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曾孙/曾经 晕车/晕头转向 即物起兴/兴高采烈B . 哽咽/梗概 纯粹/鞠躬尽瘁 殚精竭虑/肆无忌惮C . 散步/散落 要紧/要言不烦 宁缺勿滥/宁死不屈D . 逡巡/疏浚 河堤/提纲挈领 谆谆教诲/韬光养晦2. (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褪色 苍劲 驰骋 纷至沓来B . 震撼 狩猎 虔诚 风云变换C . 翩然 演绎 浮燥 人情世故D . 辐射 瞭望 诬蔑 格物至知3. (2分)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 声震天地。B . 走在湿地公园的滨海路上,看到邛海边桑树苍翠、荷叶田田,真是沧海桑田啊!C .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人人各自为政 , 各展其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D . 初一(3)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 , 所以老师辅导起来很伤脑筋。4. (2分)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 .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 .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 .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5. (2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长篇小说水浒传中,金枪手徐宁设计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的双鞭呼延灼最后使用钩镰枪破了“连环马”。B . 孙悟空的称呼很多,例如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是“弼马温”,唐僧收他为徒时为他取名“行者”,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是“斗战胜佛”。C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见闻感受。D . 格列佛游记中,由于格列佛引起皇后及一些大臣不满,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再慢慢减少他的饮食,直到将他饿死。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渤海人。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纳。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绍军之败也,土崩奔北,军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丰在此,不至于是也。”绍谓逢纪曰:“冀州人闻吾军败,皆当念吾,惟田别驾前谏止吾,与众不同,吾亦惭见之。”(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居丧尽哀 骨已尽矣B . 志存匡救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C . 向令田丰在此 眈耽相向D . 惟田别驾前谏止吾 一狼得骨止 , 一狼仍从(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惜当的一项是( ) A . 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B . 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C . 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D . 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4)从文中可以看出田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日西斋书事司马光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注】这首诗是司马光辞官后居洛阳时所作。(1)诗人在诗中借助哪些意象,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也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凄神寒骨,_。(柳宗元小石潭记 (5)请把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默写完整。 _,_。_,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_(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_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_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_(3)以下是学生会宜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 , 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 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 , 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意外伍秋福阿三是一个在县城里开小三轮车拉货载客的个体司机。早上起来,阿三的右眼皮一个劲地跳。老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是不吉之兆。阿三想:今天是不是应该在家休息呢?出车的话,保不定会出点什么事情呢。洗完脸,想不到左眼皮也跟着跳了几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阿三非常纠结,突然想到这不是亦福亦祸吗?说不定祸福相抵就平安了。这样想着,心情竟然平靜下来,于是决定今天继续出车。阿三把车开出来,直接驶向车站。中午时分,阿三的肚子咕咕直叫。他跳下车,想到米粉店去吃碗米粉,却看见一个衣裳褴褛、拄着拐杖的老婆婆向他走来。坏了,阿三想,快溜吧。但不知为什么,手脚却不听使唤,让他停在原地未动。老婆婆走到阿三跟前,小声问:“大哥,能送我去医院吗?”阿三愣了一下,说:“行,您上车吧。”阿三第一眼看到这个老人,就想起自己卧病在床的母亲。他看得出这个老人是从乡下来的,而且很少出门,因为她不和别的客人一样为防范司机宰客而先问价。于是,他连忙下车把老人搀上车,嘱咐她抓牢车栏注意安全,又把车速放缓,并不时回头观察。等把车开到医院门口,阿三的背已经汗湿。他松了一口气,把老人搀下车,说:“阿婆,医院到了。”“大哥,多少钱呢?”老人说。按规矩,从车站到医院一般收费5元。他看着这位病弱的老人,再次想起自己的母亲。他眼有些涩,说:“阿婆,车钱免了,您快去看病吧。”“这怎么行呢?”阿婆说,手在身上摸了一阵,忽然中风似的僵住了。“阿婆,您怎么啦?”阿三见势不对,连忙一把扶住老人。