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重写中让文道和谐统一起来_第1页
在作文重写中让文道和谐统一起来_第2页
在作文重写中让文道和谐统一起来_第3页
在作文重写中让文道和谐统一起来_第4页
在作文重写中让文道和谐统一起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作文重写中让文道和谐统一起来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流传久远的文章往往是作者精心在修改上下足功夫的结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和鲁迅先生不约而同地经常使用一种这样的方法写作:把写好的初稿悬挂在居室的墙壁上,认真品读,反复琢磨,一改再改,有时甚至是把整篇文章改得面目全非,重新再写。修改有小改和大改之分,小改侧重于对字词、标点的修改,大改则是对内容、结构方面进行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后者虽然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它的效果却常常能使原文大为增色。本文着重从大改的角度谈谈作文重写过程中提升质量的一些策略。一、内容上的深思熟虑。1素材的重新遴选。人们常把中心比作文章的统帅,把素材比作统帅手下的千军万马。只有后者听从前者的指挥,战争才有可能取得预想中的重大胜利。否则,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的选材方面的问题是:或者所选题材不能支持中心,或者所选素材陈旧、缺乏生活气息,或者素材有虚假的成分,或者材料不是最佳的选择。比如写作感悟母爱时,初稿中学生选取了三个事例表现母爱:雨中送伞、考试失利时安慰自己、经常利用节假日加班。我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分析,大家很快得出共识:第三个事例偏离了中心,第一个则太陈式化了;经过启发,小作者又谈出自己有一次卡在公园的树杈上妈妈急得到处找人救助的往事,还有一次自己从妈妈摩托车后座上滚下来,她竟然跳下车,不顾个人安危,张开双手提示后面的车绕开。很明显,修改稿在选材上更胜一筹。如果写作记叙文,要求所选材料尽可能贴近生活,平实而感人,典型而有个性,能够以小见大;如果写作议论文,则要求论据在紧扣中心基础上确凿可靠、典型有说服力、全面而代表性强。2组材的通盘优化。完全相同的素材,采用不同的组材方式、展示次序,往往会产生迥异的表达效果。如果在常规叙述方式的基础上,我们有意识地加以改良,常常会提升作文水平。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点面结合,如果所涉及的事件丰富,又不可能每一件都平均用力,省略几件又不足以表现中心,就可以详写其中的一两件,以之为典型的“点”,其余类似事件则可以处理成“面”最好用排比的方式列举回顾,使文章既有深入详尽的描述,又有全面完备的背景。二是排列重构,即改变常规的一件事一件事的罗列的方式,改用以一件事贯穿始终,其中用回忆联想的方法穿插其他的事,既突破了四平八稳地学生程式,显得变化无穷,又因为首尾呼应而结构严谨。比如习作书迷,与其陈列主人公“因看书入迷被锁在图书馆里一个中午”、“因看书烧糊了菜”、“因看书过了车站还浑然不觉”、“生日礼物不要蛋糕要新书”等一件件事例,不如先写发现他烧糊了菜,苦笑之余联想到其余几件事,之后又在他的道歉声中回到现实。三是锤炼结构,即开头或者直接入题,先声夺人;或者设置悬念,扣人心弦;或者设置情景,引人入胜,尽量避免常规的空发感慨或议论。结尾要么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要么余音绕梁,言尽而意无穷。主体则灵活采用倒叙、插叙、分叙的方式,力求摆脱平铺直叙的通病。3细节的具体完善。细节如同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往往给人细致入微、生动逼真的印象,好的细节描写简直就是作文的精华。但学生的习作往往存在如下缺点需要关注:一是真实性。有些学生为了追求整体效果,在没有考虑生活实际的情况下主观“杜撰”出一些所谓“细节”,使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比如一学生在诺言中描述自己在风雨交加之夜朦胧醒来,陡然记起答应帮同学寄信,此时已经凌晨一点,毅然批衣起床下楼找到邮筒,竟然受到“最后一班”收集信件的邮差的赞誉,完全不顾邮局的作息时间。二是目的性。有些写作偏重于写实,于是照录生活的真实,往往有顾此失彼的失误。如一习作要表现父亲为了自己随时随地无私奉献,写了有一次自己要提前到教室值日,但时间很紧,这时打了通宵麻将的父亲呵欠连天从外面回来了,本来“眼球上布满了血丝,急需休息,但为了我,二话不说开车送我上学”。这也许是真实的事件,但展示给读者的父亲除了疼爱孩子的优点,似乎还有其他缺点。后来了解到他父亲是名医生,也曾有过加班晚归的经历,将迟归的原因改为加班才不会损害人物美好的形象。三是方向性,即要注重描写细节的用意,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动,必须首先服从于表达的需要,不要将篇幅浪费在对中心表达帮助不大的方面。二、形式上的精益求精。1词语的锤炼。已经成文的习作,往往由于时间限制、语感素养、思考程度等因素的局限,语言表达还存在极大的需要锤炼的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从词义范围、搭配习惯、语意轻重、感情和语体色彩等方面审视其“是否有误?”其次再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是否合适?”词语运用的基本标准是正确运用,较高准则是巧妙运用。一位学生写自己早上醒来发现闹钟早就响过了,于是“推开被子,坐起身子,穿上鞋子,胡乱地刷了几下牙齿,洗了几把脸,提起饭桌上的早餐,背起书包就望学校跑去”。应该说他的描述还是动感十足的,但还可以用更精练的词语将那种忙乱的情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蹬开被子,跳下床,套上鞋子,胡乱地擦了几下牙,抹了几把脸,抓起桌上的早餐,拽过书包夺门而去。”相比之下,动作的力度更大,争分夺秒的情形就更加突出了。2句式的优选。