,北桥芯片功能集成在处理器中。 3.内存插槽内存插槽当然是用来插入内存的,它也是采用金手指接触法与内存条的金手指接触。 俗称为“RAM DIMM”。 实现双通道必须成对地配备内存,用不同颜色区分就更加方便用户配置双通道,只需要将两条完全一样的DDR内存插入到同一颜色的内存插槽中即可。 现在几乎所有支持双通道内存的主板都采用这样的颜色标注方法。 注意插入内存时也要注意方向,并不是随便那个方向,可以先拿内存条与对应的内存条插槽比一下,看内存条的缺口位是否与插槽的凸起位是否吻合,否则强行插错后就会引起内存烧毁。 通常正确插好后,内存固定得非常牢固,并且插槽两边的固定耳会准确地卡住内存的相应缺口上。 4.PCI和AGP插槽因为目前的主要内置板卡基本上都是采用PCI总线接口的,所以在主板当中插槽最多的肯定就是PCI,PCI插槽通常采用乳白色。 在这块主板中有5条PCI插槽,通常最少也有3条。 原来一些计算机中还保留有ISA插槽,但随着ISA接口的外设日趋淘汰,现在新的主板上基本上都没有ISA插槽,但是也有例外,超微竟然在i875P芯片组主板中推出了3条ISA插槽,如图7所示。 这样的复古行为到底有多少人领情真是很难预料。 说到PCI,就不能不说AGP总线接口了,它是专门从PCI接口中分离出来的,主要针对图形显示方面进行优化,专门用于图形显示卡。 所以现在的显卡基本上都是AGP接口的。 AGP卡又称“图形加速卡”。 如下图5.硬盘接口硬盘接口当然是用来与硬盘进行连接的。 目前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硬盘接口标准,一种就是传统的并行ATA标准,也称IDE接口。 另一种是最新的串行ATA,又称为“SATA”。 两者的最根本区别当然还是传输速率,产行ATA的最新版本为ATA/133,它的传输数据为133MB/s,而SATA的第一版SATA1.0的传输速率就可达到150MB/s,据说第二版、第三版传输速率分别可达到300MB/s、600MB/s,是传统并行ATA所无法达到的。 6.电源接口主板上的各部件要正常工作,就必须提供各种直流电源,这电源的提供是由交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后,由各路分离电路提供,然后经过相应的插头插入到计算机主板电源插座和各设备电源接口。 以前电源是采用AT结构的,AT电源是由P8和P9两组接口组成,每个接口分别有六个针脚,支持+5.0V,+12V,-5V,-12V电压,它不支持+3.3V电压。 ATX与AT结构电源的最明显区别就是ATX电源在关机后,主板上的其中一路5V电源是不会断开的,除非拨了电源插头。 这样的好处就是方便了远程唤醒之类的远程开机操作,通过软件就可以使得整个计算机在电源开机着凉的情况下开启系统,另外还增加3.3V低电压输出。 目前的P4电源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不仅是采用ATX电源,而且还提供了一个4线12V电源,参见下图所示7.外设接口因为计算机中的外设都是通过主板进行连接的,所以在一块主板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外设接口,如键盘、鼠标接口,打印机接口、USB接口和IEEE1394火线接口、网线接口,以及音视频输出/输入接口等。 这部分接口在图1中的位置是从“411”,这部分放大图如图在上图中的“4”号位置是键盘和鼠标接口,它们的外观结构是一样的,但是不能用错。 为了便于识别,通常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分,绿色的这个接口为鼠标接口,而紫色的这个为键盘接口。 以前在586时代,键盘接口为大的圆口,而鼠标通常使用上图“6”号位置的口,那时的电脑的口通常至少有2个,现在几乎不用这种接口了。 通常为了区分,在购买键盘中以“大口”和“小口”来说明,而鼠标则以“圆口”和“扁口”来区分。 上图中的“5”号位置是并行接口,通常用于老式的并行打印机连接,也有一些老式游戏设备采用这种接口,目前比较少用,主要是因为它的传输速率较慢,不适合当今数据传输发展需求,正在被USB或IEEE1394接口所取代。 上图的“6”号位置为串行口,这在前面已经介绍。 它主要是用于以前的扁口鼠标、Modem以及其它串口通信设备,它的不足之处也是数据传输速率低,也将被USB或IEEE1394接口所取代。 上图中的“7”号和“9”号位置都是USB接口。 它也是一种串行接口,目前最新的标准是2.0版,理论传输速率可达480MB/s。 目前许多上设都采用这种设备接口,如Modem、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它的优点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支持即插即用、支持热拨插、无需专用电源、支持多设备无PC独立连接等。 上图中的“8”号位置是IEEE1394接口,目前最新版本仍为IEEE139495a版,最高传输速率为400MB/s,但它的IEEE1394b版将达到1.6GB/s的传输速率。 