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论文终稿范文 本科论文终稿教师教学困境研究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为例摘要应用题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他们掌握、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代表了他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逻辑思维能力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1很多教师恰恰因为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 这也同时使这个问题成为了小学教学中一个亟需解决重要课题。 那么,一般地说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那些重要性呢?存在些什么样的问题呢?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性数学学习是发展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的有效方式,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要比传授知识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应用题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但能够激发今后学生学习理科方面的科目,并能够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去思考问题,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看出,让小学生学好应用题,是培养好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重要途径。 学好应用题,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部分。 尽管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习的最关键指标。 应用题在数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因此,学好应用题,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部分。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条件纯化或简化的实际问题或实际问题的模拟。 人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是从现实世界的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取其全部有用的信息,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求出该模型的解或近似解,再回到现实中去检验。 其特点是具有无矛盾性和完备性,结论也是唯一的。 因此,解答应用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距离,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 小学数学应用题存在如下问题1.呈现形式单一,结构封闭(后面的竖箭头要去掉)虽然编写教材时考虑到学生识字水平和认知水平,低年级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多以图画表格为主,但从中年级开始大多用文字来述说应用题,大段的文字无法激发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 而且从传统应用题的特点可以发现,应用题的编写总是要求条件充足而不多余,答案也是唯一的。 应用题结构封闭,讲求完备性带来的弊端就是儿童在解答应用题时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2.内容远离生活实际传统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设计并未紧贴时代脉搏,学生不熟悉或已过时的生活内容仍可在教材中见到。 一般来说,教材编写完成之后有一定的使用周期,教材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变化性是一对永远存在的矛盾。 3.教学仅仅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说应用题在培养儿童思维能力方面作用是巨大的。 小学数学应用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方面教师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是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教学领域。 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思维能力不等于逻辑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还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等。 4.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应用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有差异。 应该看到分类是给老师教学作依据的,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参考,若老师在教学中也向学生灌输这种分类思想就不恰当了。 但一些教师喜欢设置“典型例题”,将应用题划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一种确定的解法,他们热衷于学生背几个公式或关系式,使学生拿到题目不是去分析而是去套公式。 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效的迁移,解决实际问题无从谈起。 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 三、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教学困境的成因分析1.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呈现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教学,归根结底是要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顺利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首先是要从生活中来,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入手,利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合理组织、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很好地应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解决问题时,试题内容呈现的方式比较单一。 