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习题集.doc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习题集.doc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习题集.doc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习题集.doc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习题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数系扩张-有理数(一)一、训练题 1、若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2,求的值。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化简的结果等于( ) A. B. C.0 D.5、已知,求的值是(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两两不等,那么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的形式,求。8、 三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则的值是多少?9、若为整数,且,试求的值。二、拔高题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3、计算:4、已知为非负整数,且满足,求的所有可能值。5、若三个有理数满足,求的值。第二讲 数系扩充-有理数(二)一、训练题1、 (1)若,化简 (2)若,化简2、设,且,试化简3、是有理数,下列各式对吗?若不对,应附加什么条件?(1) (2)(3) (4)若则(5)若,则 (6)若,则4、若,求的取值范围。5、不相等的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如果,那么B点在A、C的什么位置?6、设,求的最小值。7、是一个五位数,求的最大值。8、设都是有理数,令,试比较M、N的大小。二、拔高题1、已知求的最小值。2、若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3、如果,求的值。4、是什么样的有理数时,下列等式成立?(1) (2)5、化简下式: 第三讲 数系扩张-有理数(三)一、训练题1、计算:2、计算:(1)、 (2)、(-18.75)+(+6.25)+(-3.25)+18.25(3)、(-4)+3、计算: 4、 化简:计算:(1)(2)(3)(4)(5)-4.035127.53512-36()5、计算: (1) (2)(3)6、计算:7、计算:第四讲 数系扩充-有理数(四)一、训练题1、计算:2、 3、计算:4、化简:并求当时的值。5、计算:6、比较与2的大小。7、计算:8、已知、是有理数,且,含,请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计算(1) (2)2、计算:3、计算:4、如果,求代数式的值。5、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为2,求的值。 第五讲 代数式(一)一、训练题1、用代数式表示:(1)比的和的平方小的数。(2)比的积的2倍大5的数。(3)甲乙两数平方的和(差)。(4)甲数与乙数的差的平方。(5)甲、乙两数和的平方与甲乙两数平方和的商。(6)甲、乙两数和的2倍与甲乙两数积的一半的差。(7)比的平方的2倍小1的数。(8)任意一个偶数(奇数)(9)能被5整除的数。(10)任意一个三位数。2、代数式的求值:(1)已知,求代数式的值。(2)已知的值是7,求代数式的值。(3)已知;,求的值(4)已知,求的值。(5)当时,代数式的值为2007,求当时代数式的值。(6)已知等式对一切都成立,求A、B的值。(7)已知,求的值。(8)当多项式时,求多项式的值。3、找规律:.(1);(2)(3)(4),第N个式子呢? .已知 ; ; ; 若(、为正整数),求二、拔高题1、若个人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天,则个人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已知代数式的值为8,求代数式的值。3、某同学到集贸市场买苹果,买每千克3元的苹果用去所带钱数的一半,而余下的钱都买了每千克2元的苹果,则该同学所买的苹果的平均价格是每千克多少元?4、已知求当时,第六讲 代数式(二)一、训练题1、 多项式经合并后不含有的项,求的值。2、当达到最大值时,求的值。3、已知多项式与多项式N的2倍之和是,求N?4、若互异,且,求的值。5、已知,求的值。6、已知,求的值。7、已知均为正整数,且,求的值。8、求证等于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9、已知,求的值。10、一堆苹果,若干个人分,每人分4个,剩下9个,若每人分6个,最后一个人分到的少于3个,问多少人分苹果?二、拔高题1、已知,比较M、N的大小。, 。2、已知,求的值。3、已知,求K的值。4、,比较的大小。5、已知,求的值。第七讲 找规律题一、训练题1、 观察算式:按规律填空:1+3+5+99= ?,1+3+5+7+ ?2、如图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子摆成的小房子。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写出第个小房子用了多少块石子?3、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1)第3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多少块?(2)第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多少块?4、 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如图,根据其变化规律,可得第10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为多少?第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为多少?5、 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点被线段隔开分成四层,则第一层有1个点,第二层有3个点,第三层有多少个点,第四层有多少个点?(2)如果要你继续画下去,那第五层应该画多少个点,第n层有多少个点?(3)某一层上有77个点,这是第几层?(4)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和是多少?前三层的和呢?前4层的和呢?