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pdf

【JL049】基于MCS-51的多路温度检测系统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8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8668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1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7-03 上传人:棒*** IP属地:湖北
25
积分
关 键 词:
jl049 基于 mcs 51 温度 检测 系统
资源描述:
【JL049】基于MCS-51的多路温度检测系统,jl049,基于,mcs,51,温度,检测,系统
内容简介:
6in on 00072, 86 6in on 4K 6M of of a of be on at on a is in CU to an 4KB 1. is in of a is so it is as to t to of to so it is to in CU to is it is of As is to a of a of of CU is 4KB . of by . of If 1be of or be a of 6MB 6MB 2. 6MB 8is as of an 6MB in to CU to 6MB 4KB 6MB is 56(28) in is as of a is as as a 051 6to he of CU is is o CU to a 16MB of at is to 6We 4a to to or to 6MB is to be or 2,2010 1:44:47 in be a of to is to a of an 6MB 56 of a 24in 4KB of of a 24A. A 6 of a o CU to be we by is of 6MB of a A is of 5H be by It of a 24A. 2H 3H. of be by of a 24A. a an A 5H, is to CU an of 6 to be 000H or 000H a An or by be or of a or of a 16MB of is a of is a of is a of of 6MB of a n A/to of of a 8of a 24A of a 16C by A (& o of a is 4of is at of a of a a PA to of CU is or of a 24A 00000H. A is a 16CU to a 64KB CU is or of a 16C 000H. C is be to 6 of a PA as 6 of a PC as , A+, A+is C t of A be to A+A+so CU at to So of a PC a of a he is of a so of is or be or of 2,2010 1:44:47 00H: an or A of a of a of in to or to in of is to a FR in be 0H is a 8FR is a by is of a to be of an of a to be of an At in an or to of a n 1) is of FR is to CU or at of 1) is to a of FR is to to is 3. on a is on a A of is of is to 6MB is by in or he of is a of CU is as a 24A. is of of a PA 3 is 2,2010 1:44:47 #01H, n 1 66 is #01H, At of 19001, 0be 1, 11H 1 90 is 1, 11H. As as or by #0n 7 is #0 At of by is is on is as is to T1 T0 is as T1 is T0 a so be T0 be T0 is A be to T1 to be of By is by on of T1 is to ED 1 T0 ED 0 MN). of is to a on of at in of CU a on of is to 4A be or of a of as we is to be 4. n 6MB 6MB is on is of 051, so 1 be is to be on a As P (CU an of CU to a of he 1 1984), 62 051 1999), 7980. He .E in 003. He is .E in is of CU an a (086U .S in .E in 982 989, He is an &D C is &D As a 2,2010 1:44:47 毕业(设计)论文 英 文 翻 译 系 别 自动化系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191001 学生姓名 武俊宏 学 号 103568 指导教师 宋彩利 报告日期 2014 年 6 月 基于 片机结构中 16址空间的设计 景伟良, 胡 越 利 ,曹家林(音译) 上海大学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 中国上海市延长路 149 号,邮编 200072 邮编: 电话 :086- 021- 56331271 翻译 :武俊宏 191001 班, 103568 号 摘要: 本文 所介绍的是 一种 基于 构的 处理器,即单片机 ) 进行 16址 空间 的设计。外部数据和程序存储容量 从 64大到到 16 时分 复用地址总线却没有增量这样的 改变 使得 整个指令集 趋于更好 。因此,一个 有着大量 数据和 复杂 算法 的程序 可以在这个单片机 上处理和运行 。 在前边的设计成功模拟之后 , 在 核处理器) 开发板 实地 实验 验证了该设计 是正确的。