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消防工程师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章节练习题

收藏

预览图
编号:687386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04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06 上传人:brxkv****3.com IP属地:中国
20
积分
关 键 词:
2017 消防 工程师 安全技术 实务 精讲班 章节 练习题
资源描述:
第 1 页 第一篇第一章 消防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1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 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下列 的火灾危险性最大 A 苯 闪点 14 B 二硫化碳 闪点 30 C 乙醚 闪点 45 D 甲醇 闪点 11 2 火灾中死亡人员中的大约 75 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这是因为燃烧产物中含有 大量的有毒成分 如一氧化碳 CO 氰化氢 HCN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等 而 是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 A CO B HCN C SO2 D NO2 3 某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 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再燃烧 则燃烧生成的物质为 产物 A 分解燃烧 B 不完全燃烧 C 完全燃烧 D 蒸发燃烧 4 燃烧产物的特点中不属于对灭火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B 引起人员中毒 窒息 C 影响视线 引起恐慌 D 成为火势发展 蔓延的因素 5 木炭燃烧属于 A 蒸发燃烧 B 表面燃烧 C 分解燃烧 第 2 页 D 动力燃烧 6 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 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过程而产生热量 使温度 上升 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 物理 化学 B 化学 生物 C 物理 生物 D 生物 物理 化学 7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A 自燃点 B 闪点 C 沸点 D 燃点 8 不属于发生阴燃的条件的是 A 空气不流通 B 加热温度较低 C 可燃物含水分较多 D 与氧化剂接触 9 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物理性质的不同 其燃烧方式也不同 有蒸发燃 烧 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 动力燃烧和 五种 A 闪燃 B 扩散燃烧 C 预混燃烧 D 阴燃 10 沥青的燃烧属于 A 表面燃烧 B 沸溢燃烧 C 蒸发燃烧 D 扩散燃烧 11 下列属于液体燃烧类型的是 A 扩散燃烧 B 分解燃烧 第 3 页 C 蒸发燃烧 D 表面燃烧 12 扩散燃烧是 物质的燃烧方式 A 气体 B 液体 C 固体 D 流体 13 合成橡胶的燃烧方式为 A 熏烟燃烧 B 分解燃烧 C 表面燃烧 D 阴燃 14 木炭的燃烧属于 A 蒸发燃烧 B 分解燃烧 C 表面燃烧 D 阴燃 15 木材的燃烧一般属于 A 蒸发燃烧 B 分解燃烧 C 表面燃烧 D 阴燃 16 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A 沸点 B 闪点 C 燃点 D 自燃点 17 在规定的条件下 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A 闪点 B 自燃点 C 燃点 第 4 页 D 沸点 18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 烧现象 称为 A 阴燃 B 自燃 C 着火 D 闪燃 19 可燃液体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依据储存可燃液体的 来确定 A 燃点 B 自燃点 C 闪点 D 沸点 20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 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 低温度 采用闭杯法测定 称为 A 燃点 B 闪点 C 沸点 D 自燃点 21 液体在燃烧过程中 水垫的水大量蒸发 蒸气体积迅速膨胀 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 抛向空中 向罐外喷射 这种现象叫 A 沸溢 B 突沸 C 喷溅 D 沸腾 22 关于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可燃液体的闪点都低于其燃点 B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低于其闪点 C 评定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时 一般用闪点 D 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闪点来衡量 23 不属于液体在燃烧类型的是 A 闪燃 第 5 页 B 沸溢 C 阴燃 D 喷溅 24 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 的燃烧 A 液体本身 B 可燃蒸气 C 可燃气体 D 氧化或分解 25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属于 A 扩散燃烧 B 蒸发燃烧 C 分解燃烧 D 预混燃烧 26 木材的燃点为 A 100 150 B 250 300 C 300 400 D 400 500 27 布匹的燃点为 A 200 B 300 C 500 D 700 28 成捆堆放的棉 麻 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 杂草 湿木材等 受热后易发生 A 自燃 B 燃烧 C 阴燃 D 爆炸 29 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燃烧称为 A 蒸发燃烧 B 分解燃烧 第 6 页 C 预混燃烧 D 熏烟燃烧 30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 并出现 A 烟雾 B 火焰 C 气味 D 强光 31 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 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 将火源移去后 仍能继 续燃烧 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 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 A 自燃 B 闪燃 C 着火 D 爆炸 32 在火灾中燃烧所产生的烟的原理是 A 由于燃烧不完全 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 形成了烟 B 由于燃烧不完全 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气体 形成了烟 C 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细小颗粒 形成了烟 D 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 形成了烟 33 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 四面体 是指可燃物 氧化剂 引火源和 A 氧化反应 B 热分解反应 C 链传递 D 链式反应自由基 34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 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A 氮 B 氧 C 氢 D 氦 35 能与可燃物质相结合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 A 助燃物 第 7 页 B 可燃物 C 燃烧产物 D 还原物 36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A 助燃物 B 可燃物 C 自燃物 D 氧化物 37 燃烧过程中的放热发光是 现象 A 化学 B 物理 C 光电 D 核反应 二 多项选择题 1 根据 的不同 金属可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 A 闪点 B 自燃点 C 沸点 D 燃点 E 熔点 2 木材在接触火源后 加热到 130 时产生的产物是 A 水蒸气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氢气 E 乙烯 3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作燃烧产物 常见的燃烧产物有 A 二氧化碳 B 水蒸汽 C 烟 D 灰烬 第 8 页 E 温度 4 闪点是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主要依据 A 气体 B 液体 C 生产厂房 D 固体 E 储存物品仓库 5 以闪点作为火灾危险性分类重要参数的物质有 A 气体 B 液体 C 固体 D 可溶化固体 E 流体 6 气体的主要燃烧方式有 A 分解燃烧 B 扩散燃烧 C 预混燃烧 D 分解燃烧 E 爆炸燃烧 7 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 A 蒸发燃烧 B 分解燃烧 C 表面燃烧 D 阴燃 E 预混燃烧 8 下列选项中 关于燃烧的四种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从着火的方式分为点燃 自燃 B 燃烧从着火的方式分为着火 爆炸 C 燃烧从持续燃烧形式分为有焰和无焰 D 燃烧从燃烧物的形态分为固体 液体 气体 E 燃烧从燃烧现象分为火焰 发光 发烟 第 9 页 9 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 