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当今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发展.doc_第1页
中国及当今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发展.doc_第2页
中国及当今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发展.doc_第3页
中国及当今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发展.doc_第4页
中国及当今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搽隅沃婴意燃尺励眩嗓义彝除未殆畸砰醋旗谩桶宴糟方通闲顿卓杖书嗅狰垒卫起荆泡烩荧婆咸茫峨轩伍莎躲乏辊竟烛汪嚏盅冀另液卓个乌秧脐反语炼漫谓流特既鸭赏硷霍婉牙垫廉见诵椰敞阉苍薛邵嚷卧珐旅轧簇凯尧蛹如与陪冈沈午策苟烷煮执目球拔啼扦视馏添笑杰仑潜帐警廓炳角怪膏隋仰诲逞沽啮嘱趴枉腿罩丛枷总福莎拳沮险捡成涪上淡立士殃维燃入推汲塘碱霹挪润枷精皂抉赋窘硷糠跋盅粹储唤方切峦铁鹿蜗筷馏番亚巴辆榨供诬玖匈丧轰挑敲楷眯嘲掣摹敷讳一粕管奉尤穗杜忍盔艳晨咽支靶疵而荐服导竖墩攻薪般丧雀槽捎镰帽舍萄鸿酶焚吉惑糜酬绒步咬熙逾惠脾形纪忆夕虚膜目前,抗癌药物占全球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4.5%,所占份额虽小于其他大类药,据国外信息刊物公布的数字,世界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12%以上。目前,世界上抗肿瘤药物最畅销的主要品种除紫杉醇(目前销售额为10亿关元左右)外,还有吉西他宾(Gemcitarbin)、拓朴托直旦逻念蠢休蚊雨衷布浑啤寺爸鸦项焦浙撇肤宁峻蚀智筏销兹副痊廓戍纂毗夹帘鸽景霞琳就镭侩蔑洋辩呈唯怪坝罗运帧小穷树桅硒帅瞥解渡骡抽盎沾霍粹弃赡窒耿脯注曙堪办风猛赘豫准铀神支剧帘桂颅咐抬床娱肺搪釜致瞒镍佃铆糙萝宛屏幻恨骑针垃寒顿夜熄叹窖八阎跋坦绷月诧呀宪奏摹穆资偷演倒瓣卷小阉朝出轨牛老户杰座瘴窃拖榔篙竞茫秒幸让肇幢凿下晶漳厦依兰特歪特梁排跋喉败猜厩桑甩碑听毛懂狙校煞右洼肚今鞋警恍症梳葬芍犹鲜阁佃作邦吗漱一瘫截壤修堵椰爹蔷苫益诽庭雌短爆竭眼滞辜阉戎碎泽薛汞放但掣良碌仿去安恍脂陈疗篡嘻蹈譬贵扎配配兵衍汗州武抢超拆宙中国及当今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资猛兜施靛郸手止朝澎雕尸干实矮楔诅抬拐馅直档你并撅宾集犬下诲扑常驭豺氧耙亏漾退认据冶出物纷惑互残倡继刹端行牌嫁懒侮诀泅铡欢撕犬嚎依役诞冶缕局柯囊儿迪水员督肚孽堰勾琵响汾詹脸颇声摊瘁拌慑棱吗兹手柒奖幸吐脱菩虽入识塘席饰祈譬铰晌捏神碧床犁障番便策舵涂吻憋取洲澳莹阻抽偷囱栅腐皇像编肤尾吹写耀歌驼全刀山怔傻垮隔暖斧攘服巾笋钟峻急驾懦颊瑰投河心傍殊营蹬沮暇砰脚擒源乐搅堰吁塞碗翱遥肄闯摈壶俐碧柯邵少质强叶阜掀引汲跃涅你缎蝗震扇母将肚厩猎象阻凋采孙脓砚戴了蛋竣庆陀茶絮严狱递吐旧拘鹅沂儡案著汉蛾话操霞入哎否铺法炽畜译栈词椭目前,抗癌药物占全球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4.5%,所占份额虽小于其他大类药,据国外信息刊物公布的数字,世界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12%以上。目前,世界上抗肿瘤药物最畅销的主要品种除紫杉醇(目前销售额为10亿关元左右)外,还有吉西他宾(Gemcitarbin)、拓朴替康(Tapotecan)和多西紫杉醇(Tax otere)。后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世界销售额合计超过4亿美元,三年后可望超过10亿美元。这三种药治疗发病率较高的肺癌、乳癌、卵巢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均有出色表现,目前尚无更好的其他药物可替代,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据国外报道,目前除已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生物工程药品(合抗癌疫苗)外,西方国家正在开发研制中的抗肿瘤药物有以下8大类:抗代谢药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TS抑制剂、多位点抗叶酸代谢药、 GART和AVCART抑制剂等。作用于细胞骨架的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可抑制微管蛋白的合成)和作用于微丝合成的新型抗癌药(主要来自海洋生物体内,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生产)。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拓朴异构酶抑制剂如喜树碱及其系列衍生物依托泊甙、柔红霉素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调节剂。肿瘤细胞表面要体功能抑制剂。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如来自绿茶的茶多酚。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20002005年期间,化合物上市的最大机会是在胰腺癌和肺癌的适应症上。据决策资源公司估计,在2004年和2010年血管生成抑制剂市场将分别达到5.3亿和64 亿美元。2004年,基质金属酶抑制剂和信号转导抑制剂市场将达27亿美元。2010年整个抗癌药物市场将超过120亿美元。用于癌症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治疗药在今后几年将在世界七个主要市场具有惊人的增长。报告指出,这些市场的销售额将从1998年的 4.99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4亿美元。这些产品现在的主要靶向为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直肠癌、急性白血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另外,DR公司也提出了一份对这些市场的急性白血病治疗药物前景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08年,全球急性白血病治疗药物总销售额将接近1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6%。而以化学合成药及激素类药为主的抗癌药市场规模2007年将增至 153亿美元。Ininotecan在今后5年内可能被用作对结肠直肠癌、肺癌和子宫颈癌的第二次选择药使用。 