此外,此 设计的增益 在实际应用中 效果 良好 , 并允许 单片机 来控制 一个拥有 超过 64 图像处理系统 。 关键字: 片机,单片机, 程序地址,寻址空间 1. 简介 一个 芯片多处理器)架构在我们的 “ 皮肤诊断 “ 机器视觉芯片 得到应用 。 它的 每一个 子 处理器都有自己的责任,包括机器视觉的常用算法,数据库 和 知识库管理等,无需用户 参与,而主处理器 直接 面向用户 。 其 指令集 与 全兼容 ,可同样 执行 指令为 用户处理某些图像 处理算法 。 由于系统应用工程师不 再 需要学习专业 的图像处理 知识 , 而有关 机器视觉 的培训 和编程 就可以 实现某些 相关 功能,因此 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很容易的使用在 各种单片机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 一个单片机 必须 能够控制和处理复杂的计算 。 它机器视觉芯片的 核心和基本组成 部分。众所周知 ,, 使用历史悠久 , 为满足 各种各样的应用领域 并且 数量众多的 第三方软件和仿真工具 , 因此 ,一个 构的单片机被设计 了 出来 。但 量 分别只有 64 。这样的尺寸不能满足 图像处理 所需求的 巨大 数据 量 和复杂 算法。如果 51 单片机的寻址空间可 扩大而并 不改变指令集和 端口或引脚的定义 , 那么 构 的单片机性能会在 很大程度上 得到 改善和增强。 本文 提 出了一 种时分复用 方法设计并实现 16数据 空间 和 16序地址空间。 址空间的设计 案 据存储器 一个 8 位的 殊功能寄存器) “ 数据指针到被 添加 的 一个16 外部数据存储器的 页面 地址 ,以便 单片机 访问 这个 16空间。每一页的大小是 64 16数据存储器 被 分为 256( 28)页。 作为一个标准 的 址方法在每一页都 是一样的 。 页面 地址发出的 最高的 8 位 ,通过 送的 中 8 位地址和低 8 位地址 ,就是 作为一个标准的 8051发送 的 16 位地址。 图 1 外部数据存储器与单片机 连接 单片机的连接方法及其外部数据存储器如图 1 所示。地址锁存 1 锁存低 8 位地址,地址锁存 2 锁存高 8 位地址。在高 8 位地址被锁存后,中 8 位地址会发送出去。 序存储器 开始前构思的关于使得单片机能够访问 16序存储器的两个设计 想法 : 其 一是改变指令集。例如, 原 令有 16 位操作数 , 我们可以改变 它们为 有 24 位操作数 令 ,而且在 16寻址空间中允许一个 序地址)跳到另一个程序 模块或者调用 另一个 任意子模块 。这是在此设计议题下相对容易的修改 ,但标准的 译 程序 必须进行修改,甚至重新设计。 否则, 原指令在 标准的编译器 下 不能被正确解码。因此,这样修改指令集 后的单片机难以广泛使用,也不利于它们的传播和兼容性使用。 另一种 方案 是 对 一个 程序存储器 进行逻辑分割 ,而 不改变 任何 指令。一个 可寻址 的 16序存储空间包括 256 个数据块,而每一个数据块地址可 确定 24 位地址 中最高的 8 位 。在每一个 64数据 块 中 任何特定的地址 包含了一个 24 位程序地址的 中 8 位和 低 8 位,而一个 序计数器) 保存这个程序地址中的 低 16 位 数据。 图 2 程序存储器的空间结构 为了 使单片机设计具有更好的兼容性,我们采用第二种 方法,即 标准的 有额外 的 8 位地址线 也 不 添 加。图 2 显示了扩展程序 存储器 的内存寻址空间结构。 个数据存储器的 16址空间 据指针寄存器( 一个数据指针由三个八位寄存器组成,分别是: 地址 为 95H,该寄存器可以由用户自定义 , 它存储 一个 24 位程序地址的 高 8 位 。 地址 是 82H 和 83H,这 两个寄存器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 它 们 保持一个 24 位程序地址的 低 8 位和 中 8 位 。 动检测逻辑 这项工作提出了自动检测逻辑实现跨页的方式。 “ 指令,其地址为 是 添加到 单片机的 。当 单片机 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 时, 令可能 导致 低 16 位的值从 变为 0000H 或 从 0000H 变成 及 跨页的情况 业 可能发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 自动 检测逻辑将 会 增加或减少 内容 ,因此,数据可以被正确地写入或读出 在 16数据存储器中的上一个或下一个页面。编码中实现跨页功能一些部分会在 图 3 中显示 。 其中, 0是 “ 指令 的 一个解码信号 而 1是“ 指令的 是一 个 解码 信号。 个 工作时钟。 图 3 一个自动检测逻辑的部分代码 序存储器的 16M 寻址空间 在 单片机中 , 制 模块的设计计算和存下一个指令 存储单元 的地址 。 生成一个 8 位数据块地址 , 形成一个 24 位 的程序地址和一个 16 位的 程序计数器而 被这四个部分控制和管理。 A(程序地址)和 序计数器) 为了加快 单片机 的处理速度, 就采取了一种 预取技术。 读取 下一个指令的 24位地址的第三阶段 处于当前指令的最后一个机器周期。 而 程序存储器的每个内部单元 地址来自 一个 据 所有被传输和存储的指令 操作码和操作数 这 二 者的地址 。当 位或电源供电 时, 24 位 初始值是 000000H 。 程序计数器( 一个 16 位专用寄存器 , 并且可以使 单片机 处理一个 64当 位或电源 供能时 ,一个 16 位 初始值 为 0000H 。 存器独立 寄存器 且不能访问用户 2。 一个 低 16 位 地址和 整个 16 位 地址是一样的 , 除了当 令执行时 。例如, 就像 “ A, A+或 “ , A+指令正在执行时, 发生变化,而 内容 必须更改为( A+或( A+值,以使以在更新后的地址读取数据并分配 它们 到累加器。 因此, 控制逻辑电路 和 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之处。 