按其物理状态 可分为 A 气体可燃物 B 液体可燃物 C 固体可燃物 D 流体可燃物 E 以上均是 10 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 可燃物 B 空气含水量 C 温度 D 链式反应自由基 E 助燃物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燃液体闪点越低 火灾危险性越大 反之越小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6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 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 的高亲和性 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 250 倍 因而 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 的输送 引起头痛 虚脱 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 节 参见教材 P10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 C 被氧化生成的 CO2 气 H 被氧化生成的 H2O 液 S 被氧化生成的 SO2 气 等 而 CO NH3 醇类 醛类 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 第 10 页 产物 燃烧产物的数量 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 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7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燃烧产物中含有量的有毒成分 如 CO HCN SO2 NO2等 除毒性之外 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 通常可见光波长 为 0 4 0 7 微 米 一般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粒径 d 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由于 d 2 烟粒子对可见 光是不透明的 烟气在火场上弥漫 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 使人们难以辩别火势发展方向 和寻找安全疏散路线 同时 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刺激性 降低能见度 实 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0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可燃固体 如木炭 焦炭 铁 铜等 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 接作用而发生的 称为表面燃烧 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 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 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 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称为自燃 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的条件下 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 的生物 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 使温度不断上升 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 实务 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3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 需的最低温度 称为燃点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6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第 11 页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 加热温度较低 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 快 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 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这就是熏烟燃烧 又称阴 燃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 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 5 种 其燃烧各有特点 一 蒸发燃烧 二 表面燃烧 三 分解燃烧 四 熏烟燃烧 阴燃 五 动力燃烧 爆炸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硫 磷 钾 钠 蜡烛 松香 沥青等可燃固体 在受到火源加热时 先熔 融蒸发 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 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易燃 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 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 而是液体受热时蒸 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 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 即蒸发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 节 参见教材 P4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 边混合边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4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B 第 12 页 答案解析 可燃固体 如木材 煤 合成塑料 钙塑材料等 在受到火源加热时 先发 生热分解 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 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燃固体 如木炭 焦炭 铁 铜等 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 接作用而发生的 称为表面燃烧 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 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 实务教 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可燃固体 如木材 煤 合成塑料 钙塑料等 在受到火源加热时 先发生 热分解 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 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实务 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6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规定的条件下 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实务教材第一 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7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 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 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称为自燃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3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 13 页 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闪点的高低 可以确定生产 加工 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类别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6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 遇火源能够闪 燃的液体最低温度 采用闭杯法测定 称为闪点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 材 P6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重质油品燃烧进行过程中 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 热波向下传播的距 离也加大 当热波达到水垫时 水垫的水大量蒸发 蒸气体积迅速膨胀 以至把水垫上面的 液体层抛向空中 向罐外喷射 这种现象叫喷溅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 1 5 并且闪点越低 这一差值越小 特 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 因此 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 一般用闪点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 