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9月8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法提示朗诵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 导入(10)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2.诵读新句子:(2)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3.讲解句子,阐释概念(30):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通过最后一个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3.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4.总结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2)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9月15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介绍三字经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3.朗读三字经前八句子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教法提示讲解法、朗读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2、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先介绍岳飞(简介略)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2) 讲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请老师教育孩子的问题(此处略)。问一下学生知道朱元璋吗有的学生听过电视评书明朝那些事 ,对朱元璋的故事表示出了兴趣。有的学生听过电视评书明朝那些事 ,对朱元璋的故事表示出了兴趣。3.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4.总结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3)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9月22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 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2. 、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3. 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从孝悌教育孩子们心怀感恩教法提示理解法、朗读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自我介绍,对来听课表示感谢。教“爱的鼓励”,以备后用向大家推销这种鼓励模式1.三字经前两段试背或朗读当时的情况是孩子们都没有带上次的课本,也没有背诵。于是我写了几个重点字的读音和填字,感觉掌握的一般。有1个孩子还是掌握得挺好的。积极性也挺高的2.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阳光的人。3.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假设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黄香的故事)分享同学们的感受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备注: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4.提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引入:感恩。实施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和跟着我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家来分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而有的不但配合,还总是睁眼。不过,我觉得当时助教体会得更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5.讲述感恩的心的故事(示范手语,放在最后传授)6.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7.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讲解后两句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8.总结朗读今日所学。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4)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9月29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给学生教法提示提问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2.诵读新句子(3):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3.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5-20) 三才者 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注: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 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3.内容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4.扩展知识: 古代的星象划分法(15-20)此处内容略 齐诵古诗“迢迢牵牛星”5. 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6.总结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三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天地自然到社会家庭,在三字经中,一个三字,就像一根丝线,串起了许多知识和思想的珍珠,而这样一根传统文化的项链,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从“三”开始,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中“三才”“三大”的重要概念,了解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从“三光”学习了一点古代天文学知识,知道咱们的祖先以星官的方式认识星星,并通过二十八星宿来记录日月,行星的运动变化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5)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0月13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乃九族,人之伦”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 3.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 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 教法提示讲述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10分2. 导入: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和“3. 诵读新句子(3-5分钟) 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解释字义,此课生字比较多,要多读几遍,便于记忆 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 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变换方式多读两遍 4. 解释概念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古人用来五行的观念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 五常: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东西:仁指仁爱,义指得体,礼指合乎规范,智指明辨是非,信指专一守信。智和信要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质,所以说“不容紊”。这五种品质现在仍然重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一讲) 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米(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麦: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五谷”是更早的提法,没有包括稻,因为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现在,除了黄米,其他几种作物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六畜: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把马、牛、羊、 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讨论】六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现在,马的作用已经减弱,其他几样还是很重要哦。 再次集体诵读一遍(可选) 内容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 5.