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题归纳复习汇编2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归纳复习汇编2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归纳复习汇编2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归纳复习汇编2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归纳复习汇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力学一、仪器使用在实验室里,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比它更精密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和_;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_;测量力的基本工具是_。(一)刻度尺(参阅八上P103)1、认识刻度尺右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_、分度值为_。2、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使用要领是“五会”。即: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_、_、_;会放:应使刻度尺的_线或某条(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条边对齐,把刻度尺的_尽可能与被测物体_,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应_刻度尺;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_;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_值、_值和_(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典型例题1下图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2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刻度尺A的读数为_,刻度尺B的读数为_,测量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是_刻度尺。(二)秒表(参阅八上P105)下图中,秒表的示数为_。(三)托盘天平(参阅八下P2)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天平的本质是一支_。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在测量精度的要求更高时,则使用物理天平;在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_、_、_和杆秤。1、认识托盘天平请在下图中写出托盘天平各部分的名称。其中,砝码盒中砝码的总质量为_;游码标尺的最大刻度为_,分度值为_。5g20g20g5g100g10g2、天平的使用(1)_调节。即把托盘天平放在_的桌面上。注:若是物理天平等更精密的天平,在其底盘上还有调节装置,要调节天平的底盘至严格的水平。(2)_调节。首先要把_移到_处;再调节_,使指针指在标尺的_处。注:a)调节平衡螺母时,“哪边高,往哪边调”;b)调节过程中,当指针在中央红线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即为天平平衡;c)已经调好的天平,在移动位置后再使用时,应再次调节。(3)称量。A、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测量超过规定的质量(m物“称量”)B、应把物体放在天平的_盘,砝码放在_盘;液体、粉末和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托盘C、应根据估计,_(由大到小/由小到大/随意)地向右盘中加入砝码,夹取砝码必须用_,不能用手直接拿;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注:当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则右盘下沉、而拿掉最小的砝码时左盘要下沉时,应移动游码。(4)读数。用一个公式表示:m左=m右+m游码示数典型例题1某同学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2一架托盘天平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是O.2g,最大示数是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后,在天平的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右盘内放人10g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内取出lOg砝码后,再放入5g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A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出一些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进一些C将左右两托盘交换位置 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3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若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A减少砝码或游码 B减少食盐 C增加砝码或游码 D增加食盐 (四)量筒和量杯(参阅八下P10)量筒和量杯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体积的工具,通常用_作单位。“ml”即“cm3”,故1mL=_ cm3=_L=_ m3。1、认识量筒和量杯下图中,量筒的测量范围是_,分度值为_。与量筒相比,量杯由于口大底小,因而其刻度特点是上_下_。2、量筒的使用(1)量筒可以直接测量_体的体积,或者间接地测量_体的体积。(2)读数时,要把量筒放在_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_若是凹液面,应以凹液面的_为准;若是凸液面,应以凸液面的_为准。3、体积测量的特殊方法(1)对于不能下沉的物体,常用以下方法测量其体积a)针压法。即用一根细针(细钢丝)将其按入水中。b)悬挂法。即在其下面吊上一个重物,使其能沉入水中。(2)对于易溶于水的物体如冰糖、硫酸铜晶体等,可用以下方法测量其体积。a)配制饱和溶液,使其不溶。b)用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3)对于有孔物体或具有吸水性物体如粉笔等,要测量其外观体积,可以采用如下方法。a)先使其吸足水。b)用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典型例题1用量筒测量一个金属块的体积,甲同学先后经历了以下步骤: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B、用细线系住块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再读出水的体积V2。金属块的体积V=_。若乙同学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忘记读出水的体积就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读出水的体积为V1;将金属块取出后再补读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2,则他的做法_(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五)弹簧秤(参阅八下P43)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常用工具,它是利用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_的性质(即F=kl)制成的。1、认识弹簧秤。右图中,弹簧秤的量程为_,分度值为_。2、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应先_,选择合适的弹簧秤;(2)使用弹簧秤前首先要“_”,即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3)应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4)读数时视线要_刻度板。3、测力的特殊方法。(1)间接测量法。有些力如摩擦力无法直接测量,测量时要依据“二力平衡”原理。(2)“并联”法。有时所测力的大小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此时可以把两支弹簧秤“并联”使用,结果为两支弹簧秤的示数之和。(注意:“串联”无效。)(六)密度计密度计可以测量 的密度,它的原理是物体的_,即_。由于液与V排成反比,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是_(均匀/不均匀)的。