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根据课文默写。(1)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2)学而时习之,_?(论语)(3)_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居高声自远,_。(虞世南蝉)(5)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_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7)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_ ,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9)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10)稻花香里说丰年,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2. (2分)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蹑手蹑脚 悴不及防 怡然自得 沾亲带故_气息奄奄 消声匿迹 巧妙绝伦 情郁于中_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 (5分)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4. (8分)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1)该选段出自_(作者)的小说_。 (2)请参照示例,为“他”“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图1:“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图2:“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示例】图1: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图2:配文字:(3)七(1)班组织“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在“观点碰碰车”环节,小彤同学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生存,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做怎样的努力,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同学,你不赞同这一观点,并准备根据上面名著中主人公的命运进行反驳。你的发言如下:_5.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但我们还是喜欢用“突然”来表述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只有当这些“法律程序”走完了之后,它才冷下面孔说“不”。而它一旦说“不”时,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时候立,该废的时候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处暑(ch) 规矩(j)B . 处暑(ch) 规矩(ju)C . 处暑(ch) 规矩(j)D . 处暑(ch) 规矩(ju)(2)下列文中划线字笔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比”字的笔顺依次:横、竖提、撇、竖弯钩B . “可”字的笔顺依次:横、竖钩、竖、横折 、横C . “由”字的笔顺依次:竖、横折、横、竖、横(3)下列对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将立秋、处暑、白露等节气的依次到来比喻成坐滑梯,巧妙地写出了天气变化很快。B . 句用“手”和“表情”的变化来告诉我们气温越来越低,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C . 句以霜降的寒冷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为例,具体地说明“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D . 句中的“有规矩”和“守规矩”形象地说明了节气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来去有序,因果相循。6. (3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枯萎的蒲公英叶子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1)文章第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的特点。(2)文章第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的特点。(3)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4)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6)试分析文章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8)试分析文章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 (5分)微评论。2014年9月26日,在亚运会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夺得金牌并打破亚洲纪录,日本队获得银牌。赛后,中国队主力队员孙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日本国歌很难听。这一言论遭多家日本媒体炮轰。日本4金得主萩野公介也回应,在成为一个运动员之前,首先应该做一个优秀的人。抛开日媒的态度,你怎么看待孙杨的行为,请对此事发表你的看法,100字左右。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论诗(南宋)戴复古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9. (18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诛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 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注】士师:古代的司法官治士:管理下属。(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恢弘志士之气_陟罚臧否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朝而往暮而归B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其真无马耶C . 试用于昔日 公与之乘站于长勺D . 为坛而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3)用现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4)对【乙】文中画线句“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意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 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B . 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C . 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D . 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5)诸葛亮和孟子都对君王有所期望。结合选文,回答问题。诸葛亮希望后主能够继承先帝遗志。为此,他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望?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写作与表达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题一、助我行题二: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要求: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1、1-2、1-3、1-4、1-5、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