见教材 P6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液体燃烧类型 一 闪燃 二 沸溢 三 喷溅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 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4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第 14 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易燃 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 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 而是液体受热时蒸 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 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 即蒸发燃烧 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 燃 烧速率高低 与液体的蒸气压 闪点 沸点和蒸发速率等密切相关 可燃液体会产生闪燃的 现象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4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硫 磷 钾 钠 蜡烛 松香 沥青等可燃固体 在受到火源加热时 先熔 融蒸发 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这样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称为蒸发燃烧 实务教材 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木材的燃点为 250 300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表 1 1 2 参见教 材 P7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布匹的燃点为 200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表 1 1 2 参见教材 P7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 加热温度较低或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发生干馏 分解 产生的挥发成分未能发生有焰燃烧 固体材料受热分解 必须能产生刚性结构多孔性 炭化材料 常见易发生阴燃物质 如成捆堆放的棉 麻 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 杂草 湿木 材 布匹等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29 正确答案 A 第 15 页 答案解析 易燃 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 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 而是液体受热时蒸 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 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 即蒸发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 节 参见教材 P5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 并出现火焰 实务教材第 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3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3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燃物在空气共存的条件下 当达到某一温度时 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 烧 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 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 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3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3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 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 这样就形成了烟 实 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3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 即可燃物 助燃物 氧化剂 引火源 温度 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 第一篇第一 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3 2015 年真题 该题针对 燃烧条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3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 均称为可燃物 实务 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 该题针对 燃烧条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 16 页 3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称为助燃物 实务教材第一篇 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 该题针对 燃烧条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3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 均称为可燃物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 该题针对 燃烧条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3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 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 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E 答案解析 根据熔点和沸点不同 通常将金属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 实务教材第 一篇第一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8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木材加热到 130 时开始分解 产物主要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实务教材第 一篇第一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8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 称为燃烧产物 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 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 C 被氧化生成的 CO2 气 H 被氧化生成 的 H2O 液 S 被氧化生成的 SO2 气 等 而 CO NH3 醇类 醛类 醚类等是不完全燃 第 17 页 烧产物 燃烧产物的数量 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 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 同 燃烧产物中的烟主要是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于大气中能被人们看到的直径一般在 10 7 10 4cm 的极小的炭黑粒子 大直径的粒子容易由烟中落下来 称为烟尘或炭黑 实务 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7 该题针对 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CE 答案解析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可 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 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例如 汽油的闪点为 50 煤油的闪点为 38 74 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 可以确定生产 加工 储 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6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 物 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 采用闭杯法测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14 2 1 18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 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实务教材 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6 该题针对 