它与USB类似,它也支持即插即用、热拨插、多设备无PC连接等。 由于它的标准使用费比较高,目前仍受到许多限制,只是在一些高档设备中应用普遍,如数码相机、高档扫描仪等。 上图中的“10”号位置是指双绞以太网线接口,也称之为“RJ-45接口”。 这要主板集成了网卡才会提供的,它是用于网络连接的双绞网线与主板中集成的网卡进行连接。 上图中的“11”号位置是指声卡输入/输出接口,这也要在主板集成了声卡后才提供的,不过现在的主板一般都集成声卡,所以通常在主板上都可以看到这3个接口。 常用的只有2个,那就是输入和输入出接口。 通常也是用颜色来区分,最下面红色的那个为输出接口,接音箱、耳机等音频输入设备,而最上面的那个浅蓝色的为音频输入接口,用于连接麦克风、话筒之类音频外设。 3.存储器介绍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用户数据的,是微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存储器可分为外存和内存。 内存按照其工作方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者是有区别的。 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是用来长期存放数据的,目前常用的外存有磁盘存储器、光存储器。 4.显示器显示器是微机最为重要的输出设备,对于所有用户来说,显示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用来供用户使用微机的,很难想象没有了显示器的微机该如何操作。 显示器按照其工作原理可分摄像管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 其价格和性能也各不一样。 5.鼠标键盘计算机可以有许多输入设备,但最为基本的鼠标和键盘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鼠标和键盘的种类也各不相同,有无线鼠标、光电鼠标、软键盘、键凸起和凹下的键盘等。 第二节整机组装与测试本小节通过上一节内容的学习,对计算机进行拆机与装机操作,要求每位学员都要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拆机装机的流程,拆机前的准备,除静电等,不可用力过大,不可随意拔插板卡等危险操作,防止把微机硬件永久性破坏。 拆机装机要注意的事项拆机前一定要防静电;不要带点操作;装机时主板上的插卡一定要插紧;注意电源线、数据线的方向;对于PS/2接口的鼠标或键盘不要在开机状态下拔插,因为这样做很有可能使电脑出现意外故障,如死机等,严重着可能会烧坏主板。 装机完成后先检验内部连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再开机检验微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如若不能正常使用,必须检查插线等电路接触的地方,防止误差、插线部牢固等情况发生,一定要保证微机可以正常工作才算完成实验任务。 第三节开机故障与排除(举例)1.电脑自动重启的可能原因及解决办法1病毒破坏自从有了计算机以后不久,计算机病毒也应运而生。 当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信息大动脉后,病毒的传播更加方便,所以也时不时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正常工作。 比较典型的就是前一段时间对全球计算机造成严重破坏的“冲击波”病毒,发作时还会提示系统将在60秒后自动启动。 其实,早在DOS时代就有不少病毒能够自动重启你的计算机。 2系统文件损坏当系统文件被破坏时,如Win2K下的KERNEL32.DLL,Win98FONTS目录下面的字体等系统运行时基本的文件被破坏,系统在启动时会因此无法完成初始化而强迫重新启动。 你可以做个试验,把WIN98目录下的字库“FONTS”改名试一试。 当你再次开机时,我们的计算机就会不断的重复启动。 对于这种故障,因为无法进入正常的桌面,只能覆盖安装或重新安装。 3市电电压不稳一般家用计算机的开关电源工作电压范围为170V240V,当市电电压低于170V时,计算机就会自动重启或关机。 因为市电电压的波动我们有时感觉不到,所以就会误认为计算机莫名其妙的自动重启了。 解决方法对于经常性供电不稳的地区,我们可以购置UPS电源或130260V的宽幅开关电源来保证计算机稳定工作。 4插排或电源插座的质量差,接触不良市面上的电源插排多数质量不好,内部的接点都是采用手工焊接,并且常采用酸性助焊剂,这样容易导致在以后的使用中焊点氧化引起断路或者火线和零线之间漏电。 因为手工焊接,同时因为采用的磷黄铜片弹性差,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容易失去弹性,致使与主机或显示器的电源插头接触不良而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在长时间工作时就会大量发热而导致虚接,这时就会表现为主机重新启动或显示器黑屏闪烁。 