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1页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2页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3页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4页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题,总计60分)1下列图片中工具反映了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是 A B C D2.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 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商代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3明朝时期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是 A玉米和小麦 B甘薯和粟 C玉米和甘薯 D水稻和粟4在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南北朝时期发明的先进冶炼技术是 A块炼铁 B铸铁脱碳钢 C块炼钢 D灌钢法5下列瓷器品种属于清代时发明的是 A白瓷 B五彩瓷 C珐琅彩瓷 D白瓷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的时期应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7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明清8明清时期,在江南纺织行业中已形成了机户和机工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下列关于机工的表述正确的有 机工已基本脱离土地,失去了生产资料 机工受机户严格控制,没有人生自由 机工“计日受值”,其工资是其劳动创造的所有价值 机工“计日受值”,其工资是其劳动力的价格A B C D9. 清末的禁海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 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A B C D. 10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11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的增加 B雇佣劳动力增加C资本的原始积累迅速增长 D封建主阶级衰落1217世纪中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是 A里斯本 B伦敦 C阿姆斯特丹 D纽约13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 A18世纪下半叶 B17世纪上半叶 C18世纪上半叶 D17世纪下半叶14下列交通工具的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成果的有 火车机车 汽车 汽轮 电车A B C D15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一些重要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包括 石油工业 化学工业 核工业 电力工业A B C D16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 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B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C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 D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17图中的发明中对工业城市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A B C D18. 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 B C D19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看,洋务运动的突出作用是 A.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突破封建教育内容和体制 D从传统理藩外交走向近代外交2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 A甲午战争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21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A B C D 22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A歌女红牡丹 B定军山 C渔光曲 D风云儿女23下列哪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 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24下列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B是遵循市场和货币关系规律的体现C使遭到破坏的工农联盟得到固和改善D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采取的25. 下列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的是 A依靠这种体制的作用,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使苏联在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C后来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D实践证明这种体制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26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财政改革B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福利措施C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D采取关税壁垒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27 美国政府颁布右图标志的主要目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 实行社会保障 C调整工业生产 D. 调节农业生产28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C新政后美国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29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政策B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C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其主张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30.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 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 D.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31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苏共政治统治的日益腐败 B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民族矛盾激化和地区冲突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32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 A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改变不合理的劳动产品分配制度 D将单一所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33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4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性变革 B是农业由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转变C农民由此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D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35.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36既是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厦门 B. 上海 C. 广州 D. 福州37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B. 世界银行的成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D.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38下列图标所代表的组织反映东南亚国家合作团结要求的是 A B C D 39对欧洲联盟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 欧洲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40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C经济区域集团化减弱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局差距缩小学校 联考号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答题卷题号414243 44总 分得分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4题,总计40分)41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10分)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l一1911300560031510191一191960013000751625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座位号(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3分)(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3分)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乾隆末年,英王任命马戛尔尼率团使华,要求中国扩大通商、优待英国,并允许英国派使臣驻华。乾隆皇帝在回复英王的谕旨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广东贸易者,亦不仅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 梁廷楠粤海关志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材料三: “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期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材料四: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取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回答:(1)读材料一分析,乾隆的谕旨反映了清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问题上什么心态?由此清政府推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2)读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马克思所说的“奇异的对联式悲歌”的含义。(4分)(3)读材料三、四,通过吸取历史教训,我们坚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试说明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4分)43、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改革调整的成功范例。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1)俄国、美国、中国的这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3分)(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在农业方面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3)请你分别总结这三次“改革调整”成功的主要经验。(4分)4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形式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3分)(2)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试列举当前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 (3分)(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浪也时时掀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你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4分)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题,总计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DCDCBDCABCCADDDDABB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ABBADCCCACBAAABADBBA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4题,总计40分)41(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1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2)18951900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2分)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2分)(答出“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也可分别给1分)(3)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分)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分)42(1)夜郎自大的心态;(1分)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政策)。(1分)(2)一方面,英国(或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国力迅速发展,对外疯狂进行殖民扩张,开辟海外市场,抢占殖民地;(1分)另一方面,清王朝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毫无认识,对外紧闭国门,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导致清帝国与英国(或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发生逆转。(2分) 最终,通过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清王朝的“悲歌”开始了。(1分)(3)性质、目的不同: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是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手段打开的,是被消极地卷入世界市场的,满足西方列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需要;(1分)今天的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主动开放,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基本国策。(1分)影响不同: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有利于西方列强对我国经济侵略而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1分)今天的对外开放则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1分)43(1)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3分) (2)俄国:推行粮食税制,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美国:调节农业生产,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 (3)俄国的经验: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或: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分)美国的经验: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1分)中国:从国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的责任制,逐步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1分)总之,三次改革调整的成功,都是遵循了按经济规律决策的原则,注重了生产关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分)44(1)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3分)(2)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分)(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说,经济的全球化在加速世界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