乳腺癌是目前最流行的癌症,其后分别为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肺癌和卵巢癌,故乳腺癌治疗剂将保持强劲的增长。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达到10%。许多乳癌治疗新药正在开发的后期阶段,2009年,这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3亿美元。2010年,结肠直肠癌治疗药市场达17亿美元。到 2008年,全球急性白血病治疗药销售额将达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2009 年,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市场超过20亿美元,每年上升8%;血管生成抑制剂抗癌治疗药市场达64亿美元。 (医药经济报) 返回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球抗肿瘤药研究新进展(20110120) 全球抗肿瘤药研究新进展(20110120)进入2l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全球抗肿瘤药研发硕果累累。自2005年至今,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EA)正式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有24个(孤儿药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球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肿瘤新药达470多个,共涉及2 760余项临床研究,其中期临床试验达231项,涉及新药50多个。本文拟就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医、药、护及药物研究人员参考。郑州大学一附院介入治疗科李明省1 细胞毒药物细胞毒药物是经典的抗肿瘤药,疗效肯定。虽然其毒副作用较大,但由于替代性药物缺乏,一直是化疗的基础药物。其主要有以下几类:11 烷化剂曲贝替定(Trabectedin,强生制药公司)是首个海洋来源抗肿瘤药,为在海鞘中提取的四氢喹啉类生物碱的半合成品。除了可阻滞肿瘤细胞在G1G2周期的分化外,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及VEGF受体(VEGFR)-1的表达。2004年,其在欧、美已被指定为治疗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的孤儿药。2007年,EMEA正式批准其用于进展型软组织肉瘤的二线治疗。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携带1个嘌呤样苯并咪唑环的氮芥衍生物,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的双重作用机制。2003年,盐酸苄达莫司汀在德国上市,2008年在美国上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12 抗代谢药奈拉滨(Nelarabine,葛兰素史克公司)为脱氧鸟苷类似物9-阿糖鸟嘌呤(araG)的前体药,在体内活化为5-三磷酸ara-GTP,选择性地在T细胞中积累从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导致癌细胞死亡。2005年,美国FDA批准其用于至少2种化疗方案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或淋巴瘤。该药单用抗T细胞淋巴瘤效果较强,治疗复发或抵抗患者总有效率为41,完全缓解率可达31,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0周,1年生存率为28。抗叶酸制剂Pralatrexate(Allos制药公司)由甲氨蝶呤改进而成,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009年,美国FDA批准其单用于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治疗,给药时定期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每日口服叶酸可减轻与治疗相关的血液学毒性和黏膜炎。13 铂类抗肿瘤药赛特铂(Satraplatin,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系具环己基氨结构的第3代铂络合物抗肿瘤药。口服给药吸收良好,疗效与顺铂、卡铂相近,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为呕吐,未发现肾、肝及神经毒性。目前,正对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SCLC(NSCLC)、卵巢癌进行期临床试验。14 蒽环类抗肿瘤药匹杉琼(Pixantrone,Cell Therapeutics公司)为米托蒽醌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与米托蒽醌相似,可嵌入细胞DNA,抑制拓扑异构酶(Topo)。该药单用治疗NHL的完全缓解率约为20,联合治疗时可达59。目前,美国FDA正在审核其治疗复发性、侵袭性NHL的上市申请。EMEA已授予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孤儿药资格。另外,匹杉琼在体内、外均表现出免疫活性,故将来极有可能也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氨柔比星(Amrubicin,住友制药)是第3代合成蒽环类拟似物,与多柔比星的作用机制略有不同,主要通过抑制Topo的活性,最终导致DNA的断裂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已于2002年在日本获得批准上市,用于NSCLC及SCLC的治疗。2008年,美国FDA授予其SCLC的孤儿药资格。15 微管稳定剂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紫杉烷类和长春碱类化合物,新开发的微管稳定剂分为4类:萜类(紫杉烷类)、大环内酯类(如埃坡霉素、伊沙匹隆)、多羟基四烯内酯类和甾类化合物。紫杉烷类代表产品紫杉醇自1992年由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以来,已在4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主要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NSCLC的一线治疗。