“我我的钱不见了。”老人低声地说,两行浊泪流出眼眶阿三一下子呆了,早上的预兆应验了,真是怕什么有什么,真后悔没有在家休息,现在果然出意外了。如果老人把丢钱赖在他身上,那阿三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阿三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他想了一下,问:“阿婆,您是哪里人?为什么一个人来看病?”老人并未理会阿三,自顾喃喃地说:“孩子,对不住你了。”听老人这么说,阿三立刻放下心来,且有了主意。他已不在乎5元钱车费了,只要老人不嫁祸于他就行。于是,阿三掏出手机,立刻拨打110。可是,手机却没电了。这时,老人晃了一下,要晕倒,阿三急忙猫腰背起她,拔脚往医院跑去。阿三把老人背到急诊室,催促医生给老人诊断病情。这时,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车还停在医院外面,于是拔脚向门外走。“你到哪里去?”医生叫住了他。“我还有事啊。”阿三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医生恼了,“你妈病成这样,还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她患了什么病?”阿三问。“急性胃炎并发高血压。”医生说,“必须马上住院治疗。”阿三脱口说:“这事与我无关。”“你说什么?”医生瞪大了眼睛,“她不是你妈吗?”“不是。”阿三回答得很坚决。“啊?”医生觉得这事复杂了,“那你为什么还要把她背到医院来?”阿三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那你就更不能走了。”医生说,“除非这位老奶奶亲口证实她的病与你无关。”阿三觉得这位医生简直是蛮不讲理,不禁心头火起。他努力控制着自己,希望老人开口为他说话,可是老人只是睁着两眼可怜巴巴地看着他,嘴虽然动了动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阿三心中不由暗暗叫苦。不一会儿,民警赶到了,他们开始对阿三进行认真的盘问,阿三只好把事情的经过又对民警说了一遍。为了求证,民警叉把阿三带到医疗室。这时医生已经在为老婆婆输液,老人的精神状况也好了许多,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这位大哥说的都是事实。”老人对民警说,“他是个好人啊!”听见老人这样说,阿三的心终于从半空落到了地上。阿三从医院出来时,摸摸肚子,好像不叫了,但浑身无力,像得了一场大病。(选自2015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老人要搭车去医院老人发现钱丢了急诊室里,被医生拦着不让走老人说他是好人阿三的心理_(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阿三的形象特点。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阿三愣了一下,说:“行,您上车吧。”阿三一下子呆了,早上的预兆应验了。(4)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11.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安静的石头周伟草上云,草下溪,白云深处有人家,溪水静山无尘埃。小溪边有一个提着蛇皮袋的女人,手上紧握着一把长长的柴刀,她的眼睛注视着面前的小溪。有人问,莫不是在放鹅?有人问,莫不是在捉鱼?有人问,莫不是找寻什么宝贝草下的小溪,安静地缓缓流淌,溪水浅浅,清澈见底,水中的石头,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高耸或躺卧我们一个个漫步在高处,在云端,看着在低处的溪水和在溪水中那个行走专注的女人,我们猜不透她,但我们被吸引。终于,一个当地的老人解了我们的疑惑,他说这女人不为别的,就是在水边捞那些丢弃的矿泉水瓶子和塑料袋,要不然这水哪有这么清?有人问:那要付工资么?老人一脸的不屑,说:都是这方山水的人,自家屋里的事,还要付什么工资?吃过中饭后,大家都争先恐后要去看罗溪龙头三吊胜景,我却独个儿行动了。是的,我早想去看那个文化站的老人了。他叫谢洋生,今年84岁了,是一直在大山里默默守望的文化人。来到谢老的木屋前,我看见有一堆砍好的柴火寂寞地躺在屋檐下,码放整齐,堆得老高。掏出手机,我前前后后一连拍了好几张。拍照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老人在屋檐下挥舞着一双干瘦如柴的老手,举起斧头,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老人神情沉默间,那堆干柴竟熊熊地自燃起来,竟还旺旺地欢笑着。对于老人,我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他在乡里文化站干了四十多年,只知道在这个大山里有文化的事儿必是少不得他,只知道他琴棋书画,吟诗作词,对联剪纸,红白喜事,出黑板报,刷标语,喊广播,打报告,写诉状无一不懂。有事了,一声喊就是了。大门半开,矮矮的护门关着,想是主人不在。从护门上看过去,堂屋的木墙上挂着一副裱好的对联:暑至听泉静,春来访主贤。我没有敲门,也没有去问隔壁的邻居,我不忍打扰这一屋的静和想象的美好。往回走,在桥头迎面碰上老人的儿子、年轻的文化站长小谢。小谢见了我,说:找我父亲吗?我也是回来告诉他,晚上乡里要搞篝火晚会。小谢告诉我,老爷子以前总要上节目的,现在年纪大了,但每回少不得要守到半宿的。谢老从外面管事归来,邀我进了他低矮的书房。老人耳聪目明,回忆起点点滴滴清晰如昨。他听我讲了这次采风活动的主题后说了一句话:扶贫更要扶文化。老人说这话时安静地坐着,我听了他的话却一番坐不住了。我想,老人把他一生中对文化的礼敬和对家乡的热爱,都化成这短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文化老人振聋发聩的要义真言。也许,我们应该是要好好地反思一下。我走的时候,谢老说自己编好了一部文人墨客瑶山情,嘱我能写点文字,我没有理由不答应。临走时,老人从书架上取出一块石头,执意要送给我。他说,这是块安静的石头,陪伴他安安静静几十年了。我捧在胸前,沉甸甸的。从谢老家出来,沿着小溪,我一路缓步慢行。远远地看见溪水中央有一块半蹲的白石,走近了看,白鹅一只,缩颈半闭其目,睡态蒙眬。水清澈,风过耳,白鹅似石,石似我,我心安然。对文化,对人生,我有了清晰的决断和真心的懂得。望远处,那片青翠的大山就像一块静卧了千万年的大石头,它的缄默就是对大山的守望和希冀。在宝瑶古寨,几处老木屋前,我见着几个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我们去的时候,花鼓戏儿大女大正在这里拍外景,这本是大山里的新鲜事,但孩子们并没有多少的好奇和热情,他们下着他们的五子棋,丢沙包、打弹珠、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跳田字不知是谁家的老婆婆,她一早就在一块大石板上安然地坐着,也不看天,也不看地,也不看眼前热闹的世界。我有些担心,老婆婆这样坐着坐着,也许会一眨眼间坐化成一块石头。倏忽,一朵花开的疼痛灼了她的眼,她忽然感到后怕,儿大女大了,如鸟似风般悄无声息地飞走了。村子里还是那般安静,就像村前两棵古老的鸳鸯银杏树,静静地守望千年,见证着风雨爱恋和沧桑世事。我想,安静在这里,仿佛是一种功课,一种力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我多想做一块安静的石头!(选自湖南日报2016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