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是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二单元。本单元包括4篇课文秋游、2008,北京!、英英学古诗、乡下孩子和练习2。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4篇课文秋游、2008,北京!、英英学古诗、乡下孩子和一个单元练习。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2008,北京!一课生动地再现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门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英英学古诗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这样的课文设计很有创意,既学习对话的评议表达形式,又蕴藉古诗教学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举数得。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本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运用贴切,具有诗歌文字省略、跳跃的特征,因此极富想象的空间。教学目标要求: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背诵古诗静夜思。3、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触摸、采集、制作等综合感官的体验,从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他们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5、了解、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将秋游搜集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科学知识,从而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丽,用自己的方式由衷地赞美大自然。2、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3、 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课时安排:1、秋游3课时 2、再见了,北京2课时3、英英学古诗3课时 4、乡下孩子3课时练习23课时1、 秋游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撇刀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将秋游搜集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科学知识,从而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丽,用自己的方式由衷地赞美大自然。三、教学方法:户外活动课、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四、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五、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1. 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2. 过渡:小朋友们,秋天美不美啊?美在哪里啊?那么我们今天一起去郊外看看吧!二板书课题,解题“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朋友们去哪里玩啊,都玩些什么啊,看到了些什么啊?出示图片三指导看图1.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漂亮吗?那你们看白云像什么?2. 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四初读指导1. 自学生字词。(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3).在课文中划出本课词语。2.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3). 各自轻声读课文。(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指名到前面填写。3. 齐读课文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1、第二、三、四自然段2、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体悟文中蕴含的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述: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如何?是啊!秋天的天气真不错!你能用成语来形容一下吗?(例如:秋高气爽、天朗气清、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等)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有心人。是啊,秋天最适合出去游玩,现在就让我们继续出发!揭示课题并板书秋游,“秋游”是什么意思?对,就是秋天到郊外游玩的意思。 1 秋游(学生齐读课题)2、一路上,风儿吹拂着我们,鸟儿叽叽喳喳和我们打招呼,它想考考我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 秋风 凉了 老师 郊外 天空 一望无边 白兔 绵羊 农田 稻子 高粱 棉花同学们 打滚儿 逮蚂蚱 奔跑追逐 叫着喊着 亮开了嗓子指名学生读,纠错,再读。齐读词语。自读、指读、开火车读、齐读。你们真不错,挑战成功!小鸟衷心祝愿我们旅途愉快!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谁来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随机点“渐渐”,体会意思。点“跟”) 训练: 带 去郊外 。2、再指名朗读(叫一个读书较好的学生)。老师听出来你出去游玩,特别的开心!还有谁也能像她一样?再指名读一读,齐读,读出高兴之情。3、小朋友,秋姑娘把秋天打扮的这么美丽,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告诉老师秋天美在哪里?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同学们,你们一路走,在郊外看到了什么景色呢?请自由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后回答。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这两段内容。)2、第二自然段(1)指读,你知道了什么?(随机点“蓝蓝”,感受天空的颜色美)点“一望无边”,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空的宽广?你还知道了什么?(随机点“有时有时”感受白云的变化多端)(2)指导朗读。诱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述:白云真是变化多端,一阵秋风吹来,它就像一个个魔术师一样,不时地变换着自己的模样,多有趣呀!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你们想象一下,它们还会变成什么样?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板书: 美丽 3、第三自然段(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大片农田)(1)指读,你知道了什么?(点“黄”、“红”、“白”)从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庄稼丰收了,谁最高兴?)(2课件出示稻子、高梁、棉花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农作物,并演示丰收的农田景象。(教师述:黄黄的稻子像铺了一地的金子,红红的高粱像一个个火把,白白的棉花像晶莹透亮的雪花。能不让人高兴吗?)让我们再往远处看(课件出示果园),你还看到了什么?练习说话:果园里,苹果 ,梨子 , 。教师述:看来,秋天不仅庄稼长得好,果子也丰收了!引导学生说出: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板书:丰收(4)秋天真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让我们用朗读表现出来,齐读第三自然段。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述:我们来到了草地上(播放郊游歌曲),尽情享受吧! 出示: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1、学生轻声自由练读。2、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玩耍的心情吗?(点“开心”)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快乐、高兴、兴奋) 那你能运用文中的词句具体说明吗?(点“打滚儿”、“逮蚂蚱”、“亮开了嗓子”、“奔跑追逐”、“笑着喊着”)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多叫几位学生朗读,体会)。