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星变奏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能力目标: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情感态度: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教学重点: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通过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2、通过把握诗歌中反复呈现的结构特征,学会诗歌创作的基础技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以有关星星的音乐或诗句导入。二、作者简介:江河(1949),北京人。原名于友泽,当代诗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版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诗人食指曾如此评价:“我喜欢江河,江河比较大气,星星变奏曲和纪念碑写得很漂亮,确实值得一看。”三、字词:颤动chn 闪烁shu 朦胧mng 1ng 覆盖f 疲倦p jun四、听读(跟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和感情基调(温情和憧憬的感情基调)说说这是一首_诗五、思考下列问题:1、质疑、释疑(1)体会语言的含蓄美:说说下面诗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a、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夜晚,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b、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鸟落满枝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有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4)诗歌中出现几次“星星”?请你具体说说这些意象的含义。九次。如:第一节中的“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深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照应“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2、浏览全诗,找出诗歌的结构标志。“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这些反复的诗句就是结构标志。这些诗句的句式:肯定句,否定句,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否定黑暗的现实。3、划出诗歌中的两组意象,并说说它们各自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前一诗节中的意象,如星星、诗、蜜蜂、湖、睡莲、萤火虫、鸟、白丁香等意象。营造出温情、浪漫、自由的氛围。是光明与美好的象征。后一诗节的意象:苦难的诗、冰雪、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等。描绘出的寒冷和残酷的意境。两组意象形成对比。光明和美好的意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黑暗、寒冷和残酷的意境是诗人所厌弃和憎恶的,但也是诗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六、理解诗歌的题目星星变奏曲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本诗以“星星”作为主要意象,暗含诗歌的主旨;“变奏曲”是诗歌的特色,揭示诗歌的主题和结构。诗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近似,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这种情形犹如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七、说说你对朦胧诗派的了解。朦胧诗的“朦胧”特点: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呼唤人道、人性复归,对人的自我价值重新确认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和比喻来含蓄的表达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歌的写作特点:通过意象和比喻等来表达诗人的感情,非常含蓄,读起来意味深长。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朦胧诗派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中国诗坛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诗人,这群青年诗人的创作明显表现出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的叛逆和挑战。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今天在当时集中推出了“新诗潮”的最初一批诗人,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的阎月君、高岩、梁云和顾芳编选的朦胧诗选为“朦胧诗”的命名、正名和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1月再版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GMP认证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顾问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施工现场监理员专业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行业外贸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宠物音乐疗愈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告文案策划师职业水平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课件
- 如何写好讲解课件教学
- 课件上的秘密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
- 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与车辆维护
- 医院二甲设备管理PDCA应用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胃肠外科健康教育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数学人教A版学生用-学生答案一~五章
- 慢性支气管炎个案护理
- 1.2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理论考试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