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 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气体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 见教材 P4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 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 5 种 其燃烧各有特点 分别是蒸发燃烧 表面燃烧 分解燃烧 熏烟燃烧 阴燃 动力燃烧 爆炸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5 第 18 页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燃烧可从着火方式 持续燃烧形式 燃烧物的形态 燃烧现象等不同角度做 不同的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 1 燃烧从着火的方式分为点燃和自燃 2 燃烧从持续燃烧形式分为有焰和无焰 3 燃烧从燃烧物的形态分为固体 液体 气体 4 燃烧从燃烧现象分为火焰 发光 发烟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实务教材 P3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 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 2 大类 按其所处的状 态 又可分为可燃固体 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 3 大类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 教材 P2 该题针对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9 研究表明 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 3 个必要条件以外 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 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 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 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 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 光和热是燃 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因此 完整地论述 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 4 个必要条件 即可 燃物 助燃物 氧化剂 引火源 温度 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 该题针对 燃烧条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一篇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第 19 页 1 某建筑发生火灾 造成 15 人死亡 60 人重伤 直接财产损失达 8000 万元 该火灾属于 A 特别重大火灾 B 重大火灾 C 较大火灾 D 一般火灾 2 对于一般可燃固体 将其冷却到其 以下 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A 燃点 B 自燃点 C 沸点 D 闪点 3 窒息法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A 隔离可燃物 B 降低温度 C 降低氧浓度 D 降低点 4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灭火的基本原理的是 A 冷却 B 隔离 C 窒息 D 分隔 5 自由燃烧阶段 辐射热急剧增加 辐射面积增大 燃烧扩大到整个室内 并有可能出现 轰燃 这一阶段是 A 火灾起火阶段 B 火灾充分发展阶段 C 火灾初期增长阶段 D 火灾衰减阶段 6 通常 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 A 初期增长阶段 B 充分发展阶段 C 衰减阶段 第 20 页 D 起火阶段 7 一般情况下 以上热烟所到之处 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8 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 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 气体迅速膨胀 对楼板和四壁形成 的压力是 A 燃烧压力 B 轰燃压力 C 负风压 D 火风压 9 在火灾过程中 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 烟囱效应 B 火风压 C 外界风 D 建筑孔隙 10 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 还有三个途径 即传导 对流和 A 交换 B 加热 C 传播 D 辐射 11 热通过流动介质 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 称为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D 热传播 12 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 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 称为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第 21 页 D 热传播 13 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A 热对流 B 热传导 C 热辐射 D 热传播 14 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是 A 特别重大火灾 B 重大火灾 C 较大火灾 D 一般火灾 15 根据国家标准 消防词汇第 1 部分 通用术语 GB T 5907 1 2014 将火灾定义为 在 失去控制的燃烧 A 时间上 B 空间上 C 时间和空间上 D 建筑内 16 C 类火灾是指 A 固体火灾 B 液体火灾 C 气体火灾 D 带电火灾 17 B 类火灾是指 A 固体火灾 B 金属火灾 C 液体火灾 D 带电火灾 18 沥青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类火灾 A A B B 第 22 页 C D D E 二 多项选择题 1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分为 A 冷却 B 窒息 C 隔离 D 化学抑制 E 凝结 2 典型的室内火灾发展过程可分为 阶段 A 起火阶段 B 初期增长阶段 C 充分发展阶段 D 衰减阶段 E 轰燃阶段 3 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A 内墙门 洞口 B 管道竖井 C 楼梯间 D 闷顶 E 楼板 4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 A 热传播 B 热对流 C 热传导 D 热辐射 E 热交换 5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 A 电气 B 放火 C 生产作业不慎 第 23 页 D 吸烟 E 地震 6 火灾带来的危害有 A 造成经济损失 B 破坏生态环境 C 危害生命安全 D 影响社会稳定 E 产生畏惧心理 7 下列属于现行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是 A 固体物质火灾 B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 带电火灾 D 金属火灾 E 建筑火灾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11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即会停止 对于可燃 固体 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 对于可燃液体 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 燃烧反应就可能会中止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18 该题针对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第 24 页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 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 低于最低氧浓 度 燃烧不能进行 火灾即被扑灭 一般氧浓度低于 15 时 就不能维持燃烧 实务教材第 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18 该题针对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 冷却灭火 二 隔离灭火 三 窒息灭火 四 化学抑制 实务教材第 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18 该题针对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 燃烧范围不断扩大 温度升高 室内 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 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 当房间内温度达到 400 600 时 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 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 称为轰燃 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 燃烧速率急 剧增大的结果 影响轰燃发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辐射和对流情况 即建筑室内上层烟气的 