更多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利用电子幻灯片出示主题图或者将书中的主题图放在实物投影仪下,然后就是分析问题、列式解答等。 也有一些课堂的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2.教学过程程式化,学生懒于思考问题有些课堂上,虽然使用着课标教材,但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依然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模式。 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然后学生进行公式、模式的强化记忆,最后利用这种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导致学生上课缺乏兴趣,不愿意积极思考问题,课堂教学缺乏启发性。 学生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套用模式的过程,教师重视提出一套如下的标准样板审题读题,叙述条件和问题,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关系或人条件想起,或从问题出发,或教师讲解,或一问一答;教师构造一套规范的“说法”,优秀生模仿着说,再让中等生说?列式解答或教师做示范性板书,或学生板演。 总结“套路”提示这类题的特征,解题规律,注意事项。 几乎所有的应用题教学都是这种形式,学生学的时候看似很明白,练的时候也清楚,用的时候糊涂。 这种现象就说明,我们所学的应用题并非真正的“应用”,而是实实在在的“题”。 3.缺少相关的解题策略,学生解题思路狭窄“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这是新课标在解决问题教学方面提出的明确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中,数学关系的阐述已经不再需要相当规范地表述了。 课堂教学中,在作为方法的探索阶段,学生个体展示的方法可以是其经验认知的体现。 而在交流时,教师则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经过一定的数学思考,形成基本的解题方法。 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有益的,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的解法,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如猜测、画图、列表、找规律、尝试、操作等,并结合适当的题材展示学生各自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有就题论题,仅仅把教学目标放在为解题而解决问题,忽略了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解题思维、解题策略的指导。 四、解决问题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一)教学中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重视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创设生活化情景。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促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 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 这种呈现法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将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周长。 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做题中的图形,把较抽想的问题具体化。 当学生清楚的“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2条正方形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动画片、模拟一个真实场景、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童话故事等等。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首先要求学生尝试在面对不同的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换言之,初步具备一种数学的眼光,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者日常的、非数学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关系,并将它们提出来,然后,才是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学生以往较为习惯的是在面对一个确定的问题时,思考解题方法,即提出问题是教材或教师的职责,解题才是学生的任务。 为此,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经常向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与猜测的机会,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更应当多问学生诸如“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素材,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对解应用题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智慧,思维能力异常活跃,解题方法便由然而生。 应用题光从文字数字理解起来都比较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 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用一张长314米,宽157米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粮囤(不需加底面,接头处勿略不计),做成后这个粮囤的容积是多少”这一题。 让学生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去围一围,怎样做圆柱的体积最大,使学生有了解题思维情景,解法自然产生。 (二)教学中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只注重教给学生记类型、套公式,这种教法割断了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不是简单将其作为工具教给学生,而是应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运用此法,并且逐步引导学生按照这种方法有条有理地分析数量间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分析题中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再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确定正确的算法。 