讲“情同朱张”的故事 (板书:情同朱张,东汉,南阳,朱晖,张堪) 故事梗概:东汉人朱晖很讲信义,朋友张堪生前曾嘱托他照顾张的妻儿,张堪死后,朱晖就恪守承诺,年复一年地资助张堪的妻儿,并把太守奖励给他儿子当官的机会给了更具才能的张堪的儿子。 6.总结与回顾(5分钟) 回顾五行,五常,六谷,六畜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 说明我们要像朱晖那样,为人诚信,重视承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集体诵读一遍新授的句子。 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6)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0月20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乃九族,人之伦”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 3.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 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教法提示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导入 2.诵读新句子(3分钟) 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 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 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多读一遍 3.解释概念(7分钟) 七情:喜悦,愤怒,哀伤,恐惧,喜爱,憎恶,欲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要正确对待。请学生上台表演这种情绪,并说一说感受到这七种情绪的事情; 八音: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按照制成乐器的材料为分类标准,始于周朝。匏: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木鱼;石,玉石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磬;丝: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比如琴,瑟;竹:竹制乐器,如笛子,箫 吹牛皮的来历牛皮与八音有关,是指鼓,吹牛皮就是指吹鼓,所以吹牛皮的本意是讲的事不搭调,是否夸大事实倒在其次。 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关系;古时候,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可能要株连九族 4.欣赏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伯牙断琴(板书:俞伯牙,钟子期,知音,春秋战国,楚国)(10分钟) 导入: 流水一曲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传说流水一曲是由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伯牙创作的。 讲述伯牙绝弦谢知音的故事 朗诵古文:老师领读一遍,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5.总结与回顾(5分钟) 回顾七情,八音,九族的概念,强调要正确对待各种情感,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要记住伯牙断琴这个动人的故事 简单介绍下次课的内容 集体诵读新授的所有句子 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7)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0月27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 3、树立学生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 4、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领会文中所要求的道德礼义。 5、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社会。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记住十义的概念以及发扬十义的重大意义教法提示理解法、朗诵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引入新课 上一堂课讲了“五常”,提问学生:是哪“五常”?(仁义礼智信)由此引入“义”的概念。今天的课程是对“仁义礼智信” 中“义”的一个分解教授。本节里古人提出的“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2.进入新课 1)让学生熟悉课件内容,确认不熟悉的字词,由教师更正。确认学生完全掌握生字词后进入跟读阶段。 2)跟读完毕,学生已基本掌握教学内容及发音。进入讲义阶段。 3)引入课题五伦十义 先从第一句讲起。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 “父子”字面意思理解为父亲和儿子,延伸的意思即是父母子女,也就是家庭关系,父子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遗德,是自己的分身,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同样,子女要感父母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再造。父子双方都能知恩报恩,果报就是父慈子孝,这是自然的。(插入母亲救婴儿的故事,震撼学生;插入动物界爱子女、子女反哺的小故事,丰富学生自然知识。) 4)提问学生:为什么先讲父母子女的关系? 5)提问学生: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夫妇即是夫妻,夫妇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从字,两人不背逆谓之从,也就是论语里面说的“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第三者(当着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有分歧、有意见回去再讨论。但当着外人夫妻之间不能拆台,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尊敬你。 6)提问:你的父母相处和谐吗?(考虑到会有否定答案则适当引导。) 7)提问:请学生讲一个与兄弟姐妹和谐友爱的故事。 3、带领学生朗读数遍。 4、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5、作业布置 现场写出假如你做老师会怎么教学生。(了解学生意愿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8)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1月3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知道“经子通居上世”的准确理解,每个字的确切解释; 2、了解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知道“三皇”来历,“炎黄子孙”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认知华夏子孙的归属感,民族荣辱的共同感。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古老而美好的神话 教法提示讲解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课前板书(从经子通到居上世) 2,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经”和“子”各所指什么。(5分钟) 3,讲解新句:经子通,读诸史。举例说明,读书做人做事循序渐进的道理。(5分钟) 4,考世系,知始终。讲解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5分钟) 5,自羲农,至黄帝。这里将是全课的重点,将引入伏羲,神农和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伟大人物。 给学生讲到的上古神奇传说有:华胥履大迹生伏羲 伏羲女娲繁衍人类 女娲补天 神农尝百草 黄帝战蚩尤 涉及到的关键知识点: 三皇 八卦 红楼梦 结绳记事 神农架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上下五千年(25分钟) 6,号三皇,居上世。总结上古时代的三位伟大的传说人物和“世系”沿袭,请学生思考:民族荣誉感,荣辱与共的亲身感触,找几个学生体验式发言。最后诵读本课所学句子。(10分钟) 7.朗读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9)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1月10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讲述上古贤王的事迹,让同学们了解禅让制,德政盛世,体会儒家对政治的理想状态。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讲述: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教法提示讲述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自我介绍 1.复习第一节课内容,并朗读本节课内容 2.让同学们选举一个班长,在选举班长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列举自己的优点,能够担当班长的理由。引出尧舜的故事和禅让制。 3.讲尧礼贤下士和考验舜并最终让位于舜的故事,以及舜在逆境中表现出的仁慈与孝义。让同学对比大家对事务的观点对家人的态度与圣人所传达的处世之道的差距。并着重强调孝道与仁慈。 4.继续讲大禹治水,商汤伐夏和周文武王伐纣的故事,大禹因公废私、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但是大禹也是禅让制的终结,历史进入世袭制。