地址生成器 块地址发生器负责产生 高 8 位 地址 ,因此 , 块地址源顺 的 序设计正确与否 将 直接决定 程序 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块地址有三个来源除了默认值 “00H”还有 :用户可以自定义数据; 令 执行后, 从外部或内部 堆 栈数据 ; 程序 跳 转到 相邻块 后 程序块地址 的更新 。 请看 图 4: 块 地址 生成 器结 构。 图 4 块地址生成器的结构 特殊功能寄存器 用户应该 在 令处理 前 定义 确定的 块地址 ,这是 为了 跳过其他模块 或调用位于其它块 的 子模块。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是 在单片机中 添加一个名为 新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其地址为 并且 系统复位后,它的 值 将会被 设置为 00H。用户可以在运行 令前写 一个 8 位的块地址到这 个 殊功能寄存器)中 。在图 4 中 , 一个 允许写入信号而 存储由用户自定义的块 地址。 断 /调用后的块地址 如图 4 所示, 储 的 块地址 是从 堆栈 中弹出的一个 外部数据存储器 中的值 , 而 存储 的 块地址 是从堆栈中弹出的一个 内部数据存储器 中的值 。 令 结束时 , 最初 存储在外部或内部 存储器中的块 地址 从堆栈 中弹出并发送 个块地址的自动增量 在图 4 中,下一个块地址( )被存储在 当程序运行 时 有序 通过两个相邻的块, 值 会自动更新到的 得单片机在下一个块初就 可以正确读取下一 个 操作码或操作数 。 对跳转后的块地址 上一个块 地址值( 1 )被存储在图 4 所示 。当程序跳转到相对前一个块时, 值会自动更新到 当程序跳转到 下一个块 的相对块时 , 值更 改到 工作站上的仿真 工作站上 对 软核 进行的 仿真 相对 彻底 ( 该工作站上的仿真 工具 是 。 汇编语言代码 测试 令的部分 如 图 5 中所 描述。 目的是验证 16序寻址 空间 的设计方案 是正确的。当某个程序 运行有序 的 通过两个相邻块 时, 值 会自动增一 。 任何程序都可以在每块或整个区块 不仅自由而且准确的进行 相对跳跃 。 图 5 令的测试代码 测试结果的波形 图如下 所示。 态机 的 一个 信号和 样是 24 位 图 6 6 是测试代码的起始波形, 送数据和一个 低 8 位的每一个其他阶段数。“ 3”是“ 机器代码。 图 7 #01H, 图 7 中 ,“ 1 66” 是 “ 01H, 机器代码 。在该指令结束时, 示 1900地址 和 “1 , 0将被处理。 图 8 1, 11H 在图 8 中, “1 90 ” 是 “ 1, 11H” 的机器代码。由于 如跳跃或调用这类指令没有 处理, 会自增一 。 图 9 #0图 9 中 , “7 是 “ #0的机器代码。在该指令结束 时, 减一,相对 相邻块 的 跳 转 实现。 证 软核 在 发板 上也被验证 。一个特定的测试环境 的 描述如下: 外部中断源为零( 置为优先于外部中断源一( 该 主程序运行时, 有效信号 比 更早 出现。 而随着 模块 被 处理, 生 有效 信号 。 优先级 较低 ,所以它的中断子模块将暂停 而 中断子模块将被执行。当 子模块完成后 , 会被 改 变到 模块已 被 停止 处 而 该模块将继续 执行 ,直到 执行到 该子模块的 底 部。到那时,主程序将被再次激活。 一个 上的两个乒乓键 提供 。该 模块的作用是使 字 1有序的 显示 M 次 ,而 模块可以让 数字 “ 0”有 序 的显示 MN) 。主程序的功能是激活电路板上 的 蜂鸣器。中断入口的地址均位于和 这三个模块被放在不同的块 中 。 在设计通过 在 台 (阿尔特拉公司) 上的编译和仿真 后 , 存器传输 等级 级 )单片机的 存器传输等级级 )代码就是 代码被放在一个主板上的闪存 里 。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程序可以返回 4位的指针可以正确地推入或弹出堆栈。实验 结果与我们预期的一样,实现这一功能的设计被证明是正确的。 这个拥有 16数据和 16址空间 的单片机是基于 构的单片机所 设计 的。 该指令集与标准 8051 完全兼容,因此那些支持 51 系列 的 工具和第三方软件都可以使用。 工作站和 仿真 已验证了该设计 是正确的。作为知识产权)内核, 被嵌入到 芯片多处理器) 结构的图像处理系统芯片 中 。成本低,功能强大,兼容性好和巨大的寻址空间 ,这些 优点使 这种 有 非常广泛的 应用领域。 致谢 作者感谢 包括逻辑、合成、位置、 线路 、 测试产品工程师为整个设计团队 所做 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英特尔公司单片机手册, 特尔公司 (1984), 62 051 单片机的编程和自定义 , 1999), 7景伟良 , 1980 出生于中国上海。 2003 年在中国上海大学获得 电气工程工学学士学位 。 他 目前 就读于上海大学 , 攻读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他 的研究兴趣是具有高 设计性能和图像处理系统 的 构单片机 。 胡 越 利 , 1982 年在上海科技大学获得 应用物理 的理学学士学位, 1989 年获得电气工程 专业的工程硕士 学位 。 目前他以副教授的身份 工作 于 上海大学微电子研发中心。他的研究 领域 包括数字 计,影像处理与机器视觉。 曹 家 林 , 上海大学微电子研发中心 主任, 上海大学 副校长 。 作为一 位 教授,他的研究 领域 包括图案识别和 路。 基于 专业:自动化 导师:宋彩利 答辩人:武俊宏 学号: 103568 论文题目: 课题目录 系统原理与选择元件 单元模块设计 课题总结与仿真 引言 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能力的进步发展 , 温度检测系统在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大到现代工农业生产里 , 很多领域它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对当代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 因此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意义重大 。 