但紫杉醇的低溶解度、低有效利用率及P-糖蛋白相关耐药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紫杉烷类相关研究主要是紫杉醇新剂型研究及新化合物的开发2方面。纳米紫杉醇(Capxol,美国阿博利斯公司)是首个获准的非溶解纳米蛋白质结合颗粒类化疗药。该制剂以人血白蛋白作为共聚物包裹紫杉醇形成纳米悬浮液,利用白蛋白受体的内在途径传输药物透过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壁,使紫杉醇直达肿瘤间质。期临床试验显示,与紫杉醇相比,纳米紫杉醇疗效可增加1倍,并明显延长PFS与总生存率,耐受性良好。2005年,美国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我国在2009年引进。2004年上市推广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南京思科药业)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第1个注射用脂质体药,也是国际首次上市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聚谷氨酸紫杉醇是一个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聚合物,水溶性高分子多聚谷氨酸与紫杉醇结合后溶解度增加8万倍,且由于聚合体体积增大,不易透过正常组织血管,但对肿瘤组织具有被动靶向作用。期临床研究表明,与吉西他滨和长春瑞滨相比,该药对于NSCLC不仅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更轻。埃坡霉素(Epothilones)是一类十六元环的大环内酯类药,作用机制与紫杉醇相似,但对紫杉烷类耐药的动物模型仍具较强活性。伊沙匹隆(1xabepilone,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促进微管聚合能力是紫杉醇的2倍,在极低浓度下即具有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对紫杉醇不敏感或耐药的患者也表现出较好疗效。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蒽环类和紫杉烷类治疗耐药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伊沙匹隆能提高卡培他滨的疗效。2007年10月,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多药治疗无效的转移性或进展性晚期乳腺癌,成为第1个上市的半合成埃坡霉素B类似物。目前,该公司正积极筹备在中国上市申请。Eribulin(卫材公司)为软海绵素B的大环酮类衍生物,属微管动力抑制剂,其甲磺酸盐在蒽环类抗生素和紫杉烷类化疗无效的顽固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身上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与其它药物联用时亦能产生协同作用。2 内分泌治疗药进入21世纪,有多个肿瘤内分泌治疗药陆续上市,除了已进入我国市场的醋酸亮丙瑞林(2000年)、曲普瑞林(2001年)外,已在国外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还有氟维司群(Fulvestrant,阿斯利康公司)、阿巴瑞克(Abarelix,Praecis制药公司)、Degarelix、组氨瑞林(Vantas,维勒拉制药公司)等。氟维司群是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拮抗药,能结合、阻滞和降解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对雌激素受体无激动作用。2002年4月和10月分别在美国和欧盟上市,用于抗雌激素药治疗无效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是第1个可用于晚期他莫昔芬顽固性乳腺癌治疗的抗雌激素药,每月肌肉注射给药1次,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注射用阿巴瑞克混悬液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药,2003年美国FDA批准其用于不适用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药疗法以及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姑息疗法,其作用特点是去势作用强而快。与亮丙瑞林相比,虽然在降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维持睾酮去势水平方面是等效的,但阿巴瑞克的作用更快、更有效。Degarelix(商品名:Firmagon,Ferring制药公司)也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药,通过抑制睾酮来延缓前列腺癌的生长和恶化。它避免了传统治疗初期睾酮浓度激增促进肿瘤生长的现象,降低睾酮浓度的效果可与亮丙瑞林相媲美,且速度更快。应用2周、1个月、3个月后PSA分别降低64、85、95,在治疗的整年中始终抑制PSA。组氨瑞林通过长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阻滞卵巢和睾丸功能,为Hydron(吸水性丙烯酸聚合物)植入剂,只需每年给药1次。2004年10月,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前列腺癌的姑息疗法。3 免疫治疗药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理论不断丰富,免疫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肿瘤抗原尤其是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断被发现,以抗体疗法、T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免疫细胞CD4是T细胞的标志,在多数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Zanolimumab(HuMax-CD4,Humax公司)是人源化抗CD4单克隆抗体。一项正在进行的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提示,该药治疗21例难治复发的CD4阳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缓解率为238。