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都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这样就会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核心,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法宝”。 但在目前的新教材中,老师们却疑虑重重,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淡化数量关系。 其实,标准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新教材的“解决问题”教学中,根本没有放弃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例如有这么一道题“学校图书馆买来儿童读物4400本,是科普读物的4倍还多400本,买来科普读物多少本?”,有的学生思维先定向,认为多就是“加”,所不知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应用题。 这时老师及时给予引导,先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再考虑怎么解答,这样就不容易出错。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新教材的“解决问题”教学中,并没有放弃数量关系。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中一些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应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适时地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如:画图、实物操作、模拟演示、列表、转化、简化、分析法、综合法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经历对信息的收集、处理的过程,对解题思路的猜想、尝试、推理的过程,对解题方法的比较、反思、验证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2后,这5个数的平均数则为10。 改动的那个数原来是多少?读了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想知道5个数各是多少,都忙着去试找这5个数,这显然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 此题的解答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不要只看到其中的某个数,简单地把这5个数分开来考虑。 首先要知道改动后的5个数的总和为105=50改动前5个数的总和为85=40,改动后比改动前增加了5040=10,那么,什么数“增加10”后变为12呢?这样问题就简单化了。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通过操作和直观材料的演示,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对象,再进行抽象和概括,发现事物的规律。 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另外也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学生在学习解决题时,往往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找出算法。 让学生结合操作学具或观察、画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这样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用一张长314米,宽157米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粮囤(不需加底面,接头处勿略不计),做成后这个粮囤的容积是多少”这一题。 让学生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去围一围,怎样做圆柱的体积最大,使学生有了解题思维情景,解法自然产生。 (三)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算法多样化、合作交流与评价反思早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就已经开始强调“一题多变”与“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是指一道题变换已知条件,变换所求问题,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解答的一种练习方式。 这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全面看问题的方法是有好处的。 一个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步数较少到步数较多的变化,可以看出复杂应用题的来笼去脉,弄清数量关系。 如果一道题本身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进行变化,有助于深刻理解题意,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先给出基本条件,然后要求学生变换它的条件、问题、结构或改变叙述形式,使之成为新的题目,再引导学生把前后题目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基本题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这所学校中男女学生各占全校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1、改问题 (1)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2)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2、改条件 (1)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比女生多25%,全校有学生共多少人? (2)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3、变叙述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条件问题互换某校有学生90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学校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这种训练,学生易于理解题目之间的关系,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一题多解”就是对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 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开阔思路,灵活运用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结合应用题教学,我出示了这样一题“红星小学有250名师生,现在要租车去游览。 有两种车供选择48座的大巴车,每辆租费480元;20座的中巴车,每辆租费220元。 怎样租车才能使每个旅客都有座,又最省钱?”解答这样的问题,一般要设计几种方案,进行比较后,再确定最佳方案,而选择最佳租车方案,一般应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尽量多租每个座位花钱少的车;二是使空座位尽量少,提高座位利用率。 