还有一个可能是我们家里使用的墙壁插座,多数墙壁插座的安装都不是使用专业人员,所以插座内部的接线非常的不标准,特别这些插座如果我们经常使用大功率的电暖器时就很容易导致内部发热氧化虚接而形成间歇性的断电,引起计算机重启或显示器眨眼现象。 解决方法不要图省钱而购买价廉不物美的电源排插,购买一些名牌的电源插排,因为其内部都是机器自动安装压接的,没有采用手工焊接。 对于是否属于墙壁插座内部虚接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主机换一个墙壁插座试一试,看是否存在同样的自动重启问题。 5计算机电源的功率不足或性能差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特别是当我们为自己主机增添了新的设备后,如更换了高档的显卡,增加了刻录机,添加了硬盘后,就很容易出现。 当主机全速工作,比如运行大型的3D游戏,进行高速刻录或准备读取光盘,刚刚启动时,双硬盘对拷数据,就可能会因为瞬时电源功率不足而引起电源保护而停止输出,但由于当电源停止输出后,负载减轻,这时电源再次启动。 因为保护后的恢复时间很短,所以给我们的表现就是主机自动重启。 还有一种情况,是主机开关电源性能差,虽然电压是稳定的也在正常允许范围之内,但因为其输出电源中谐波含量过大,也会导致主机经常性的死机或重启。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使用万用表测试其电压时是正常的,最好更换一台优良的电源进行替换排除。 解决方法现换高质量大功率计算机电源。 6内存问题内存条上如果某个芯片不完全损坏时,很有可能会通过自检(必竟多数都设置了POST),但是在运行时就会因为内存发热量大而导致功能失效而意外重启。 多数时候内存损坏时开机会报警,但内存损坏后不报警,不加电的故障都还是有的。 最好使用排除法,能够快速确定故障部位。 7.其他原因2.电脑开机后黑屏,不能通过自检 (1)显示器断电,或显示器数据线接触不良。 另外电脑使用过久显示器电源线容易氧化破损; (2)主板没有供电; (3)显卡接触不良或损坏; (4)CPU接触不良; (5)内存条接触不良; (6)机器感染CIH病毒,BIOS被破坏性刷新; (7)检查插拔,如必要可用橡皮等清除金手指上的氧化膜; (8)如果软驱有软盘,很多的时候会造成电脑开机或重起的时候,电脑就会出现黑屏,而无法进入系统。 为避免此类情况也可以在BIOS中取消软盘启动项3.开机时主机上的小喇叭一声长鸣这种问题一般是内存的问题,可能是没有内存或者内存没有插紧。 具体可参照主板上的说明电脑报警故障下面就以较常见的两种BIOS芯片(AMI BIOS和Award BIOS)为例,介绍常见开机自检响铃代码的具体含义:Award BIOS1短:系统正常启动.表明机器没有任何问题.2短:常规CMOS设置出错,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1长1短:内存或主板出错.换一条内存或者换内存插槽试试,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重新拔插显卡或者检查显示器接线.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看键盘针脚有无歪或断针,有无插好.如果键盘没有问题,那么就是主板PS/2接口的问题了.1长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 RAM试试.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重插内存条,或更换内存.也可能是显卡接触不良或显卡没用造成,重新拔插显卡或者更换显卡试试.AMI BIOS1短:内存刷新失败.更换内存条或者换内存插槽.2短:内存ECC较验错误.在CMOS Setup中将内存关于ECC校验的选项设为Disabled就可以解决,不过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更换一条内存.3短:系统基本内存检查失败.换内存或者换内存插槽.4短:系统时钟出错.5短:CPU出现错误.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有问题,更换显卡试试.9短:BIOS芯片检验和错误.1长3短:内存错误或内存损坏,更换内存或者换内存插槽.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没插好或显示卡没插牢.重新拔插应该就可以解决.一般的主板采用的是以上两种BIOS芯片中的一种,如果没有刻意去修改CMOS信息的话,其中一般故障以配件松动居多.所以,解决方法一般采用换件法或者插拔法来实现4.解决蓝屏内存不组等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比较普遍,主要有几个方面【1】病毒引起的,对电脑全盘杀毒。 【2】硬件上的原因,主要是内存条不兼容引起的,必要时更换内存。 