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导学目标 要点一从 两弹一星 到载人航天1 两弹一星 1 目的 打破美 苏等国对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 表现 秦山 核武器 近程导弹 中近程导弹 东方红一号 2 载人航天 1 决策 1992年 中国政府作出实施的战略决策 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 成就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 飞船载着宇航员升上了太空 并成功返回地面 3 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载人航天工程 杨利伟 三 要点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 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 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2 过程 1 1964年 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2 1973年 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南优2号 3 影响 1 2001年 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2 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3 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问题 4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世界性饥饿 要点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 计算机 1 背景 20世纪50年代 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2 成就 1983年 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定名为 3 影响 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加速了国家发展 银河 i号 信息化 2 生物技术 1 成就 1965年 在中国首次实现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 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到20世纪末 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 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助学助记 图解历史 图示法理解从 两弹一星 到 载人航天 误区警示 两弹一星 指的是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 中的一弹是指原子弹 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 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知识点拨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原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充分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巧学妙记 图示法认识杂交水稻 知识点拨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被誉为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 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 大面积的增产 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 也是世界农业科研中的一项重大成果 巧学妙记 用 一 二 一 数字归纳法认识科技的力量 图解历史 图示法理解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主题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史料探究 1 从 两弹一星 到载人航天史料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 论十大关系 思考结合史料指出我国20世纪50 70年代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的理由 答案重点 发展 两弹一星 加快国防科技发展 理由 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苏联与中国关系逐渐恶化 发展原子弹可以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维护国家安全 2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史料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 两平 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西方世界称 杂交水稻是 东方魔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被誉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史料中 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据上述史料指出 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 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2 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 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史论总结 1 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1 原因 有效的管理 严谨的科学态度 艰苦创业 报效祖国的精神 2 意义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 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我国科技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2 党的坚强领导 中共中央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 3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精辟论断 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4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5 经济的高速发展 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6 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 科技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高科技发展的侧重点及原因 1 侧重点 各项科技事业全面发展 我国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 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指导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2 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 主题二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史料探究 史料一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 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思考简述史料一所指事件的意义 答案 200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五号 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 标志着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又一个光辉里程碑 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史料二经济体制 科技体制 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 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 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 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 答案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史论总结 1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 政治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 和平的环境 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 经济 带动了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3 社会生活 科技成就振奋了民族精神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启示 1 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 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反之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维护世界和平 避免核战争的灾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vi设计教学课件-b 下载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入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申论政务上云平台课件
- 甲状腺瘤的护理课件
- 各类麻醉术前术后护理5
-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课件
- 《树的日子》教学课件
- 三维目标教学课件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藤野先生练习题(含答案)
- 斯派克直读光谱仪操作手册
- GB/T 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 GB/T 5184-2016叉车挂钩型货叉和货叉架安装尺寸
- 混凝土养护方案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胶水)
- 输血法律法规培训PPT
- 越南语基础实践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课件整本书ppt
- 标准化项目部驻地建设方案(五星级)
- 220kv升压站质量评估报告
-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
- 软件系统平台对接接口方案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