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根据你的推测,前12层的和是多少?6 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将“1+2+3+4+5+100”表示为,这里“”是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又如“”可表示为,同学们,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解答下列问题:(1)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符号可表示为 ;(2)计算:=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7、观察下列各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35=15,而15=42-1 57=35,而35=62-1 1113=143,而143=122-1 将你猜想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8、 请你从右表归纳出计算13+23+33+n3的分式,并算出13+23+33+1003的值。二、拔高题1、有一列数其中:=62+1,=63+2,=64+3,=65+4;则第个数= ,当=2001时,= 。2、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5列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一行2468第二行16141210第三行182022242826 根据上面的规律,则2006应在 行 列。3、已知一个数列2,5,9,14,20,35则的值应为:( ) 4、在以下两个数串中:1,3,5,7,1991,1993,1995,1997,199和1,4,7,10,1990,1993,1996,1999,同时出现在这两个数串中的数的个数共有( )个。A.333 B.334 C.335 D.3365、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右图所示 )按照这种规定填写下表的空格:拼成一行的桌子数123n人数466、给出下列算式: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 7、通过计算探索规律: 152=225可写成1001(1+1)+25 252=625可写成1002(2+1)+25 352=1225可写成1003(3+1)+25 452=2025可写成1004(4+1)+25 752=5625可写成 归纳、猜想得:(10n+5)2= 根据猜想计算:19952= 8、已知,计算:112+122+132+192= ; 9、从古到今,所有数学家总希望找到一个能表示所有质数的公式,有位学者提出:当n是自然数时,代数式n2+n+41所表示的是质数。请验证一下,当n=40时,n2+n+41的值是什么?这位学者结论正确吗? 第八讲 综合练习(一)一训练题1、若,求的值。2、已知与互为相反数,求。3、已知,求的范围。 4、判断代数式的正负。5、若,求的值。6、若,求7、已知,化简8、已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等于2,P是数轴上的表示原点的数,求的值。9、问中应填入什么数时,才能使10、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11、若,求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12、计算:13已知,求。14、已知,求、的大小关系。15、有理数均不为0,且。设,求代数式的值。第九讲 一元一次方程(一)一、训练题1、解下列方程:(1) (2)(3) 2、能否从;得到,为什么?反之,能否从得到,为什么?3、关于的方程,无论K为何值时它的解总是,求、的值。4、若。求的值。5、已知是方程的解,求代数式的值。6、关于的方程的解是正整数,求整数K的值。7、若方程与方程同解,求的值。8、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的值。9、解方程10、已知方程的解为,求方程的解。11、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关于的方程,有一解;有无数解;无解。第十讲 一元一次方程(2) 一、训练题1、要配制浓度为20%的硫酸溶液100千克,今有98%的浓硫酸和10%的硫酸,问这两种硫酸分别应各取多少千克?2、一项工程由师傅来做需8天完成,由徒弟做需16天完成,现由师徒同时做了4天,后因师傅有事离开,余下的全由徒弟来做,问徒弟做这项工程共花了几天?3、市场鸡蛋买卖按个数计价,一商贩以每个0.24元购进一批鸡蛋,但在贩运途中不慎碰坏了12个,剩下的蛋以每个0.28元售出,结果仍获利11.2元,问商贩当初买进多少个鸡蛋?4、某商店将彩电按原价提高40%,然后在广告上写“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仍可获利270元,那么每台彩电原价是多少?5、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4,个位上的数比百位上的数小2,若将此三位数的个位与百位对调,所得的新数与原数之比为7:4,求原来的三位数?6、初一年级三个班,完成甲、乙两项任务,1班有45人,2班有50人,3班有43人,现因任务的需要,需将3班人数分配至1、2两个班,且使得分配后2班的总人数是1班的总人数的2倍少36人,问:应将3班各分配多少名学生到1、2两班?7、一个容器内盛满酒精溶液,第一次倒出它的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倒出它的后用水加满,这时容器中的酒精浓度为25%,求原来酒精溶液的浓度。8、某中学组织初一同学春游,如果租用45座的客车,则有15个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数量的60座的客车,则除多出一辆外,其余车恰好坐满,已知租用45座的客车日租金为每辆车250元,60座的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问租用哪种客车更合算?租几辆车? 9、1994年底,张先生的年龄是其祖母的一半,他们出生的年之和是3838,问到2006年底张先生多大?10、有一满池水,池底有泉总能均匀地向外涌流,已知用24部A型抽水机,6天可抽干池水,若用21部A型抽水机13天也可抽干池水,设每部抽水机单位时间的抽水量相同,要使这一池水永抽不干,则至多只能用多少部A型抽水机抽水?第十一讲 数形结合谈数轴运用一训练题1、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原点的右方,有理数在原点的左方,那么( )A B C D2、如图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中,负数的个数有( )A1 B2 C3 D43、把满足中的整数表示在数轴上,并用不等号连接。4:如果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点B到原点的距离为5,那么A、B两点的距离为 。5、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6、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与原点O的距离之和等于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7、已知且,那么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8、若且,比较的大小并用“”号连接。