有些习作的语言,由于缺乏深思熟虑,难以将原本新颖典型的材料的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修辞既注重修辞手法的灵活选用,又讲究句式地锤炼组合。(1)修辞格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表达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比喻的生动易懂,拟人的形象有趣,夸张的渲染突出,排比的气势情感,反问的语气语意,反语的强化幽默习作中语言表达功力的欠缺,往往就是因为修辞的不足。有时,适当的修辞手法的点染,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比如:感悟文中“一棵不知名的小树从石墙缝中长出来,很可怜”属于客观的叙述,表意平淡,改为“一棵不知名的小树从坚硬冷漠的石墙缝中挣扎着伸出孱弱的手臂,在清冷的晨风中瑟缩着,煞是可怜”,用拟人的手法活现了树的生命力和艰难生存的情形,动人心弦。又如习作风波中描写自己被家长骂:“妈妈的责骂声使我很难受”显得干巴抽象,改为“我无奈地站在妈妈的责骂声中,感觉如同置身于暴风骤雨中,耳膜嗡嗡作响,浑身瑟瑟乱抖,心一阵阵的紧缩”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方法将自己当时难受的情景描绘得具体生动。引导学生适当的运用修辞手法,的确可以使语言表达增色不少。(2)句式的锤炼。经过精心锤炼的语句往往具有整齐的形式、鲜明的节奏、和谐的美感。有时将不假思索的语言锤炼重组,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习作生活需要我中原文是“我在家里能做这做那,是爸爸妈妈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在学校里是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得力的好参谋,而一旦到了社会上,我则成为了人们贴心的小公民”,改为“为爸爸妈妈沏茶倒水,我是家庭小帮手;为同学老师出谋划策,我是班级小诸葛;为有需要的路人奉献爱心,我是社会好公民”,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再如礼物中,“爸爸一脸神秘地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改为“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爸爸不再说话,一脸的神秘”,更能让读者觉得爸爸的故弄玄虚,充满生活情趣。3格式的包装。反观“买椟还珠”的寓言,可以得到物品包装的重要性的启示;反思茅台酒的走向世界过程,可以明白精美形式的不可忽视。许多习作之所以反映平平,就是按部就班,平铺直叙,从头到尾,波澜不惊。如果精心加以调整,可能会有意外的吸引人的效果。常见的格式包装有如下方式:(1)标题组合式。当作文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时,往往从一个方面难以全面表述,采用常规的方式又显得层次不明,如果采用标题组合的方式,往往容易达到层次清晰、中心突出的目的。比如作文生活需要我,选取了爸爸请我给他上网下载资料,外地游客请我为他指路,老师请我帮他抄写板书,同学们请我为他们设计黑板报,清洁工人请我帮他推车。所选材料有许多重复之处,且条理较乱,不如改为如下几个小标题,组成三大板块:家庭小秘书、班级小帮手、社区小义工,从生活的三大方面全面的加以反映“我”的价值。标题可以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可以选取关键的语句,还可以单纯使用数字“一、二、三”。(2)书信倾诉式。有些习作,比如,我想对你说、心声等题目,内容是作者面对特定对象的倾诉,如果改为书信体,会有更好的表达效果。还有些介绍、描述性的文章,如果改为书信体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比如习作雷锋就在我身边原文讲述了一次春游时见过的几件好人好事,总觉得一件件的交代,显得生硬。我建议作者改为向外地的同学或父母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书信体的形式和绘声绘色地描述使这篇习作获得了全市一等奖。当然,使用书信体一定要注意格式的规范,否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3)模拟采访式。记者采访的形式往往因为话题集中,交流直接,针对性强而受人青睐,有些介绍性、阐述性强的习作,如果采用了采访的形式,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近视眼的预防原文只是按近视眼的原理、形成过程、矫治、预防等平实地予以介绍,我建议把它改为模拟电视台记者访答形式,形式新颖,主题突出,这种说明文令人耳目一新。又如议论文磨练的益处一文,我建议学生屏弃原文司空见惯的“引论本论结论”的方式,采用了模拟采访鹰妈妈是如何看待和培养子女的方式,既巧妙地借助鹰妈妈之口阐述了中心论点,又使文章条理格外分明。(4)题记点睛式。人们常用“题好文一半”形容好的标题的功效,其实,好的题记恰似精光闪射的瞳人,能言简意赅地突出中心,提纲挈领地隐喻主旨,或引人入胜地创设情景。题记内容可以引用现场的名句、诗词、歌词,可以摘引文中的精彩语句,也可以另写意味悠长的句子。比如2004年江门市中考满分作文陶行知爷爷的声音以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题记,开篇点题;给作文失败所带给我的添上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为题记,先入为主;给作文学会留心以“凝望夜空,你会看见星星在向你微笑;瞩目旷野,你会发现禾苗在向你招手”为题记,一开始便能将读者带进诗情画意。(5)日记连缀式。即采用日记的形式,将具有紧密联系的事件的过程连续的表达出来。这种方式既使文章结构明确,层次分明,又因节约了过渡文字而语言明快。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注重心理刻画、情节发展前后关联紧密而时间上具有跳跃性的文章。比如习作风波,原文情节为周一早操后作者发现早餐费被偷,进而怀疑某位同学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