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_第1页
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_第2页
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_第3页
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_第4页
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在校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心理素质上看在校大学生,总的趋势是好的。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理想,情感丰富,喜欢交往,有完善自我的竞争意识。他们积极要求上进,乐于接受新事物,大胆探索人生真谛。但是,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在教书育人上是不可忽视的。大量的学生心理调查的统计资料和心理咨询的工作表明,目前,大学生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学习上的心理障碍。(1)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不少大学生在中学是佼佼者,进入大学之后,昔日的“尖子”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特别是不同省份生源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和压力。(2)在学习方法上,由于中学时代“填鸭式”的灌输,到大学的“抛砖引玉”,使得许多学生在这个新环境中显得无所适从。(3)学习目标的失落。进入大学后,考研当然人人都想,但是,能挤过这座独木桥的必然是极少数,因此,大多数学生又失去了新的目标。但为了大学毕业证书,他们又不得不为英语过级,计算机等级、会计证书、各种等级的“过关”而苦恼、焦虑和挣扎。 第二,大学生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一方面他们面临冲破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经历、知识局限,在理想和现实、个体选择与社会需求、理想与情感产生矛盾和冲突时,他们容易把未来设计得完美,而现实社会的各种条件又妨碍“理想自我”的实现,使部分学生犹如大海中失航的船,迷失了方向,有些学生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了人格变形、信仰失落、精神空虚、情绪压抑、苦闷、抑郁、冷漠的心态。这样的大学生在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时,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茫然失措,容易失去自我。 第三、大学生人际关系上的心理障碍。与过去时代相比,大学生的交往更加复杂,更加广泛。他们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试图展现自己的交往能力,但在现代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有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独生子女,部分认为他们是社会的“佼佼者”,在家是衣食无忧的“小皇帝”,有的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却因物质的贫困而自卑,因此,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因自己的语言、社交能力、家庭背景等差异,在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又有一些学生感到不如他人,从而产生优势地位的失落,个别人甚至产生自卑自弃思想。另外,新的环境之中,自己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友,新的团体成员使他们重新开始认识新同伴,接交新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就显得相互关系难以协调,思想难以沟通,从而表现出独立生活困难而苦恼,情感难以寄托而孤独。因此,多种焦虑并发相继出现,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个别的甚至连学业也难以完成。 第四、大学生存在恋爱与性方面的心理障碍。一年级的大学生年龄一般1719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前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从生理的角度上讲,成熟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许多人萌动着性意识,产生出对医学的好奇和对异性的特殊好感,特别是对校园朦胧爱情的向往与介入,在心理上出现了举动不安的现象,但由于大学生对什么是“恋”?什么是“爱”?什么是“性”?缺乏理性的、完整的思考和了解,加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难以处理许多性与恋的问题,特别是缺乏社会道德、法律和理智的约束,一些学生由此而产生了对异性认识的偏差,对失恋挫折容忍力差等心理疾病。 第五、大学生个人心理素质的障碍。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学生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思维及整个生活层次都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个人心理品质决定着他们面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但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练和社会阅历,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看待人生缺乏起码的、客观的分析能力,因此,许多学生过于自卑或自负,无法正确评判自己而产生思想上的不安和行动上的异常,往往自我封闭或盲从,因而他们感到非常孤独,从观念上容易造成与社会角色的混乱,严重者还会造成妄想或戏剧化人格,导致在部分人身上频频出现逆反心理、自私心理、享乐心理等不良反应,许多学生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双重人格心理,尽管他们没有生理上的疾病,但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却过早的出现偏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溃疡疾病等一些身心疾病。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表面上看主要是认识和适应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另类表现形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无人诱导,学生无法自我调适或调适不当,因而极易导致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等问题。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因而在大学校园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可见,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实际上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学生甚至大学毕业方才“醒”。因此,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而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是预防和矫正各种心理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实现自我完善的内部动力。建立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从这个定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否发挥常态,是个体在多种综合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持续、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等特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个体随着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能适时调整自身心理结构,实现“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相统一”的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尽管心理水平不能像测量人的血压、体重等有具体的、客观的指标,但根据心理咨询的实际,认为测量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标准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否符合大学生心理年龄的特征。人的一生有不同的年龄阶段,各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应具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否则如果其言行经常严重地偏离大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年龄特征,就可能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如20岁左右的大学生老气横秋或幼稚无知,都是和这个年龄段不适的表现。 第二,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智力正常是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据国内某些权威机构的统计所表明,在全国大学生中,因093云南财贸学院学报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生活、退学或休学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该说,能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这本身说明大学生的智力是不低的,是高于同龄人的,关键是大学生的智力能否正常地发挥其效能。能正常发挥智力的人,往往乐于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现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实践活动力等,并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缺的条件,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交往动机端正,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积极的交往过程中,能独立、完善地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一般的大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长时期难以适应,则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低有关。 第四,有没有完整的人格,能悦纳自己。健康的人格特征是有机统一、稳定的,也是一种心理现象。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征,给人的行为一定的倾向性,他表现为由表及里、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人,即人格。个人的所说、所想、所做都是一致的,表现为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之行为是不一贯的,不统一的,这说明他的人格不完整,心理素质低下,甚至可能造成精神疾病,不能对己“自知自明”,甚至“自暴自弃”,只有正确的“自我接纳”,有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才能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调适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不健康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社会理想的冲突,也有个人目标的矛盾。要保持个人的人格统一性,要维护心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学校、社会和大学生群体自身都要予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引导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摆脱困境,结合自身的实践做法,提供以下参考: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调适大学生正常的心理活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健康和健全的发展,主要应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情意和行为水平,如从优化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来看,课堂和谐、合作的气氛营造,课程渗透心理辅导等,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活泼的参与教学,消除他们紧张、逆反的心理;从优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来看,包括学习行动激发,学习策略训练,学习习惯培养等,使学生明白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 第二,针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予以“心理关照,特别护理”。借助心理咨询室这个特殊的机构,为广大学生服务。每一个大学生,不管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都可以成为心理活动的来访者,如我们采用团体咨询的方法,在心理辅导老师的主持和参与下,小组成员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疗效功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他们掌握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的技能。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的同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是对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心理关照”,进行“特别护理”,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怀”,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心理咨询教师要把握好了解鉴别、诊断分析、教育干预这三个环节,借助科学的手段对学生加以疏通、引导。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目前,许多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最为普遍的做法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调解方法,创办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矫治不正常的行为。但是,这些做法仅仅解决的是心理层面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提高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纠正对自身价值与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