我先请学生自己设计好方案,然后再进行交流,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方案大巴车每座需48048=10(元),中巴车每座需22020=11(元),可见大巴车每座租费比中巴车便宜,因此,应尽量多租大巴车,少租中巴车。 因为,25048=5(辆)?10(人),所以要租用大巴车5辆,中巴车1辆。 这种租车方案有空位20-10=10(个),租费为4805+220=2620(元)以上方案只考虑了第一方面,即多租每个座位花钱少的车,而忽略了第二方面,即使空座位尽量少,提高座位利用率。 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在上面方案的基础上作调整适当的调整,从而得出最佳租车方案,少租1辆大巴车,增加2辆中巴车,即租用大巴车4辆,中巴车3辆,这样就只有空座位484+203250=2(个),租费为48042203=2580(元)。 这种方案,既能使每个旅客都有座位,又最省钱。 在一题多解的训练中,选择恰当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题目要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实际出发,题目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都应有一定的广度,要能够为求异思维的展开,提供不同的发散点。 思路狭窄的题目,是不能为一题多解选用的。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一样,多解也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思维的发散,开拓解题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评价反思,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帮助和启示,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方法意识、策略意识,有利于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 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关注学生评价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 具体如下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 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 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8页“解决问题”。 主题图上是小朋友在跷跷板乐园游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怎样算?”。 当小组发表自己的解题方法时,就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的先用乘法算出坐跷跷板的人数,再加上没有坐跷跷板的人数、有先用加法算出坐跷跷板的人数,再加上没有坐跷跷板的的人数、有的先直接数出坐跷跷板的人数,再加上没有坐跷跷板的的人数。 让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和交流,寻找最快捷的方法。 教师要合理地指导学生选择快捷、有效的解题方法。 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 在遇到困难时,能正视困难,不轻易放弃;在顺利的情况下,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被自己忽略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束之后,还应完整地回顾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 解决问题中的数学交流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启示,如当学生解决问题思维受阻时,可以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启发、解除困惑;当学生形成了各自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时,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策略;还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课内外发现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校本化处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索进取精神,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全面提高数学素养,感悟数学魅力。 参考文献:1刘娟娟.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xx.2马云鹏.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xx,( 1、2).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xx月7月版.4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I*iE!dAX9w S5sO1nK)jG$fCYbxU7tQ3pM-lI&hD#d zW8vS4rN0nJ(iF$eBXaxT6sP2oL)kH%gDZcy V8uR3qN+mI*i E!dAX9wS5sO1nK)jG$fCYbxU7tQ3p M-lI&hD#dzW8vS4rN0nJ(iF$eBXaxT6sP2oL)kH%gDZ cyV8uR3qN+mI*iE!qM+mI*hE!dAW9w S5rO1n K(jG$fBYbxU7tQ2pM-lH&hD#czW8v R4rN0mJ(iF!eBXawT6s P1oL)kH%gCZc yV7uR3qM+mI*hE!dAW9wS5r O1nK(jG$fBYbx U7tQ2pM-lH&h D#czW8vR4rN0mJ(iF!eBXawT6sP1oL)kH%gC ZcyV7uR3qM+mI*hE!dAW9wS5rO1nK(jG$fBY bxU7tQ2pM-lH&hD#czW8vR4r N0mJ(iF!eBXa wT6sP1oL)kH%gCZcyV7uR3qM+mI*hE!dAW9w S5rO1nK(jG$fBYbxU7tQ2pM-lH&hD#czW8vR4rN0mJ(iF!eB XawT6sP1oL)kH%gCZcyV7uR3qM+mI*hE!dA W9wS5rO1nK(j G$fCYbx U7tQ2pM-lH&hD#czW8vR4rN0mJ(iF!eBXaw T6sP2o L)kH%gCZcyV7uR3qM+mI*hE!dAW9wS5rO1nK(jG$fCYbxU7tQ2pM-lH&hD#c zW8vR4rN0mJ(iF!eBXawT6sP2oL)kH%gCZcy V7uR3q M+mI*h E!dAW9wS5rO1nK(jG$fCYbxU7tQ2pM-lH&hD#czW8vR4rN0m J(iF!eBXawT6sP2oL)kH%gCZ cyV7uR3qM+mI*hE!dAW9wS5r O1nK(jG$fCYb xU7tQ2pM-lH&hD#czW8vR4rN0mJ(iF!eBXaw T6sP2oL)kH%gCZcyV7uR3qM+mI*hE!dAW9wS5rO1nK)jG$fCYbxU7tQ2pM-l H&hD#czW8vR4rN0mJ(iF!eBXaxT6sP2oL)kH%gCZcyV7uR3q