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共19张).pptx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共19张).pptx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共19张).pptx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共19张).pptx_第4页
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件(共19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内容要求 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评价其历史作用 第 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 变法的命运二 积贫局面的改善三 积弱局面的改善四 变法的结果五 失败的原因六 变法的评价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探究 从其孤独 高傲的心境中 你能尝试预测改革的结果如何了吗 原因有哪些 变法失败 p55材料 文彦博曰 朝廷施为 务合人心 以静重为先 祖宗以来 法制未必皆不可行 但有废坠不举之处耳 上 宋神宗 曰 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 国家承平百年 安得不小有更张 王安石曰 朝廷但求害民者去之 有何不可 万事颓堕如西晋之风 兹益乱也 从上述言论 你们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 文彦博 认为应以静重为先 反对变革祖宗之法 宋神宗 认识到祖宗之法也有弊端 支持变法 王安石 坚持变法 否则有西晋灭亡之险 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 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及失败 守旧势力反对变法 王安石坚持变法 变法遭天谴 指责 造谣 污蔑 祖宗之法不可变 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惧 祖宗之法不足守 宋神宗死 变法失败 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材料 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 后来 为了能够大权独揽 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 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 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 变法失败原因 大地主 大官僚 触犯利益 激烈反对 势力强大 王安石 1 用人不当 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宋神宗 变法后期的动摇和离世 2 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策略不当 保守派得势 司马光废除新法 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 直接原因 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的 自救 运动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根本原因 材料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行均输法 九月行青苗法 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 四年二月改革科举 十月行募役法 行太学三舍法 五年三月行市易法 五月行保马法 八月行方田均税法 六年六月置军器监 八月行免行法 七年 1074年 九月行将兵法 二 积贫局面的改善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 保证了灌溉 耕地面积增加 农业生产发展 政府税收增加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 增加了政府收入 部分农民免除赋税 得到实惠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 保证了劳动时间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a促进生产发展 b增加财政收入 c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一定程度上改变积贫局面 局限 强制农民借贷 利息偏高 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三 积弱局面的改善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 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 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 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加强军队战斗力 节省了不少军费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 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主要表现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a增强国力 一定程度上改变积弱的局面 b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c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d部分消除了冗兵现象 拓展思考 这场改革留下了什么教训 你想对王安石说些什么 1 改革要注意用人 2 改革要讲究策略 循序渐进 符合实际 3 改革需要争取最大力量的支持 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间的关系 跨越时空 王安石 我想对您说 从王安石身上 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对王安石是怀抱着一种崇敬的念头的 实际上他是一位大政治家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和他比配的人 他有政见 有魄力 而难得的是他是比较以人民为本位的人 他在历史上出现的太早了 孤立无辅 形成了一个屈原以来的历史上的大悲剧 郭沫若 敢于斗争 面对困境毫不动摇的精神 不拘泥于传统 大胆创新的精神 忧国爱民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 变法的进步意义 积极作用 四 评价王安石变法 1 性质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一次改革 3 变法的不足 局限性 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自救运动 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课堂小结 变法进程 坚持改革 皇帝动摇 废除新法 积贫局面的改变 积弱局面的改变 变法的失败原因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历史作用 评价变法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1 直接目的2 改革条件3 改革实质4 改革进程 富国强兵国君或皇帝的支持确立或维护封建统治曲折 旧势力强烈反对 社会大变革时期 封建社会中期面临统治危机 确立地主阶级统治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新兴地阶封建化改革 地阶自救改革 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成功 失败 拓展训练 中国古代改革的性质与类型 1 奴隶主维护统治的改革 2 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化 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改革 3 少数民族封建化 汉化改革 4 封建社会内部调整 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探究本质 决定改革成败的要素 1 根本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