【3】系统或其它软件引起的。 【4】打开或关闭IE、QQ、游戏等出现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首先想到可能就是这款软件的问题,(一般来解决办法就是卸载重新安装、升级或更换其它版本,不行只有卸载该软件,问题才能解决)。 (1)系统本身有问题,及时安装官方发行的补丁,必要时重装系统。 (2)某个软件出现的问题,这里主要是看看开机时运行的软件,(用360等检查开机运行的软件,把不必要运行的软件都去掉),软件冲突,卸载有问题的软件。 下面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以试试【如果不行只有恢复或重装系统了】 (1)试用命令排除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下面命令for%1in(%windir%system32*.dll)do regsvr32.exe/s%1怕输入错误,可以复制这条指令,然后在命令提示符后击鼠标右键,打“粘贴”,回车,耐心等待,直到屏幕滚动停止为止。 (2)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ExecuteHooks下,应该只有一个正常的键值AEB6717E-7E19-11d0-97EE-00C04FD91972,将其他的删除.5.解决电脑没有声音的妙招 1、检查声卡、连接线,以及音箱等设备是否连接正常;运行杀毒软件进行杀毒; 2、右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打开“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有无问题,即看前面有没有出现黄色的“?”。 如有,重新安装这个设备的驱动程序进行解决; 3、有声音但不见小喇叭时,打开控制面板-声音和视频设备-音量,在“将音量图标放入任务栏”前打上对号; 4、无声音又无小喇叭时,打开控制面板-添加与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在“附件和工具”前打对号,点击“下一步”,然后,关机重启,系统会提示安装新硬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即可; 5、卸载声卡驱动程序,重新进行安装或升级声频驱动程序; 6、当安装声卡驱动程序时出现“找不着AC晶片”提示,有可能是电脑中毒,或者因违规操作误删了声卡驱动程序,抑或是内部软件冲突。 解决的办法是重装系统和驱动程序。 第四节设置优化BIOS BIOS全名为(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电脑中最基础的而又最重要的程序。 我们把这一段程序存放在一个不需要电源的记忆体(芯片)中,这就是平时所说的BIOS。 它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计算机的原始操作都是依照固化在BIOS里的内容来完成的。 准确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撟黄鲾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需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 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IOS的功能1.自检及初始化开机后BIOS最先被启动,然后它会对电脑的硬件设备进行完全彻底的检验和测试,即我们常说的POST自检。 如果发现问题,分两种情况处理严重故障停机,不给出任何提示或信号;非严重故障则给出屏幕提示或声音报警信号,等待用户处理。 如果未发现问题,则将硬件设置为备用状态,然后启动操作系统,把对电脑的控制权交给用户。 2.程序服务BIOS直接与计算机的I/O(Input/Output,即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通过特定的数据端口发出命令,传送或接收各种外部设备的数据,实现软件程序对硬件的直接操作。 3.设定中断开机时,BIOS会告诉CPU各硬件设备的中断号,当用户发出使用某个设备的指令后,CPU就根据中断号使用相应的硬件完成工作,再根据中断号跳回原来的工作。 主要的CMOS设置?置?Standard CMOSSetup(标准CMOS设置)Advanced BIOSFeatures(高级BIOS设置)Advanced ChipsetFeatures高级芯片组设置Integrated PeripheralsPower ManagementSetup电源管理PnP/PCI ConfigurationsFrequency/Voltage ControlLoad Fail-Safe Defaul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