M+mI*hE!dAW9wS5rO1nK)jG$fCYbxU7tQ2pM-lH&hD#czW8v R4rN0mJ(iF!eBXaxT6sP2oL)kH%gCZcyV7u R3qM+mI*hE!d AW9wS5r O1nK)jG$fCYbxU7tQ2pM-lH&hD#cz W8vR4rN0mJ(i F!eBXaxT6sP2oL)kH%gCZcyV7uR3qM+m I*hE!dAW9wS5rO1n K)jG$fCYbxU7tQ2pM-lH&hD#czW8vR4rN0mJ(iF!eBXaxT6s P2oL)kH%gCZc yV7uR3qM+mI*h E!dAW9wS5rO1nK)jG$fCYbx U7tQ2pM-lH&h D#czW8vR4rN0mJ(iF$eB XaxT6sP2oL)kH%gC ZcyV7uR3qM+m I*hE!dAW9wS5sO1nK)jG$fCY bxU7tQ2pM-lH&hD#czW8vR4r N0mJ(iF$eBXa xT6sP2oL)kH%gCZcyV7u R3qM+mI*hE!dAW9w S5sO1nK)jG$f CYbxU7tQ2pM-lH&hD#czW8vR4rN0mJ(iF$eB XaxT6sP2oL)k H%gCZcyV7uR3q M+mI*hE!dAW9wS5sO1n K)j G$fCYbxU7tQ2pM-lH&hD#czW8vR4rN0m J(iF$eBXaxT6sP2o L)kH%gCZcyV7uR3qM+mI*hE!dAW9wS5sO1nK)jG$fCYbxU7t Q2pM-lH&hD#c zW8vR4rN0nJ(iF$eBXaxT6sP2oL)kH%g CZcyV7uR3qM+mI*h E!dAX9wS5sO1nK)jG$fCY bxU7tQ2pM-lH&hD#czW8vR4rN0n J(iF$eBXaxT6sP2oL)kH%gCZ cyV7uR3qM+mI*hE!dAX9wS5sO1nK)jG$fCYb xU7tQ2pM-lH&hD#czW8vR4rN0nJ(iF$eBXax T6sP2oL)kH%g CZcyV7uR3qM+mI*hE!dAX9wS5sO1n K)jG$fC YbxU7tQ2pM-lH&hD#czW8vR4rN0nJ(iF$eBX axT6sP2oL)kH%gCZcyV7uR3q M+mI*h E!dAX9wS5sO1nK)jG$fCYbxU7tQ2pM-lH&hD#czW8v R4rN0nJ(iF$eBXaxT6sP2oL)kH%gCZ cyV7uR3qM+mI*iE!dAX9wS5sO1nK)j G$fCYbxU7tQ2pM-lH&hD#czW8vS4rN0nJ(iF$eBXax T6sP2o L)kH%gCZcyV7uR3qM+mI*iE!dAX9wS5sO1nK)jG$fCYbxU7tQ2pM-lH&hD#c zW8vS4rN0nJ(iF$eBXaxT6sP2oL)kH%gCZcy V7uR3qM+mI*i E!dAX9wS5sO1nK)jG$fCYbx U7tQ2pM-lH&h D#czW8vS4rN0nJ(iF$eBXaxT6sP2oL)kH%gC ZcyV7uR3qM+mI*iE!dAX9wS5sO1nK)jG$fCY bxU7tQ2pM-lH&hD#czW8vS4r N0nJ(iF$eBXa xT6sP2oL)kH%gCZcyV7uR3qN+mI*iE!dAX9w S5sO1nK)jG$fCYbxU7tQ2pM-lH&hD#d zW8vS4rN0nJ(iF$eB XaxT6sP2oL)k H%gCZcy V7uR3qN+mI*iE!dAX9wS5sO1nK)jG$fCYbxU7tQ2p M-lH&hD#dzW8vS4rN0nJ(iF$eBXaxT6sP2oL)kH%gCZcyV7uR3qN+mI*iE!d AX9wS5sO1nK)jG$fCYbxU7tQ2pM-lH&hD#dz W8vS4rN0nJ(i F$eBXaxT6sP2oL)kH%gCZcyV7uRQ3pM+lI&h E#dzW9vS4rO0nJ(jF$eBYaxT6tP2pL-kH&gD ZczV8uR4qN+m J*iE!eAX9wT5sO1oK)kG%fCZbyU7uQ3pM+l I&hE#dzW9vS4rO0nJ(jF$eBY axU6tP2pL-kH&gDZczV8uR4q N+mJ*iE!eAX9wT5sO1oK)kG%f CZbyU7uQ3pM+lI&hE#dzW9v S4rO0nJ(jF$e BYaxU6tP2pL-kH&gDZczV8uR4qN+mJ*iE!eA X9wT5sO1oK)k G%fCZby U7uQ3pM+lI&hE#dzW9vS4rO0nJ(jF$eBYaxU6tP2p L-kH&gDZczV8u R4qN+mJ*iE!eAX9wT5sO1oK)kG%fCZbyU7u Q3pM+lI&hE#d zW9vS4rO0nJ(jF$eBYaxU6tP2p L-kH&gDZcz V8uR4qN+mJ*i E!eAX9wT5sO1oK)kG%fCZbyU7uQ3pM+lI&hE#dzW9vS4rO0n J(jF$fBYaxU6tP2pL-k H&gDZ czV8uR4qN+mJ*iE!eAX9wT5s P1oK)kG%fCZb yU7uQ3pM+lI&hE#dzW9vS4rO0nJ(jF$fBYax U6tP2pL-kH&g DZczV8uR4qN+mJ*iE!eA X9w T5sP1oK)kG%f CZbyU7uQ3pM+lI&hE#dzW9vS4rO0nJ(jF$fB YaxU6tP2pL-k H&gDZczV8uR4qN+mJ*iE!eAX9wT5sP1oK)kG%fCZbyU7u Q3p M+lI&hE#dzW9vS4rO0nJ(jF$fBYaxU6tP2pL-kH&gDZczV8u R4qN+mJ*iE!e AX9wT5sP1oK)kG%fCZbyU7uQ3p M+lI&hE#dz W9vS4rO0nK(j F$fBYaxU6tP2pL-kH&gDZczV8uR4qN+m J*iE!eAXawT5sP1oK)kG%fCZ byU7uQ3pM+lI&hE#dzW9vS4r O0nK(jF$fBYa xU6tP2pL-kH&gDZczV8uR4qN+mJ*iE!eAXaw T5sP1oK)kG%f CZbyU7uQ3pM+lI&hE#dzW9vS4rO0n K(jF$fB YaxU6tP2pL-kH&gDZczV8uR4qN+mJ*iE!eAX awT5sP1oK)kG%fCZbyU7uQ3p M+lI&h E#dzW9vS4rO0nK(jF$fBYaxU6tP2pL-kH&gD ZczV8u R4qN+mJ*iE!eAXawT5sP1oK)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治政府建设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岗位机遇
- 民族挂毯课件
- 2025年呼吸内科疾病诊断治疗策略考核答案及解析
- 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
- 文化消费新质生产力发展案例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病诊疗知识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免疫科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形外科手术操作规范测评答案及解析
- 武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举措
- 福州市鼓西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2
-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
- 医学信息学课件
- 加工番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 数据可视化课程建设经验交流陈为课件
- 二级减速器计算说明书
- 厨房设备施工方案
- 《比热容》说课-完整版课件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 (高职)《会展策划》(第三版)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