热量得失 通常 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 三节 参见教材 P17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通常 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 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7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 500 以上热烟所到之处 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实务教 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5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第 25 页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火风压是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 在起火房间内 由于温度上升 气体迅速膨 胀 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6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火灾过程中 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实务教材第一篇 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6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方式 即热传导 热对流和热辐射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 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4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热量的传播方式 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对流又称对流 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 起热量传递的方式 所以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 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5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热量的传播方式 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传导又称导热 属于接触传热 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 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5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热量的传播方式 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5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热量的传播方式 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第 26 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 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 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 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 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 损失的火灾 注 以上 包括本数 以下 不包括本数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11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国家标准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实务教材第一篇 第二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11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类火灾 气体火灾 如煤气 天然气 甲烷 乙烷 氢气 乙炔等 实务 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11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照国家标准 火灾分类 GB T4968 2008 的规定 火灾分为 A B C D E F 六类 A 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 棉 毛 麻 纸张火灾等 B 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 煤油 原油 甲醇 乙醇 沥青 石蜡火 灾等 C 类火灾 气体火灾 如煤气 天然气 甲烷 乙烷 氢气 乙炔等 第 27 页 D 类火灾 金属火灾 如钾 钠 镁 钛 锆 锂等 E 类火灾 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 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 如动植物油脂 火灾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 参 见教材 P11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 煤油 原油 甲醇 乙醇 沥青 石蜡火灾等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11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 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 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 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将火扑 灭 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这些方法包括冷却灭火 隔离灭火 窒息灭火 化学抑制灭火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18 该题针对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对于建筑火灾而言 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 然后由此蔓延 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 以及整个楼层 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 增长阶段 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7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火灾时 建筑内的烟气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内墙门 洞口 外墙门 窗口 房间隔墙 空心结构 闷顶 楼梯间 各种竖井管道 楼板上的孔洞 及穿越楼板 墙壁上的管线和缝隙等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6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CD 第 28 页 答案解析 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方式 即热传导 热对流和热辐射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 二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14 该题针对 建筑火灾热量的传播方式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电气 吸烟 生活用火不慎 生产作业不慎 玩火 放火及雷击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13 14 该题针对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火灾的危害有 1 危害生命安全 2 造成经济损失 3 破坏文明成果 4 影响社会稳定 5 破坏生态环境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12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按照国家标准 火灾分类 GB T4968 2008 的规定 火灾分为 A B C D E F6 类 A 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B 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 灾 C 类火灾 气体火灾 D 类火灾 金属火灾 E 类火灾 带电火灾 F 类火灾 烹饪器具 类的火灾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二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11 该题针对 火灾的定义 分类与危害 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一篇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1 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A 