下图中,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二、重点实验(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参阅八下P10)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m/V);2、仪器使用:天平、量筒的用法和读数;3、误差讨论及实验步骤的优化:引起误差的原因和影响的后果,如测测固体密度时将固体从水中取出后带出了水、测液体密度时有液体沾在杯壁上等;如何优化设计,尽可能避免上述等因素的影响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等等;能力拓展:依据密度原理,进行间接测量。只用天平测某液体的密度(另提供一只杯子、适量的水)、测不能直接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测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面积等。示例: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1)实验的原理为_;(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 _b)在实验步骤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 ( )A先加50g的砝码 B先加5g的砝码 C先移动游码 D随便,都可以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二)测滑动磨擦力(参阅八下P49)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3、结论表达;能力拓展:1、实验方案的优化。示例: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过程中,他必须拉着木块作_运动,这样才能保证_。(2)比较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三)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参阅八下P65)考查内容:1、探制变量法的运用;2、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论的表达。示例右图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所用的装置,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实验时,压强计的U形管内的液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煤油=0.8103kg/m3)。(1)比较表中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大小_;(2)将表中第5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1、4、5次实验数据,可知:_。(3)将表中第6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5、6次实验数据,可知:_实验次数研究对象橡皮膜所处深度/cm橡皮膜朝 向压强计左管液面高度/cm右管液面高度/cm1水4朝上8122水4朝下8123水4朝左8124水8朝上6145水10朝上6煤油10朝上6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参阅九上P3)考查内容:1、操作要领;2、对力臂的理解;3、表格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表达;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2)在步骤C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多选) ( )A改变动力臂大小 B改变阻力大小C改变阻力臂大小 D调节平衡螺母(3)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4521021.5103532153104l20120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_。(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阅九上P21)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W有用/W总);2、器材选择、滑轮组绕线、操作要领3、表格设计、数据处理4、结论表达、推论分析示例:小明要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1)实验原理为_(2)小明说,还少刻度尺,无法进行实验。你的观点是_;另外,请你再给小明提一点实验中的注意点_。(3)经过实验,小明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a)请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小明在第1次和第6次实验时所使用的滑轮组,要求把图画在右边的方框中实验次数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0.40.3350.620.50.40.3646.3310.40.5363.3410.60.6253.8510.60.3852.6620.60.6067.0b)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第1次第6次c)第1、2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d)第4、5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所用的拉力却不同,原因是_e)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_(七)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参阅九上P31)考查内容:1、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动能大小的显示方法、速度的控制方法;实验步骤的设计;2、现象描述与结论表达。示例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A、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B。B、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C、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_;(2)由A、B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由_、C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四、练习1如图所示,浮在水面上的两个软木塞上分别放有一个小磁铁和一个小铁条,当两者靠近到一定距离时就会相向运动起来,吸到一起。请说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至少两条):(1)_(2)_第1题F1F2F3第2题第3题2如图所示,要把门推开,力作用在A点时要比作用在B点轻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比较F2与F3,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3如图所示,两手用力压气球,气球保持静止,但与手指接触处的气球凹陷更厉害。这说明_。第4题第6题第5题第7题4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将烧瓶中的水烧开后用橡皮塞密封并倒立过来,立即向烧瓶上浇冷水,这时可以发现,烧瓶中的水_,原因是_6如图所示,向放在轨道上的两个气球的中间吹气,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说明的物理原理是_7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原处。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有:_(至少说出两条)第8题第7题8在匀速向左行驶的汽车的车厢里站着一个人,他松手使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则物体会落在_处,原因是_。9如图所示,将一个石块吊在弹簧秤下浸没在水中,可以看到弹簧秤的示数_,这是因为_,再如图(3)所示称出溢出的水的重力,可以发现的规律是_。10把橡皮泥、蜡烛、木块、加盖的小玻璃瓶、鸡蛋和若干大头针浸没在水中,松手后,上浮的物体有:加盖的小玻璃瓶、 ;若要使小玻璃瓶沉到水底,你的做法是 ;若要使沉在水底的鸡蛋上浮,你的做法是 。通过探究可以知道:要控制物体的浮与沉,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和 来实现。11分别把一个木块和一个小玻璃瓶放入水中,均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若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再放入水中,却发现小玻璃瓶沉入水底。