9、已知比较与4的大小 10、已知,试讨论与3的大小 11、已知两数,如果比大,试判断与的大小12、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式子化简结果为( ) A B C D13、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14、已知,在数轴上给出关于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则成立的是 。 15、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下图:则化简后的结果是( )A B C D二、拔高题1、已知是有理数,且,那以的值是( )A B C或 D或10A2B5C2、如图,数轴上一动点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若点表示的数为1,则点表示的数为()3、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且,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4、数所对应的点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与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确定的5、不相等的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分别为A,B,C,若,那么点B( )A在A、C点右边 B在A、C点左边 C在A、C点之间 D以上均有可能6、设,则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没有最小值 B只一个使取最小值C有限个(不止一个)使取最小值 D有无穷多个使取最小值7、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和,则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8、若,则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9、是有理数,则的最小值是 。10、已知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求的值。11、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两点这间的距离表示为,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点A、B在原点的两边。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2)回答下列问题: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 ,如果,那么为 ;当代数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 ;求的最小值。第十二讲 聚焦绝对值的应用一、 训练题1:已知且那么 。2、已知且,那么 。3、若,且,那么的值是( )A3或13 B13或-13 C3或-3 D-3或-134、 的最小值是( ) A2 B0 C1 D-1:5、已知的最小值是,的最大值为,求的值。二、拔高题1、如图,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中,负数共有( )A3个 B1个 C4个 D2个2、若是有理数,则一定是( ) A零 B非负数 C正数 D负数3、如果,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4、是有理数,如果,那么对于结论(1)一定不是负数;(2)可能是负数,其中(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不正确5、已知,则化简所得的结果为( )A B C D6、已知,那么的最大值等于( )A1 B5 C8 D97、已知都不等于零,且,根据的不同取值,有( )A唯一确定的值 B3种不同的值 C4种不同的值 D8种不同的值8、满足成立的条件是( )A B C D9、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10、若,则的值等于 。11、已知是非零有理数,且,求的值。12、已知是有理数,且,求的值。13、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个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如化简代数式时,可令和,分别求得(称分别为与的零点值)。在有理数范围内,零点值和可将全体有理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3种情况:(1)当时,原式=;(2)当时,原式=;(3)当时,原式=。综上讨论,原式=通过以上阅读,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 分别求出和的零点值;(2)化简代数式14、(1)当取何值时,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多少?(2)当取何值时,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多少?(3)求的最小值。(4)求的最小值。15、某公共汽车运营线路AB段上有A、D、C、B四个汽车站,如图,现在要在AB段上修建一个加油站M,为了使加油站选址合理,要求A,B,C,D四个汽车站到加油站M的路程总和最小,试分析加油站M在何处选址最好?第十三讲 有理数的运算一、训练题1、计算:2、计算(1) (2)3、计算:4、计算5、计算:6、计算:7、计算:二、拔高题1、是最大的负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 。2、计算:(1)= ; (2)= 。3、若与互为相反数,则= 。4、计算:= 。5、计算:= 。6这四个数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7、计算:=( )A3140 B628 C1000 D12008、等于( )A B C D9、计算:=( )A B C D10、为了求的值,可令S,则2S ,因此2S-S,所以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的值是( )A、 B、 C、 D、11、都是正数,如果,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确定12、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的形式,又可表示为的形式,求的值13、计算(1)(2)14、已知互为相反数,互为负倒数,的绝对值等于,求的值15、图1是由若干个小圆圈堆成的一个形如正三角形的图案,最上面一层有一个圆圈,以下各层均比上一层多一个圆圈,一共堆了层将图1倒置后与原图1拼成图2的形状,这样我们可以算出图1中所有圆圈的个数为第2层第1层第n层图图2图3图4如果图1中的圆圈共有12层,(1)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3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正整数,则最底层最左边这个圆圈中的数是;(2)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4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整数,求图4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绝对值之和第十四讲 