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资讯工程研究所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资讯工程研究所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资讯工程研究所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资讯工程研究所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资讯工程研究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庚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 硕士论文 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 A 导老师林仲志 助理教授 研 究 生林秉晔 中华民国 九十五 年 七 月 硕士论文 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 林秉晔 撰 长 庚 大 学 资讯工程研究所 95. 7. - 博硕士论文电子档案上网授权书 本授权书所授权之论文为授权人在 _长庚 _大学 (学院 )资讯工程系所 _组 _94_学年度第 _2_学期取得 _硕 _士学 位之论文。 论文题目: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 指导教授:林仲志博士 兹同意将授权人拥有著作权之上列论文全文 (含摘要 ),非专属、无偿授权国家图书馆,不限地域、时间与次数,以微缩、光碟或其他各种数位化方式将上列论文重制,并得将数位化之上列论文及论文电子档以上载网路方式,提供读者基于个人非营利性质之线上检索、阅览,或并下载、列印。 读者基于非营利性质之线上检索、阅览或下载、列印上开论文,应依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办理。 指导教授: 授 权 人 林秉晔 研究生姓名: (请亲笔正楷签名 ) 中 华 民 国 年 月 日 - 长庚大学博硕士纸本论文著作授权书 本授权书所授权学位论文,为本人于长庚大学 资讯工程所 , 94 学年度 第 2 学期取得 硕 士学位之论文。 论文题目:无线健康整合服务系统应用于失智老人之照护 指导教授:林仲志 助理教授 同意立即公开 本人兹将本着作,以非专属、无偿授权长庚大学,基于推动读 者间资源共享、互惠合作之理念,为学术研究之目的,长庚大学图书馆得以纸本收录、公开陈列、重制与利用;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范围内,读者得进行阅览或列印。 同意延后公开 本论文因涉及专利申请,但基于推动读者间资源共享、互惠合作之理念,请将纸本论文延至 一年后 再公开陈列。为学术研究之目的,长庚大学图书馆于 一年后 得以公开陈列、重制与利用;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范围内,读者得进行阅览或列印。 授权人:林秉晔 签名: 中华民国 年 月 日 - v - 志 谢 两年的研究生 涯很快就过了,在长庚求学的过程中要感谢许多老师的指导,尤其是指导教授 林仲志老师对我的照顾,不管是研究过程中遭遇到的瓶颈或是生活中碰到的难题,他都不厌其烦给我指导与建议,使我在专业知识与待人处事各方面都更加成长,多亏有老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予详细的指导与订正,才有这本论文的诞生。 还要谢谢两位口试委员 陈志宏教授与 石崇良医师在口试过程中给我的宝贵建议,有了他们的建议才能使整个论文更加完整。此外也要谢谢同实验室的同学宇文、成玮两年一起度过有欢笑与艰苦的时光,还有学弟妹柏冠、奕帆、铭贤、晏婷、志文、建隆、恭 宇、玮伦、嘉佑在口试过程中的帮忙,使整个口试的过程非常顺利。 谢谢跟我一起待在长庚六年的好友,宗宪、意婷、劭轩、鼎钧、于钧、享进、宗平、志伟、韦郡,还有大学时期资管系与现在资工所的同学、学长姐、学弟妹们,这六年来有你们陪伴,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平凡的长庚生活更丰富精彩。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栽培,若没有你们不断支持鼓励我,我不可能如此安稳地朝自己梦想前进,当然还要谢谢女友对我的包容。仅将此论文献给我的家人与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衷心谢谢你们。 秉晔 2006 年 7 月 于长庚大学 - 中文摘要 失智症是众 多老人常见问题之一, 会使老人在生活、情绪及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阶段性地恶化,由于失智症初期的症状不明显,经常被民众错认为是正常的老化过程之一,错失治疗的黄金期。而一旦发病后,则生活会失去自理能力,出门不认得回家的路,严重影响到生命安全,造成 失智老年人本身及其照顾者很大的困扰 。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开发一套失智老人健康照护整合服务系统,除了提供一结构式临床失智评量系统 (让一般非专业的人员也能藉由此一资讯平台之评量结果,来掌握家中长者认知能力的情况,能够早期发现此一疾病外,同时也建构一套失智老人室内与户外 走失协寻系统,来加强老人走失意外事件的预防,避免不幸事情的发生。我们所设计的 智评量系统的表单内容主要整合 量表 ,本系统 目前已经正式在医学中心使用,累积超过 150 笔个案资料,这些个案经由系统评估后,其中 5 人有可疑失智症状,轻度失智程度有 27 人,中度失智程度有 31 人,重度失智程度有 87 人。另外我们针对失智量表个案的评估分数与评估量表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个案失智程度提升,个案的 数皆呈现下滑趋势;而评估项目所使用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与问题解 决能力、社区事务、居家嗜好、自我照顾等六个向度也与个案的失智程度呈现正相关性。 失智老人室内监控与户外走失协寻系统主要是整合无线射频身分识别系统 (卫星定位系统 (行动数据通讯 (以及地理资讯系统 ( - 等技术,在不影响到老人生活的情况下,建构一套失智老人走失预防与协寻系统。本研究总共提出包括室内活动区域监控、户外活动区域监控、紧急求救机制与远端监控模式等四种监控机制。在使用者介面设计方面,透过服务管理平台,家属或志工可以利用手机、 及 各 种不同的行动装置,掌握走失老人的即时位置。