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为: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相当于减小了它们的_,从而减小了_。12如图所示,下面的三种常用的剪刀中,_剪刀常用于理发,它是_杠杆;_剪刀常用于剪铁皮,它是_杠杆。甲乙丙第12题AB第13题13如图所示,用同一把剪刀剪东西,方法A比方法B更_,因为这样可以_ _ABCDE第14题14下图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15题AB15如图所示,当用力托起一只铅球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只_杠杆,其支点在手臂的_处。当把铅球从图A位置托到图B位置时,人的上臂肌肉的拉力_(变大/变小/不变),这是因为_;人的手掌对铅球对托力_(变大/变小/不变)。16题AB16如图所示,滚摆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是B之间往复运动。在摆轮在由A到B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_,这时_能转化为_能;在摆轮在由B到A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_,这时_能转化为_能。若没有空气等阻力,摆轮在A点的动能_在B点的动能,摆轮在A点的机械能_在B点的机械能,滚摆将永远运动下去(最后两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7如图所示,把拴在细绳下的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后放手,它可以反复摆动,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_,动能逐渐_(增大/减小),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_能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小球上升到的高度会不断降低,这说明小球的机械能在_(增大/减小/不变)。第17题18题ABC19题18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在撑杆跳高时首先要奋力助跑,这是为了增大_(惯性/动能);在他由A到B再到C的过程中,_能转化_能再转化为_能。在他下落的过程中,_能转化_能,所以撑杆跳高时要在地上垫上一块厚厚的海绵垫,当运动员落在上面时,_能转化_能,避免运动员受到伤害。19如图所示的是一种太阳能节能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照明灯和控制系统组成。白天,它把_能转化_能再转化_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它再把_能转化_能再转化_能,照亮道路。20常州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国内领先。利用风力发电时,风能转化为叶轮转动的_能,再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在本地区,若要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优先考虑的应是_能。21如图所示,某人设计了一个装置,他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来带动水轮机转动,再用水轮机将下水当的水抽回上水池,同时带动砂轮机工作,循环往复,使砂轮机一直工作下去。在他的设想中,水从上水池中流下来时,是_能转化为_能,他的设想_(能/不能)实现,因为_。22如图所示,某人想用磁铁的吸引力驱动车子不断前进,从而避免燃油的消耗。他的想法_(能/不能)实现,因为_。第22题第21题第20题23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测金属块的质量。 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 )金属块的体积 测金属块的密度 A B C D24若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几种?测出木块的质量 测出木块的体积 测出木块的密度 ( )测出酒精的密度 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 测出木块所受酒精的浮力 A B C D E F2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_pc(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26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中的其余步骤;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中的其余步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_。(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结论)(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的原因。(推论)27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是事实, 是推论 B 是事实, 是推论C 是事实, 是推论 D 是事实, 是推论28 如图所示,超凡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序 号1234567hcm024681012FN6.56.05.55.04.54.54.5(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2)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_。(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_。(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浮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29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_;(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 )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 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3)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30将你一只手的食指浸人水中,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出食指受到的浮力。( 1 )写出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_。( 2 )简述实验主要步骤,要求写出所要测量或记录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31有一天,小明在家观察洗衣机排水后,对容器排尽水的时间与排水孔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找来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塑料容器,在它们的底部相同位置各开一个排水圆孔,排水孔的直径d分别是1.5 cm、2.0cm、3.0 cm和5.0 cm在容器里放人30cm深的水,打开排水孔让水流出,用秒表测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时间t分别为73.0s、41.2s、18.4s和6.8s(1)请设计一个表格,并将小明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2)请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排尽水的时间t与排水孔直径d的关系图线(3)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可以看出t与d之间韵关系为:d越大,t _ ,但是还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明确的数量关系(4)请你猜想t与d之间可能存在的数量关系,并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证实你猜想的思路猜想:_ 思路:_32 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上一个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三列中。(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的用的时间,目的是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选填“有关”、“无关”)。