第一章有理数解题思想总复习一、训练题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b、c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则代数式 |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 ) A-3a B 2ca C2a2b D b2已知:,且, 那么的值( )A是正数B是负数C是零D不能确定符号3(分类讨论的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4(整体的思想)方程 的解的个数是( D )A1个 B2个 C3个 D无穷多个5(非负性)已知|ab2|与|a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6(距离问题)观察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 4与,3与5,与,与3. 并回答下列各题:(1)你能发现所得距离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吗?答:_ .(2)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为1,则A与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3)结合数轴求得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 _.(4) 满足的的取值范围为 第十五讲:第二章 整式化简求值总复习一、训练题 1.整体代换思想1若多项式的值与x无关,求的值.2x=-2时,代数式的值为8,求当x=2时,代数式的值。3当代数式的值为7时,求代数式的值.4 已知,求的值.5(实际应用)A和B两家公司都准备向社会招聘人才,两家公司招聘条件基本相同,只有工资待遇有如下差异:A公司,年薪一万元,每年加工龄工资200元;B公司,半年薪五千元,每半年加工龄工资50元。从收入的角度考虑,选择哪家公司有利?1728394105116126三个数a、b、c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则 的值是_ 。2.规律探索问题:7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 _上,“2008”在射线_上(2)若n为正整数,则射线OA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可以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_8 将正奇数按下表排成5列: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第一行 1 3 5 7第二行 15 13 11 9第三行 17 19 21 23第四行 31 29 27 25 根据上面规律,2007应在A125行,3列 B. 125行,2列 C. 251行,2列 D. 251行,5列9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的“F”运算:当n为奇数时,结果为3n5;当n为偶数时,结果为(其中k是使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26,则:26134411第一次F第二次F第三次F若n449,则第449次“F运算”的结果是_第十六讲: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训练题1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1的解是x=-1,则k的值是( )A B1 C- D02若方程3x-5=4和方程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多少?3.(方程与代数式联系) a、b、c、d为实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 . (1)则的值为 ;(2)当 时,= . 4(方程的思想)如图,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内装有高厘米的墨水,将瓶盖盖好后倒置,墨水水面高为h厘米,则瓶内的墨水的体积约占玻璃瓶容积的( )不考虑瓶子的厚度.A B C D5 小杰到食堂买饭,看到A、B两窗口前面排队的人一样多,就站在A窗口队伍的里面,过了2分钟,他发现A窗口每分钟有4人买了饭离开队伍,B窗口每分钟有6人买了饭离开队伍,且B窗口队伍后面每分钟增加5人。此时,若小李迅速从A窗口队伍转移到B窗口后面重新排队,将比继续在A窗口排队提前30秒买到饭,求开始时,有多少人排队。 分析:“B窗口每分钟有6人买了饭离开队伍,且B窗口队伍后面每分钟增加5人”相当于B窗口前的队伍每分钟减少1人,6解方程7问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2x+5-a=1-bx:(1)有唯一解;(2)有无数解;(3)无8 解方程9 解下列方程 10 解方程 11 解方程 第十七讲:图形的初步认识1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几何体。我们常见的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2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 立体图形问题常常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常常会采用下面的作法(1)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立体图形的的三视图是指正视图(从正面看)、左视图(从左面看)、俯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三个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圆柱、圆锥、三棱柱、三棱锥、正方体(共十一种)(一)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共十一种)分类记忆: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一、训练题1. 在右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2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