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_第1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_第2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_第3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_第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师 朱伟红单位 新密市市直二小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引导求知翻开历史的长卷,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历历在目。今天,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年,因为当时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去欣赏这万园之园的精华吧!板书:圆明园二、质疑探究,互动研讨再现历史的美景,感悟交流体会,感悟昔日辉煌1.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同学们,我们初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相信圆明园也在同学们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圆明园吗?生: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是“万园之园”。生: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3、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谁愿意把这一段读一读?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师:另外还有许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课件动画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4、学习第三自然段。师: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1)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2)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生汇报读师板书有也有、有也有、(3)你能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吗?(多)如果用“有还有”写出来那要用多少个“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4)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展示课文中介绍的圆明园景观图片。)(5)漫步在这样的园内有怎样的感受?(“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和作者由衷地赞叹。)师:所以我们由忠赞叹: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课件出示)(6)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建筑而感到怎样?(用赞叹、自豪、骄傲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5、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总分总的写法)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课件出示: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6、(出示全景图)就在这座历经六代皇帝花费了年的时间修建的圆明园中,有风格别致,巧夺天工的民族建筑,有引人入胜的西洋景观,再加上收藏了无数稀世珍宝,中外的史学家们给与他至高的荣誉,(出示每段中心句)指导学生朗读: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万园之园”。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它的名字,(圆明园)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呼唤它的名字。(圆明园)三、启发导议,激情表达面对现实的残酷,激发爱国情感1.老师引语:然而今天,我不得不在它的后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写起来不容易,读起来让人心里也沉甸甸的。指导“毁”字的写法。轻轻读一读课题,加入你的理解再读课题。2、师:然而这样一座皇家园林,这样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终却被帝国主义无情的烧毁了,所以第一自然段中,人们不禁为之可惜,发出感叹:一起说,师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齐读)3、这一句话中就有两个“不可估量”,说说从这两个“不可估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两个“不可估量”可以知道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很大)4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掠”、“毁”、“烧”这三个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这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一点儿也不留下。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 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想怎样破坏就怎样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一片灰烬。)让我们再一次把历史的长卷翻开,撕开那道在中国人的心底里永远不可能愈合的伤疤。老师引语:此时此刻的圆明园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一样束手无策,被无情地践踏,掠夺,就让我们到这些充满着血雨腥风的文字当中去寻找这些强盗们罪恶的嘴脸吧!5、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师:同学们,我们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了,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播放视频剪辑) 师:你们的感受怎样?(仇恨、愤怒。)师:至此,圆明园曾经拥有的一切,什么都没有了。(在原有板书上加没、了;一边加,一边让学生跟读)如: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师: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只是老师不明白,既然文章是写“毁灭”,为何前面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课件出示把“辉煌”图与“毁灭”图放在一起)生1:我觉得越是写圆明园的辉煌,就越是让人感到它的毁灭时令人痛心的。生2:我认为这样对比更能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我们对他们的恨。师:是的,一美一惨,激起我们的爱与恨,辉煌灿烂的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侵略者的毁灭痛得令人心碎,之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仇恨、一个人的愤怒代表不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亿万炎黄子孙的愤怒才能让我们看见几缕微弱的曙光。所有愤怒的同学们,把你的满腔怒火读出来吧。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这段话吧。四、发展迁移,创新运用无尽的余音(话感受)自由创作空间1.师引入:是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50年的风风雨雨都已过去,已成废墟的圆明园此刻依然屹立在那里,只留下民族的耻辱,那是一道至今让人隐隐作痛的伤痕。历史是残酷的,不回忆历史的残酷,又怎能来鞭策现实,不回忆历史的残酷,又怎能去展望美好的未来呢?同学们,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望着眼前的残石与荒草,你想说点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出示课件“残垣断壁”图)让学生念出自己的所写。就让我们在这荡气回肠,让人遐思万千的音乐声中,拿起笔来,表述你的心声吧!(配入我的中国心歌曲。)大屏显示:自由创作空间:、语句通顺。 、表达真情实感。2.生自由创作,老师巡视鼓励。3.生交流感受。学生说到的精华可以写在黑板上,(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落后就要挨打等)学生想写什么都可以,最后齐读作为结束语。师:说得真好。五、总结全文,提升情感。从1860-2010,150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如今,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六、课后作业,拓展延伸。你觉得要重建圆明园吗?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板书 21 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巧妙 众星拱月 建筑 风格各异 自豪 勿忘国耻 收藏 奇珍异宝 毁灭 掠毁烧耻辱 振兴中华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重视读文,读中自悟。电教媒体,从旁辅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以读促进,激发情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读、个人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电教媒体,从旁辅助。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教学过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本节课的关键。我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1.名言引题,激趣导入(2分钟)2.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20分钟)3.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15分钟)4.总结全文,提升情感。(2分钟)5.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分钟)环节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出示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说的一句话:“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通过这一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一同走进这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环节二、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在“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环节中,总体上是分两部分进行的。1.让学生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通过读、悟课文语句,发挥想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激发他们的我国古代灿烂文化无限热爱之情。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抓住“圆明园中有什么?没有了什么?”这一矛盾的变化,让学生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激发他们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环节三、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抓住文结尾情感表达的空白点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此时,学生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历史事实,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读,说,写,此时我安排自由创作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环节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这一节课的总结,我主要抓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来总结。我是这样设计的: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让我们时刻记住(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齐读。这样,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