(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_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_。同学实验序号l(米)m(克)(度)30T(秒)(米2)(米)1/2(米克)甲11.0304601.001.03021.0404601.001.04031.0504601.001.050乙41.0303601.001.03051.0304601.001.03061.0305601.001.030丙70.8304540.640.92481.0404601.001.04091.2503661.441.160(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5)进一步综合分析单摆的周期与表中后三列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33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一定时,物体抛出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为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3)根据研究结果,请你给参加掷铅球的运动员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_。34妈妈外出旅游时,给小明带回一个挂件工艺品,如图所示。小明对该工艺品的材料属性产生了兴趣,但他又不想破坏该挂件,于是他想首先测量一下该挂件的密度。他从家里找到的测量工具只有自己的一把刻度尺,这可怎么办?妈妈正在洗碗,她把一只小碗放入一只盛满水的大碗时,大碗中的水立即溢了出来,这时爸爸对小明说,咱们有碗,你又有刻度尺,可以测密度了。在爸爸的帮助下,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只大碗吊起来,并在大碗下放一只小盆(若在大碗中加满吕,再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大碗中有水溢到下面的小盆里);同时,小明还找到三个药瓶(容积均足够大),准备用来盛放从小盆中倒出的水。下面是他的实验经过:小碗大碗小盆ABCA、在大碗中加满水,并把小盆中的水倒干净;B、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把溢出的水倒入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1;C、把挂件小心地放入小碗,再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2;D、拿掉小碗和挂件,_,并把小盆倒空;E、直接把挂件放入大碗,再次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3;F、计算。(1)在他找到的三个药瓶中,应选用_最合适。(2)请把实验步骤D补充完整。(3)在他的三个测量数据中,有一个不必要,这个数据是_。(4)请写出挂件密度的表达式_。附:测密度方法总结1、依据原理=m/v,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示例使用天平和量筒测蜡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左图所示,蜡块的质量是_;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右图所示,蜡块的体积是_;计算得到蜡的密度是_kg/m3。查表可知蜡的密度是0.9g/cm3,测量值与其存在差异。如果测量过程中没有错误出现,这种差异叫_。变化:只用天平,不能用量筒示例给你一架天平、一杯水、一个空瓶子,请你测出一包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用浮力原理(1)只用弹簧秤示例1、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测出一块矿石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木块的密度。你还需要什么辅助工具(不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只用量筒示例1、给你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一根细钢丝,测出一块木块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给你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细线,要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你还需要什么辅助工具(不是测量工具)?并写出步骤和表达式。(3)运用漂浮原理示例1、给你一支饮料吸管、一块橡皮泥、一把刻度尺,一杯水,测出一杯盐水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2、给你一块长方体木块、一把刻度尺,一杯水,请测出木块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表达式。第三部分 电学一、仪器使用(一)电流表(参阅九上P64)1、观察电流表(1)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_,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_(2)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0.6”或“3”是“”接线柱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量程为_,最小分度值为_;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_,最小分度值为_2、使用方法(1)校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 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4)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注:“试触“时,应使用用大量程,且只能把一个接线柱接好,用另一根导线头迅速试触另一接线柱,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反应3、读数上图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_;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_。两次读数之比为_。4、理解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很小,通常将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忽略不计。典型例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 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甲同学的问题:_;乙同学的问题:_;丙同学的问题:_;(二)电压表(参阅九上P68)1、观察电压表(1)电压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_,用此表测量的电压值的单位是_(2)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3”或“15”是“”接线柱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_,最小分度值为_;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量程为_,最小分度值为_2、使用方法(1)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2)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注意使电流从标有“3” 或“15”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3)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3、读数上图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_;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_。两次读数之比为_。4、理解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很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若跟其他用电器串联,会导致其他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故在电路分析电路时通常将电压表看成是断路。(三)滑动变阻器(参阅八上P84)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_来改变_,达到改变电路中的_的目的。2、观察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将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