(1)文中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来说明你们玩得特别开心!那还玩些什么了?练习说话:同学们在草地上有的 ,有的 ,有的 。 (个个玩得很尽兴,那你们在体育活动课上呢?) 体育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操场上有的 ,有的 ,有的 。个个 。(2)指导朗读:把你的这份开心、快乐的读出来吧。学生个别朗读,相互评价,男女赛读,齐读第四自然段。五、配乐朗读,品味意境六、写字指导1、小朋友,在今天的秋游过程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蓝天,还领略了丰收的田野,更高兴的是结识了几位生字朋友,你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学生再次认读)1、出示: 凉 老 师 郊 望 兔 追 逐 喊 学生练读。2、指导写字: 兔 郊 学生分析字形,看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所学生字,教师巡视指点,及时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板书设计: 1、秋 游美 丽丰收 快乐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体悟文中蕴含的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朗读指导 指名读课文。 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个人练读。 指名读。 齐读。二作业. 描红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交()兔()家()喊()郊()晚()逐()城().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多开心呀!秋游教学反思:本课最成功处就在于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思维转化,适时地将课堂移出教室,将走廊作为实际需要的教学地点。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尊重学生,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抒发情怀,迸发灵感,萌发创见,感觉智慧的涌动与爆发所带来的巨大震憾力和冲击力。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如果我们来到孩子们中间,会发现他们很有能量,而且不仅有能量还有很大的创造力。2 再见了,北京!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北京奥运会的快乐和令人留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并学会所有生字。3、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读懂词句,体味情感,受到爱国 , 热情的感染。教法学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像展示,谈话导入1情景导入。请看,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认读“鸟巢”,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能说说你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老师也有个问题:“再见了”,这儿是与谁再见呢?对,与北京再见,也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因为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这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提问:你从课文中了解了那些内容?提出自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2、教学生字词(1)划出生字词(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3、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将学生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全班交流。3、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名:共六画,上下结构。米:共六画,独体字。四、布置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 看拼音写词语。 bi jng gung chng shu bio png yu( ) ( ) ( ) ( ) fi j du yun qun gu mng z( ) ( ) ( ) ( )二、扩词。国( ) ( )( )米( ) ( )( )表( ) ( )( )机( ) ( )(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词语卡,指名读,领读。(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前后鼻音的生字。)2、练习组词。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什么内容?2、再读质疑,交流,解惑。3、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表现了北京奥运会另人留恋与不舍。4、从哪些词语句中看出人们对北京奥运会充满留恋和不舍?5、指导感情朗读此时此刻的北京吗?(例:欣喜若狂,欢声雷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什么内容?1、学习第一句。“这时”指什么时候?练习用“如何”造句小结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二句边读边想象,当时“鸟巢”内,演员、运动员、观众等事怎样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快乐的。指导感情朗读3、学习第三句思考: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感染”是什么意思?指导朗读4、学习第四句思考:这一句你了解了什么?练习用“但是”造句5、感情朗读全文三、总结升华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人们是多么快乐啊!通过电视收看闭幕式的我们也是同样的快乐,我们多么留恋奥运会那段快乐的时光啊!要跟北京说再见,我们真的还不愿意呢?板书:不愿再见四、布置作业1、完成词语抄写。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 再见,北京! 深情回望 令人留恋微笑告别 留恋不舍唱 跳 欢呼 拥抱再见,北京!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改编的最新版,结合已经结束的奥运会,传达各国友人对奥运会的依依不舍。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特别多,学生难理解的词语也非常多。原本准备全部教完的生字也没能在一节课完成,只教了四个生字,这节课主要就是带同学们初读了这篇文章。尤其是第一自然段,一开始的初读似乎效果不大,我把生字写在黑板上之后又让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多读了几遍。感觉同学们读起来通顺的多了,但理解还不是很够,看来今后的预习工作还是不能松懈。 上述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内化运用;同时,通过以组为单位,展开想像,合作画画,布置“奥运角”,将课文内容拓展外延,既深化理解,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 3.英英学古诗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 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板书课题 3 英英学古诗 (解释课题,教题中生字 )1、 “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ying”,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shi”。 (领读课题两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二、初读指导。 1、看图。 (1)出示图: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 (2)小结: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种情况叫做对话。 2、自学课文。 (1)讲述对话书面表达方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回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标点符号 读正确。 (5)分段指名读、齐读。 (6)分角色读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 3、再读课文。 