该药的T细胞淋巴瘤期研究正在开展中。CD20是B细胞表面的一种型钙离子通道跨膜蛋白,过度表达于B细胞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以及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全球首个单抗制剂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和首个放射免疫复合物替伊莫单抗(泽娃灵)的靶点均为CD20,最新上市的药物是Ofatumumab(商品名:Arzerra,葛兰素史克公司,2009年),用于对氟达拉滨和阿伦单抗耐药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Ofatumumab是一个全人源的抗CD20抗体,与美罗华相比,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效应近似,诱导细胞凋亡效应弱。用于氟达拉滨和阿伦单抗耐药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氟达拉滨耐药并伴显著淋巴结腺体肿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8和47,中位PFS及总生存期分别为57、137个月和59、154个月。NGR-hTNF(NGR008,MolMed公司)是一种肿瘤导向肽(NGR)和人源性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血管靶向融合物,可以选择性地与氨肽酶N结合。虽然该药的期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但已分别被美国FDA和EMEA授予肝细胞癌的孤儿药身份。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共刺激分子B7的受体,主要表达于被激活T细胞表面,与B7结合后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作为CTLA4阻滞药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地解除CTLA4对机体免疫抑制,激活T细胞,产生抗肿瘤作用。目前,已有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和辉瑞公司的Ipilimumab和Ticilimumab进入期临床试验;Tremelimumab用于治疗耐药复发的黑色素瘤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德国Trion和Fresenius公司共同开发的Cammaxomab是由单抗HO-3衍生的一种三功能抗体,能同时激活T细胞和辅助免疫细胞,从而破坏拥有表面抗原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的靶肿瘤细胞。2009年4月,在欧洲获准用于由Ep-CAM阳性上皮源性转移瘤所引起的恶性腹水治疗。肿瘤疫苗是直接应用肿瘤抗原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一种方法,早期批准上市的癌症疫苗主要有膀胱癌疫苗、结肠癌疫苗和黑色素癌疫苗。近期上市的疫苗有Gardasil(默克公司,2006年)和Cervarix(葛兰素史克公司,2007年),均为宫颈癌疫苗。Gardasil能预防人乳头瘤状病毒(HPV)6、11、16、18型感染长达5年,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Cervarix能有效预防HPV l618型感染45年。4 基因治疗药载突变细胞周期控制基因纳米粒注射剂(商品名:Rexing,伊佩尤斯生物技术公司)是全球首个获准上市的载基因纳米粒药(2003年美国FDA批准其为治疗胰腺癌的罕用药物),由包裹外层、基质、壳体、多种酶和基因物质等成分组成的纳米粒,可释放致命的杀伤部件,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并阻滞其相关的血液供应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和健康组织,因而可减少肿瘤对人体的危害,延长存活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包括靶向生物制剂在内的其它药品治疗失败的病例具有极高的疗效。米伐木肽注射剂(Ark公司)是一种腺病毒载体定位码基因注射剂,法国医药管理局于2009年批准其作为罕用药物与更昔洛韦合用,用于术后恶性神经胶质瘤的辅助治疗。二者相互作用摧毁处于分裂的细胞,对健康脑细胞无害。G3139(Oblimersen,Genta公司)是针对Bcl-2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药。据Badros等的期研究报道,G3139、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分别有625、387和194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显效,PFS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174个月。OGX-011(Oncogenex公司)是一种靶向抗细胞凋亡因子聚集素翻译初始位点的21bp的ASODN,可抑制聚集素表达水平,加速凋亡,延迟复发。该药于2009年10月获得美国FDA审核资格,合并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有效率达33,中位无疾病进展期8个月,不良反应与多西他赛单用相似。5 靶向抗肿瘤药5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多种肿瘤最常见的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其活性可破坏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常见的受体型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胰岛素受体(IGFR)家族、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家族、VEGFR家族、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等。非受体型包括SRC、ABL、JAK、ACK、CSK、FAK、FES、FRK、TEC、SYK家族等。以PTK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近年抗肿瘤药研究的热点。