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精神.doc_第1页
竹子精神.doc_第2页
竹子精神.doc_第3页
竹子精神.doc_第4页
竹子精神.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子精神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唐代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庭竹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 宋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卷云蒸久未干。 遗种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怜伦学凤凰。 次韵张子野竹寺 风泉隔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 乐史 .宋(930-1007)。子正。 抚州宜黄(今江西)人。 慈竹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 朱熹 .宋(1130-1200)。元晦。 江西婺源人。 新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次韵择之咏竹 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 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 此君同一笑,午梦顿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园咏竹 移自溪商园。种此墙阴路。 墙阴少人行。来岁障幽户。 公济因君次韵 新笋因君寄,康庐入梦中。日日来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风。 犹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和刘秀野新笋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风雨。 下有万玉虬,三冬卧寒土。 笋脯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 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篑。 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差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 杨万里.宋(1127-1206)。廷秀,诚斋。 江西吉水人。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过单竹泽径 乔木与修竹。相招为茂林。 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 看笋 笋如藤薛争长。竹似夷齐独清。 只爱锦竹满地。暗林忽两三茎。 竹林 珍重人家爱竹林。织篱辛苦护寒青。 那知竹性无薄相。须要穿来篱外生。 记张定叟煮笋经 江西毛笋未出尖。雪中土膏养新甜。 先生别得煮篑法。丁宁勿用醯与盐。 岩下青泉须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牙嚼出冰玉声。余沥仍和月光吸。 谢唐德明惠笋 高人爱笋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云何又遣十辈来。昏花两眼为渠开。 煮笋 金陵竹笋硬如石。石犹有髓笋不及。 巅南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 带雨劚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新甘露。 可蒸可脍景可羹,绕齿蔌蔌水雪声。 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都不食笋戏题 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余。 斑衣戏彩春无价。玉版谈禅佛不知。 竹枝词 短侬篱漏芒破。须遣拖泥带水来。 初食笋蕨 凤烹龙世浪传。猩唇熊掌我无缘。 只逢笋蕨杯盘日。便是山林宝贵天。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一见此君面。荒村不是村。 斜阳与可笔。栖雀子猷魂。 - 李觏.宋(1009-1059)。泰伯。江西南城人。 竹斋题事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 刘过 .宋(1154-1206) 。改之,龙州通人。 江西泰和人。 沁园春.寄孙竹湖 问讯竹湖,竹知之何, 如何未归。道吴山越水, 无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 刘敞.宋(10191068)。原父,原甫, 公是先生,江西新余人。 曲水台竹间默坐 林履不能远。逍遥池上林。 微风起众响,炎日隔繁阴。 瑞竹 耸节偶相并,雪霜终不迷。 应将古人比,孤竹有夷齐。 竹冈 层冈南面起,仰见檀栾姿。 诘曲成幽洞,因堪象武夷。 咏庭前箭竹 冉冉东南美。托根那在兹。 凤凰不可待。岁月方屡移。 非复山林意。空余霜霰姿。 清风有时至。独与幽人期。 竹床 栉栉裁修竹,荧荧粲寒光。 浮筠凝烟雾,疏节留雪霜。 甘寝百疾解,侧身夏日长。 此时四海波,亦己知探汤。 嗟我智虑短,苟为安一床。 种竹偶书 少有王子癖,长怜此君雅。 常嫌地喧窄,不敢谋潇洒。 昨日有客来,劝我栽砌下。 感荷知我心,遂得移绕舍。 其中置磐石,可以措尊箔。 于此更一座,以待违名者; 山禽时复来,请转如郊野; 其余印无见,不辨春与夏; 吾惟厌时俗,人亦来者宴。 顺然雨无议,外誉马足假。 荐福寿竹亭 兹亭四时好,秀色映长松。 静境非千亩,幽人如素封。 吹声偏洗耳,暑昼亦成冬。 暂到还忘返,心知叔夜慵。 劝思弟于南轩种竹 世皆笑幽独,何不少自贬。 种竹南轩间,亦足以相检。 况兹岁华晚,众卉日凋敛。 清节良自如,栽培匪为谄。 岂知窗户侧,秀色窥茬苒。 会兹东南美,相对情不慊。 楚人昔颂桔,行此伯夷忝。 此君最孤高,坚直难外掩。 凛气有精粹,筠光射圭琰。 他时雪中客,往往疑清剡。 爆竹 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伧。 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 但令休息瞰,非敢愿高明。 墨竹 羁游念此君,子墨慰幽人。 洒脱不经思,苍筤如出尘。 交加月下影,浓澹雾中筠。 试作吴山想,潇潇意亦真。 陈郎中竹园 苍竿十余亩,岁晚色更好。 诘曲逗远村,深沈象晴岛。 鸣禽自相应,风叶不待扫。 向事主人心,白头三署老。 城下种竹今春极有佳 环城密竹旧檀乐,春笋新成几万竿。 池上龙蛇惊蛰起,军中矛戟绕营看。 鸟啼窈窈千重碧,风过萧萧五月寒。 缓带轻裘容自暇,屦棋多向此林端。 凤凰山笙竹 仙山不记凤凰时,碧筱空含玉润姿。 海外虽传有懈谷,人间似未悟孙枝。 道家正贵知音少,野处还于静节宜。 千岁重寻乐毅传,悠悠更觉使人悲。 自东门凡舟至竹西亭 万竿苍翠隔晴川,寂寞芜城三百年。 此地重闻歌吹发,扬州风物故依然。 笋 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金刀璀璨截嫩节,铜钱不与大梁赊。郑板桥竹子诗摘选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竹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君子之风,万古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