要求: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三、指导读好古诗 (出示古诗内容):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过渡:下一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静夜思。 第二课时一、学习静夜思 1、(出示古诗)解释诗题。 “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地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我以为图上出现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从他穿戴的是古人的衣帽可以看出来)(这幅图是为静夜思配的画,静夜思作者是李白,所以图上出现的人就是他)(这幅图左边有个大筒子,插着许多诗稿,说明这个人就是大诗人李白)对,你们看得很仔细,想得很合情理。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他在望着窗外天空的明月)(他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也许他正在想着做诗呢)对,你们说的画面意思正和诗题的意思相同。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两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 第一句 指名读。 这句诗,英英是怎么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学生答) 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好像”? 第二句 指名读。 “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举头”? 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们的想象都合情合理。诗人想到故乡的人和事,想得很多很多。那么当他想念故乡的时候, 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对,用“低头”这个词语表示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很深沉。为什么英英把这句解释成“不由得 思念起故乡来”? (3)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4)齐读静夜思。4、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押韵字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逐步深化。二、 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乡、英、举、教 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古、诗、故、首、意 第三课时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静夜思,并且弄懂了它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画了什么?(出示图)这个人是谁?你们能够想象出筒子里插得是什么吗?一、 想象与说话训练1、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再把课文轻轻读两遍,想象当时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2、 提示:想一想:李白这时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会怎么做?3、 各自练习说,同桌互相试说,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4、 指名当众口述。二、 背诵静夜思1、静夜思的第一句写了什么?(景色)谁能把它背下来?(指名背诵)2、第二句写了诗人的哪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3、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4、指名朗读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三、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连同今天学的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了好几首古诗了,你们觉得古诗怎么样?四、写字指导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英:共八笔教:共十一笔静:共十四笔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李、首、意 五、作业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古( ) 自( ) 代( ) 故( ) 首( ) 袋( )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心( )( )( ) ( )( )( )( )( )( ) ( )( ) ( )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通过读、演、说诗意串古诗,引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主要通过英英和奶奶的对话让学生了解静夜思这首诗的大意和作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静夜思已很熟悉了,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主要还是生字教学,尤其是“静”中的新偏旁,“青”让孩子知道“青”做偏旁时把竖撇变成了竖,大部分孩子都能牢记,只有少部分孩子还是用以出错,在课后需要进行加强练习,其他生字几乎没有问题。 4、乡下孩子教学目标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悟乡下孩子真纯、朴实的品性。教法与学法:朗读、指导、想象、背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4 乡下孩子 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了解的内容。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 欢唱 编织 含 动听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 一串 猪 怀里 编织 (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动作演示) 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6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1、指导要点。 (1)指导按笔顺描红,认识新偏旁。“皮、野、嘴”3个字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野”字是“里字旁”,“里”作偏旁时最后一笔要变成提。(2)指导识记形近字。指导区分“怀”和“坏”。2、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五练习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书写课后词语。2、有感情地练读课文。板书设计:4 乡下孩子妈 怀 唱 野 菊 曲 菜 皮 坏编 含 撑 猪 串 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指名读课文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着什么?下部画着什么? (2)右上角画的是什么人?身上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着什么?脚上穿着什么? (3)女孩子面部表情怎样?她左手挎着什么?右手做着手势说明她在做什么? (4)教师小结图意。 2、分小节精读。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曾是”什么意思?“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 (3)想一想:这一句当中用“妈妈怀里”和“爸爸背上”有什么含义?请读一读这一句话再回答。 (4)小组讨论。 (5)学生答。 (6)教师小结。 (7)齐读。 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看图加想象理解)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句话里也用了“能”自然也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了,“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说明他们能利用随处可得的条件,吹出好听的歌来,这又说明了乡下孩子的聪明。 (4)再分两大组读,感悟诗句意思。 (5)小结。 (6)齐读。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为什么不用“喂饱”而用“撑圆”呢?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什么?