系统简介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 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检测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 本设计是一款 可以实时对四路温度兼测量与显示于一体 , 同时 提供低温或高温 的 超限报警功能 , 而且 能够对所检测温度设定温控范围多路温度检测系统 。 工作原理 单片机 取温度传感器 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值 , 显示在 同时根据按键可以对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进行调整 。 当采集的温度经超过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时蜂鸣器开始周期性鸣笛报警 、 与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 温度正常后报警停止 。 选择元件 根据设计要求和硬件选择 , 系统的 温度 检测元件为 显示器为 声光报警功能由黄 、红 、 绿 、 蓝四色 键电路 温度传感器 据显示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报警 蜂鸣器 声音报警 系统原理结构图 主控制模块 该模块由单片机 振电路 , 复位电路构成 ,根据指令完成整个系统的处理工作 。 模块程序流程图如右所示 , 运行时调用其他子模块程序完成功能 。 主程序流程图 温度采集子模块 温度采集模块由 4 个 模块示意图如下所示 ,流程图如右所示 。 温度采集模块示意图 单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子程序流程 温度显示子模块 在系统中采用 0口上提供输出显示 , 示意图如下所示 , 显示模块子程序流程图如右所示 。 温度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显示模块示意图 声光报警子模块 本模块采用 多色 既可以提高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又可以分辨温度检测点的不同 。 模块示意 , 报警模块子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 。 报警模块示意图 报警模块子程序流程图 按键功能子模块 本模块中一共用到 5个按键 , 其作用则是辅助温度检测系统 , 设置安全温度的上下限 。 图中按键从上到下的序号及功能如下: 按一下,进入设置最高温度界面; 按一下,进入设置最低温度界面; 每按一下,所需要被设置温度限值加 1 ; 每按一下,所需要被设置温度限值减 1 ; 按一下,退出温度设置状态,返回温度显示状态。 按键模块示意图 按键模块子程序流程图 在本论文中简单介绍了基于 本系统的初始测温范围为 10 40 , 同时该温度检测系统可以满足用户在0 以上重新设定温度上下限范围并实现在此范围内温度的检测报警 , 整体仿真图如下所示 。 系统整体初始化仿真图 根据 安全温度, 不同路温度超过设置的温度上、下限后报警响应 ,如下所示。 单路( A)温度过低报警 ,如下图所示。 双路温度超限( 时报警 ,如下图所示。 双路温度超限 报警 按下按键 1,进入设定最高温度界面 ;按下按键 2,进入设定最低温度界面,如下图所示。 设置最高温度界面示意图 设置最低温度界面示意图 每按按键 3一次,所设置温度值加 1;每按按键 4一次,所设置温度减 1。在此,将最高温度设置为 37 ,最低温度设置为 14 ,如下图所示。 最高温度减至 37 示意图 最低温度增至 14 示意图 按下按键 5,返回温度正常采集显示界面 , 返回后,报警温控范围变化,当温度超过重新设定的限制后再次报警, 下图所示。 返回后报警示意图 至此,结束! 感谢各位老师的关注与点评! 谢谢宋彩利老师的指导! 祝: 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同学们学业有成,事业成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基于 多路温度检测系统的模拟设计与实现 专业名称 自 动 化 学生姓名 武 俊 宏 指导教师 宋 彩 利 毕业时间 2014 年 6 月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 任务书 一、题目 基于 多路温度检测系统的模拟设计与实现 二、指导思想和 目的要求 本题目可锻炼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理论与设计 能力、绘制电路图的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要求能用 件绘制基于单片机的模拟量检测硬件电路,在 件下用 C 语言编写温度检测程序,将程序与仿真进行关联,实现模拟量检测与显示。 三、主要技术指标 1掌握 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和系统模拟调试方法。 2掌握 件的应用方法,熟练应用 件编写应用程序代码。 3掌握 件,熟练模拟量检测系统原理图,能将目标程序与硬件关联,进行系统的模拟调试。 4掌握 、 关、 晶显示等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绘制单片机对这些设备控制的原理图,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模拟调试。 5掌握 理,设计模拟量检测系统原理图,用 行编程,实现模拟量检测与显示。 6.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论文撰写,按标准格式装订成册。 