讲述夏桀商纣的故事对比贤王的处世之道。 可以将商都洛阳郑州东周都成西安西周都城洛阳和同学们的家乡联系起来,引发同学共鸣便于记忆; 同时,有些同学可能听过封神演义,试着让同学讲述这段故事的梗概。 5.游戏:写几个简单的甲骨文,让同学们猜,劲儿引出夏商周的文化概述。 6.再回到班长的选举,改为列举他人的优点,最终认为谁更适合担当的职位,巩固同学们对任人为贤的认识。 7.总结 三皇五帝;禅让制;家天下;干支纪年纪日法;甲骨文 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0)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1月17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传承,树立民族意识、爱国意识。 3.让学生记住各个朝代的基本信息、重要人物及相关文化知识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对这一阶段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记忆,道理的领会。 对于朝代更替以及众多事件和人物的记忆。 教法提示提问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复习上回说到三皇开创文明,两帝施行禅让,夏禹治水、商汤灭桀,周王灭纣。 2、提问学生:谁还记得三皇两帝是谁?有什么故事?(3) 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今儿我们继续指点江山,再回过头看看那繁荣的夏商周三代历史。 3、讲授: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页课件。选择两名学生领读两遍新内容,让学生熟悉字词读音及字面意思。(2) 4.教授: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讲授: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5.讲授: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仍然通过板书演示朝代更替。(2) 总结:回顾我们今天讲得内容。我们知道一个武侠电影里常说的话,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要经营好一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就一定要是一个贤德的人。(1) 6.背诵环节:(如还有时间的话) 邀请一位同学背诵本课时学习的第一句话,背诵后请他点名另一个同学背诵第二句话,依此类推。(5) 7、总结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1)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1月24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在熟练朗读三字经原文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 2初步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历代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3知晓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从而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在理顺历史发展头绪的基础上,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发展趋势通过朝代的更迭阐述出来,从而让学生们知道民族的分裂和融合促进了当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怎样才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分久必合,和久必分”的历史发展趋势传达给学生。 教法提示综合分析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发给学生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下要讲解的内容 2沿袭上几堂课的作法,找一位同学作班长(选一个不太活跃的同学,调动一下他的学习积极性)。提醒同学不要忘记课尾小擂台的游戏。(1) 3导入(2) 选择题:有谁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什么社会? A 资本主义社会 B 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 奴隶社会 4.诵读新句子(3)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读2遍:第1遍,老师领读,让学生们读准字音。第2遍,找一个学生上台读一遍,看看学生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加深对句子的印象。】 5.讲解句子,阐释概念,扩展知识(25-30) A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10-13) 提问:谁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找一个学生作答】 答案:红楼梦曹雪芹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三国演义罗贯中 今天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一部名著三国演义里到底说得是哪三国吧。 板书 用三个圆形标示出魏蜀吴,让学生猜一猜这三个图形可以组成什么图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扩展:讲解时穿插六朝古都的相关知识重点讲一下洛阳(班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河南人,让他们了解一下家乡的历史) 5.扩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知识(3-5) 6.总结(3) 从夏一直到隋,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一条规律,就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每一个朝代走到了一个阶段,都会被后一个朝代取代。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一样,在分分和和之中历史的车轮才会向前滚动,所以同学们等你们长大以后应该会比老师们更上一层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到之所以每一个朝代都会被后一个朝代所取代,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失去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多助人为乐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真心相对,尤其是当班长的同学更应该如此。 5背诵小擂台活动(10)(由助教协助维持秩序) A 朝代接龙游戏 B 句子背诵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2)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2月1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了解一些唐宋时期的历史知识,开拓一下知识面。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领会理解这段的涵义,并对这一阶段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有一个了解。 怎样有效的帮助同学们更快的背诵这段三字经 教法提示理解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课前发课件给学生。 竞选班长,出一道上堂讲过的知识点谁回答对了谁就当班长。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课下复习。 2回顾上堂课讲过的内容,加深他们对以往知识的记忆。利用图表的形式演示历史的更替。 板书一 3朗读上堂课讲过的三字经内容(读三遍:老师领读,学生领读,同学齐读),再此基础上给他们几分钟背诵,然后分成两组,进行背诵比赛。 4导入新内容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 A 熟读这段内容三遍,以便帮助同学读准字音,理清词句。(利用时间数轴的形式演示朝代的更替。) 板书二 B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讲解这句话的含义,穿插唐朝的历史文化知识。 C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 穿插历史知识讲解这句话的意思。 历史:烛灯斧声的由来,赵匡胤之死为什么说是千古奇迷? 文化:四大发明的完成及应用,沈括的梦溪笔谈 5总结 6朗读并背诵这段三字经,分组比赛,争取在课堂上就能完成背诵,加大同学们的记忆力度。 补充知识: 【五脏六腑】“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3)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2月8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介绍三字经 明清部分内容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介绍三字经 明清部分内容教法提示讲述法、朗诵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 复习:2. 讲解: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译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迨(di)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译文】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译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清世祖,膺(yng)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启示】: 清朝初年虽然存在着高压政策,如为了控制汉族人民的思想,大兴文字狱,但到嘉庆皇帝为止,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廿(nin)一史 全在兹(z ) 载治乱 知兴衰 【译文】上自伏羲以至大明,共有二十一史(24史 加清25)。