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国农奴制制改革设计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俄国的农奴制。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俄国的农奴制”、“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四个方面介绍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取得统治地位,德、意、俄、美、日等国纷纷汇入到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潮流中来。尤其是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农奴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最终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俄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亚历山大二世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呢?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一、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1、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在此期间,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农奴制开始形成。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15世纪末以来,随着一系列法律条文的颁布,俄罗斯农民农奴化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尤其是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标志着农奴制在全国范围内最后形成。3、强化或发展:18世纪以后,俄国历代沙皇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位):彼得一世不但从农民中抽丁当兵,而且还叫他们负担人头税,甚至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这对于农民的地位产生了很大影响-扩大了地主对于农民的权力。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农奴制发展到顶峰。叶卡特琳娜二世赐给贵族的宫廷农民和国有农民达80万。1765年,地主获得将农民罚作苦役、进管制所的权利。1767年,沙皇政府规定地主有权任意买卖、赠送、惩罚农民,把农民和土地分开出卖,甚至把同一家的农民分开出卖。叶卡捷琳娜二世曾授予地主将农民送去充军的权利。1785年,她颁布御赐诏书,保证地主享有占有土地、农民以及免除人丁税、实行体罚等特权。4、农奴的悲惨生活 5、危机与瓦解: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19世纪中期农民骚动越来越多。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二、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1、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1)表现:19世纪40年代,俄国棉纺织业中出现机器生产,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人数不断增加。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同时,工业中自由雇佣劳动也逐渐超过农奴劳动。(2)弊端:(三缺)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缺少工业投资、缺乏必要的国内市场。2、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阻碍: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而同时期的西方诸国如英国、法国等,却早已砸碎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建立起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权。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1861年前,俄国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劳动力总数的89,国民财富收入的71是由他们创造的。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且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基于以上情况,俄国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所以,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三、新思潮的涌动: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原因:对拿破仑帝国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感受了西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俄国保留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经过:1825年12月他们发动了武装起义,试图结果: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而最后失败。影响: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暴动,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2、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守旧派: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改革(2)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3)激进派: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主张: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导火索1、背景:(或起因)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这个矛盾之发生,首先是由于这些强盗国家都想利用土耳其国力衰弱而占有它或奴役它。因为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及附近的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有经济上及战略上的价值。因此,欧洲列强都想控制海峡和君士坦丁堡。尤其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直想鲸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这就损害了英法的利益。2、双方:俄国英、法3、经过:(1)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争夺战:(1854.91855.9)1854年9月1418日,联军6.2万人在英军少将拉格伦勋爵和法军元帅圣阿尔诺指挥下,在克里木半岛西岸叶夫帕托里亚登陆,企图南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俄守军为加强要塞防御在港湾入口处沉船封锁,并新建20余座炮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2)巴黎和约签署(1856年):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规定相互归还所占领土,共同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关闭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中立化,俄、土不得在黑海拥有舰队和基地;比萨拉比亚南部划归摩尔多瓦。至此,俄罗斯丧失了在黑海水域的主动权。4、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5、对俄国的影响:(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2)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的其他影响对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根据会议和约的有关内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领土完整得到欧洲的集体保证。这样使奥斯曼帝国得以延续数十年。对撒丁王国:撒丁的统治者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加入联军集团对俄作战,取悦于英法,特别是法国。这使撒丁王国在随后不久的完成意大利国家统一的战争中,赢得了法国一时的支持。对中国:克里米亚战争虽发生在欧洲,但其影响波及到中国。首先克里米亚战争使俄丧失了保持数十年之久的欧洲霸权,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然而战争并未给俄国以毁灭性的打击,于是战后沙俄开始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并把扩张的重点放在相对贫弱的东方亚洲地区。在1858年到1864年间,沙俄从中国割去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次,随着巴尔干问题的暂时解决,英法便把注意力重新投向中国,并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不久寻找借口联合发动了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光伏系统安装操作规范及安全知识测试题库
- 拇外翻护理查房课件
- 2025秋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一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便携式地质雷达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光伏发电用控制器合作协议书
- 抢修安全培训工作课件
- 2025年智能分拣系统合作协议书
-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开学考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抗菌内衣洗涤液课件
- 鞋类考试试卷及答案
- 小学生相处班会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大学科技园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成人高考日语真题及答案
- JG/T 335-2011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
- 材料节约措施管理制度
- 2025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家安全知识题库
- T/CCMA 0095-2020非公路自卸车操作使用规程
- JJF(京) 122-2024 测量仪器与智能传感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实施规范
- 合资公司经营协议书
-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第2版 课件全套 第1-6章 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