而在协寻系统效能与稳定度分析上,我们在不同地形、不同时段、不同 电信公司 与不同手机型号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显示240 次实验中的通报简讯,都可以被系统 100%的接收以及处理,系统平均在 35秒左右可以提供眷属失智老人最新的位置资讯,位置误差评估为 8 公尺。最后在 11 位使用者意见调查结果显示,有 8 位受访者满意我们系统的表现,有 10位愿意推荐亲人使用本系统。 - 英文摘要 In 5% of or of is of on of is %. to to of of is to to an It of a to or to of s if he DR a of We to of of we a to - of a a a a or of C, is of on is 5 of is is 40 1 of 0 1 to - x - 目 录 指导教授推荐书 口试委员会审定书 授权书 . 署人须知 . 謝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中文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英文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 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目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目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緒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究背景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究動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究目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文架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文獻調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智症相關問題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關應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合應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線通訊與 關應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他相關失智老人照護應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服務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智症評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務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統流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系統架構與 資料庫規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構式臨床失智量表系統與細部功能描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統架構與細部功能描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料庫規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統功能模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構式臨床失智量表系統實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內活動區域警示系統實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外協尋系統實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尋系統效能評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參考文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錄 投稿論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表目录 表 灣地區民眾平均餘命整理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失人口通報與尋獲人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位格式比較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式說明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制隨身定位器命令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統硬體規格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案 數分佈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數比較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評估向度與 關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驗分析結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图目录 圖 