(乡下孩子帮爸爸妈妈干活) (3)乡下孩子年纪虽小,却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特点吗?(能干) (4)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逮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谗嘴的猫咪”呢? (5)逮小鱼给猫咪吃也算是生产劳动吗?(不算)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说明乡下孩子的能干) (6)分组读,体会意思。 (7)小结 (8)齐读 第四小节 (1)指名读,理解:旷野。 (2)通过看图,并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农村孩子的幸福快乐。(3)小结(4)齐读三、总结课文这首诗说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里锻炼成长起来。你们读了这首诗以后感受到了什么?领会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自由说一说。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2、练习背诵。板书设计:4 乡下孩子怀里 黄鹂 欢唱背上 野菊 盛开 捉蝴蝶 编故事 阳光下生 含草叶 吹歌曲 旷野里长 挖野菜 撑猪肚 逮小鱼 猫乐坏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指导 1、指导要点。 (1)这篇课文讲的是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成长,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诗中的韵脚字有“鹂、菊;事、曲;皮、咪;子、里”。前三个小节句子词语互相对称,要读出节奏来。 (2)第一小节要突出“欢唱”“黄鹂”“盛开”“野菊”这些词,语气欢快。 (3)第二小节突出“捉”、“编织”“含”“动听”和两个“能”。读时语气轻松。 (4)第三小节要突出“挖”“撑圆”“逮”“乐坏”这些词语,读时语气要自豪。 (5)第四小节“哦”的音调要拉长,表示听明白了。 (6)“乡下孩子”读时语速要快,语气肯定。“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节奏感要强,用赞叹语气读。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教师指点三、练习背诵课文1、放录音欣赏。2、指着板书试背。3、各人轻声试背。4、分组背。5、指名背诵,评议指导。6、同座互相背。7、全班齐背。四、作业练习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怀( ) 中( ) 合( ) 都( )坏( ) 串( ) 含( ) 猪( )2用编织动听练习说一句话。 3、选择合适的字填空。串 片 只 头 篮 朵 条一( )菊花 一( )黄鹂 一( )小鱼一( )小猪 一( )草叶 一( )野菜4、填空 割一把青草,喂饱了 。 端一盘骨头,乐坏了 。 抓一把米粒,撒给了 。 拔两根萝卜,递给了 。五、布置作业1、熟背课文。2、了解有趣的农村生活,互相交流。乡下孩子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共4小节。词句优美,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在教学中我利用了第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插图初步感悟乡下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让他们初步感知到乡下孩子生活的美好。紧接着就是绳子教学,孩子们掌握得较好。 备课时,我分析这课的生字,感觉二会字、四会字特别多,一堂课要面面俱到地掌握每个生字并不现实,所以我选择四会字与二会字的分开教学。含有四会字的词语我侧重字型、词意的分析;含二会字的词语我重视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把词语分成两批来出现并各有侧重点的方式我以前教学中并没采用过,因此学生也觉得兴趣很浓,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次,在四会字词语教学中,我采用形式多样的认字方法,比如“怀里”和“乐坏了”两个词中的“怀、坏”的比较是这课要突破的重点,我让一个小孩扑到我怀里来,让学生们观察,然后我告诉学生“怀里”是靠近心脏的地方,所以是竖心旁,因为这个场景,相信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不会遗忘。在分析词义的环节中,孩子们的回答也很精彩有趣。如“馋嘴”一词,有个孩子说,“老师,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就最喜欢吃东西,他就是馋嘴”,典型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这个词语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在孩子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我还指导学生朗读好一些特别的词语,如“欢唱”、“乐坏了”,我要求他们欢乐高兴的读出来,为朗读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练习2教学目标要求: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3、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重点难点:口语交际和做做说说是训练的重点教具准备:挂图 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1)指名借读拼音读题目。(2)教师进一步讲清题目要求。2、指导。(1)引导学生各自试读题目。(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3)引导学生将形状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4)根据对话整理出模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 O-Q U-V E-F C-G M-N B-D(5)整理不像的字母。(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记呢? 3、练习。(1)在书上练习(2)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 (2)指名对照认读。(3)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M( ) Q( ) D( ) 4、反馈(1)分小组竞赛(2)大小写字母配对子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1)指名认读“动、散、静”3个字。(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3)指导写出“动”。 出示“动”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4)指导学生写“散、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1、熟记成语。(1)、审题。(2)、指导。 、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 、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 同位练习背诵。(4)、反馈。2、学习三字经摘句。(1)、审题。 指名读练习要求。 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2)、指导。 、借助拼音自由读。 指名读 教师范读 讲解意思 教师、学生读(3)练习 学生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典知识义务培训课件
-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辅警队伍纪律教育课件
- 辅警宪法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
- 2025年度军用无人机关键部件加工与维护保养合同
- 2024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韶关市翁源县铁龙林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锦州市古塔区石油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企业运费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橄榄苦苷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题库与答案
- 合伙买货车合同协议书
- T/CECS 10400-2024固废基胶凝材料
- T/BMPA 0001-2023再生水供用双方协商价格行为指南
- 《电生理治疗室速失常》课件
- 2024年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
- 【班风学风】《走进高二筑梦高考》高二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食品合规管理中级 课件 上篇 第二章 食品合规标法义务及监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