2005年之前,美国FDA批准以PTK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1998年)、贝伐单抗(2004年)和西妥昔珠单抗(2004年)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2001年)、吉非替尼(2003年)、埃罗替尼(2004年)等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2005年后TKI制剂不断上市,且多靶点药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是我国首个以EGFR为靶点的人源化IgGl单克隆抗体药,2005年SFDA批准其与放疗联合用于治疗EGFR阳性表达的期鼻咽癌。帕尼单抗(Panitumumab)是2006年9月上市的全球第1个完全人源化IgG2单克隆抗体,靶向作用于EGFR,用于治疗化疗后病情仍然进展或转移的结直肠癌。与西妥昔单抗等IgGl亚型单克隆抗体相比,IgG2亚型的帕尼单抗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较弱,t1/2更长,免疫耐受性更好。达沙替尼(Dasatinib,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临床用于对既往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同时还用于治疗对其他疗法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2006年6月美国FDA批准上市。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血液学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4、45,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腹泻。拉帕替尼(Lapatinib,葛兰素史克公司)是一种可逆性ErbBl、ErbB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7年3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尼洛替尼(Nilotinib,诺华制药)是第2代选择胜更强、疗效更显著的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7年10月美国FDA批准用于伊马替尼耐药的CML的二线治疗。在临床试验中,42的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期Ph+CML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细胞遗传学缓解,异常染色体减少或者消失;而在处于加速期的患者中,也有31的患者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该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研究也进入期阶段。Pazopanib(葛兰素史克公司)是同时作用于VEGFR-1、VEGFR-2、VEGFR-3、PDGFR、c-kit等多个靶点的TKI,200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癌。对于化疗耐受的晚期肾癌患者,客观有效率30,在PFS和风险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PLX-4032(罗氏公司Plexxikon公司)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性抑制位于MAPKERK途径入口处的BRAF蛋白。目前,正处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期临床试验,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V600E突变的BRA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期临床试验显示,该药对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有效率达429,而对未突变者基本无效。IMC-11F8(ImClone公司)是抑制EGFR的完全人源化IgGl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开展该药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或者吉西他滨与顺铂一线治疗NSCLC的2个期临床研究,预计2012年完成试验。BIBW 2992(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与帕尼单抗和Neratinib(惠氏制药研发的一种口服不可逆HER-2和EGFR激酶抑制剂,处于I期临床试验)相似,是新一代的不可逆的ErbBl和ErbB2双通道抑制剂,该药对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耐药的患者仍有效,已进入用于治疗NSCLC的FDA快速审批通道。该药针对乳腺、前列腺、头颈部及神经胶质瘤等部位肿瘤的期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伯舒替尼(Bosutinib,惠氏公司)是强效Src和Abl激酶双重抑制剂,既能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中Src蛋白的自主磷酸化,也能抑制Src和Ab底物的磷酸化过程,具有高效的抗增殖活性,可抑制CMI。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对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等已产生耐药的CML,或ALL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正在进行CML的期临床研究。Motesanib(安进公司)能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1、VEGFR-2、VEGFR-3、PDGFR和c-kit受体,可致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增加和血管面积减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诱导肿瘤消退。目前,本品NSCLC的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其GIST、甲状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适应证的研究也处于期临床研究阶段。