進國家人口預測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智症人口分佈情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星軌道示意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疊示意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智量表評分流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內活動區域警示模式流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點位置監控模式流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動緊急求救模式流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端監控模式流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統流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動歷史軌跡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構式臨床失智量表系統循序圖 .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圖 內系統架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內活動區域警示模式循序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室外系統架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點位置監控模式循序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智老人協尋流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動緊急求救模式循序 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端監控模式循序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圖 實體關係模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統功能區塊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床失智量表系統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內活動區域警示系統畫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內活動區域感測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理平台控管感測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身定位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務管理平台系統介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務管理平台系統畫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種裝置呈現介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尋介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機協尋器接收訊息畫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能評估實驗示意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1 - 第一章 绪论 究背景 因为医疗科技的进步,全球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造成普遍高龄人口结构增加,图 5岁以上人口预测图 12,预估 30 年后,先进国家 65 岁以上人口平均会占总人口的 25%,部分国家更甚至会超过 30%(如日本、台湾 ),且人口老化的速度仍不断在提升。台湾地区根据内政部 94 年统计报告指出 3,男性平均余命为 ,女性为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如表 而且由于出生率逐年下降,造成人口结构快速老化。民国八十二年时,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 149 万人,占总人口数的 7%, 台湾正式迈入高龄化社会,至民国九十三年时,则成长到 214 万人,占总人口的 平均每年增加五万多名老人,且增加的速度会逐年增加,预计到 2050 年时,台湾有 1/3 是 65 岁以上人口,人口老化的速度仅次于日本。 - 2 - 图 进国家人口预测图 表 湾地区民众平均余命整理表 单位:岁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男性 性 : *为内政部估算值。 资料来源:内政部统计年报,简易生命表。 寿命延长使得慢性疾病发生率提升,通常在高龄化社会里,老年人所面临的两大主要生理问题为罹患慢性病及长期需要他人照护的问题。一般大约有 75% 的老年人有一种或多种的慢性病, 老人失智症 就是一种常见的老人疾病。这类慢性疾病常因疾病历程的特殊性以及伴随许多个人日常生活失能的状况,故此症易引起失智老年人本身及其照顾者很大的困扰。 - 3 - 一般来说,已开发国家的老人失智症盛行率平均约为 3%4567,在欧美国家老人失智症发生率的研究显示,每增加五岁,失智老人的发生率就增加一倍 8,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甚至高达 10%之盛行率 91011。亚洲国家如日本、南韩与大陆等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失 智 症 盛 行 率 约 在 2%不等121314151617。台湾地区近年来,也陆续进行失智老年人病学的本土性研究 18192021,根据分析台湾地区研究失智老年人盛行率的相关报告,采用相对严谨的分析结果,预估台湾地区失智老年人的盛行率约在 3%之间,因此估计台湾约有九万名失智老人 ,不过,到民国 94 年底,实际领有身心障碍手册的失智症患者只有 18,228 人 22。换句话说,还有八成以上的失智长者长期隐藏在社区中,没有接受适当的福利照顾。 也因为多数采用居家照护的方式,失智老年人的行动较为自由,因此常有离家后不知如何返家的情况发生而造成走失情形严重,常令其家人忧心不已。 