四、进度和要求 第 1 周:熟悉 件和 件环境。 第 2 周第 3 周:熟悉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原理,用单片机控制 实现流水灯效果。 第 4 周第 5 周:熟悉 晶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 用单片机控制实设计 论文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现静态和动态两种显示效果。 第 6 周第 7 周:熟悉开关量输入方法,用单片机控制接收开关值,并将接收值进行显示。 第 8 周第 9 周:熟悉 制 原理图,编写多路关联程序与显示程序。 第 10 周第 11 周:进行设备联调,实现模拟量实时监测与显示。 第 12 周第 13 周:总结设计内容,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第 14 周:修改论文,完成正式稿。 第 15 周: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工作。 第 16 周:毕业答辩。 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谭浩强 . C 程序设计(第四版) 华大学出版社, 2蔡美琴,张为民,何金儿,毛敏,陶正苏,毛义梅 . 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第二版) 等教育出版社, 印) 3彭伟 .单片机 C 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100 例 基于 8051+真 子工业出版社, 4邓红,曾 屹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例 金工业出版社, 5黄继昌,张海贵,程宝平,徐巧鱼,贾江涛 .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民邮电出版社, 6刘克刚 .复杂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子工业出版社, 7赵志杰 .集成电路应用系统分析 国电力出版社, 8谢兰清,黎艺华 .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 子工业出版社, 9 ,温度 、 电流、压力、电压、流量 等 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参数,与 现代化大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温度的检测和控制更是涉及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优化等方面,而温度检测工具则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人们的重视。由于传统的温度测量仪器响应慢、精度低、可靠性差、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进程。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为温度的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 本报告详尽地介绍了基于 路原理、程序以及软件仿真过程。 列单片机以其功 能强、兼容性好而闻名,而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因其高精度著称,二者结合为本设计提供了良好基本功能。此多路 温度测量系统则以 列中的片机为控制核心、智能温度传感器 温度测量元件、晶显示器为显示模块,通过编写 C 语言实现温度的多路检测与报警功能。该系统程序包含主程序,显示程序,温度检测程序以及报警程序等,能够满足高精度、优良的实用性和多路检测等要求,可广泛应用于 高温报警、远距离多点测温 监查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 : 温度,多路检测,单片机 ,智能温度传感 器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n an of of is to so so of to to of At of of CU in a on of is of in to of as as of of be to 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检测系统概述 . 1 . 1 度传感器技术概念 . 1 多路温度检测系统 . 2 第二章 基于 . 3 统总体结构方案设计与论证 . 3 案一 . 3 案二 . 3 案分析论 证 . 3 统结构方框图 . 4 统的硬件选用 . 4 片机 . 4 晶显示模块 . 5 度传感器 . 6 他部分元器件选用 . 6 件选用列表及代号 . 7 统总体原理综述 . 8 统总体原理 及电源选择 . 8 统整体仿真图 . 8 第三章 系统各模块设计 . 9 控制模块 . 9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片机 . 9 钟电路 . 10 位电路 . 11 度采集模块 . 11 度传感器 构 . 12 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 13 工作原理及应用 . 15 示模块 . 17 块结构详解 . 17 晶显示器 引脚及功能 . 18 晶显示器 工作原理 . 19 警模块 . 22 学报警功能 示灯的作用 . 22 鸣器的声音报警提示 . 22 键模块 . 23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24 统总体程序结构、流程图及编程 . 24 统 I/O 口分配 . 