物料原因 B 生产工艺原因 第 29 页 C 生产设备原因 D 安全教育原因 2 爆炸性混合物在不同浓度时发生爆炸所产生的压力和放出的热量不同 当 时 爆 炸放出的热量最多 产生的压力最大 A 接近爆炸浓度上限 B 接近爆炸浓度下限 C 可燃物质的浓度增加到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 D 可燃物质的浓度增加到稍低于化学计量浓度 3 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可燃气体生产工厂 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爆炸 下限为 A 10 B 10 C 10 4 粉尘的颗粒度越小 相对面积越大 在空气中分散度越大且悬浮时间越长 爆炸下限 A 越快 B 不影响 C 越高 D 越低 5 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 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 同时产生声响 的现象 A 爆炸 B 轰燃 C 闪燃 D 着火 6 属于核爆炸的是 A TNT 爆炸 B 甘油爆炸 C 硝酸铵爆炸 D 氢弹爆炸 第 30 页 7 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 通常将爆炸分为 A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电磁爆炸 B 化学爆炸 核爆炸 C 物理爆炸 电磁爆炸 D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核爆炸 8 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 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粉尘爆炸 D 核爆炸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粉尘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硫磺 B 铝粉 C 有烟煤粉 D 松香 E 生石灰 2 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介质和引爆能源两个基本要素 常见引起爆炸的引火源主要有 A 机械火源 B 明火 C 化学火源 D 电火源 E 热火源 3 影响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有 A 火源能量 B 惰性气体 C 初始压力 D 初温 E 化学组成 4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粉尘的 等 第 31 页 A 物理化学性质 B 挥发性 C 浓度 D 环境条件 E 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 5 粉尘爆炸的特点有 A 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 B 释放的能量大 C 容易发生二次爆炸 D 最小点火能量高 E 引爆时间短 过程简单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通常 引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物料原因 2 作业行为原因 3 生产设备原因 4 生产工艺原因 5 人的故意破坏 如放火 停水停电 毁坏设备及地震 台风 雷击等自然灾害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25 该题针对 爆炸危险源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浓度增加到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时 可燃物质与空气 中的氧发生充分反应 所以爆炸放出的热量最多 产生的压力最大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 第二节 参见教材 P25 该题针对 爆炸极限的概念及应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第 32 页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生产 储存爆炸下限小于 10 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 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 气设备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25 该题针对 爆炸极限的概念及应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粉尘颗粒的尺寸也是粉尘爆炸的重要影响因素 颗粒越细小 其比表面积越 大 在空气中分散度越大且悬浮时间越长 吸附氧的活性越强 爆炸危险性越大 实务教材 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2 该题针对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 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 同时 产生声响的现象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0 该题针对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 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 称为核爆炸 如原 子弹 氢弹 中子弹的爆炸都属于核爆炸 A B C 均属于化学爆炸 而且是炸药爆炸 实 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2 该题针对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分类 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和 核爆炸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0 该题针对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 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0 该题针对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 33 页 二 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二节表 1 3 3 参见教材 P24 该题针对 爆炸极限的概念及应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引火源是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常见引起爆炸的引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 热火源 电火源及明火源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26 该题针对 爆炸危险源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除助燃物条件外 对于同种可燃气体 其爆炸极限还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 火源能量的影响 2 初始压力的影响 3 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4 惰性气体的影响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23 该题针对 爆炸极限的概念及应用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粉尘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2 粉尘浓度 3 环境条件 4 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 5 其他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2 该题针对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BCD 第 34 页 答案解析 粉尘爆炸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 粉尘爆炸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较缓慢 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 释放的能量大 爆炸的破坏性和对周围可燃物的烧毁程度较严重 而且 有的粉尘爆炸会随 着爆炸的延续 反应速度和爆炸压力呈现跳跃式加快和升高 具有离起爆点越远破坏越严重 的特点 2 粉尘初始爆炸产生的气浪会使沉积粉尘扬起 在新的空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从而 可能会发生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往往比初次爆炸压力更大 破坏更严重 在连续化生产系统 中 二次爆炸甚至可能连续出现 形成连锁爆炸 有的能达到爆轰的程度 3 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所需的点火能大 引爆时间长 过程复杂 所以 可以利用这一 特点 通过仪器装置探测爆炸的前兆 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遏制爆炸的发展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参见教材 P22 该题针对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一篇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1 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 易燃气体指在 和 标准压力下 与空气有易燃范围 的气体 A 20 101 3kPa B 25 101 3kPa C 20 101 3MPa