究动机 研究显示,年龄愈大、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也愈高,但由于失智症初期的症状不明显,经常被民众错认为是正常的老化过程之一,往往错失治疗的黄金期。过去若要评 估失智症,需到医院经由受过 - 4 - 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评估,评估量表大多为纸本表单,而评量结果需经过复杂的评分法则由人工进行计算,并且 缺乏一共通的资讯平台可以作为资料交叉分析以及教育训练之用,在国外已有相关的失智症分数评估系统,但在国内目前仍缺乏类似的评估系统。 一般来说,失智症症状是阶段性地恶化,各种症状会出现在生活上、情绪上及身体健康各方面。早期的症状有轻微健忘、处理事情能力减退、时间混乱、出门不认得回家的路,但此时患者仍能自行打理日常生活。到了中期会逐渐进入精神错乱状态,开始出现视听幻觉、妄想等症状,记忆力丧失 严重,无法辨识熟人、时间、方向,即使在住家附近也有可能走失,且可能发生游走,是最让家属担心的症状,此时患者已无法单独生活。失智症进入晚期阶段,生活失去自理能力完全依赖他人照顾,大多数患者需要藉由轮椅行动或长期卧床。 失智症特有的问题,如记忆障碍、行为问题、精神症状,以及无法自理生活照顾等,确实带给照顾者相当大的压力与负担,而失智症老年人因记忆丧失问题,于外出时走失的情况履履发生,常令其家人忧心不已,并耗费庞大的协寻人力成本及社会资源。从民国90 年 10 月到 93 年 12 月间失踪者通报协寻与寻获人数 (如表 计显示 23,其中有 47% 的失踪人口跟失智症有关,而寻获率只有 - 5 - 一半。由于属于被动方式搜寻,往往错失协寻的黄金 24 小时时间,致使失智老人走失寻获率偏低而死亡率偏高。 表 失人口通报与寻获人数 老人失智 智障走失 精神疾病 其他 统计 寻获率 93 年度 通报 47 ( 18 ( 15 ( 11 ( 91 寻获 33 (55%) 12 (20%) 9 (15%) 6 (10%) 57 9093年度 通报 152 ( 53 ( 74 ( 47 ( 326 寻获 109 ( 31 ( 35 ( 29 ( 204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老人福利推动联盟 根据统计,目前失智老人大多由家庭成员提供照顾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照顾者以女性居多,主要为配偶 与媳妇,对于照顾者来说,随着患者状况日益严重,所负担的精神压力与身体负荷也会越来越沉重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0;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神经内科甄瑞兴医师凭借着过去十年来治疗失智老人的经验、以及近两年对国内 失智症病患家属生活压力的统计数据,发现有 的家属为患者终日活在过去记忆中而烦恼, 66% 觉得因照顾病患让平日生活充满精神压力, 58% 感到样样事情都很不开心, 为 - 6 - 担忧病患而失眠, 因照顾父母而使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 31。而在照顾失智患者的过程中最让照顾者感到困扰的行为障碍有无故半夜醒来、尿失禁、大便失禁、重复问同样的问题、独自外出时会迷路、遗失东西、重复同样的动作等行为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究目的 由于失智症在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而且此疾病在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记忆力减退、方向感变差,甚至发生走失事件,常令照护者感到照顾上的困扰。因此本研究希望提供一失智老人整合服务系统,包含结构式临床失智量表系统、室内活动区域警示系统与走失协寻系统。 本研究将设计结构式临床失智量表系统,主要目的是将传统纸本评估量表电子化,提供给医学中心医师作为评估个案的失智程度使用,并且于输入完评估项目后,系统能立即回馈相关的评估分 数给施测者,作为失智症严重程度的参考。此系统将来也可推广让一般民众使用,让一般民众都能透过初步的评估了解家中长者是否有潜在失智症状,及早发现,及早接受治疗。而室内活动区域警示系 - 7 - 统主要是将无线射频识别 (术提供给有失智患者且容易发生走失情况的家庭或是失智老人照护机构使用,主要用于出入口或危险区域的监控,让失智病患的照护者能于走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掌握此资讯,避免走失事件的发生。而走失协寻系统主要是设计一老人随身定位器及讯息通报机制,利用卫星定位 系统 (行动数据通讯 (及地理资讯系统 (不同技术的整合,将过去人工被动协寻方式改为主动搜寻模式,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走失者的地理位置,并依协寻者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呈现不同的协寻资讯,使得走失的失智老人能够在寻获率最高的黄金 24 小时内被寻获。 文架构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说明研究背景、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第二章为 与本研究议题相关的文献调查,包含 线通讯等技术于医疗照护方面的应用。第三章为服务模式,分别说明本研究提出的四种服务模式,并根据服务模式描述整体系统设计流程。第四章为系统架构与资料库规划,针对本研究所提出 - 8 - 的四种服务流程提出室内与室外两种系统架构并详细说明设计方式与整个系统的资料库模型规划。第五章为结果与讨论,依据本研究提出的架构,说明系统实作成果,并设计效能评估实验量测系统的处理效能与可靠度。第六章为结论与未来展望,除了对本研究进行最后总结说明外,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可继续发展的部分。 - 9 - 第二章 文献调查 智症相关问题 失智症泛指在年满十八岁,也就是大脑功能发展完全成熟之后,出现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失智症发生的机率会随着年龄而增加,多数患者为老年人,但是年轻人也可能因为脑伤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失智症,所以并不局限于老年人。 