25 心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26 度采样模块流程图及程序 . 26 度显示模块流程图及程序 . 29 助功能软件设计 . 34 光报警模块流程图及程序 . 34 键扫描及中断功能设置 . 35 第五章 仿真调试 . 41 试环境 . 41 真软件 . 41 程调试软件 . 41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41 统初始化,多路温度显示 . 42 度超限报警指示 . 43 键功能仿真实现 . 44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46 参考文献 . 47 致谢 . 48 毕业设计小结 . 49 附录 . 50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检测系统概述 单片微型 计算机 简称单片机 ( ,是典型的嵌入式微 控制器 , 诞生于 1971年 ,经历了 大阶段, 这种 集成 I/形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在 不同角度 上 , 又 可以分为通用型 /专用型、总线型 /非总线型及工控型 /家电型 ,其中本次设计所用到的 列单片机则为通用型,用途广泛。在 很多 领域 单片机 的功能 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应于嵌入式系统 , 它 的 广泛的应用 使得单片机成为 世界上数量最多处理器 ,应用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计算器,家用电器,手机,电子玩具等等。它所具备的测控能力使它既可以测量电信号,又可以测量温湿度等非 电信号,因此在工业控制,通信信息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目前,在电子工业设备领域愈发流行的智能化,遥控化,人性化等高性能都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 美国 1980 年推出 的 8 位 列单片机 ,功能型强,运行速度高,是 工业控制系统中较为理想的机种。 在 片机中已内建时钟产生器,在使用时只需接上石英晶体谐振器(或其它振荡子)及电容,就可以让系统产生正确的时钟信号 ,从 较早 12到如今 40时钟频率,无一不展示出这个系列单片机的强大兼容性和生命力。 度传感器技 术概念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是 一个非常 重要 且很普遍的测量参数。温度的测量及控制 在工农业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促进 了 国民经济的 发展, 如在 冶金、机械、食品、化工各类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 在广义理论上来看, 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 ,因此它 由信号感受器和信号转换器组成,能够 根据传感器的类型接受特定 信号并将这种信号转换成信息处理系统便于接收和处理的信号 , 温度传感器就是 ( 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 人类从 17 世纪伽利略发明温度计开始就走上了科学测量温度之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 温度传感器 以其 使用范围广,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首 ,历经了 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 , 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 , 智能温度传感器 3 个 发展 阶段 , 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 、 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 数字 温度传感器 在上世纪 90 年代问世, 内部 不仅仅包括 温度传感器、 更有A/D 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 ,甚至包括了 多路选择器、 机存取存 ( 和只读存储器( ,功能强大,可以 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 并且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 。 多路温度检测系统 由此,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将测温设备与单片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以嵌 入式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性能好,控制能力强的温度检测系统便应运而生。 以 片机 进行温度处理 , 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采集,使得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温度的可靠性和方便性,同时能够兼备控制方便,灵活性强,兼容性好等优势 , 能够在此基础上 同时 辅以显示系统以及其他所需要的辅助功能,还可以满足同时检测多个温度测量点且精确处理多信号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实时对四路温度兼测量与显示于一体,并且提供低温或高温超限报警功能 ,同时能够对所检测温度设定温控范围 (设置范围在 0以上) 四大功能于 一身的多路温度检测系统,可以可靠的应用于工农业领域,具有满足高精度,可控能力强,灵活性大等优势。