D 25 101 3MPa 2 氧化性物质按物质形态 可分为固体氧化性物质和 氧化性物质 A 气体 B 液体 C 金属 D 无机 3 发火物质是指与空气接触不到 分钟便可自行燃烧的液体 固体或液体与固体的混 合物 A 1 B 5 第 35 页 C 10 D 15 4 固体燃烧物质的燃点高于 为可燃固体 A 100 B 200 C 300 D 500 5 在固体可燃物中 燃点较低 燃烧剧烈的称为 固体 A 易燃 B 难燃 C 可燃 D 不燃 6 白磷遇空气即自燃起火 生成有毒的 A 五氧化二磷 B 三氧化二磷 C 二氧化磷 D 磷化氢 7 通常燃点高于 的固体称为可燃固体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8 进入肌体后 累积达到一定的量 能使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 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指 A 毒害品 B 易燃品 C 爆炸品 D 化学品 9 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 本身体积增大 这一特性是液体的 A 易燃性 第 36 页 B 蒸发性 C 受热膨胀性 D 流动性 10 闭杯试验闪点 60 的液体 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是 A 可燃液体 B 易燃液体 C 难燃液体 D 不燃液体 11 I 级易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为 A 小于 10 B 小于等于 10 C 大于 10 小于 13 D 大于 13 12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 毒害 腐蚀 放射性等性质 在运输 装卸和储存保管过 程中 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 易爆 B 易燃 C 易分解 D 易氧化 13 在外界作用下 如受热 撞击等 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 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 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称为 A 易燃气体 B 易燃固体 C 爆炸品 D 毒化物 14 影响爆炸品敏感度的因素很多 但爆炸品的 和结构是决定敏感度的内在因素 A 化学组成 B 物理组成 C 质量 D 体积 15 爆炸品是 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 第 37 页 A 弹药 B 导火索 C 火药 D 引信 16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 易燃 腐蚀 放射性等性质 在运输 装卸和储存保管过 程中 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 易氧化 B 毒害 C 易反应 D 易分解 17 实际应用中 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 乙 丙三类 甲类是指 A 闪点 28 的液体 B 28 闪点 60 的液体 C 闪点 60 的液体 D 闪点 28 的液体 二 多项选择题 1 氧化性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 受热分解性 B 可燃性 C 与水作用分解性 D 易挥发性 E 与酸作用分解性 2 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是 A 燃点低 易点燃 B 遇酸 氧化剂易燃易爆 C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 积热自燃性 E 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3 易于自燃的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 遇空气自燃性 B 遇湿易燃性 第 38 页 C 遇酸 氧化剂易燃易爆 D 积热自燃性 E 燃点低 易点燃 4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 等 A 带电性 B 爆炸性 C 受热膨胀性 D 扩散性 E 流动性 5 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特性为 A 带电性 B 易燃易爆性 C 流动性 D 可缩性和膨胀性 E 扩散性 6 下列不属于爆炸品的特性的是 A 爆炸性 B 稳定性 C 敏感度 D 膨胀性 E 扩散性 7 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 A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B 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C 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 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D 有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E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答案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第 39 页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 20 标准大气压 101 3kPa 时 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 13 或者燃烧范围不小于 12 个百分点的气体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四章第二节 参见教材 P30 该题针对 易燃气体的分级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氧化性物质按物质形态 可分为固体氧化性物质和液体氧化性物质 实务教 材第一篇第四章第五节 参见教材 P36 该题针对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发火物质 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 在不到 5min 内便会燃烧的物质 包括混合物和溶液 液体和固体 如白磷 三氯化钛等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四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35 该题针对 易燃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燃点高于 300 的固体称为可燃固体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四章第四节 参见 教材 P34 该题针对 易燃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 对热 撞击 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 速 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实务教材第 一篇第四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34 该题针对 易燃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 第 40 页 答案解析 白磷遇空气即自燃起火 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故需存放于水中 实务教 材第一篇第四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35 该题针对 易燃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燃点的高低 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 燃点高于 300 的 称为可燃固体 如农副产品及其制品 也称易燃货物 燃点低于 300 的为易燃固体 如 大部分化工原料及其制品 但合成橡胶 合成树脂 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 实务教材第一篇 第四章第四节 参见教材 P34 该题针对 易燃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易燃液体大都本身或其蒸气具有毒害性 有的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易燃液 体蒸发气体 通过人体的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 造成人身中毒 中毒 的程度与蒸气浓度 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 浓度低 时间短则中毒程度轻 反之则重 实务 教材第一篇第四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34 该题针对 易燃液体的分级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易燃液体也有受热膨胀性 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 本身体积 膨胀的同时蒸气压力增加 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限度 就会造成容器膨胀 以至爆 裂 实务教材第一篇第四章第三节 参见教材 P33 该题针对 易燃液体的分级及其火灾危险性 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易燃液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消防工程师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章节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873864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