导致失智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以原发性退化型阿兹海默氏失智症 (s 主,占 50%其次是血管型失智症 (占 20%,第三种混和型占 10%其他次发型失智症约 占 10% 左右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原发性失智 症呈现脑部的广泛性或局部性退化,其中以阿兹海默失智症的患者比例最高,此类失智症病情通常是慢性退化。而血管型失智症则是因高血压、心脏病、抽烟等因素发生心血管疾病,引发脑血管梗塞 (脑中风 )或破裂 (脑溢血 ),导致脑部功能受损害,而引起失智症状,此类患者症状变化通常是急性。次发型失智症通常可找到明确的病因(如新陈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营养缺乏、感染疾病、一氧化碳中毒或是忧郁症等引起的失智症 ),如果及时接受适当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 10 - 由于失智症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因此一般民众常误认为是正常老化的现象而延误就医时间,美国阿兹海默氏协会则提出十大警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让一般民众能自行检查,一旦发现家人有其中数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接收进一步详细检查: (1)记忆力减退并影响到日常工作。 (2)对过去熟悉的事物无法做好。 (3)说话表达发生问题。 (4)丧失对时间与地方的观念。 (5)判断力与警觉性降低。 (6)抽象思考有困难。 (7)东西摆放错乱。 (8)行为与情 绪剧变。 (9)个性急切变化。 (10)丧失活动力与开创力。 平均而言,失智症盛行率约在 5%,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随着病情的恶化,需要投入更多的医疗照护资源,根据 人在2005 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目前约有 2 千 4 百万名失智症患者36,已开发国家患者人数较多 (如图 且 人在研究中统计失智症相关照护医疗方面支出,在 2003 年就高达 156 兆美元37。这种每年高达 4 百 万人的发病速度,每隔 20 年就会成长一倍的失智症疾病,确实是每个国家将会面临的重要议题。 - 11 - 图 智症人口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36 关应用 一种以 线电波识别物件的自动辨识技术,最早是在二次大战期间,由英国军方发展用来辨识敌我飞机的系统,后来慢慢被应用在其他方面,如动物的追踪、门禁控制、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商品防窃与盘点管理等等 38。优点有资料储存容量较大、资料可以重复写入、无读取方向限制、读取速度快、读取距离长、不会被仿制、耐用等优点。 统是由各种基本元件所组成,包含感应器 (电子标签 (通讯介面等。 读取到 - 12 - 从 发射出来的资料,依操作功能来区分, 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两类,主动式标签 (含电池,可随时传送资料给 用的距离较长 (可达数十公尺 ),但是使用寿命依电池的寿命而定,价格较高。被动式标签 (需使用电池,由 出无线电波,当 收到此电磁能量时,会感应耦合出电流,并经过电容充电成所需的电源,再驱使微控制器将资料传回给 动式标签在使用上寿命长、体积小、价格便宜,但传输的距离通常较短 (数公尺内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应用上相当广泛,包含门禁的控制 40,室内定位4142,病患追踪与医疗器材的管理 4344,还有其他的研究利用含有天线的手套用来感应附有 物品,目的是帮助记忆力减退的老人进行日常活动等等 4546。 合应用 缩写,也就是所谓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由分布在距地面约 2 万公里的 24 颗卫星来进行定位资讯的取得,这些卫星平均分布于 6 个轨道面 (如图 呈 55角倾斜绕地球运转,绕行地球一周需 12 小时,所以不管任何时间, - 13 - 任何地点,至少有四颗以上卫星出现在我们的上空,而透过三颗以上的卫星讯号即可进行定位。由于定位技术不断地改进,目前定位的误差位置已能达到 10 公尺以内 47。 图 星轨道示意图 资料来源: 47 地理资讯系统 ( 1960 年代萌芽于加拿大,由于电脑技术蓬勃发展, 软体技术也渐趋成熟。 一套能结合资料库与空间图面的技术物件,用来帮助我 - 14 - 们分析查询空间相位的关系和处理空间分布的问题,在显示上,将山川、道路、河流、湖泊、城镇等不同的资料类型分别独立,并采用套迭的方式将其整合 (如图 解决过去在有限的 地图上要显示的资料过于密集的缺点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图 迭示意图 资料来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术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以往只有政府机构或特殊单位使用在有关自然环境变化的研究、区域及都市规划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土地使用、资源分析管理、灾害防救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车队监控等方面 51。但随着行动通讯装置的普及化,地理资讯系统也慢慢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应用中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主要是搭配位资讯,彼此相辅相成,让 具意义。在医疗照 - 15 - 护应用方面,主要使用卫星导航支援救护车执行任务,以达到快速反应救护与有效利用医疗救护资源方面的应用为主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54错误 !未找 到引用源。 。 线通讯与 关应用 无线通讯技术从第二代行动通讯 展到 般使用者已经能利用各种行动装置(如手机、 行各种无线通讯的服务。近年来随着 应用服务与使用者快速成长, 路已趋于饱和,因此电信业者开始将 级至第三代行动通讯,连线的速率将会大大地提升。由于 带方便,计算能力优于手机,不仅一般使用者能利用进行上网、 日常生活记事、行程管理等功能,在临床医疗上,医师们也逐渐接受以 进行观看病人资料、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