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统总体结构方案设计与论证 根据设计目的要求,经过研究汇总,温度检测设备选用可行 的方案设计可以分为两种。 案一 基本原理: 首先,采用热敏元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将被测环境的温度变化由电压或电流的方式进行采集,之后经过 A/D 转换,形成可由单片机处理的温度数据,经过进一步的运算放大和信号处理后经过单片机处理最终可以在显示面板上表现出来。 该方案在排除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 A/算放大几部分构成。 温度传感器 单片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其输出电流与绝对温度成一定比例,与 A/D 转换器 适配可以经行温度采集。 案二 基本原理: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采集不同被测环境下的温度并直接传递给单片机,由单片机处理后再进行显示。 该方案在排除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 片机外仅仅需要采用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 可做为多路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案分析论证 方案一的设计中应用的 时数模转换芯片 者,放大电路在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时容易在温度变动中 受到干扰、损耗,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方案二采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 它可以直接测量温度,采集数据,将温度传感器,数模转换器, 信号放大 几大功能于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一身,而且电路简单,可适应单总线和多总线的采集方式,精度高,易于控制。 综上,本次设计采取方案二的设计思路,同时简单化的模块设计,在现场环境中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方便装配协调。 系统总体方框图如图 2 图 2统结构方框图 件选用 列单片机是 基础上于 1980 年推出 的 8 位单片机 ,功能显著增强,在其 指令和运行速度 方面较之前的 得很大进展 ,在工业生产,控制设备,点子仪器,家电产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 司将 技术 核心技术授权给了其它 很多 公司 之后 以 8051 为核心 ,根据功能要求而做出适当改变 的 单片机便层出不穷, 是其中之一。 为 列单片机的一种,是基于 8051 的增强版的低电 压,高性能 的 单片机 , 与最初的 比 间 扩大到 256 字节,内部 4K 字节增加一倍,达到 8K 字节,同时 额示 警 蜂鸣器报警 按键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外增加了一个定时器 /计数器 ,同时该单片机采的 工业标准的 核 ,使其兼容标准 指令和引脚,因此在此次设计中采用了 图 2示。 图 2物图 要性能参数: 与 令系统和引脚功能完全兼容; 8擦写周期 大于 1000 次) 全静态操作:时钟频 率 024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256 8 字节内部 32 个可编程双向 I O 口线; 3 个 16 位可编程位定时计数器中断; 8 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 晶显示模块 下流行的液晶显示器除传统的数字显示功能之外还可以满足显示 数字、符号等 要求, 有体积小、功耗少、显示内容丰富等很多优点, 1602是个 可以显示两行,每行 16个 共 32个 字符 的 液晶模块( 包括 字符和数字) ,显示画面质量 高,内容丰富,且硬件数字式接口可以保证其可靠地操作性,在本设计中,所需 要显示较多的数字和符号,因此,它比传统的七段数码显示器更具优势, 如图 2 图 2602 字符显示图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度传感器 国 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 世界上第一片支持单接口的温度传感器,体积更小、适用电压更宽、更经济,在使用时可以在程序中设定 9到 12位的分辨率,它的测量精度为 C。 主要特性有: 适应 寄生电 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电; 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 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 双向通讯; 持多点网络功能,多个 以并联在一条三线网络上; 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部元件,其传感器和转换电路都集成于一 只类似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测温范围区间 55 125,其中当温度在 +85时精度为 可编程的分辨率为 9 12 位,对应的温度分辨精度依次为 实现高精度测温; 温度转换速度快:在 9 位分辨率时能够在 将温度转换为数字, 12 位分辨率则可以在 750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 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 一线总线 串行传送给 时可 传送 验码,有强大的抗干扰纠错能力; 电源极性接反时,芯片不能继续正常工作,但不会烧毁。 