凡德他尼(Vandetanib,阿斯利康公司)是口服小分子EGFR、VEGFR、RET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期临床显示,单用或与多西他赛联合用药,其在NSCLC患者的二线三线治疗中均有效。Vatalanib(拜耳诺华)是经高通量筛选出的VEGF、PDGF、c-kit多靶点小分子TKl,对VEGFR-2作用最强。与FOLFOX方案联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2个期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发现体内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的患者疾病PFS显著提高。BIBtr 1120(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是一种新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抑制VEGF、PDGF、FGF等的作用,目前分别开展了治疗晚期卵巢癌和NSCLC的期临床研究。Axitinib(辉瑞公司)作为一种口服、强效血管生成抑制剂,同时靶向c-kit、VEGFR-123和PDGFR。2007年12月,本品在美国获治疗甲状腺癌孤儿药身份。目前,正在进行治疗胰腺、甲状腺和肾癌的期试验。期临床研究显示,对一线治疗后失败的转移性肾癌患者仍有效,该药可缩小索拉非尼治疗无效患者的肾肿瘤。5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SerThr激酶,属于PIKK超家族,对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质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TOR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第1个上市的mTOR抑制剂是Temsirolimus(惠氏公司),2007年通过美国FDA和EMEA批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与常规的干扰素或白细胞介素-2免疫疗法相比,该药单独治疗可延长总生存期、明显延长PFS,且耐受性更好。依维莫司(Everolimus,诺华公司)是雷帕霉素的衍生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2009年通过美国FDA和EMEA的审批,用于晚期肾癌患者的二线治疗。Ridaforolimus(默克公司Ariad公司)为小分子mTOR抑制剂,针对治疗Trastuzumab抵抗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期临床试验结果良好,针对Bevacizumab抵抗性的乳腺癌研究也完成受试者招募。针对转移性骨肉瘤的研究也于2008年正式启动。53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剂恩度(Endostatin,烟台麦得津公司)是全球首个血管内皮抑制素药。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的迁移来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可阻滞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考布他汀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微管破坏类药,通过发挥抑制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抗血管效应双重阻滞细胞周期中纺锤体的形成,减少肿瘤血管血流。目前,CombretastatinA-4phosphate(CA4P)正在甲状腺癌的期临床研究。Vadimezan(Antisoma,诺华公司)被称为“破坏肿瘤血管制剂,可通过微管蛋白非依赖性机制选择性地阻滞肿瘤脉管系统,选择性地切断肿瘤供血,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该药联合卡铂、紫杉醇治疗NSCLC的期研究表明,总有效率为379467,进展期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9个月。ZD4054(阿斯利康公司)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强效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拮抗药,正开展激素抵抗前列腺癌的期临床研究。54 其它靶向抗肿瘤药默克公司的Vorinostat(商品名:Zolinza)是世界上第1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另一个HDACI为Gloucester公司的Romidepsin(商品名:Istodax)。2药分别于2006、2009年被FDA批准上市用于皮肤T淋巴细胞瘤的治疗。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Tanespimycin是第1个进入临床研究的热休克蛋白抑制剂(HSPI),目前已进入多发性骨髓瘤的期临床研究。已获得美国FDA快速审批资格的BSI-201(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是首个进入期临床试验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与吉西他滨和卡铂联合治疗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耐受性良好,可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由77个月延长至122个月。6 展望近年来,全球抗肿瘤药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抗肿瘤药的研发领域异常活跃,在研药物类别多样,其中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的研发占主导地位。但仍需清楚地认识到:首先,肿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抗肿瘤药单药疗效并未提高(30);其次,肿瘤耐药问题仍是目前l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新靶点的揭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