凡帝王世系宗谱名姓、始末根 由,全在此史记上载得详细清自。君之圣愚,巨之贤奸,一治一乱,一 兴一衰,善恶邪正,无不一见可知矣()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译文】凡读史记书者,须要考究历代君臣之实录,通达古往今来之事迹, 犹如亲眼所见一般,则微词奥义可得而明,彼短此长可得而见也。 3、朗读4、总结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4)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2月15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三字经的劝学篇,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希望孩子们了解先人勤学的故事后能见贤思齐,刻苦学习。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了解先人勤学的故事后能见贤思齐,刻苦学习。 教法提示讲解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 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历史部分) 提问:大家对那段历史印象最深刻?回答唐朝、清朝的比较多。 2 板书,读第一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朗读口而诵-犹苦卓,生僻字纠正读音。 3 提问:问他们的上课作息时间,是不是从早到晚的学习。 引入:口而诵 心而维 朝于斯 夕于斯 告诉孩子们学习要坚持,贵在持之以恒。 4 讲叙: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给孩子们讲孔子从师项橐的故事。 5 讲叙: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讲叙: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总结:没有学习用品的情况下也能学习。 7 提问:你们学习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 讲叙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 孩子们听了有些怕怕,告诉他们精神可嘉、但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8 讲凿壁偷光、映雪借光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也可以学习。 第一堂课结束,简单复习第一堂课的内容,给孩子们补充些小知识,讲讲古人三上读书的事 9 讲叙: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讲朱买臣休妻,覆水难收的故事;结果孩子们对这个很感兴趣 10 提问,有没有人知道苏轼,或者听说过他的诗词。 引入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奋 读书籍 讲三苏的故事。苏爸爸27岁才开始读书,孩子们羡慕不已。 11 讲叙: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总结这次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在种种不利于学习的艰苦条件下,刻苦学习学有所成的案例,目的想告诉他们在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下,还有阳光志愿者教授的情况下,哪怕能有一点点的刻苦学习。 留10分钟时间开始当堂背诵,能背几句是几句,能背多少是多少,后来最多的能背三句。 最后5分钟,让孩子们从今天所学的课程中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并说明原因,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回答(尤其是一直不说话不举手发言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发言。 最后统计下来孩子们喜欢最多的是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奋 读书籍两句。 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5)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2月22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教育学生向古人学习,热爱读书。 2.扩展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3.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利用各种背诵方式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如何将道理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教法提示讲述法、背诵法、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朗读第一节课的全部内容(板书准备),教师强调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生字、注音的记忆。 2、讲授第一部分: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3、请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解释此四句三字经的含义。 祖莹八岁咏诗,李泌七岁赋棋。他们的聪明伶俐,人们都觉得是非神奇。你们这些孩子从小学习就应该像祖莹和李泌学习。 此处讲述祖莹藏火的故事。 配合演示课件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结合以往课程,让学生举出一些如祖莹和李泌一样幼年勤学苦练的古人,引导学生像古人学习。 看图说话背诵法:此段落采用看图说话背诵法,即学生可根据教师出示的相关课件进行联想记忆。 4、讲授第二部分: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请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解释此四句三字经的含义。 蔡文姬,能够辨别琴音。谢道韫,能够吟咏诗词。女子都如此聪敏好学,你们这些男孩子,更应该自我警醒,努力学习。 此处讲解蔡文姬聪明的故事。 配合演示课件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接力赛背诵法:学生每人背三个字,上递下接,八名同学共同完成这一段落的背诵。 5、讲授第三部分: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请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解释此五句三字经的含义。 唐朝的刘晏,七岁的时候就非常有智慧了,皇帝赏识他的才能,就封他为校正文字的官员。虽然他年纪小,但是却已经当了官。你们阳光在幼年的时候努力学习,勉励自己。古代有作为的人,都是如此。 配合演示课件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 填字记忆法(板书配合):结合上两部分内容,将三部分内容中的比较生僻的字或重点意义的字擦掉。让学生来上台填写。加强学生记忆与行动能力。 6、朗读、背诵。浏阳市中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16)科目校本年级六班级170时间2011年12月29日课题三字经节次1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教育学生向古人学习,热爱读书。 2.扩展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3.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己酮肟装置操作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加速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阴阳极制作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排土犁司机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直播销售员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供应输排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中考数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 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5年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 宫颈炎症课件
- 安全培训机械伤害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试卷
- 佳酿贺喜升学宴金榜题名踏新程热烈庆祝某同学金榜题名模板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课程标准
- 营养指导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
- 2024年贵州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JB-T 14509-2023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范
- 2024年儿童保健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砖厂机械伤害安全培训课件
- 02J401 钢梯【含03年修改】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