图 2物图 他部分元器件选用 在本系统中除了完成温度检测的核心功能之外还需要有温度报警功能,温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测量范围设置 功能,于是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则采用了多个 和蜂鸣器协同完成声光报警以及利用多个按键的配合设置进行控温调整。 除此之外,必备的电容、电阻、三极管也必不可少。部分硬件如图 22 图 2色 图 2鸣器 件选用列表及代号 综合以上诸条,则选取的各部分硬件如表 2示 。 表 2件选用列表 名称 代号 数量 晶显示 单片机 1 度传感器 电容 晶振元件 电解电容 灯 灯 灯 灯 排阻 电阻 7 按键开关 极管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8 电源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和硬件选择,系统的核心部分为 及数字温度传感器 助部分为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按键模块、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构成。 在加载程序后,由中央处理器 多个温度传感器 送温度采集指令; 受指令并开始工作测量温度并 将被测温度转为二进制数据后依次发往 片机接收数据并按照程序处理后使所得数据变为十进制温度值,并在 对应的点阵位置显示出来;同时根据 所编程序,由蜂鸣器和 示灯共同完成温度超限报警,其中 示灯分别对应四个五个按键控制温度上下限的设定,在单片机处理后可以使设定温度在液晶板上显示出来。 由于 本次设计 是 以软件仿真的形式实现,因此,系统(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统一采用 供的 +5V 模拟电源,同时由于 数字温度传感器电源要求范围为 以, +5V 的电压源完全符合要求。但是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的稳定性 将以外部供电的方式加入 在限定范围内的 电源供电。 根据系统原理,在 图 2统整体仿真图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第三章 系统各模块设计 系统控制核心由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构成,如图 3 图 3制模块原理图 片机 有 32个外部双向 I/O 口,内含 2 个 外部中断源 , 3 个 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 2 个全双工串行通信 接口和 2 个读写口线 总共 40 个引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0 脚 。 但不可以在线编程 (S 系列的才支持在线编程 )。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 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 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主要 引脚及其功能分别为: 外接 12振。 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 别接 +5V 电源的正负端。 : 3, 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 。 构封装下的 片机引脚图如图 3示。 图 3脚示意图 钟电路 片机的时钟产生 分为 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 时钟 方式。 其中外部时钟方式多应用于多片单片机系统,在本次设计系统中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在单片机 内部 的 震荡电路 不足以 形成时钟 , 外部 必须要有 附加电路 ,而这种方式就是通过 在 外接 晶振 作 为 定时元件, 由 内部反相放大器自激振荡,其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时钟电路 , 产生时钟 。 在该模块中 引脚 别为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和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晶振 的振荡频率与单片机的时钟频率和运行速度成正比,其震荡范围通常在 12间;电容的大小会对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产生影响。 在这里采用频率为 120成一个稳定的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自激振荡器, 如图 3示 。 图 3钟电路 位电路 在 片机中为 复位脚 加高电平 2 个机器 周期 ( 24 个振荡周期) 即 可使单片机复位。 单片机 复位后 , 各 I/O 口呈高电平, 同时 程序计数器从零开始执行程序 ,单片机正常工作。 片机的 复位 电路 方式 一般分为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JL049】基于MCS-51的多路温度检测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8668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