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端午的鸭蛋.doc_第1页
17 端午的鸭蛋.doc_第2页
17 端午的鸭蛋.doc_第3页
17 端午的鸭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端午的鸭蛋(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语言特色,品味韵味和情致。2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以及独特的感受。过程与方法:以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2、欣赏深厚的文化意蕴。(二)学情分析: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犹太作家伊利维瑟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致辞时说:“记忆的呼唤,和谨记勿忘的号召,来自我们历史的根源。”端午节、端午的鸭蛋,何尝不是我们历史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号召他们对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视,就是我们传承文明的责任。(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这天,有的地方包粽子,有的地方划龙舟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在江苏高邮又有怎样的风俗?如果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作者能从平淡的生活风俗中品尝出滋味吗?作者了解介绍作者。(多媒体展示汪先生相片)从面容和穿着上看,汪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明确:慈祥、朴素。慈祥、朴素是汪先生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他的文章也像他的为人一样,语言亲切,平实朴素。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门楣 苋菜 籍贯 硝药 腌腊 络子 大襟 车胤2.解释下列词语。门楣:门框上的横木。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3、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5、.精读课文。(1)课文中具体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哪些风俗?这其中哪些是家乡特有的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明确: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由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2)作者如此津津乐道地谈论家乡的“咸鸭蛋”,是生活中太过平常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作者是小题大做、无病呻吟。你对这个问题怎样看待?明确:对家乡咸鸭蛋难以忘怀,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态,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小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3)是什么感情使作者对故乡的鸭蛋如此情有独钟呢?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且把它读出来。(学生边读取教师一边做指导。)明确:一枚小小鸭蛋,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赞美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怀想之情。三.、小结:本文以端午节为背景,用闲聊的笔调,自然的语言,将故乡生活的风俗、情趣,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处处流露出对故乡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四、 品味语言,感受情趣:找一找本文中让你觉得有特点的句子或是让你喜欢的语句,找出来后和同桌或前后邻座交流一下,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点拨: 1、运用古汉语作点缀,幽默典雅。“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2、语言朴素,平淡而有味。“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一反问句突出了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好像北京的咸鸭蛋仅仅因为蛋黄是黄色的,就连咸鸭蛋也算不上。3、口语浓厚,自然而亲切。“一般都是敲破空头吃用筷子挖着吃。”“白嘴吃也可以。”“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平凡事物,点点滴滴都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只要我们怀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那么生活就会是精彩的,美无处不在。五、问题探究1课文结尾一段提到“囊萤映雪”的故事,与课文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题目为“端午的鸭蛋”,而不是高邮的鸭蛋“?六、创设情境,深刻反思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学习本文后,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